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尿失禁(肥胖排尿困难)
马丽自曝尿失禁,胖到200斤:她怎么了?
1
冬去春来喜相连,怀胎十月苦中甜。
都说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但却鲜有人提及,女性生过孩子后紧接着会面临各种后遗症的折磨。
近日,一段关于马丽的采访视频走红,大概内容为马丽接受媒体采访,分享自己怀孕阶段的一些内心想法以及身体改变。
视频中马丽自曝,她在怀孕期间身材严重走样,体重一度从110斤飙升到了190斤。
要知道,马丽也算是开心麻花的顶梁柱。
而作为娱乐圈里小有名气的女星,马丽对自己的身材也极为重视。
毕竟不管怎么说,如此肥胖的身材对今后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生完孩子之后,长胖的身材就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但实际上并非大家所想。
简单地说,除了孩子加上羊水之外,怀孕期间所有的增胖都是一种“发福”,不会因为生完孩子后就自动还原。
马丽也是这样,生完孩子之后,就一直想恢复到从前的身材,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做到。
正因为生育后身材发福的原因,马丽遭受了不少外界的质疑,那些不堪入目的话语,与曾经历过的宝妈们,基本如出一辙。
除了孕期体重暴增之外,马丽孕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1982年出生的马丽,直到2019年年底才官宣怀孕,37岁的她很明显属于高龄产妇。
加上没有做好产后恢复,马丽的腹直肌严重分离。
尽管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她的五脏六腑受损非常严重,极难恢复。
然而马丽所面临的困扰并不只是这些,还有更大的尴尬——尿失禁。
2
据马丽所说,她不能接受任何的惊吓,有时候可能只是打个喷嚏,都会出现漏尿的行为,这让她非常苦恼。
最关键的是,这是她自己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
也只有生过孩子的妈妈们,才会知道这种情况有多难受。
或许“尿失禁”在很多男性的眼中,可能觉得像是一个笑话。
然而这些微妙的细节,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
只是这个话题比较隐私,没有多少人会注意。
大部分人潜意识认为,明星都有专业的营养团队,产后身材一如既往,仿佛生孩子对她们来说很平常一样。
但事实上,生孩子的伤害谁也避免不了,明星们也深受困扰,高龄女星产子则更是危险。
比如曾获MTV亚洲金曲大赏港台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的陈嘉桦(S.H.E组合的Ella)。
前两年,陈嘉桦在一次演出上曝光了3分钟的生子纪录影片。
视频中,陈嘉桦起初想尝试在水中生产但并未成功,于是选择了在床上自然生产。
从陈嘉桦的面部表情看来,不管是生产前的阵痛和顺产时的使劲,都让她疼痛难忍。
好在老公很负责任,全程在她身旁温柔安抚。
网友们在看到该影片后纷纷表示感动,大赞陈嘉桦的勇敢。
而她有一群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更是令人羡慕不已,不少网友还调皮地称她为“全世界陪产最多的孕妇”。
其实陈嘉桦的产后情况也不乐观。
据媒体爆料,因为生产困难的关系,造成陈嘉桦的子宫和膀胱脱垂。
此外,她也受到了尿失禁的困扰,打喷嚏、跳跃或者跑步等动作都会漏尿,严重到整个裤子都湿透。
因为该症状无法根治,最后她只能通过膀胱悬吊术让情况得以改善。
但她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之后的受访里,陈嘉桦每次聊到儿子都是一脸幸福的模样。
甚至在某次直播时还大赞儿子太可爱,令她萌生出要二胎的想法。
不过她也坦言自己将近40岁,生小孩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吧。
3
但话又说回来,“尿失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这么多明星在产后都得了“尿失禁”这个病呢?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病,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膀胱功能障碍等。
主要表现为:兴高采烈地大笑、咳嗽、打喷嚏、蹦跳、追赶公共汽车,甚至手提重物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漏尿。
有的患者只要产生尿意,还没赶到厕所,尿就会漏出来。
在家里还好,但若是在公共场合的话,就会使自己十分难堪。
也是因此,尿失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不敢在公共场合咳嗽、大笑,身上的骚、臭气味重,社会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
此外,尿失禁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而由此形成的严重心理问题,在精神上也会带来巨大的创伤。
有数据显示,尿失禁病人发生“重度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普通人的3倍。
毫不夸张地说,“尿失禁”的严重程度远超大众的刻板印象,已经属于当今一个不可避免的医疗话题。
解释完尿失禁,再说说女明星产后患病的原因。
先说一组数据,据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曾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地区18岁以上的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4%。
至于病因,通常是由于生产、生殖系统感染以及绝经等因素。
很多女性由于妊娠、多产妇造成盆底肌肉松弛,生育过程中对盆底的损伤都会影响到尿道的控尿能力。
中年以后,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老化,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和膀胱周围的支持韧带和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退化。
此外,过度肥胖或长期便秘,腹压增加,导致对盆底支持结构压力过大,也会造成压力性尿失禁。
也就是说,不只是女明星,大多数女性都会受此困扰。
4
然而这些并不是重点。
关键在于,大家缺乏医学知识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女性患上尿失禁后,就医倾向非常低,就诊治疗状况十分不理想。
有数据表明,大约7成以上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出于羞涩难堪、难于启齿等原因,而不愿上医院。
更有许多中老年患者,错误地认为上了年纪漏尿是避免不了的正常现象。
这也导致患者们选择一忍再忍,不去就医。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泌尿外科廖教授曾说:在女性一生中,要非常重视妊娠分娩及绝经这两个时期的尿失禁防治。
发现自己有尿失禁就应积极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进行必要的锻炼,提高治愈的效果。
千万不要觉得难为情,因为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也不要觉得尴尬、不好意思。
治疗越早,恢复的效果就越好。
而且,只有彻底治好它,才能真正地解决生活中的尴尬。
得了压力性尿失禁?这6个办法总有一个能帮你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她们害怕出现在社交场合,常常躲避集体活动,担心被人注视,喜欢一个人独处……面对这些情况,总有人说她们:“不就是一些小毛病嘛,真矫情!”
她们是本就内向、害羞,还是患有“社交恐惧症”,又或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其实,她们是患了一种被称为“社交癌”的疾病——压力性尿失禁。
患者身心都受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者大笑的时候想上厕所,但是往往没有走到厕所就来不及了,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来……
上述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约为18.9%,50~59岁尤为高发,患病率可达28%。
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常常对病情羞于启齿,同时伴随尴尬、恐惧、自尊丧失、羞耻等诸多不良情绪。有的老人偷偷穿上纸尿裤,甚至用孙子的尿不湿,导致反复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不愿意社交,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腹压增加引起膀胱压力增加时,近端尿道压力会保持与膀胱压力相等或偏高的水平,使膀胱颈及尿道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尿液流出。
但当各种原因导致盆底功能削弱后,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会向下移位,膀胱尿道后角改变,尿道缩短,尿道壁紧张度降低,尿道内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腹腔压力增加,膀胱内压和尿道内压将不成比例地增加,膀胱内压一旦高于尿道内压,就会出现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怀孕及分娩女性、绝经女性、肥胖人群、慢性咳嗽患者、便秘人群,以及经常憋尿者。
怀孕及分娩人群女性在怀孕期间,子宫体积随胎儿不断增长而增加,从而向下挤压盆底组织,使盆底括约肌强度减弱并使尿道等周围组织的支持功能受到损伤,最终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阴道分娩时会对盆底肌肉、神经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等造成损伤,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此外,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会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而增长。
绝经女性年龄因素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致病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盆底肌肉松弛,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力减弱,45~55岁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高峰。此外,因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道上皮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尿道黏膜萎缩,尿道长度缩短,尿道闭合功能减退,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肥胖人群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人群腹腔压力较一般人群高,因此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其他疾病患者慢性咳嗽患者、便秘人群,以及经常憋尿者,长期处于腹压增高状态,频繁的盆底收缩会引起盆底肌的疲劳乃至损伤,对尿道的支撑就会减弱,进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此外,影响外周供血、供氧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造成盆底肌肉慢性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真的发生了怎么办
第一,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腹压增高。调整饮水时间,尽量白天饮水,睡前少饮水,少喝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品。控制体重,避免因肥胖导致腹压增高而引起压力性尿失禁。适当运动,以轻柔舒缓的运动为主,如瑜伽、游泳等,避免或减少增加腹压的运动,如仰卧起坐、深蹲、卷腹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膳食纤维,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第二,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又称凯格尔训练,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不少于3秒,松弛休息2~6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重复3遍;或者每天做150~200次缩肛运动,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患者应在训练3个月后到门诊随访,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
第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脉冲电流刺激盆底肌肉群收缩,也可以使肌肉得到锻炼,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生物反馈治疗仪还可以同时收集肌电反馈信号,有助于治疗师了解患者的盆底肌收缩情况,进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训练,以达到治疗效果。
第四,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包括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雌激素类药物等。用药物治疗时,患者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第五,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尿失禁主要包括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治疗及口服中药等。中医治疗与盆底肌训练或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第六,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直接选择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创伤,并且存在术后排尿困难、尿急、脏器损伤等风险,因此患者应与医生共同商讨,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
文: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 张东敬 庄震 朱明丽
整理:李伟丽 李月红
编辑:王建影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肥胖引发尿失禁 永福康成人纸尿裤缓解尴尬
据显示,我国体重超重人群达两亿人,肥胖人群总量世界第一,已经超过9000万人,相当于每15个人里就有一个肥胖者。肥胖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易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肥胖不仅可以引发尿失禁,还可能加重尿失禁的严重程度。一如怀孕期间,肚子的重量施压于盆底组织,在不断向下挤压的过程中,给盆底肌肉、神经带来长期而持久的牵拉作用,导致盆底肌肉松弛,无法控制尿液流出。
肥胖的尿失禁患者,通过控制体重可以减轻漏尿症状,但需要同时穿上成人纸尿裤才能有效缓解漏尿尴尬。如果说减肥和手术是患者治疗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那么穿成人纸尿裤就是及时应对漏尿的最有效措施。
永福康,大吸量成人纸尿裤开创者,货真价实的高端互联网品牌。
一款高质量的成人纸尿裤,可快速吸收尿液,杜绝回渗、侧漏情况发生,这得益于优质的原材料和人性化的设计。一片成人纸尿裤的组成中,无纺布制作的内表层通透性好,尿液可快速通过;高分子吸水树脂和原生绒毛浆制作的内芯,它们相互协助,是吸收量和吸收速度的有力保证。
在众多的护理产品中,永福康成人纸尿裤就是这样一款采用真材实料的优质产品。不仅保证大吸量且吸收快,它的防漏措施也是非常严密。由立体防侧漏护围、防漏松紧腿围和全新PE膜一起构成的三重防漏体系,让尿液无处可逃,老老实实锁在纸尿裤里。
肥胖不仅能够导致尿失禁,还会引发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在此,永福康提醒体重超标的朋友,一定要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另外,已患尿失禁的朋友在穿上成人纸尿裤的同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