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肥胖人(肥胖看医生)
谁说一胖“毁”所有?这6位女明星告诉你,微胖丰腴才是真绝色
最近,由谭松韵和井柏然主演的《归路》陷入了两极分化的情形,由于是偶像剧的俗套剧情,许多观众纷纷弃剧。
而谭松韵的身材和状态也遭到了许多网友调侃,观众觉得这个一直被称为“冻龄”的女孩没有了以前的灵气,而且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还有明显的小肚子。
即使站着,穿着牛仔裤的谭松韵也显得大腿有些粗,肚子上还有明显的赘肉,整个人的比例五五分,看起来非常臃肿。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女明星该有的身材,仿佛“白幼瘦”已经成了大家对女明星固有的印象,但小肚子、大腿粗何尝不是最真实的状态,这种身材顶多也就称之为微胖。
见惯了娱乐圈“以瘦为美”的女星,其实微胖丰腴的女星才是真的一绝。
说起老一辈的古典美人,林芳兵和周洁必须有姓名,两人都曾出演过杨贵妃,也是观众公认最贴合角色本身的两位演员,至今都没有哪位演员能超越她俩的。
左林芳兵右周洁
不同于林芳兵眉眼间的冷冽和大气,周洁版的杨贵妃更加柔情似水,不过对于她俩谁更像杨贵妃本妃,许多观众都持有不同的意见。
杨贵妃是典型的“以肥为美”的唐代美人,周洁本身长得就漂亮,但为了出演《杨贵妃》还是用两个星期增肥了20斤,这才呈现出片中的珠圆玉润。
影片中曾有一段霓裳羽衣舞,周洁底子本身就好,杨贵妃的能歌善舞对她来说也是得心应手,在里面呈现出的华彩段落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
周洁一生曾2次出演杨贵妃,她将杨贵妃的肥而不腻、雍容华贵拿捏得恰到好处,回眸一笑百媚生可能说的就是像周洁这样的美女,就是放到如今,也能美得让人嫉妒。
只可惜这位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好演员在2021年驾鹤西去,年仅59岁,让人惋惜。
如今提起“大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凭借《狂飙》走红的高叶,但放到之前,徐冬冬可以说是“大嫂”的代表人物。
自从《余罪》过后,徐冬冬可以说是凭借身材出圈,如果她的身材是干瘪的,可能到现在都还不被人熟知。
曾几何时,柳岩的身材一直是圈里公认的丰腴美,但却被徐冬冬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比柳岩更魔鬼身材的“大嫂”。
前凸后翘是她身材最大的特点,该有的地方都有,不该胖的地方是一点都不胖,就好比徐冬冬的脸。
别看徐冬冬经常健身,即使她将体重瘦到100斤以内,她曼妙的身姿也几乎没变化,并且很快体重就反弹回去了。
这也恰恰证明减肥、瘦身对徐冬冬的意义根本不大,因为她不管胖了还是瘦了,身材曲线和瓜子脸都不会变,不得不说这点非常让女生羡慕了。
长肉不胖脸,蜂腰美背、酥胸长腿,虽然徐冬冬才30岁冒头,但不得不承认她真的很有韵味,深受许多粉丝的追捧。
连续九年入选全球最美一百张面孔,朱珠是名副其实的微胖界的女神。
朱珠身材高挑,但脸上有着明显的肉感,笑起来还有酒窝,眼神妩媚却不庸俗,让人不由得为她入迷。
最能体现出朱珠微胖的身材是在《精英律师》中,穿着紧身裙的她能明显看出,她的身材是非常匀称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但腰肢却是盈盈一握。
身材凹凸有致,走起路即使不用刻意扭腰,也能看出朱珠的好身材,诠释了什么叫摇曳生姿、风情万种,她的微胖真的长在了许多人的审美上。
身材好穿什么衣服都能轻松驾驭,自信从容是朱珠身上最大的特点,从来不会因为微胖的身材而焦虑,每每出场都给人热情火辣的感觉,用“魔鬼身材,天使般的颜值”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
众所周知,“冻龄女神”许晴的身材是内娱女星中的一绝,半老徐娘的年纪仍能保持身材胖瘦有度、身姿曼妙。
在《邪不压正》中,许晴贡献了许多名场面,尤其是她当着彭于晏的面趴在病床上的那段戏,看得许多观众脸红心跳。
许多人都说许晴有着公主般的傲娇,的确如此,她出道多年并未刻意减肥,将年轻时的微胖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吊打一众“白幼瘦”,她的身材不算非常胖,但却是恰到好处肉都长在了该长的地方。
出席各大场合,也可以看出许晴自信从容的心态,她从不吝啬展示自己丰腴的身材,经常露出自己傲人的事业线,不需要刻意扮嫩,也仍能察觉到她保持着一颗少女心。
中年女性的发福、发腮、皮肤松弛等,到了许晴这儿完全不值一提,她的气质和身材让许多女人都羡慕不来,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年过半百。
去年,许晴因为一张照片登上热搜,54岁的她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仍保持着堪比完美的腰臀比,蜂腰美背、蜜桃臀的状态丝毫不输小姑娘,不得不说她真的保养有度。
最近几年,女明星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许多女星争相在身体的仪态上大费工夫,并且都以这种状态为美,比如刘诗诗的天鹅颈、金晨的马甲线、迪丽热巴的直角肩,几乎每次红毯都会被人提及。
但“神仙姐姐”刘亦菲绝对是内娱少有的一股清流,她的溜肩、粗腿是圈里出了名的,甚至有一些网友调侃她是虎背熊腰,认为她太胖了,纷纷劝她改善自己的仪态和身材。
不可否认,刘亦菲在女星中确实算得上是微胖,溜肩也是她常常被人诟病的一点,但即便这样,她每次出场也能艳压群芳,可见她的微胖并不妨碍她的美。
即使站在杨幂、杨颖等当红女星的身旁,大家的目光还是会不自觉被刘亦菲吸引,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曾经给她作配的杨幂都红了,刘亦菲还能在内娱屹立不倒的原因。
刘亦菲身高一米七,官方体重是106斤,比同身高的金晨要胖二十多斤,但这两种身材哪个更好看更健康,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刘亦菲的正脸虽然上镜看着胖,但不可否认她的五官很精致,还有曼妙的身姿和酥胸长腿,她的美丽是由内而发的。
提起关婷娜,相信许多看过《马大帅》《乡村爱情》的观众都不陌生,她曾和赵本山出演多部作品,因此也有许多人认为赵本山是她的伯乐。
不过相比她的作品,关婷娜的好身材更加出名,并且一直是她这么多年来摘不掉的标签。
关婷娜的身材是偏富态的,在她出演的作品中,她穿的也都是比较能凸显出身材的衣服,尤其是她丰腴的上围,一度被网友调侃能够秒杀柳岩。
都说旗袍是检验一个女人身材最好的工具,别看关婷娜穿现代装看着胖,穿上旗袍才真的凸显出她身姿的曼妙,用风情万种来形容也不为过。
郝蕾曾说:“作为一个女演员,我都胖成这样了,我还能自信的坐在这里,因为好的演技是拿不走的”。
就像郝蕾说的,一个演员的好与否不是根据胖瘦来定义的,好的演技谁都拿不走,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花心思磨炼自己的演技。
不管是胖还是瘦,拥有健康的身材才最重要,一味地减肥、瘦身只会摧残自己的身体,真的大可不必,看了上面这些女星,难道珠圆玉润、微胖丰腴不比“白幼瘦”要美得多吗?
#女明星#、#身材#、#刘亦菲#
作者:古欣月
责编:EYELINER
本文由盖饭人物ThePeople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一个人胖不胖,看“圆度指数”,比 BMI 更靠谱
关注身体健康的人一般都听说过 BMI 指数,很多人会拿 BMI 指数测一测现在的体重是否超标。殊不知,这个 BMI 指数并不太准,可能会误导你多吃出好多体脂来。今天我们就分享另一个指数,参考这个,可能能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经典的 BMI 指数可能并不好使
BMI 指数(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重指数,它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由于其易于理解且方便操作,成为现在最常用的评估当下的自己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也是大样本筛查人群肥胖的重要指标。
BMI 指数分级标准
然而,由于其依赖身高和体重这两个数值,没有考虑到被测人员身体成分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 BMI 结果与事实不符,也就是说,BMI 指数相同的两个人,很可能健康状态差异巨大。
比如,对于健美爱好者来说,他们的体脂率很低,肌肉含量很高,但是肌肉的重量是大于脂肪的重量的,这就会导致这些健美爱好者的 BMI 指数偏高,很容易就达到超重甚至肥胖的程度,这就和 BMI 指数的初衷相违背了。
另外还有一类人会被 BMI 指数定义为体重正常甚至还偏低,他们远看瘦瘦的,侧面看瘦长的躯干上却挂着明显的大肚腩,一测体成分内脏脂肪超标,这类人就是“瘦瘦的高脂人群”,是 BMI 指数测不出的漏网之鱼。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涉及版权纠纷
BMI 指数还有一个局限性就是性别和年龄会对其造成很明显的影响,所以在国民体质监测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该年龄段体重健康状况,BMI 指数的划分标准会根据性别和年龄而波动。
更能描述肥胖的指数:BRI 指数
既然 BMI 指数不靠谱,那有没有其他既准确又好算的指标呢?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最近流行的 BRI 指数。
BRI(body roundness index)指数被称为身体圆度指数,用于评估身体内脏脂肪含量是否超标,该指标根据身高和腰围计算得出,其数值越高,说明内脏脂肪堆积越明显,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越高。
BRI 指数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个指标,可以把那些“瘦瘦的胖子”筛选出来,及时给予健康管理干预。相对于 BMI 指数,BRI 指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考虑体重,而是直接测量腰围,有效屏蔽了那些大肌肉健美者,还能及时捕捉内脏脂肪超标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BRI 指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健康状况。
内脏脂肪超标可是当代久坐人群的一大痛,内脏脂肪超标会导致冠心病、2 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内脏脂肪超标者又称为中心型肥胖,其特点是看似“正常”,实际脂肪分布在腹腔内脏的一种肥胖状态,表现为整体看似“正常”,而腰围增加。
按照我国人群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即可诊断为中心型肥胖;或者利用 CT 或 MRI 等设备精准测量内脏脂肪面积,若≥80cm² 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所以说,到底胖不胖,还是量量腰围,算个 BRI 指数更靠谱。
怎么自测 BRI 指数?
既然腰围数据这么重要,那么腰围的测量也要尽可能准确。腰围标准测量方法如下:
1.被测量者应穿着轻便的衣物,采取垂直站立姿势,双足自然分开 25 至 30cm,体重均匀分配到两腿,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吸气时测量。
2.使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 1mm 的软尺,在髂嵴最高点和第 12 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紧贴而不压迫皮肤进行测量。
3.测量时,被测者应保持腹部放松,不要收腹。
4.测量值应精确到 1mm。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涉及版权纠纷
目前对于 BRI 的正常值范围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标准,研究普遍认为,BRI 在 4.5~5.5 左右的人群相对较为健康,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BRI 小于 3.4 的人群,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或缺少活动等情况,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 25%。而 BRI 在 6.9 及以上的人群,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 49%,提示内脏脂肪堆积较为明显,患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BRI 的局限性
需要注意的是,BRI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较新的身体评估指标,BRI与 BMI 相比,其相关研究量少,且还处于不断积累阶段。目前对于 BRI 在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具体变化规律和预测价值还缺乏足够多的长期研究数据支持。
另外,其测量相对比较复杂,测量位置稍有不同,测量结果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而且不利于重复测量,因此容易出现误差。
除此之外,机体差异也会对数值结果的评估产生影响,比如较高的肌肉量可能导致体重和腰围数值较高,从而使 BRI 值被高估,错误地提示健康风险。
比如,对于一些腰围较大的健身人群,BRI 指数还是会偏高(比如大级别举重运动员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存在更高的慢病风险。
还有很多女性胖在屁股和大腿而腰不粗,俗称“梨形身材”,这些部位脂肪堆积也会造成相关代谢性慢病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中老年男性使用 BRI 指数预测慢病准确率更高。
其实,无论是用 BMI 指数,还是 BRI 指数,都不要因为具体的某个数值而感到焦虑,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主动运动和合理膳食控制体脂才是最核心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 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 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2023-03-12.https://www.gov.cn/guoqing/2023-03/12/content_5745851.htm
[2]Thomas DM, Bredlau C, Bosy-Westphal A, Mueller M, Shen W, Gallagher D,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roundness with body fat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emerging from a new geometrical model. Obesity. 2013;21(11):2264–2271. doi: 10.1002/oby.20408.
[3]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 43(5): 610-624
[4]刘炜达,刘玉霞,冷志伟.不同腹型肥胖指标对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比较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10):1168-1171 1199.
[5]Zhang L, Yin J, Sun H, Dong W, Liu Z, Yang J, Liu 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roundness index and depres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2011-2018.J Affect Disord. 2024 Sep 15;361:17-23. doi: 10.1016/j.jad.2024.05.153
[6]傅方琳,潘姚佳,韩正,等.不同性别老年人群身体圆度指数与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表型的相关性研究:以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为潜在影响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30):3746-3752 3757.
[7]Qiu L, Xiao Z, Fan B, Li L, Sun G.Association of body roundness index with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US adults from NHANES 2007-2018: a cross-sectional study.Lipids Health Dis. 2024 Aug 17;23(1):252. doi: 10.1186/s12944-024-02238-2
[8]韩正,王为强,潘姚佳,等.35岁以上人群连续代谢综合征评分及其他肥胖指标与心脏代谢性共病关系:基于安徽省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7):3344-3350 3358.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杨一卓 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讲师
赵倩 康复医学门诊专家康复师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
男性肥胖比女性更危险!4个指标判断自己胖不胖
肥胖带来的危害人人都知道,一旦变胖,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统统都会找上门。
一项研究发现,同样是肥胖,男性发胖似乎比女性发胖要更危险。
体重超标,怎么才能成功减重?《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胖人支招。
受访专家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 朱为模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一民
“肥胖细胞”有性别差异加拿大约克大学发表在 iScience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性别是导致肥胖脂肪组织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差异的一个生物学变量。
研究团队重点分析了构成脂肪组织中血管的内皮细胞差异。对比发现,雌性小鼠体内与新生血管增加相关的过程较多,而雄性小鼠体内与炎症相关的过程较多。
即使在长期高脂肪饮食的压力下,雌性的内皮细胞仍能保持健康。
此前,该团队曾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表明,小鼠变胖时,雌性会长出大量的新生血管,为扩张的脂肪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但雄性却少很多。
研究人员表示,同样是超重,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胖不胖看4个指标胖不胖不只是用“看”来判断的,4个标准决定了你是否需要减肥:
体重指数
按照我国的标准,BMI在18.5~24之间为正常体重,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腰围
腰围既能反映脂肪总量,又能反映脂肪分布,是评估患慢性病风险的良好指数。成年男性腰围应少于85厘米,女性少于80厘米。
测量腰围时要站立,双脚分开30厘米,测量部位要平脐,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
腰臀比
笔直站立,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即为腰臀比。世卫组织建议,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就要及时管理体重。
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
有效减肥,吃和动都重要“管住嘴,迈开腿”听起来简单,却是减肥成功的必要途径。
清淡饮食
“管住嘴”不是单纯少吃,而是要注意饮食均衡。除了清淡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还要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
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的习惯,日常饮食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
炒菜用油要少摄入饱和脂肪,如猪油、牛油;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获得。
用豆类和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能做到减热量而不减饱腹感。
规律运动
减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因此结合运动非常重要。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减重。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果以前很少运动,可从每天走3000~5000步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推荐游泳和骑车。
定期称体重
脂肪一旦在体内存储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把它当成“正常”标准,再减就很难。但身体对体重的记忆需要时间,所以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化。
有研究发现,每天称体重的减肥者,一年能减掉体重的3%,且能保持减下来的体重,但不常称体重者则几乎没有变化。
学会对抗饥饿
难以忍受饥饿感,抵挡不了食物的诱惑,是导致减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对饥饿最敏感的,当属血糖水平和胃的饱感。
▶早餐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午餐与晚餐之间可吃点水果或坚果,每餐都要保证一定量的粗纤维。吃饭前先喝汤,使胃得到饱感而减少进食;
▶少吃加工食品,这类食品通常会导致血糖水平快升快降,饱腹感差;
▶如果是下午运动,尽可能晚饭前进行,有助达成“晚吃少”的目标。
减肥要循序渐进
减肥要循序渐进,若减肥速度太快太猛,身体误认为出现了“大饥荒”,会启动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本期编辑:杨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