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O型肥胖

健康科普杨医生 0
文章目录:

肥胖也分等级?按照国际的标准,自查一下希望你不是最严重的等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一提到肥胖,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体重增加、身材走样。可你知道吗?肥胖是体型问题,它还是一种被医学正式定义的慢性疾病。而且,肥胖是分等级的!

如果你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已经“超标”,甚至达到了某些级别,可能健康风险已经悄悄在敲门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肥胖的等级划分、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应对这个看似简单却复杂的问题。

肥胖是外貌问题,还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在医学上,肥胖影响外形,更是众多疾病的温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约6.5亿人属肥胖

肥胖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小王(化名)是一位35岁的上班族,身高1.75米,体重却达到了95公斤。因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他的BMI达到了31(属于肥胖)。

起初,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异常,只是偶尔感觉喘不上气。

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司例行体检中被诊断为Ⅱ级肥胖(中度肥胖),还伴有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糖。这一诊断让他意识到,肥胖背后隐藏的,是一连串健康危机。

肥胖等级划分:看看你属于哪一级?

医学上,肥胖的衡量标准主要是BMI(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BMI = 体重(kg) ÷ 身高²(m²)

根据WHO的标准,肥胖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正常范围:BMI 18.5-24.9

o 健康体重。

· 超重:BMI 25-29.9

o 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 Ⅰ级肥胖(轻度肥胖):BMI 30-34.9

o 健康风险开始增加。

· Ⅱ级肥胖(中度肥胖):BMI 35-39.9

o 健康风险明显增高,可能伴随代谢紊乱。

· Ⅲ级肥胖(重度肥胖):BMI ≥ 40

o 又称“病态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除了BMI,腰围和腰臀比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对于亚洲人群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已经属于腹型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这类型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显著。

肥胖如何影响健康?听听科学怎么说

肥胖的危害是体型变大,还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1. 心血管系统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长期肥胖的人群中,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2. 内分泌系统

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3. 呼吸系统

重度肥胖者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觉时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心肺功能。

4. 消化系统

肥胖会增加脂肪肝、胆结石、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风险。长期脂肪肝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5. 肿瘤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促进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应对肥胖?治疗与预防的双管齐下

1. 管住嘴:健康饮食是第一步

饮食调整是控制体重的关键。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减少热量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品,如油炸食品、甜饮料等。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

· 合理分餐:一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油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克。

2. 迈开腿:坚持运动是关键

运动对于减肥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防止肌肉流失。

3. 医学干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Ⅰ级以上的肥胖患者,尤其是伴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考虑医学干预,包括:

· 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等,这些药物能抑制食欲或减少脂肪吸收。

·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肥胖者,胃肠减容手术(如胃旁路术)可以作为最后的选择。

4. 心理支持:健康管理需长期坚持

肥胖的成因复杂,与饮食和运动有关,还可能受到心理、遗传等多方面影响。建立合理的健康观念,避免情绪化饮食,是长期控制体重的关键。

肥胖的预防: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防控肥胖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 培养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和血脂等指标。

· 关注儿童肥胖:儿童时期的肥胖往往会延续到成年,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未来趋势:肥胖治疗的新希望

近年来,肥胖治疗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利用肠道菌群调节来控制体重的研究正逐渐兴起;新型抗肥胖药物正在研发中,可能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AI技术也被应用于个性化健康管理,帮助人们精准记录饮食、运动和体重变化。

肥胖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健康问题,但它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坚持。不论你目前属于哪个等级,都不必灰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最后,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吧:从今天开始,每天多运动10分钟,少吃一口高热量食品,向健康迈出一小步,你的身体会感谢你!

如果你对自己的体重状况不确定,不妨用BMI公式计算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等级?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结果,一起交流健康生活的心得吧!


信息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2. 《柳叶刀》关于肥胖与健康的研究报告

3. 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血型决定体型?研究发现:血型不同,想要减肥,各有不同方法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身形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饮食上不注意,喜欢大鱼大肉,喜欢吃甜食等等会导致身体肥胖,还会出现三高等疾病,这样的身体也会缩短我们的寿命。

很多人也会意识到这点,就想着要减肥,毕竟身形好的人,各方面都会更好,人也会更加自信,身体也会越健康,然而我们很多人减肥总是觉得很难减下来,就有人觉得想要放弃,其实,减肥跟很多因素有关,不仅跟遗传等有关,还跟我们的血型有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血型来制定自己的减肥方法。

A型血:少吃肉

这种血型的人就是比较爱吃肉的,吃起肉来也是非常的厉害,但是这种血型的人代谢能力比较低,代谢周期长,若是短时间内大量吃肉,可能会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引发身体肥胖。

B型血的人:少吃高热量食物

这种血型的人,比较容易发胖,因为他们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吸收消化好就很容易将热量转化为脂肪,所以这种血型的人要少吃热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等热量非常高的食物。

AB型血的人:少吃垃圾食品

这种血型的人,消化吸收不太好,所以身体可能并不会太胖,但是容易营养不良,所以对垃圾食品这种食物要注意,多吃了不仅会营养不良,还会导致身体出现其他的问题。

O型血的人:少吃碳水化合物

这种血型的人,消化代谢能力是最强的,所以这种血型的人肥胖的也很少,像肉类是可以多吃一点得,蔬菜水果搭配,但是这种血型的人要少吃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容易被消化代谢,转化成糖分,多吃了会引起肥胖。

胖瘦和血型有关?哪种血型更易发胖?医生告诉你真相

本文专家:王海东,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减肥,但是身边有人说“你是B型血,本来就容易发胖”,听到这样的话立马底气不足了,啥时候胖瘦也和血型有关了?

不少人表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减肥一定要节食吗?有没有比节食还管用的方法?

胖瘦和血型有关?

血型出现有先后顺序,受周围环境和人文的影响,对这类群体的饮食习惯、性格也是有影响的,所以会影响一部分人的身材胖瘦。

比如说O型血,可以说是其他血型的“老大哥”,这种血型出现的时候人们的饮食很简单,有啥吃啥,通常是树上结出的果实,地上的菌菇和苔藓。所以这类人前期不会太胖,但是后期学会了狩猎,尝试了动物肉的滋味后,就有发胖的风险了。

而当A型血出现的时候,人们的饮食更丰富了,能够自己饲养动物,同时也能寻找到更多的果子、野菜、谷物,此时饮食结构相对均衡,不容易有肥胖的人。

而B型和AB型出现得比较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为了抵御寒冷,大量进食肉类、海鱼、奶制品,身体慢慢囤积脂肪,当最后一种血型出现的时候,人类的饮食习惯初步形成,因为这类群体人数比较少,所以对总体饮食习惯没有太大影响。

哪种血型更易发胖?

根据上文的描述,应该是B型血更容易胖,一方面是为了耐寒身体容易往横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和肉食摄入量较多有关。而不容易胖的人就是O型,因为当时的生存环境没办法获取太多的肉。

但是,这个结论如果放在现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血型还是那些血型,但是生存环境和人们的饮食变得复杂了,没有什么是我们吃不到的,胖瘦就在一念之间,如果平时注重饮食管理,就不容易胖,不管是什么血型。

不过,少部分群体也会受肥胖基因影响,一生下来就是个小胖墩,再加上家人亲戚都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在容易肥胖。这类人若想瘦下来,就要调整饮食结构,还有可能需要做所谓手术。

不吃主食比节食还管用?

让人肥胖的元凶是米面之类的碳水,因为身体大部分能量都是它提供的,肉提供的只占了一小部分。于是很多人在尝试节食失败后都会改变策略,变成不吃米和面。

米面容易升高血糖,这一点应该没什么疑问,当摄入的米面过量时,胰岛素就变多了,它会积极地把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囤积起来,留着供机体使用,这就是为啥米面吃多了会胖的原因。所以反过来,当我们控制米面的摄入量后,体重很快就会减轻。

因为胰岛素没法转化脂肪了,也没有多余的脂肪堆积下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甚至还要消耗平时肝脏存储的糖原。所以,在改成低碳水饮食后,很快就能瘦下来。

但是,用这个方法减肥的人迟早有一天会失败,医生也不建议你这么做,为什么?

试过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前几个月是会变瘦,但是自己每天也很煎熬,总是感觉没吃饱,心情很差,有时忍不住还会偷吃零食,吃完了又充满负罪感。

令人难过的是,因为碳水长期缺乏,代谢效率减慢了,很快体重就没有下降了。而且身体还出现了月经失调、胆结石等情况。

科学减脂,到底应该怎么减呢?

1. 碳水减少三分之一即可,不可一点不吃

能量不足对免疫力、肠胃功能都有损伤,女性朋友还有可能出现闭经、脱发、失眠的情况。七分饱是刚好的状态,碳水能满足机体运转,又不会转化成多余的脂肪,肥胖风险小。

2. 不吃米面的朋友,可以换成红薯、山药等

要学会寻找替代品,能提供碳水的食物太多了,每种营养都不一样,有的食物碳水适中,而且还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经常吃这种食物对减肥是有利的。

3. 果蔬和水分要摄入足够,不能减少

有人担心喝水也发胖,所以不到口渴是不会喝的,同时还担心水果糖多,平时也很少吃。这种错误的观念都要改一改,很多蔬菜粗纤维都比较丰富,比较扛饿,水果里也有不少是低糖的,记住,甜≠糖多,没有哪一种食物一定会让人发胖,关键看你会不会吃。

综上所述,通过血型看胖瘦不太靠谱,胖瘦不是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所以,就算你是B型血,也可以通过后期管理获得苗条的身材,但是要注意减肥方法,饮食均衡和科学运动是两大基石,哪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