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奶茶肥胖(奶茶胖不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什么喝奶茶易肥胖

最近这两天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很多情侣们纷纷秀起恩爱。确实在秋季很多人喜欢喝奶茶,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具有抗氧化效果,但也是导致身体肥胖的元凶。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就火了,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吗?晒图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放出一张奶茶的照片,搭配上这句话就可以,热搜上都是这个话题。截图红包发朋友圈的越来越多,不少人满脸问号的问:这到底是什么梗啊!有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倒是蛮有道理的。大家可以看个热闹。1、就是借着秋天来了要了杯奶茶的红包,定义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来秀恩爱。2、一般情侣之间发秋天第一杯奶茶红包的比较多,数字都是52.0类似的。3、还有家里人和父母之间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红包,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秀感情。4、主要就是应季玩的一些梗,让大家要红包更理所当然,不会很尴尬。

为什么奶茶易引起身体肥胖?

1、高糖分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游离糖量不能超过50克,但大部分奶茶属于高糖分饮料,每100毫升中的含糖量居然达到2.4克,这是引起身体肥胖的主要原因,而且也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2、含有太多咖啡因

每升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居然达到270毫克,会兴奋中枢神经,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睡眠质量差以及神经衰弱的人万万不能喝。

3、有太多脂肪

在100毫升奶茶中脂肪含量居然高达6.3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中会提供41克左右的脂肪,已超过每天油摄入量的2/3。

4、添加太多添加剂

很多商家为能提升奶茶的口感而加入太多添加剂,如香精和各种色素等。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在奶茶中加入日落黄,这属于人工合成色素,若在体内蓄积,易引起慢性中毒,导致腹痛腹胀和消化功能紊乱。另外太多的色素也会消耗体内的锌元素,干扰身体中正常的代谢反应,因此尽量少喝为妙。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奶茶店为能降低成本加入劣质茶粉冲泡。

5、含反式脂肪酸

也有一些奶茶会用奶精替代牛奶,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这属于反式脂肪酸的一种,一旦进入体内势必会参与脂肪酸代谢,导致身体肥胖,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几率。

温馨提示

尽量少喝奶茶,特别是正处于减肥期的人更应该注意。另外睡觉前三个小时避免喝奶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每天一到两杯奶茶,12岁女孩体重飙升到166斤还患上了这病

每天一到两杯奶茶,12岁女孩体重飙升到166斤还患上了这病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9-06 15:15

今年12岁的长沙女孩小玉爱喝奶茶,从两年前开始,她几乎每天都需要喝上两杯才能解馋。再加上不爱运动,久而久之,小玉越长越胖,12岁体重已达到了166斤。

前不久,小玉父母带她前往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身患肥胖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多种疾病,住进了医院。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罗亚衡 :“小姑娘,12岁,刚来的时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比较肥胖,然后跟她沟通的过程中,她平时就喜欢喝奶茶,每天基本上要喝一到两杯,而且有时候夏天比较炎热,她喝个三四杯都有可能。”

根据正常的体重标准,12岁年龄的女孩应当在70斤至120之间。可因为爱喝奶茶,加上缺乏运动,小玉的体重迅速增长,从原来的110斤飙升到了现在的166斤。在医院的诊断下,小玉已经身患多种疾病。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罗亚衡:“首先就是肥胖,然后做的化验结果,一个表现就是整个血脂比较高,而且血糖比较高。常见来讲,一般12岁的小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般不会这么肥胖,她这个可能跟她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医生表示,部分奶茶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饮用这类食品,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诱发糖尿病,损害记忆力等严重后果。同时,奶茶中的糖分、脂肪和咖啡因均含量较高,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罗亚衡:“还有就是要运动,如果吃了这些高糖的东西,如果缺乏运动,肯定会导致身体急剧的肥胖。”

(素材来源:湖南都市频道 编辑:夏定伟)

小伙天天喝奶茶却暴瘦20多斤?专家:可能酮症酸中毒

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广医三院 供图

从事IT业的28岁广州小伙小强(化名),生活习惯很不健康:工作日熬夜加班,夜宵不断、从不运动,日常还靠奶茶可乐“续命”,可他却3个月暴瘦了20几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日称,“暴瘦”需警惕,可能酮症酸中毒。

小强告诉医生,近3个月以来,自己不仅突然消瘦,还感觉口干、多饮、多尿,容易饥饿,经常加餐,但一直没当回事,直到近期开始看不清东西了,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了。

入院检查,发现小强早已多病缠身,不仅早有3年痛风,还得了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脂肪肝等,属于有多个代谢问题的代谢综合征。从他身体抽出来的一管血里,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介绍说,“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明显的高糖毒性和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经过一轮治疗之后,小强的血糖逐渐稳定,血酮体转阴,酸中毒纠正,血脂较前降低。住院期间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说:小强得了2型糖尿病。

张莹表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可以明显观察到肥胖化、年轻化的趋势。

张莹称,小强就诊初期的“暴瘦”,不是所谓的”减肥成功“,而是在高糖毒性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不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因葡萄糖利用受阻,引起脂肪大量分解供能,导致体重过快下降,同时代谢产物堆积,引发酮症酸中毒和明显的代谢失衡。

改变生活方式后,小强从糖化血红蛋白15.6%变成了4个月后的5.8%,他的高血脂,高尿酸变正常了,脂肪肝变没了,胰岛β细胞功能有了改善。

张莹提到,糖尿病发病的流行状况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大力普及糖尿病防治的科普知识,推进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的生活方式干预,维持健康体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