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老寒腿(寒气重腿粗)

甘肃张若楠 0
文章目录:

大部分老寒腿,是由于本身气血不足,兼感受寒邪所致

老寒腿,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寒邪入侵为主导致的关节疼痛,症见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遇寒更甚,得热减轻,可兼见手足拘挛,其中多以膝关节为主。

老寒腿对应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等病症,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多以寒痹为主。

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寒腿的高发季。哪些人群易患老寒腿?除了保暖,还有什么方法预防老寒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关于老寒腿的养生保健知识。

一、哪些人群易患“老寒腿”?

这种疾病,以下几种人群最易发生。

更年期妇女。《内经》言:“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更年期的妇女,阴阳俱虚,气血不足,容易受寒及造成损伤出现病变。据统计更年期女性老寒腿的发病率比男性高6倍。

其次是肥胖的人群,这类病人多为寒湿体质,骨性关节炎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而且发病年龄容易提前。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

还有就是关节受过伤及老年人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情况。《济生方·痹》言:“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兼之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此种情况最常见。

寒痹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特征之一就是痛,所谓“寒气胜者为痛痹”。因此寒痹又名痛痹。因“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不通则痛。

特征之二,病人有麻木或不痛不仁的感觉,《素问》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特征之三是感觉肢体关节冰冷,受寒易加重。《素问》曰:“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所以,中医认为治疗寒痹,应遵循“寒痹益温”的原则,即多采用温通经络之法,使气血流通,逐邪外出。

二、关于“老寒腿”的3个误区

1、我们平时容易被老寒腿这个俗名所误导,以为只有老人家才容易得老寒腿,但老寒腿人群并非所有都老,虽然老年人是高发群体,现在年轻人患病的也不少见。

尤其一些年轻女性,秋冬时节依然短裙飘飘,虽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2、其次,很多人都误以为老寒腿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的,若经过治疗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但其实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若平时不注意保暖,保护好自己的肢体关节,一旦遇上寒湿、受寒、身体年老等情况,就容易诱发,而变成缠绵不愈。

因此,在寒邪为主的冬季,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的保暖。

3、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老寒腿的疼痛可以通过锻炼恢复,其实也是要分情况的。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但是绝大部分老寒腿的情况,其实是本身气血不足,兼感受寒邪导致,此时不适合过量运动,以免加重症状,所以,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三、简单易行的保暖预防方法

分享几个简单易行的日常预防方法。

01

用粗盐热奄包热敷关节

可以自制粗盐热奄包热敷关节,简单易行方便,适用于畏寒、疼痛的骨关节炎患者。

操作方法:

①拿一条毛巾对折后,将三个边缝起来,留出一个洞口(最好缝细密一些,以防粗盐颗粒漏出);

②买两斤粗盐,在锅中炒热,直至烫手;

③将炒热的粗盐,从预留的洞口放入毛巾内并将洞口缝起来;

④将做好的粗盐热敷包放置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

如果热敷包的温度较高,可在患处多衬垫一些毛巾,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热敷包可反复利用,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02

食用辛温食物

而更年期或者气血不足的女性,则可以适当进食辛温的食物,如每日晨起煮一杯红糖姜茶,可以起到防寒保暖,补益中气的效果,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及高强度运动。

03

适当加强下肢运动

有大部分老年朋友冬天时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内不出门,以为这是预防发病的最好办法。其实,老寒腿“怕冻”,但“不怕动”。如果不运动就会使关节更僵硬、更疼痛,使稳定关节的肌肉开始衰弱。

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强下肢的运动,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延缓病情。如散步、打太极、健身气功等,但绝对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如下蹲、对抗性比赛等。

04

坚持贴敷三九贴

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同的部位坚持贴敷三九贴,顺应时节,可以保暖助阳驱寒邪,对预防老寒腿大有裨益。■

冬季“老寒腿”们当心啦!预防工作得做好~

冬季反复无常

冷空气也总是说来就来~

这还把好多人“老寒腿”的毛病

带了回来!

如果你注意到

你身边有人手脚冰冷

关节僵硬、疼痛、起立困难

腿伸屈时听到“卡啦”弹响的!

那么很有可能

他她被“老寒腿”附体啦!

什么是老寒腿?

老寒腿其实是关节退行性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退行性关节炎,“老寒腿”这个名称其实对关节炎症状的总结: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下肢寒冷、发麻,越冷的天气就越严重。并且会反复发作,治不好。

关节是没有血管的,主要靠关节腔里的关节液提供营养,关节液还没有再生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液会慢慢流失,软骨逐渐老化,因此人到了一定年龄,关节软骨就容易发生损伤、磨损,从而引发退行性关节炎。

老寒腿你以为都是老年人?错咯

冬天听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秋裤穿了吗?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果然前辈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据统计,目前中国骨病患者已达1亿,无症状发病率为53%,30-39岁占11%,40-49岁占27%,50-59岁占62%,60岁以上占90%。其中,膝关节炎占41%。

这组数据不难看出, 30多岁的80后们,已经被老寒腿盯上了!还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哪些人容易得老寒腿

01 “长靴 短裙”女性

有些年轻女性喜欢在冬天穿短裙配搭长靴,20多岁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随着年龄增大才发现,只要天气稍微转凉,就容易出现腿部酸麻、胀痛的症状,这就是老寒腿的前兆!

爱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锻炼,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02 更年期女性

这部分人群老寒腿的发病率比男性高6倍,因为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关节营养下降,容易造成损伤,出现病变。

03 肥胖超重人群

老寒腿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研究发现,肥胖病人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

04 膝盖受过伤的人

如果膝盖(特别是膝关节)受过伤,会直接影响到软骨。软骨不平了,就会提早产生磨损,没等到年纪变老就产生退化了。

05 运动员、模特等职业人士

如果是运动员、模特、重体力劳动者,这些人由于职业原因导致膝关节磨损多、损伤大,很容易得病。

预防和缓解老寒腿的方法

01 少吃肥腻食物和海鲜

现代科学研究分析,肥腻的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酮体,过量的酮体会引起物质代谢失调,进而强烈地刺激关节。因此,“老寒腿”患者应忌吃肥腻食物,

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血尿酸,被身体吸收以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会使“老寒腿”的症状加重。所以,“老寒腿”病人要少吃或不吃海产品。

02 多补钙

钙、维生素A和D的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蛋类、豆制品等食物含钙量高,是补钙的优质之选,可以适当的多吃点。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总量要适当控制,防止肥胖。

03 加强锻炼

适当运动,能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和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对预防“老寒腿”很有帮助。建议室外选择慢跑、散步、动作柔和的体操等运动方式。

04 注意保暖

泡脚能加快人体气血流动,刺激经络运行,有效祛除寒湿。此外,加一些祛湿温通的药材或食材,如艾叶、花椒、生姜等,可以起到调节关节的作用。再者,要留意腿部的保暖,遇到阴冷天气或外感风寒时,避免腿部直接被冷风吹,同时预防感冒,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关节。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老寒腿”不是冻出来的!这3类人最容易得

【“老寒腿”不是冻出来的!这3类人最容易得】民生视角在医学上,“老寒腿”的学名叫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造成骨性关节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公认与增龄、肥胖、创伤、劳损等有关,与不穿秋裤没有直接关系。下面3类人最容易得“老寒腿”via新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