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手指图(肥胖的手)

谈资 0
文章目录:

周扬青内分泌失调胖10斤,晒照秀丰满身材,P图失误手指太吓人

近日,周扬青在自己的社交小号上晒出自己的性感美照。

照片中,周扬青穿着一件低胸复古花纹的连衣裙,修身的款式把她的事业线都给完完全全呈现出来,还秀出了她精致的锁骨,一头金色的披肩长发,画着明艳的妆容,就像是一个芭比娃娃。

另外,周扬青还在小号透露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内分泌失调,导致自己的体重直线上升10斤,已经到了100斤。不少网友直呼:天啊!100斤都已经开始不正常了,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活。周扬青还许下承诺,会在下次拍照前瘦回96斤,她对自己的要求也太严格了吧!

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虽然周扬青胖了,还是非常漂亮。但是在留言区中,除了一些网友对周扬青的好身材称扬之外,还有一些网友的关注点全都在周扬青的手指上,更有粉丝直接问:“姐姐的手指怎么了啦?”

原来在周扬青晒出的美照中,有一张照片是周扬青坐在沙发上,嘴唇微微张开,一只手搭在沙发上,一只手放在腿上,稍稍扬了下巴,看起来有一种格外魅惑的感觉。但是细看她放在腿上的那只手的小拇指,比其他的几根手指短了一大截,非常的怪异,看来周扬青这次修图翻车了,哈哈哈。

周扬青曾经还表示:修图是网红的基本职业素养,没想到现在自己也翻车了。不知道周扬青这段时间是不是因为长胖不在状态,不止修图出现差错,连在综艺节目《潮流合伙人》的发布会上,连她的造型也翻车了。

当天周扬青扎着两个丸子头,穿着一身黑色衣服,不过因为外套的垫肩太高,显得她的脖子非常短,被网友嘲笑“没脖子”,就连周扬青的妈妈都忍不住补刀。说她像个小丑。

希望周扬青减肥成功,以后修图再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小拇指了。

看一眼大拇指就知道你是易胖瘦还是易胖体质,这个方法不试试吗?

前两天有一条热搜,K酱 看了简直两眼冒光,这不就是我嘛!

来来来,话说到这儿,不妨大家先来一起测下自己究竟是「易胖体质」还是「易瘦体质」?

第一步:伸出你的大拇指

第二部:对照下图

学废了嘛?哈,逗你的,下面这个测试才是。请用「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并牢记自己说了多少个「是」。准备好了吗?3 2 1 , G O !

1、身体不胖,但却有小腹。

2、上身瘦,下身胖的梨形体型。

3、身体容易疲倦,精神不好。

4、不容易流汗。

5、经常性便秘。

6、容易有浮肿情况,尤其是脸部和脚。

7、走路速度慢。

8、手脚在冬天特别冰凉。

9、胃口常常不好,喜欢挑食。

10、早晨很难清醒,晚上很难入睡。

11、月经不规律,经常觉得腹部很冷。

12、皮肤容易长粉刺和痤疮。

13、常常感到口干舌燥。

14、尿液少而且颜色偏黄。

结果分析

5 个以下的「是」:说明你的身体代谢能力还不错,基本上是个不容易吃胖的体质,但是要注意营养均衡、规律作息,保持基础代谢。

6 — 9 个「是」:说明你的身体代谢能力偏慢,如果是年纪在 28 岁以下的你有这个问题,那么你的代谢慢的原因可能不只是年龄增加的自然现象,而更多地是全身肌肉比较少,生活习惯不好等原因。

9 个以上的「是」:说明你的基础代谢能力非常地弱,是个“易胖体质”。而且身体也出现比较多的健康问题。必须尽快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这样才能解决你的肥胖难题。

上面的小测试纯属娱乐,但真的有「体质」这回事吗?人们常说的「易胖体质」和「易瘦体质」是科学还是玄学?今天这一篇给你解释清楚么样!

01为什么人的体质会有不同?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两种抱怨:

‍♀️我怎么喝凉水都胖啊?

‍♀️我太瘦了,吃多少都胖不起来!

那究竟为什么会存在「易胖体质」和「易瘦体质」呢?这一切,或许都与基因有关。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跟肥胖相关的基因超过 400 个,这些基因会通过影响食欲、饱腹感、代谢、体脂分布等方面而让人更容易发胖。在这些基因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叫 FTO 的基因。多项研究显示,FTO 基因变异会让人食欲大增,机制可能是 FTO 基因变异会导致体内胃饥饿素高于正常水平。

正常情况下,餐前胃饥饿素水平升高,餐后则会降低,人也就感觉吃饱不饿了。可是胃饥饿素高于正常水平时,进食后仍容易饥饿,而且还会对高能量的食物强烈感兴趣,所以 FTO 基因变异的人更容易发胖。

如果真的存在「易胖体质」,那么,那些干吃不胖的「易瘦体质」是不是也理所当然的存在了呢?先别着急,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

图片来源:BBC 《瘦人为什么不发胖》的纪录片

此前 BBC (英国广播公司)就拍过一部纪录片实验:《为什么瘦子吃不胖?》。节目组找了 10 个声称「吃不胖」的人,每天让他们吃下 5000 千卡的食物,但却每天最多走 5000 步,四周以后这 10 个都胖了

比如增重最多的这位小哥

足足增加了 9.5% 的体重

图片来源:BBC 《瘦人为什么不发胖》的纪录片

而增重最少的

也增加了 5.5%

图片来源:BBC 《瘦人为什么不发胖》的纪录片

所以你看,只要摄入的卡路里超过日常所需,又没有办法运动把他们消耗掉,是个人都会胖的

02「易胖体质」真的没救了吗?

如果自己是「易胖体质」,是不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呢?其实,只要我们调节饮食模式、改变生活习惯,「易胖体质」也未必只能「听天由命」。

调节饮食模式

对于「易胖体质」的人来说,调节饮食模式是必须的。如果从前你的饮食方式是:热衷汤泡饭、零食不离手、喜欢喝风味饮料……那么,不妨试试

1️⃣餐前喝点水。这样做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感受不到「饱」的信号而放肆吃很多。

2️⃣每餐的主食尽量选择粗粮薯类,比如芋头、山药、燕麦、糙米、全麦等。粗粮薯类富含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相对减少大餐食物的摄入。

3️⃣多吃蛋白质。这是因为减脂期间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能帮助人控制食欲,缓解想吃不能吃的痛苦。记住,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你体重( kg )乘以 1.5 。如果你是 50 公斤,那就要吃够 75 克蛋白质。

图片来源:BBC 《瘦人为什么不发胖》的纪录片

改变生活习惯

美国减肥领域中三位最著名的权威 George Bray 、Claude Bouchard 和 W.P.T.James 共同编写的《肥胖手册》的也说过:减少热量、单纯控制卡路里并不是减肥的长久之计。要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不错的减脂效果。

图片来源:BBC 《瘦人为什么不发胖》的纪录片

1️⃣好好睡觉,答应我,尽量少熬夜。此前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显示:每天晚上睡眠不足 7 小时的人,第二天会多吃约 385 卡的热量,长期睡眠不足,一周会胖一斤左右

2️⃣减少久坐不动的情况。尤其是学生党、白领,经常瘫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久坐」不仅会让脂肪堆积,更会导致肌肉劳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要忽视每天简单的「动一动」,充分的运动和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让我们肌肉量增多,体脂率降低,不光是提高了每日的能量消耗,还会让我们的身材看起来更紧实漂亮。

总之呢,还是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科学饮食,规律锻炼。易胖体质又如何?靠锻炼和饮食调整同样可以改善,你才是自己身材的主宰。

《哈利-波特与密室》

手指变粗、面容“发福”,别忘了做这项检查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似乎越来越高。

垂体瘤的症状又五花八门,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前都走过不少“冤枉路”。

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华山医院西院“金垂体”融合病房,请赵曜副院长为大家解读令人迷惑的垂体瘤。

【垂体瘤患者为何越来越多】

脑垂体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只有黄豆大小的它却扮演着大脑司令部的重要角色。人所有的生理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脑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等。

近年来,脑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觉得疑惑,为什么这种过去很少见的病,现在多了起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副院长、神经外科赵曜教授解释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及,使得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了,几乎每10个人中就会有1人患有垂体瘤。

虽然发病率不低,但好在垂体瘤几乎都是良性的。“大多数垂体瘤很老实,不会分泌激素,而有的垂体瘤却会兴风作浪,分泌超出人体需求的激素,在潜移默化间破坏人的健康,且轻易不被察觉。”赵曜教授说,“总体来说,脑垂体瘤只要早发现、规范治疗,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不过,早发现是一个难题。由于人体的重要激素几乎都靠脑垂体分泌,当脑垂体长了肿瘤,它所引发的症状是五花八门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不孕不育、体重增加、痤疮加重、容貌变丑、手脚变大都有可能是垂体瘤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前几乎都走过“冤枉路”,往往会因为某个症状先去看眼科、妇产科、中医等。

其实,要发现脑垂体瘤并不是很难,做鞍区核磁共振检查加上血液激素测定就能确诊。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不妨去神经外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排除脑垂体瘤的可能。

【突然变丑,警惕肢端肥大症】

脑垂体瘤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垂体无功能瘤,对全身的影响比较小。其次是垂体泌乳素瘤,女性患者表现为闭经、溢乳等,男性患者则表现为性功能下降、出现女性化倾向等。垂体泌乳素瘤目前通常主张口服药物治疗。此外,还有肢端肥大症以及危害最为严重的库欣病。

肢端肥大症,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手、脚莫名变大,表现为手指变粗、鞋码增大,鼻翼变大、下巴前移,脸变宽。由于面容的改变是缓慢发生的,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反而不容易察觉,倒是有一段时间没见面的亲戚朋友可能会发现患者的面容有些“发福”,甚至变丑。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病,它不仅会改变人的外貌,对全身所有脏器都会带来不良影响,患者的死亡风险会较正常人群高2到3倍,平均寿命会减少将近10年。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

日前,在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等主办、益普生中国支持的“肢造非凡”中国肢端肥大症患者关爱项目举办的线上直播课上,赵曜教授进一步分析说:与其他脑垂体瘤相比,肢端肥大症只要被识别出来,就很容易诊断。然而由于它的症状五花八门,又具有迷惑性,不少病人觉得面容“发福”或变丑是年龄增长的原因,而年纪轻轻得了糖尿病、高血压则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关系,这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病程已经超过10年。

有些患者在被确诊时,常常感到疑惑,我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啊,为什么医生要给我开刀呢?“其实,延长患者的寿命就是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处理的原因。” 赵曜教授说。

【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主要有手术、放疗与药物治疗。

手术是根治脑垂体瘤的最佳方式,但肿瘤的大小与位置是否适合手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手术后如何进行长期规范管理,都需要去正规的大医院接受诊治。“第一次手术尤为重要,一旦第一次手术没有彻底切除肿瘤,哪怕只留下一星半点,患者就有可能会复发。”赵曜教授表示。

作为全国知名的神经外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常会遇到由于第一次手术治疗效果差导致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患者。2018年,华山医院西院打造了“华山•金垂体”融合病房,30多个临床科室深度整合,打破了以“单一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疾病诊疗模式,给患者一站式的诊疗。

对于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可考虑长期药物治疗或者放疗,但放疗只对60%至80%的患者起到作用,而且起效比较慢。

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来说,如果肿瘤太大或全身情况不适合手术,则可以考虑在手术前短期药物治疗,如兰瑞肽和奥曲肽,达到抑制激素的分泌,控制并发症,缩小肿瘤体积的目的。

不过由于罕见病药物在研发、生产方面成本较高,同时患者人群数又少,导致罕见病药物的价格较高。《中国肢端肥大症患者综合社会调查白皮书》显示:肢端肥大症患者药物可负担性差,自费平均医疗支出占家庭年收入35.1%。赵曜教授告诉记者,有些患者由于无法负担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无奈放弃治疗。他们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治疗用药纳入医保,让病友们看到生活的阳光和希望。

栏目主编:许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