中医健康网

预防肥胖画画(预防肥胖的简单手抄报)

衡商-心理平衡之道 0
文章目录:

心理漫画-拯救肥胖

画完第六集,画这一集耗费的时间比前面两集都长,因为需要调整。

从来不知还有那么多人用小屏手机,也未曾考虑父母辈们是否能够看清,前面几集就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来画,严格的把每一幅画面平均分配,这又有什么必要呢?不过是惰性和惯性而已,人类的这一特点,是我们日常生活绝大部分行为的基本标准。

在这一集里,主要做了两个调整,根据同事的建议,不再严格的按照版面来排列,当然习惯并不那么好改,只不过这种方式,方便画画,也方便浏览,就是排版时多费些脑筋而已。

另根据家姐的建议,把最后的心得改为一画一语,既是每集心理漫画的心得之语,也是理享漫话的在画画与思考时的感悟之语。本来想用电脑来根据漫画内容创作相应的国画小品,后来发现自己真没那个本事,白折腾两天,所以只能用女儿的小品画来应景儿,暂时还不能做到“语画两相宜”的程度。

后面会继续调整,且在过程中慢慢找寻和固定自己的风格吧。

在最后,乌龙和祝礼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自己吃胖,这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就是漫画的好处,不受太多限制,我认为这也是一篇充满爱的漫画。爱,是理享创作乌龙心理漫话的永恒主题。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孩子肥胖该怎么减肥?孩子不胖该怎么预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

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

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

约有一个超重肥胖

儿童超重肥胖

直接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并增加成年后肥胖及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

不断变化的食物环境、

方便价廉的过度加工食品

以及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

无孔不入的广告和营销活动

令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孩子肥胖有哪些隐性问题?

孩子肥胖该怎么减肥?

孩子不胖该怎么预防?

各位家长一起来看

1 孩子肥胖家长不知道的隐性问题

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

其实是隐性营养不良

长期从事学生营养研究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朱文丽说,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查表明,多数小胖墩在能量过剩的同时,依然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

“肥胖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很容易存在隐性营养不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米杰说,由于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慢病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儿童变身“小糖人”,多是肥胖惹的祸。“肥胖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高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说,有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肥胖者在成年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约24倍。

伤身,更伤心

超重肥胖将引发社交和心理问题。马军说,除危及身体健康外,有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带来更高的被欺凌风险和低成绩表现。肥胖儿童还容易给同伴带来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灵活、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等负面刻板印象,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抑郁等问题。

2 为什么家长难以及时关注到

孩子肥胖问题?

这和我国的喂养观念有关。

传统上,“胖宝宝”是对父母、祖辈喂养的肯定和表扬,意味着孩子营养好、长得壮。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介绍,除了基因遗传外,父母生活习惯的“遗传”对孩子肥胖的影响更大。“现在往往是父母点外卖,孩子也习惯吃外卖。父母吃得高油高盐,孩子的口味也变‘重’。”观察现实,不少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的确更容易拥有“大码”父母,这也容易带来父母对孩子超重肥胖问题的“习以为常”。

3 孩子怎样算超重?

1.体质指数(BMI)法

体质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BMI是不一样的:1岁时BMI值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6岁~7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出现反弹,此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2-5岁儿童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BMI筛查界值,6岁及以上儿童参考中国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界值点。

2. 身长的体重评价法

年龄<2岁婴幼儿的超重肥胖评价可应用身长的体重评价法。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WS/T 423-2022)或者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儿童生长标准,参照同年龄、同性别和同身长的正常人群相应体重平均值,计算标准差分值或Z评分,大于参照人群1个标准差为超重(Z评分> 1),大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Z评分> 2)。

3.腰围评价法

腰围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腹部囤积脂肪的指标。7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的腰围界值可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611-2018),儿童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P90作为高腰围的筛查界值,提示儿童可能存在向心性肥胖。

4 孩子已经超重了该怎么办?

管住嘴、迈开腿,这是减重的不二法则。

推荐地中海式饮食

“地中海式饮食”是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榄油。

摄入食物量要科学

·至少250-400g主食的摄入,可以选择谷类、薯类、杂豆杂粮;

·1个鸡蛋,一小把原味坚果(约10g);

·250mL的牛奶;

·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特别是各类深色蔬菜;

·约15g豆干、75g水产品类、50g畜禽肉类,选鸡/鸭胸肉鱼虾等这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烹调方式上采用蒸、煮、烩、炖、炝拌等清淡少盐的方法。

让胰岛充分休息

为了保护孩子的代谢健康,平时要注意不喝饮料,不吃夜宵,一天三餐的营养足够孩子的生长发育了,还要晚上8点后不要吃东西,让胰岛可以休息足12个小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身体机能的调控很重要。人在睡眠中,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儿童最好的睡眠时间是在晚上8点半到早上6点。

切忌极端节食和减肥药

孩子减肥其实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缩影。家长在帮助孩子减肥的时候,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切忌让孩子进行极端的节食和服用减肥药物。要告诉孩子追求健康体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坚持一点点,效果会慢慢显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减肥,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的意志,对于孩子的学业、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专家提醒家长,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孩子对减重的抵触。因此,只要合理调整肥胖儿童的饮食,配合科学运动,就能取得又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帮孩子找到喜欢的运动

有的家长发愁,我家孩子没有可以坚持的运动项目,老是半途而废,怎么减重呢?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选择一项他喜欢的运动。

在为孩子寻找合适的运动项目时,不要那么机械,你的孩子会对很多运动感兴趣,没必要为他们设定具体目标。孩子喜欢的运动就能变成玩乐,孩子就会愿意坚持。如果被父母勉强则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在寻找适合孩子运动的项目时,也要考虑年龄和身体特点等因素。如果孩子愿意参加社区或学校里的运动兴趣小组,也是不错的增强运动兴趣的方式,如果具备良好的硬件和技术指导就更好了。

5 孩子还没胖该怎样预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家庭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儿童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和点心。

增强体育锻炼

6岁以下儿童每天进行至少 180分钟的身体活动,鼓励多做户外活动(如户外的散步、玩耍、跑、跳等,全天分布,多则更好),每次静态行为时间(如操作手机、电脑、平板,看书报、电视,画画,玩玩具,演奏器乐等)或受限时间(例如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上,缚在看护者的背上)不超过1小时。

6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跑步、打球、跳绳、游泳、跳舞等,能使儿童身上发热、呼吸急促的活动),每周至少3天安排增强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健康的活动,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

重视儿童体格生长监测

儿童常规健康检查一般在婴儿期至少4次(分别在3、6、8、12月龄),1-2岁儿童至少每半年1次,3岁及以上儿童至少每年1次。家长可根据儿童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适当增加健康检查频次。建议家长学会BMI计算方法,能使用生长监测图(表)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趋势,尤其对体重增长过快和超重肥胖的儿童,可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1~3个月监测1次体重和身长(高)。

祝每个孩子都能保持健康体重

远离肥胖!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华社、中国疾控动态、国家卫健委官网等

编辑/陶寅生

审签/侯晓然

监制/周志飞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什么叫“心宽体胖”?都在这位画家的画里了

哥伦比亚著名雕塑家、画家

被认为哥伦比亚国家的荣耀

和人民信仰之父

费尔南多·波特罗是著名的哥伦比亚艺术大师,

他的作品以肥胖造型的雕塑和绘画著称。

其作品中的男女,几乎形态、长相一致,

然而不同的人对波特罗笔下的“胖子”都有不同的理解。

波特罗对艺术创作有一种执着的追求,

一生都在学习,游历多个地方。

费尔南多·波特罗的作品大多以

肥胖的造型为主,

即使在静物创作过程中也赋予

物体圆润的形态,

画面效果诙谐幽默又极具讽刺意味,

具有很高的欣赏和借鉴价值。

夸张的造型、肥胖的体态、

浓郁和谐的色彩、几乎一致的面部表情,

波特罗的绘画作品显然不符于

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点,

但其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发挥着他们的存在价值。

最具代表的是《童年的蒙娜丽莎》,

神秘的笑容被稚嫩的神态取代,

圆滚滚的轮廓,憨态可掬的神态,

就像是捏着皱褶的包子,

让欣赏的人也不禁面部紧缩,皱起眉头。

最经典的蒙娜丽莎在波特罗的笔下

仿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

这也能最能代表他个人艺术的篡改作品。

原本轮廓分明的脸庞被富足的腮肉充满,

呈现出可爱的婴儿肥,

原本神秘莫测的画面充满了一种轻快的感觉。

“那个画什么人和物都像吹了气的画家;

我一直记得他画年纪小小、

胖嘟嘟的蒙那丽莎,

既天真又诡异,

这是画家对成年蒙那丽莎那种微笑的探源,

又是不同时期画家之间的对答。

波特罗如今已名成利就了,

希望他不要耽于守成。

”曾是作家西西在与何福仁在其著作中对波特罗的评价,

他的作品中大多数都是肥胖的雕塑和绘画,

且主题不尽相同,

而且十分注重微笑的物品在画面中

所占的重要作用,在他的画中,

连哥伦比亚总统、基督、

圣母也难逃肥胖的命运。

在他的作品中,

体型膨胀的主体形象体现了

波特罗独特的艺术情趣,

整体构图的饱满,

应用朴拙的绘画技法,

多元素的画面内容等等,

无不展示了他的作品在美学上的价值。

同时对古典技法的遵循,

对新具象主义的延伸的研究,

也是本文的研究特色。

波特罗着眼于民族性,

从哥伦布艺术、墨西哥壁画运动

及古典主义绘画中吸收其营养,

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又从古典主义绘画中汲取养分,

对其兼容并包,表现了拉丁民族思想开拓的精神。

他的艺术和文化之树始终在成长,

并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他早期的作品中很少涉及政治题材,

他始终是以抒情的内容表达着自身的追求,

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对实事的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

对社会实践的反映与批判也是自然的反应。

在近十五年的创作中,

他开始将创作中心转向对现实的批评和讽刺,

人物的形态、创作手法

都与早期无太大差别,

但肥胖的身躯却依然让人感受到

其对现实社会强烈的讽刺、批评之情。

费尔南多・波特罗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

都以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形式诠释着

自己对生存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都是

出于自身的经历与生活周遭的事实,

它所关注的正是他真实经历的,

他的作品按时间顺序编排起来就是他的一生经历。

他所向我们展现的这个世界,

乃是他个人心中的世界,

一个既有可以触摸的美丽的真情实景,

又有难以捕捉的玄远的虚无飘渺:

既呈现于我们眼前,又深入到我们的灵魂深处的世界。

他“所要追求的,是那种虽然看不见、

却又是确实存在的东西’’。’’他是去追求,

去发现,而不是去杜撰、去虚构。

他必须凭借“真实”,

而不是自由发挥的主观随意性。

他说过:“画家经常画那些最为人熟知的东西,

然而那些事物根植于我们孩提

或是青春期的零星记忆中。"

波特罗的画面中所充斥的都是他所熟知的事物,

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是他的作品的取材对象,

并用诗人般的慧眼赋予了

平凡事物以高贵的色彩,

他对乡间所特有的安静与自由

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

波特罗的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极大热情,

但因为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的限制,

其创作环境很恶劣。

但他没有放弃对创作的热爱,

一生游历多个国家,不断进行学习,

从而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

尽管,波特罗特有的创作方式,

让他已经声名远播,

但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

却又一直坚持着肥胖的造型为主要创作语言。

在以瘦为美,

以美“论天下”的当今社会里,

波特罗和他笔下一个个肥胖的艺术品,

是丢社会的讽刺,

也是对艺术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