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下肢很肥胖(下肢肥胖如何减肥)

中医内科潘兰兰 0
文章目录:

一旦出现下肢水肿,千万别大意!可能这3大脏腑出问题了

大家好,我是潘医生,水肿是临床上一个挺常见的症状,很多朋友都遇到过,有的是颜面浮肿,有的是腹部水肿,还有的是下肢水肿。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如何通过调养三大脏器,快速缓解下肢水肿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水肿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这是由于人体内的水分运行出现了异常。正常情况下,血液应在血管内循环,但如果它渗透到组织肌肉或皮肤,就会引发水肿

在中医中,肺、脾、肾被视为调节水液代谢的三大关键脏器。肺负责通调水道,通过呼吸带走部分水分,同时与皮毛相互配合,将体内多余的水气疏散至各脏腑器官。脾则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它不仅消化我们摄入的食物,吸收水分和营养,还将它们输送至全身。而肾则通过蒸腾气化的作用,如同体内的小火炉,不断蒸发水分,促进其循环。一旦这三个脏器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水液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水肿的出现。

最近啊,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她的主要症状是双下肢水肿,尤其是膝关节以下和踝关节部位,同时还伴有怕冷和乏力。面对这样的水肿患者,我们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尿常规检查以排除肾小球肾炎,肝功能检查以及心脏相关指标检查,以确定水肿是否由心脏、肝脏或肾脏功能低下引起

然而,这位患者非常固执,拒绝接受任何检查。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后,我发现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病史支持她患有这些疾病。于是,根据这位患者的病情,下肢水肿伴有怕冷和乏力,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这些症状表明患者存在气虚,怕冷则暗示肾阳和脾阳不足。肾阳虚和脾阳虚导致水湿无法正常运化和蒸发,水作为阴邪,其性质趋向下行,从而在下肢形成水肿。

在治疗过程中,我主要采取温肾健脾的方法,温补肾阳,健脾助运,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湿。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的颈前水肿明显消退,踝关节的水肿也有所减轻,怕冷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感乏力。这表明患者的脾气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益气。经过又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的水肿症状基本消失,乏力感也得到了缓解,恢复状况良好。

当然了,在临床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我们都应该客观地评估疾病,不应一味排斥任何一方。如果在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必要的检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以免延误病情。好了,以上呢就是今天潘医生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里,我们下期见。

不同的肥胖部位,有不同的减肥方法,这2个小方法,对你有帮助

人的身体肥胖分为很多类型,有的人是全身肥胖,而有的人是身体局部肥胖。不同的肥胖类型,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减肥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减肥效果。

但是有的人对于身体局部肥胖的减肥方法可能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以至于他们很难达到减肥的目的。冬日大甩肉,不妨参考这2个小指南,教你不同肥胖部位的减肥方法,正在减肥的你,不妨进来看看,或许对你很有用处。

1.手臂肥胖

有些人的身材比较匀称,全身上下看起来都很苗条,但唯独手臂上的肉却非常多,这使得他们在穿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困扰,因为“蝴蝶臂”会让他们看起来非常胖,即使他们并不胖。

而想要减掉手臂上的脂肪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全身性的运动减肥方式可能对他们并不是很受用。针对此类肥胖者,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专业人士的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减肥方式,例如瑜伽。这样的运动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部位做出不同的减肥计划,比盲目的运动更有效果。

2.腿部肥胖

腿部肥胖可能是很多女孩子的痛了,明明是90斤的上半身,却是120斤的大腿。腿部肥胖主要还是由于皮下脂肪堆积太多,并且集中凸显在腿部。造成腿部肥胖的原因多半是爱吃甜食,并且经常不运动导致的。

想要减掉腿部的脂肪,就需要加强对于腿部的锻炼,可以采取踏板操和拉丁健身操等运动形式来给腿部减脂。这样的运动方式可以让腿部肥胖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体内能量,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体身形的匀称线条感。

不同的肥胖部位,有不同的减肥方法,这2个小方法,希望对你很有帮助,也希望你可以坚持下去。

【本图文由“医者荣耀”新媒体独家出品,作者雒比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嘉华医院:这些原因可能引起下肢肿胀

近期,重庆嘉华医院中医康复科收到了一封感谢信。82岁的王大爷因下肢肿胀不能行走,住进了嘉华医院中医康复科。为感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及关怀,王大爷送来了一封感谢信。

患者送来感谢信。重庆嘉华医院供图

据了解,王大爷于两月前施行了“右下肢深静脉支架转入”,术后出现右下肢肿胀伴行走不便,自服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来到重庆嘉华医院,到院时,王大爷已不能正常行走,经嘉华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张代奇诊断,王叔叔为“脑血管病后遗症”,还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而医护人员考虑到患者年纪比较大,又行动不便,在王大爷住院的十几天里,护士们对王大爷多了一份关心。经过十余天的治疗,王大爷已经能独立行走。

医生查房评估病情。重庆嘉华医院供图

张代奇介绍,下肢肿胀可能有多种原因,常见的包括:

1.静脉循环不畅:长期站立或坐着不动、静脉曲张、肥胖、高血压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引起下肢肿胀。

2.淋巴管问题:淋巴管功能障碍、淋巴管疾病、淋巴结切除术后等情况可能导致淋巴液在下肢滞留,引起肿胀。

3.慢性静脉血栓:下肢慢性静脉血栓也可能导致下肢肿胀。

4.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或心脏功能不全时,可能引起下肢水肿。

5.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肾脏问题导致体液潴留,也可能引起下肢肿胀。

6.运动不足:长期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也会导致下肢肿胀。(重庆嘉华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