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长痘(肥胖长痘是什么原因)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
扎心:胖女孩更易得3种妇科病,“真胖”还是“假胖”,测测便知
导语:女性减肥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减肥,而是肥胖对女性的危害,相信很多人一直担忧的是身材,很少考虑过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肥胖和妇科疾病的关系,看完后你或许会下定决心减肥。
据权威杂志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打败美国成为新的“胖子国”,其中女性肥胖人数达到4640万人,18岁以上女性平均体重为114.6斤,超重率为30%,比20年前上升了7.3%。
一到夏天,喊着要减肥的女孩就变多了,其实减肥不仅仅是为了身材更苗条,还是为了健康,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难题,也是公认的“万病根源”,而在女性健康方面,它也有着巨大影响,比如说月经、生育、排卵等,肥胖女性在这几点上会处于劣势。
1、乳腺癌——绝经后女性越胖,患癌风险越高
大家不要认为,肥胖只是在肚子上多了几圈脂肪而已,其实它还会给乳腺带来巨大的风险,据有关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肥胖者,因为乳腺癌的发病和雌激素有一定关系,而脂肪可以在体内转化成雌激素,所以越胖的人,雌激素水平越高,患癌风险也就越高。另外,这类女性在绝经后也不能幸免,科学家研究发现,体重指数和乳腺癌发病率呈正相关,体重增加10公斤,风险将升高20%,也就是说,绝经后的女性体重过高,同样会有患乳腺癌的风险。
建议: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就是饮食,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饮食习惯,少喝果汁、可乐等高糖饮料,高温油炸的食物要少吃,多吃白肉,少吃重口味加工的红肉,如果要吃红肉就把外面的皮去掉,选择精瘦肉吃。同时还要改掉吃零食的习惯,一日三餐坚决不加餐,蜜饯、薯片、巧克力、饼干等零食都要戒掉。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运动,把体内的脂肪消耗掉不会发胖。
2、多囊卵巢综合征——体毛重连嘴上都有胡须
该病会导致女性毛发旺盛,胳膊、腿有浓密的汗毛,就连嘴唇上都有“小胡子”,还有的女性会频繁长痘,这边刚好,那边又冒出几颗,不要认为是皮肤的原因,其实还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它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还有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代谢异常,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很高。
建议:该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应对方法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根据患者的需要采取措施,比如说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那么目前就要先解决生育问题,做全身检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提高受孕几率,也可以口服药物调节内分泌水平。
3、不孕不育——夫妻二人都胖不孕几率更高
因为肥胖影响激素水平,而激素水平会影响排卵和月经,卵泡不易成熟,当然会导致受孕成功率低,如果男女二人都是肥胖患者,想要生育一个孩子会很困难,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子,即便幸运地怀上了,流产和畸形的概率也很高,另外,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肥胖患者也会增加不孕风险。
建议:想要成功怀孕,女性和男性都要减肥,健康把体重减到正常范围内,如果从小就胖,多和遗传有关,这类女性很有可能出现子宫或卵巢发育不良的情况,在备孕前应进行检查,把病症治愈好再怀孕。
这三种疾病和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生孩子还关系到生育的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当然,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女性也会疑惑,什么样才叫肥胖呢?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胖,可是朋友却说我不胖,怎么样判断肥胖程度呢?
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18.5-23.9正常
24-27超重
>28肥胖
大家不妨算一算,结果在哪个范围内,如果大于28了,说明真的很胖,应该好好制定一个减肥计划,把体重降下来,如果是在24-27的范围内,也不能太松懈,自制力不强的人很容易继续发胖,迟早会从超重发展到肥胖,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要多运动、健康饮食,避免体重持续增长。
结语:通过本文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肥胖对女性的危害,它会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增加乳腺癌风险,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希望大家能重视,尽快把减肥提上日程,科学合理地减肥控制体重。
长痘、肥胖、脾气大,是内分泌失调了吗?
经常听到有人说:
脸上长痘了,“可能是内分泌失调了”。
吃多长胖了,“估计是内分泌失调了”。
月经不准了,“内分泌出问题了吧”。
……
内分泌到底是什么?这些症状跟内分泌失调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的内分泌领导着体内很多激素,激素就像个到处传话的宣传员,告诉我们器官与细胞“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
内分泌还与我们的神经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调节支配作用。所以,内分泌也是我们生命活动的“调控者”。
我们体内的各部分激素,在身体好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大家各忙各的,其乐融融。但要是外在或内部原因导致体内任一循环被打破,就会出现各种情况:脸上长痘、体重增加、无名发火、月经不调等症状,这就是俗称的内分泌失调。
简单来说,内分泌失调就是体内正常的循环被打破了。
内分泌失调是如何引起的?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痘老是长在我脸上,肉总是往我身上长,爱发脾气的总是我?这其实跟引起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有关。
- 生理因素
1.分泌功能发育不完善
比如青少年在青春期内分泌腺体发育还不完善,性激素分泌也还未平衡、完善,就容易出现痤疮、月经失调等内分泌紊乱现象。
2.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能力下降
比如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急躁、情绪变化较大、出汗、脾气变坏等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现象。
- 饮食因素
内分泌功能还会受到饮食影响。比如暴饮暴食、挑食厌食、吃得太油腻等,都会让我们体内营养过剩或缺乏,身体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月经不调、长痘等。
- 情绪因素
不良情绪也是内分泌失调的凶手,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都会传导到神经系统,让内分泌这个“调控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和支配作用。
尤其是女性,更易受情绪影响,导致内分泌紊乱,比如月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等。
内分泌失调是一种病,如不及时治疗与调理,可能会导致肌肤变差,情绪不稳及性格脾气暴躁等。
我们该如何拯救已经失调的内分泌呢?内分泌失调的关键在于:平衡失调。
首先内分泌失调女性受激素影响最大,需检测雌孕激素、催乳素、黄体生成素、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指标。其次,可以从生理、饮食、情绪三方面进行调节。
- 生理调节
遵从人体内分泌的自我调节功能,保持生理的动态平衡。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防止熬夜,昼夜颠倒等诸多因素。
多做有氧运动。能够消耗大量人体脂肪,提高人体的正常代谢能力。另外,运动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对人的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 饮食合理
饮食调理对于内分泌调理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三个饮食原则来调理内分泌:
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高蛋白食物,平时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保证大小便及汗液排泄通畅。
食物荤素搭配,饮食品种多样化,营养均衡。
多食黄豆或豆制品,黄豆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能平衡体内雌激素变化,临床中发现黄豆对于预防乳腺疾病很有作用。
- 情绪调节
保持情绪舒畅,精神放松,心理无压力。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升情绪的应对能力,避免惊、怒、恐等一切不良情绪刺激,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家庭和睦,与家人和谐相处,多沟通。
其实,大多数的内分泌失调都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调节来处理的,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如需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