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指标(肥胖的指标是超过正常值多少)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韩学者建议肥胖标准从BMI25提至27

据韩国《国民日报》13日报道,国民健康保险公团发布了一项追踪21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对2002至2003年接受一般健康检查的847万成年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韩国现行肥胖标准可能需要调整。

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该研究指出,BMI在25左右的死亡风险最低。而据韩国现行标准,BMI超过25即被视为“肥胖”。

《韩国先驱报》称,东国大学一山医院家庭医学教授吴尚宇表示,由于人们体型、生活方式和健康模式的变化,死亡风险最低的BMI值从过去的23上升到25。他建议,将韩国的肥胖标准从BMI 25提升至27,以更符合当前韩国人的健康状况。

报道称,韩国肥胖学会副会长金京坤认为,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BMI超过23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便持续上升。因此,肥胖标准的调整需慎重,以预防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来源: 环球时报

真的胖了吗?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健康“三减”,科学减重

最近坐着的时间多,运动的时间少,感觉自己又长胖了!

光感觉可不太准,胖不胖还是要看身高体重才算数~

这要怎么看呢?

一起来学学判断体重是否健康最常用的方法吧!

人体BMI指数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腰围

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人体体脂肪率

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因为有的人虽然看着瘦,但是内脏脂肪高,是否肥胖还是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判断。

如果发现自己真的长胖了

要怎么办?

在减肥过程中

有人常说要节食减肥

其实减肥贵在平衡

注意四个减肥误区

误区一:节食

有些人通过节食来减肥确实能收到短期效果,但这并不是科学持久的减肥方式。

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而节食因为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率一旦降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

另外节食带来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让节食人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陷入吸收高、消耗低的状况,反弹是必然的。

误区二:光吃素

水果、蔬菜被很多人视为减肥圣品,殊不知,有些水果和蔬菜比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特别是某些水果,其含糖量很高,完全不适合减肥人士。

吃过多的高糖分水果和蔬菜,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适得其反。相反,有些肉类,尤其是瘦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反而较低。

误区三:只吃粗粮杂粮

对于正常人群而言,粗粮是好东西,但只吃粗粮其实与只吃水果蔬菜来减肥是一个道理。大多数的粗粮不仅含有纤维,同样也含有碳水化合物。

单一营养物的摄入,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奶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恢复正常饮食后,都容易反弹。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误区四:运动后喝饮料

“一瓶运动饮料的能量相当于小半碗米饭!”运动过程中应该多次少量喝水,以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不含糖的水为主,运动后不要马上进食、喝碳酸饮料及运动饮料、吃宵夜啤酒等,不然很容易把运动消耗掉的能量马上补回来,这是导致运动减重失败的常见原因。

科学减肥收好这三点建议

01

加强锻炼,坚持“五三一”法则

想减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五三一”法则就是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每分钟心跳至少要达到110下。

慢走一个小时或散步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减重的朋友可能收效甚微,推荐快步走、游泳、平板支撑等。

02

运动过后这样吃

1.运动后喝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

2.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水除外),不要选择在运动完第一时间即身体最饥饿的情况下进食。

3.运动后大概30~40分钟,进食的欲望降低后,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加餐,如鸡蛋、牛肉棒、牛奶等。

03

减盐、减油、减糖

1

生活中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调味料里的鸡精、酱油、蚝油,包括酱类,都是含有盐分的,要减少摄入;

2

烹饪的时候,把先放盐变成后放盐,在快出锅时撒上盐,这样口感既好,又能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3

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25克的食用油,相当于三小勺的油;

4

多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减少油的使用;

5

烹饪时用葱、姜、蒜,或者胡椒等一些芳香配料来代替,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糖和盐的摄入。

6

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和饮料,减少糖的摄入;

7

减少在外就餐,点餐时可以让厨师少放盐油糖,达到“三减”的目的。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全球肥胖人口超十亿!计算公式来了,算一算你是哪个档?

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援引一项研究结果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儿童或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

研究论文2月29日由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刊载。论文写道,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加了三倍多;成年人肥胖率达43%,增加一倍多。从性别上看,成年女性肥胖率增加了一倍多,成年男性则增加了近两倍。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肥胖是富人的问题。如今肥胖是个世界性问题。”

这项国际研究由来自多个国家、逾1500名研究人员参与,从3000多项研究中收集了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2.2亿人的数据,被认为是颇具权威的独立调查。研究人员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至25之间代表体重正常,25至30为超重,不低于30则为肥胖。

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许多先前长期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的中低收入国家,肥胖已变得比体重不足更常见,越来越多国家因此面临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说法,体重不足、超重和肥胖都属于营养不良。

截至2022年,全球约5.32亿人体重不足,其中包括1.83亿成年女性、1.64亿成年男性、7700万女孩和1.08亿男孩。与1990年相比,女孩、男孩和成年人中体重不足者占比分别下降了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一半。

论文指出,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面临的营养不良“双重负担”增加得最为严重,包括加勒比海和中东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的肥胖人口比例甚至高于许多高收入国家。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伊扎蒂说,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非常令人担忧”,而与此同时,仍有数以亿计的儿童食不果腹。“要解决这两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健康营养食品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

专家指出,肥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提升糖尿病、心脏病、部分癌症等的发病风险,而幼年肥胖影响更大。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为遏制肥胖人口增长,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对高糖食品征税、推广健康的学校餐饮等。“重要的是,这需要私营部门的合作,它们必须对其产品的健康影响负责。”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