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肌肉少(肌肉少肥肉多)

南方都市报 0
文章目录:

“胖而不壮”更易摧残健康,需警惕老年群体的肌少症性肥胖

从字面上看,胖和壮有着相近的意思,但胖而不壮,则属于典型的“肌少症性肥胖”,其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危害堪称巨大。“老年人群本身就会出现肌肉量下降的问题,此时叠加肥胖,肌肉量占比就更少。自此,老年人会在运动量减少-肥胖-肌肉量更少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反复,进而严重影响内分泌代谢和心脑血管系统,直至危及生命。”

12月27-28日,广东省医学会第五次肥胖代谢外科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大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存川教授告诉南都记者,在全球范围内的60岁以上人群中,每一百人就有11人罹患肌少症性肥胖,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递增至23%。“老年群体的肌少症性肥胖问题,值得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警惕。”

79岁老太太BMI接近40

胖而不壮严重危及老年健康

今年79岁的李奶奶就是一名非常典型的肌少症性肥胖患者,其腰臀围远远超过了身高不说,BMI指数更是接近了40的危险数值。然而,在其庞大的体重中,肌肉含量却远低于30%的正常最低肌肉量阈值。胖,又缺乏肌肉,使得李奶奶不愿意运动,而缺乏运动消耗又反过来加剧了其肥胖程度。内分泌代谢病和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不断威胁着老人的健康。直到老人走进了暨大附一院减重外科接受了王存川教授的减重手术,这一恶性循环才开始打破,并慢慢地向着健康的趋向发展。

王存川教授告诉南都记者,“肌少症性肥胖”,也就是肌少症和肥胖并存,脂肪量升高、骨骼肌质量降低及骨骼肌功能低下并存。由于老人身体脂肪含量和内脏脂肪面积增加、骨骼肌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下降,因此老人很容易出现肌少症性肥胖。一项分析显示,全球老人中肌少症性肥胖患病率为11%,75岁及以上的老人患肌少症性肥胖的比例高达23%。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逐渐步入中等老龄化的我国,老龄人群的肌少症性肥胖问题同样值得警惕。与单独发生的肥胖或单纯发生的肌少症相比,肌少症性肥胖引起代谢疾病和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且同时增加了失能和全因死亡风险。”衰老、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和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度,以及一些内分泌因素等,均容易引起肌少症性肥胖。

王存川教授表示,一般而言,减重手术更倾向于在18岁-65岁区间的重度肥胖患者中开展,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开展手术的减重效果也更加明显。但对于特别严重的肌少症性肥胖老年群体而言,如果在通过其他方式干预无效,而肥胖和肌肉减少又严重危及生命健康时,手术减重也是一个重要选择。“虽然减重效果下降了,但毕竟是在一步步地实现减重。此时再结合科学的饮食、营养、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手段,这一类老年患者的健康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重药物仍在不断进步

但断药后反弹问题值得关注

随着我国超重、肥胖患者数量的增加,如何科学、经济、有效地控制体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在前不久,我国批准上市了一款以针对特定靶点产生抑制食欲和减少胃肠蠕动为目标的减肥药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国际的不少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还在陆续开发双靶点、三靶点减肥药物,并在取得了不俗的临床数据后有望陆续上市应用。

内科药物的发展和进步,一度被认为是改变减重领域游戏规则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肥胖的复杂性决定了内科药物还不能真正实现“治愈”肥胖,而只能是“管理”肥胖。

王存川教授表示,内科药物治疗在肥胖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停药后体重反弹是常见问题,此外,药物副作用也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他进一步阐释说,肥胖的药物治疗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个体差异导致药物反应不一,需要个性化治疗方案;其次,长期使用的依赖性和体重反弹问题依然存在;最后,药物副作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陈笑梅

为何看似比别人瘦,实际却比别人胖?脂肪多、肌肉少,让你吃了亏

“实际体重和视觉体重”的关系,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身高相同的两位男性,一位是不锻炼的普通男子,一位是肌肉型健身教练,后者的体重一般都会超过前者,但身材却又远远好过前者。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实际体重,或视觉体重呢?

实际体重和视觉体重

实际体重和视觉体重,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并不严谨。可以理解为:

实际体重,通过体重秤测量,得到的体重数值。

视觉体重,肉眼观察,结合生活经验,估计的体重,很不准确。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你和同样身高、同样性别的人在一起,他明明看起来比你胖、比你“视觉体积大”,按常理,他的体重应该也比你重,但他的实际体重却低于你不少。也就是说,你没他重,但看起来却比他胖。如果比较双方是女性,这往往让“看起来更胖、实际却更轻”的那位女性有挫败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体脂肪的分布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身体情况也千差万别,这当然也包括了脂肪的分布。有些人躯干较胖、脸却瘦小,有些人腰腹胖、四肢纤细,还有些人“胖得均匀”。

如果你属于“胖得均匀”的那类人,那么就算你发胖,由于多余的脂肪像撒胡椒面一样分布到全身,包括内脏器官上,结果就会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胖”,但一测量体重和体脂率,却并不低。

那些脂肪更多地堆积在腰腹部、内脏的人,会拥有更为明显突起的肚子,形成小肚腩或大肚腩,从而让人感觉“体积大”、“应该比较重”,但实际测量却可能比“胖得均匀”的人更轻,在形象上很吃亏。

事实上,胖在腰腹部的人,吃亏的并不仅仅在于外形。腰腹部脂肪多、有大肚腩而四肢较瘦的人,产生的健康风险要比“胖得均匀”的人高得多。

原因二:身体成分占比不同

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瘦体重”这个词,它又被称为“去脂体重”,也就是人体重量减去“全身脂肪重量”后的体重。瘦体重越发达,说明身体越强壮。

瘦体重中,肌肉和骨骼占了最大比重。同样身高和性别的两个人作比较,骨骼重量的差别并不会太大,主要是肌肉含量的多少,引起的体重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将同样身高的两个男性放在一起做比较,一个是普通男性,一个是健身肌肉男或肌肉型健身教练。由于后者通过长期锻炼,拥有较高的骨骼肌含量,同时又保持着较低的体脂率,所以会拥有更重的体重,但身材却更好,即拥有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肌肉”的魔鬼身材。

而普通不锻炼的男性刚好相反,脂肪多、肌肉含量低,结果看起来“体积很大”,实际体重却比不过肌肉男,而且运动能力差、身体健康状况也差。

怎么让自己成为“看起来瘦、实际体重却更重”的人呢?

如果你只是单纯参加有氧运动,它可以让你瘦下来,但却无法让你增长骨骼肌。所以,你变成了“看起来瘦、实际体重也轻”的人。

如果你能以力量训练为主,不断提升自己的骨骼肌含量,同时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脂率,那么你就可以练出“看起来瘦、实际体重却更重”的魔鬼身材。

当然,还有一些先天因素在起作用。有些人天生肌肉含量更高一些,看起来不胖,但体重更重。不过,先天因素并非普遍现象。体重和体型之间的关系,仍旧主要由脂肪和肌肉在体重中的占比起主导作用。好好锻炼,改善体型,你就会练出你想要的身材了!

#健身##减肥#

【延伸阅读】

身高185cm体重124kg体脂率44%,大胖男减肥怎么做?

体重和体脂率,哪个指标更重要?3种情况,各有侧重

肌少性肥胖,身体很虚,减肥先把身体调好,再说其他

有很多减肥的朋友,一味地追求“瘦”,更愚蠢的是,它们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却不知道,减下来的是肌肉,是水分,不是脂肪。

这类人减肥,会把自己越减越虚,因为肌肉含量实在是太少了。

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的姑娘,二十来岁,原本也不胖,160的身高,110斤。属于正常的体重,就是体脂率比较高,肌肉含量只有不到30%。她一来就跟我说要减肥,要我帮她瘦到85斤,想让自己的身材更加“骨感美”。

我一看她的状态,面色苍白,走路都轻飘飘的,说话也没什么力气。询问得知,她平时吃得很少,还经常熬夜,从来不运动。

我给她把了脉,脉象细弱无力。

我说“你这样就先不要想着减肥了,先调调身体再说吧。身体好一点了,如果想减肥,也要先从增肌方面入手”。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肌肉就如同人体的 “城墙”,起着保卫和支撑的作用。

肌肉不足的人减肥是比较危险的,常说“骨肉相连”,肌肉是包在骨头外面的,保护骨头的,肌肉少了,骨头就容易受到伤害,导致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等危险问题。

那对于这些肌肉少、身体虚又想减肥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首先,得把脾胃调理好。

《黄帝内经》中有提到:“脾主肌肉四肢。”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不能很好地运化食物,生成气血,自然就会变得虚弱无力。

饮食上,要规律进食,避免吃那些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

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像山药、薏米、芡实、红枣等,可以煮粥或者炖汤喝。

给大家提供几个对脾胃有好处的食疗方:

煲汤食疗方:

四神汤(健脾养胃):山药10克,莲子 10克,茯苓10克,芡实10克

栗子乌鸡汤(健脾止泻):乌鸡400克,山药20克,党参15克,桂圆干8克

山药猪肚汤(调理胃寒):猪肚500克,山药一根,姜片200克,白胡椒粉适量

瘦肉蘑菇汤(养胃益肾):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

山药猴头菇汤(修护胃粘膜):猴头菇2块,山药一根,排骨400克,虫花草10克

煮粥食疗方

南瓜小米粥(养脾通便):南瓜 小米 胡萝卜

红豆紫米粥(健脾补血):红豆 紫米 花生 红枣

银耳莲子百合粥(健脾益肺):银耳 百合 莲子 枸杞

山楂粳米粥(健脾消化):山楂 粳米 莱菔子

小米牛奶粥(健脾助眠):小米 牛奶

红薯粳米粥(养胃补脾):红薯 粳米 红枣

除了饮食外,生活作息也要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可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黄金时间,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睡好了,身体才能充满能量。

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运动做起,比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肌肉生长,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最后跟大家说一句,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身体就像一座大厦,肌肉是大厦的根基,根基稳固了,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装修”和“塑形”。

只有先把身体调好,让气血充足,肌肉有力,减肥才能更好更快,而且减下来的体重也不容易反弹,所以啊,肌肉太少、身体虚的朋友们,先别急着减肥,好好调养身体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