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知了

侃侃说事 0
文章目录:

那年父亲去抓知了猴,看到冤家的儿子掉到池塘里,父亲做了个决定

1985年夏天,我家附近的小树林里,父亲正教我怎么抓知了猴。

蝉鸣声此起彼伏,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文铭,你要轻轻地,别让知了猴发现了。"父亲小声地提醒我。

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靠近树干,伸出手想抓住那只肥胖的知了猴。

谁知道我刚一碰到它,它就"嗖"的一下飞走了。

"哎呀,又没抓到!"我懊恼地跺了跺脚。

父亲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没关系,慢慢来,总会抓到的。"

那年我9岁,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和弟弟妹妹的衣服都是表姐穿剩下的,还得母亲东拼西凑才能勉强穿得下。

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父母总是尽力给我们最好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去上学,被同学们笑话了一整天。

回到家我哭着跟母亲说不想去上学了,母亲抱着我,轻声安慰道:"傻孩子,别人笑你穷,你就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

母亲的话虽然朴实,却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那天傍晚,我和父亲提着小桶往村外走去。

夏日的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村庄,远处传来阵阵蛙鸣。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蚊虫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

刚到村口,就听见有人大喊:"救命啊!有人掉进池塘了!"

我们赶紧跑过去,只见村东头那个臭水沟一样的池塘里,有个小男孩正在水里挣扎。

岸边站着个小姑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池塘周围长满了茂密的芦苇,水面上漂浮着厚厚的浮萍,散发出阵阵恶臭。

定睛一看,我认出那是李大叔家的孩子。

李大叔前段时间还因为一点小事跟我爸吵了一架,两家人从此再也不说话了。

"爸,那不是李大叔家的孩子吗?"我拉了拉父亲的衣袖。

父亲没有回答我,二话不说就脱掉鞋子外衣,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

我吓了一跳,那池塘臭得要命,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污泥淤积物。

可父亲毫不犹豫就跳了进去。

父亲游到小男孩身边,一把将他托出水面。

小男孩吓得直哭,紧紧抱住父亲的脖子。

父亲费了好大劲才把小男孩弄到岸边。

"没事了,没事了。"父亲轻轻拍着小男孩的背,安慰道。

这时候,村里的人都围了过来。

李大叔和他媳妇也跑来了,一看是自家孩子,李大婶哭天抢地地抱住儿子。

"谢谢你啊,文建!"李大叔握住父亲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摆摆手,"哪里话,换了谁都会这么做的。"

从那以后,我们两家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李大叔常常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来我家串门,两家人又恢复了以前的和睦。

这件事给我上了一课。

我问父亲,"爸,为什么你要救李大叔家的孩子?他们不是跟咱们闹矛盾吗?"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文铭啊,生命面前,哪有什么恩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说了,都是一个村的,哪能见死不救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父亲又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只要心存善意,总能化解矛盾的。"

父亲的话让我记了很久。

后来我长大了,也遇到过不少人际关系的难题。

每每想起父亲那天的举动,我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家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

父亲找到了一份在县城纺织厂的工作,每个月能挣不少钱。

我和弟弟妹妹终于有了新衣服穿,再也不用穿接缝的旧衣服了。

可好景不长,1988年冬天,父亲突然病倒了。

医生说是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

这下可愁坏了母亲,家里就指望着父亲那点工资过日子。

我偷偷听见父母在房里商量,"要不...我去顶替你的工作?"母亲小声说。

"不行!"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你一个女人家,哪能干那么重的活?"

"可是...家里总得有人挣钱啊。"母亲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偷偷溜出了家门。

我跑到纺织厂,找到了父亲的车间主任。

"叔叔,我爸生病了,能不能让我来顶替他的工作?"我鼓起勇气说。

车间主任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摇头,"小铭啊,你才多大?怎么能干这活呢?"

我急得快哭了,"叔叔,我虽然年纪小,但我能吃苦!我保证不会偷懒的!"

车间主任看我这么坚持,沉思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行吧,你先试试看。不过要是干不了,可得马上说啊。"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纺织厂的工作。

起初,很多工人都不相信我能干好,甚至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

"这么个小孩子,能干什么活?"

"肯定是走后门进来的。"

"不行就赶紧回家吧,别耽误工厂的事。"

我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干活。

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摸黑赶到厂里。

机器的轰鸣声震得我耳朵发麻,棉絮呛得我直咳嗽。

手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水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

慢慢地,大家发现我虽然年纪小,但做事认真负责,态度也好,便渐渐接纳了我。

每天下班回家,我都累得像条狗。

母亲心疼得不得了,可我总是笑着说没事。

晚上,我偷偷把挣来的工资放在父亲枕头底下,心里美滋滋的。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父亲的病情慢慢好转了。

等他知道我去厂里顶班的事,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他紧紧抱住我,眼里噙着泪水,"儿子,你长大了。"

这件事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

他不再把我当小孩看,而是经常和我商量家里的事。

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作为家中长子的责任。

有一天,我翻出了小时候那件接缝的旧衣服,不禁感慨万千。

那件衣服见证了我们家最艰难的日子,也见证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把衣服拿给父亲看,"爸,还记得这件衣服吗?"

父亲接过衣服,摸着上面的接缝处,眼里泛起了泪光,"记得,当然记得。那时候家里穷,你妈每天晚上都要缝缝补补的。"

我突然有了个想法,"爸,我想把这件衣服做成相框,挂在客厅里。"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点头,"好啊,这样也能让我们记住那段日子。"

我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裁剪成相框的形状,又找了张全家福放进去。

那件破旧的衣服,变成了我们家最珍贵的装饰品。

每次看到那件衣服做的相框,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的种种往事。

想起父亲救人的那个傍晚,想起母亲为我们缝补衣服的深夜,想起我在纺织厂顶班的日子,想起全家人在艰难岁月里互相扶持的点点滴滴。

生活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存善意,互帮互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或许就是父亲想教给我的人生道理吧。

转眼间,我也当了父亲。

有一天,我的儿子问我,"爸爸,为什么咱们家客厅里要挂一件破衣服?"

我摸着儿子的头,笑着说:"孩子,那可不是普通的破衣服。它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呢!"

看着儿子疑惑的眼神,我突然有了主意,"来,爸爸给你讲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1985年夏天,在我家附近的小树林里,爷爷正教我怎么抓知了猴......"

儿子听得入神,我的思绪却飘回了那个遥远的夏天。

父亲的身影,母亲的笑容,还有那个懵懂的自己,仿佛就在眼前。

我知道,这个故事会一代代传下去,成为我们家族的精神财富。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父亲的声音,"文铭,出来帮把手!"

我回过神来,对儿子说:"走,咱们去帮爷爷。"

推开门,阳光洒在院子里,父亲正在修理那辆陪伴了我们多年的旧自行车。

我突然意识到,时光荏苒,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那就是我们彼此之间的爱和责任。

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爸,让我来吧。"我接过父亲手中的扳手。

父亲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好,你来。"

我蹲下身,开始修理自行车。

儿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不时问些问题。

"爸爸,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链条,让车子能跑起来。"

"那这个呢?"

"这是刹车,让车子能停下来。"

我耐心地回答着儿子的问题,就像当年父亲教我抓知了猴一样。

修好自行车后,我骑上去试了试。

"哎呀,还是有点咯吱咯吱的响。"我皱着眉头说。

父亲笑道:"没事,骑着骑着就好了。这车子跟人一样,也需要时间适应。"

我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爸,我们去趟镇上吧。"

"去镇上干啥?"父亲问道。

"买点东西。"我神秘地笑了笑。

到了镇上,我带着父亲和儿子来到一家照相馆。

"来,我们照张全家福。"我说。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哎呀,我这一身破衣服,多难看啊。"

我拍拍父亲的肩膀,"爸,您这身衣服可珍贵了。咱们就穿这身。"

照相的时候,我们三代人站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家路上,儿子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兴奋地说:"爸爸,咱们今天照的相,也要放进那个破衣服做的相框里吗?"

我笑着点点头,"对,就放在那里。让它见证我们家的故事。"

父亲骑着他的旧自行车,在前面带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背影上,显得格外高大。

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这样同骑自行车回家了。

时光飞逝,我们都在变老,但那份深沉的爱却永远不变。

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新照片放进了那个破衣服做的相框里。

看着相框里几代人的笑脸,我忽然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

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互相关爱的点点滴滴里。

夜幕降临,院子里响起了知了的叫声。

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回到了父亲教我抓知了猴的小树林。

只是这一次,换成了我牵着儿子的手,轻声说:"慢慢来,总会抓到的。"

人生如同那只知了猴,看似触手可及,却又总是难以捉摸。

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就一定能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夜深了,我轻轻关上房门,回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那个特别的相框。

在月光的照耀下,那件破旧的衣服仿佛在述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

一个关于爱、责任和成长的故事。

\u0026#34;少年贪吃炸知了致过敏,竟查出糖尿病!儿童肥胖警钟长鸣\u0026#34;

炸知了,这道风味独特的菜肴,往往让人在美味与风险之间徘徊不定。近日,宁波一位年仅12岁的少年小东,便因对这道“珍馐”的过度喜爱,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

小东,一个来自北方的孩子,对知了有着不解之缘的热爱。然而,这份对美食的执着却意外地将他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在一次晚餐中,他满怀欣喜地连续品尝了10只炸得金黄酥脆的知了,不料却因此触发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全身泛起的红疹、紧锁的眉头间透露出的胸闷,迅速将这一美好的夜晚蒙上了一层阴影。家人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紧急使用甲强龙、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的全力救治,小东才得以转危为安。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并非仅仅是过敏那么简单。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年仅12岁、身高已达172厘米、体重却飙升至160斤的小东,竟然已经患上了2型糖尿病。这一诊断无疑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人们再次警醒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性。

医生指出,小东的糖尿病虽然与此次食用知了过敏无直接因果关系,但高血糖状态确实可能削弱了他的皮肤免疫力,从而加剧了过敏反应的程度。同时,为了缓解过敏症状所使用的含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他的血糖水平。因此,医生建议小东在未来的饮食中应严格避免再次接触知了等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

此外,医生还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及其背后的健康风险。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日益西化,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家长作为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预防肥胖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慢性疾病。

对于像小东这样的病例,医生特别提醒家长要留意孩子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特别是当孩子出现皮肤褶皱部位黑棘皮等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可以帮助孩子有效控制病情、恢复健康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能回北师大的第N天,想她……

转眼已离开师大数月

彼时我们还是满怀兴奋奔回家中

憧憬着安逸的寒假日子

当本该一个月就结束的假期被无限延长你是否也有那么一瞬间

也开始想念师大——

想念绿园能rua到的小动物们

想念新四的番茄鱼

想念躺在宿舍就能点到楼下的外卖

想念早八叫你起床的室友

想念海底捞的社团聚餐

……

于是

我们采访到了几十名师大人:

等疫情结束

回到师大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想念我的宿舍小床~”

@一杯橙汁儿:整理我的小床铺,换洗床单被罩,做一次大扫除

@阿爬:躺在二十五万小床上抱着兔兔睡觉

@闪闪:应该会好好收拾一下宿舍然后好好上课吧 (好像是两件事_(:3」∠)_

@过度肥胖的知了:说实话...是收回我还晾在水房的冬衣,然后打扫宿舍卫生,铺好干净的床单

@三三:打扫寝室。想象一下,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寝室门,迎面而来的灰尘,房间里烟雾缭绕,摸一下椅子就是一个印。有的人的衣服,还没挂在水房;有的人的床单,还搭在楼下,打扫卫生才是最真实的,打扫干净才有心情学习✌

@何弃疗:回宿舍把卫生做了,这么久没回去书架上灰得积老高了。对了其实我第一反应是,回宿舍把鞋换了,那会儿天气该暖和了,穿着高跟皮靴太热,得换拖鞋才好做卫生!

@呆瓜香:最想做的是赶紧把我放假前扔在床上的那件羽绒服给洗了(不是)

@泥豆同学: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诶hahah,第一件事就是回寝室把寝室搬上六楼然后坐在床上休息吧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一个半月没下楼的孩子:点夜宵,吃火锅

@希腊化:泡一袋学子超市特供铺盖面!

@啾咪同学:把小吃街和食堂爱吃的饭都吃一遍。bhys我现在真的只想吃师大的饭呜呜呜

@:我想喝喜茶(我家没有!十八线小城市!)

@过度肥胖的知了:扫荡小吃街

@加薪: 最想做的就是去桂林米粉店吃一碗奢华螺蛳粉,疫情期间全网的螺蛳粉都处于断货状态,网购根本实现不了想吃螺蛳粉的愿望啊

@一杯橙汁儿:在奶茶拼单群里拼一单小眷村,要不知春奶茶加奶霜加西米,微糖,嗯,热的。

@阿邢:最想做的是奔去海底捞。

@猪菇菜小朋友:去教工第三食堂去吃猪肉香菇小白菜饺子。(南方真的很难吃到这么好吃的饺子……我妈自家煮的那饺子皮味同嚼蜡。还有就是去近邻宝把我填错地址的宝贝快递拿回来

@小丘:想念小米鸡排……(要甘梅味的

@啊烫:吃新乐群一楼的猪肉玉米饺

@Christopher:Luckin!!!!!

@P.:Luckin!!!!!

@Cali:深夜海底捞

@Eurus:吃海底捞,吃蛋糕,喝奶茶,我就是个吃货

@快乐品大笨球:去吃新乐群四楼的贡丸闷粥,然后在台饮点一杯7块的珍珠红茶

@四号的三号:吃小码头火锅

“向学习进击!”

@霍格沃兹快开学呀:去图书馆自习,已经太久没有感受到有集体存在的氛围了。去食堂吃饭也可,去人多的地方就行!

@505:emmm……泡图书馆

@小丘:想去图书馆借书吧~

@尘墨:除了吃,就是赶紧看没能带回家的书!!!

@位卑未敢忘忧国:冲向图书馆,翻看库本区我需要的史料,我大创论文需要的好多材料只有图书馆的纸质本可以看,好难受。

@kiwi: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去看看师大的花再去图书馆学习~我也超想去逛国博,吃小米鸡排,去主楼六楼看看横渠四句,去蹭女神的课....啊啊啊好多事情想做

@努力学习中的吉吉同学:去图书馆还书然后搬书【大哭】。是的。而且害怕带不回去,最近一直没买书。就等着回学校买书…当然吃火锅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随时随地想要逃跑的刘放:嘿嘿,上一半课然后想去哪儿去哪儿!把包放教室空手就出发!

@木有灵感:去图书馆/国博

@00:emmm……泡图书馆?图书馆氛围太好了,在家就总是放假心态。没法太投入,资源也还是有点不方便,论文啥都还是要到图书馆写。

@希腊化:去图书馆七层翻书,挺多要看的材料家里看的不方便。早8晚22,回忆一下规律学习的感TVT。

@ponpong:想在图书馆呆着。在家我就是个废物,从桌椅板凳到中图分类法我都很想念。

@一杯橙汁儿:要把逾期的图书还上~

@还在洗拨片的子安:去图书馆把想看的书借了,比起电子版,我还是更喜欢纸质书捧在手上的感觉。

@王伯晦权知一人破事:赶紧赶论文啊!!!在家差不多就是跟囧妈在火车上的日子

@大白:赶紧把我毕业论文的实验做完

@Principal Ideal Domain:先把我的课本都取回宿舍,每天对着手机里的电子课本眼睛已经瞎了

@Mercury:去打印店打印资料 电子版看着眼睛实在是不行了

“我好想你(们)呀”

@Clio:抱抱他

@过度肥胖的知了:舒舒服服地躺在小床上,等着npy叫我出玩(X)新冠时期的爱情,我容易么~

@瓜:唔我想想……想和宿舍姐妹一起在师大散步看花(如果还赶得上春天的话)

@ceniu:去见人吧~想见的还有应该见的

@希腊化:在宿舍和舍友一起打卡看书

@是宽面不是宽粉:应该是打扫寝室然后和舍友出去吃一顿木屋烧烤吧

@宸:和好朋友约饭

@呆瓜香:最想约上全寝室一起去吃一顿,实在是很久没聚餐了,越是经历了这次疫情,越感觉相聚难得

@王大头:找同学打桌游,顺便叫上江老师!

@泥豆同学:但是有一说一可能第一件事还是和好朋友去吃海底捞

@想喝奶茶的胡同学:哈哈哈我想回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点奶茶喝

@最爱白敬亭:最想做的是和姐妹买杯一点点去吃火锅hhhh

@许自强:晚饭后和室友去西操散步

“一些属于自己的小事”

@啊是丹丹啊:春天来啦!想回师大拍照.

@闪闪:在校园里散步!就是单纯抄着手然后走来走去很快乐。看望我喜欢拍的几棵在四合院的东北角出口的小树,觉得回去可能看不到郁金香了

@6th:想好好逛逛师大旁边的福声唱片…

"

期待着

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我们能与你在师大相见

打扫干净宿舍

去图书馆自习

去绿园rua猫猫

……

“发着光的,闪亮的记忆

在蓝色的时间里

让我们立刻见一面吧

浪漫也会停下来为我们而兜圈”

"

-bnuweixin-

感谢所有参与征集的同学!

编辑:马楚雨

责任编辑:李丽琴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