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爱出汗肥胖(胖爱出汗是什么虚)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胖人多痰湿 调理是关键

中医常说“胖人多痰湿”,肥胖的原因也多与“湿、痰、虚”有关。

据中医专家介绍,湿气的发生,多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而中医讲水液代谢,多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来论。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主要是靠肺、脾、肾和三焦来调节,心肝辅助调节。中医认为,肺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饮,肾主气化代谢,三焦是津液代谢的通道,体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津液才能代谢正常。

异常情况下,如果肺脾气虚,人体代谢的能力不足,表现出气虚肥胖,主要表现是肉特别松软,还胆子小,容易感到乏力,动一下就出汗。气虚久了就可能导致阳虚,阳虚肥胖主要的表现就是怕冷,常感到手脚发凉,不爱动,体重容易反弹。如果能量不够,或者能量局部不通,身体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失职,多余的津液无法正常代谢排到体外,那么就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痰湿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出现腰腹部肥胖。

据《大河健康报》

胖子爱出汗其实不是因为怕热,是因为气虚!

我们都知道,肥胖的人特别爱出汗,运动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天气热的时候即便是不活动,额头上的汗珠也扑簌扑簌地往下掉。这倒不是胖人有多么怕热,寻根求源是因为气虚。

气为津之主,对津液有固摄作用,能防止津液无故丢失。汗液也是人体津液的一种,汗液平常被气“封存”在人的体表之下,如果封存的力量不强,汗液就不能很好地被固摄住,自然像开闸的洪水四溢而出。

当然,除了胖人多虚外,一些大病初愈、过度劳累的人也容易气虚,自汗不止。

有个企业的老总找我看病,就是因为身体爱出虚汗。在诊室谈话的十几分钟内,他拿出纸巾不停地擦拭脖子、额头上的汗珠,而我比他多穿了一套白大褂也没觉得有多热。

观其体貌即为大腹便便,肌肤色白,容易倦怠乏力之人,当时就告诉他,这是因为身体气虚,肌表腠理不固,而致汗液肆意外泄,最根本的方法是补气。

若论补气,黄芪当属第一,同时还有敛汗的功效。明朝的医学家张景岳就称赞它:“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黄芪味甘、性微温,性味虽然温和,但效果却一点也不比人参差,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所以是最常用的补气药。

于是,我向他推荐一个补气的小验方:黄芪20克,大枣5枚,浮小麦30克,每日煎一大碗,就像喝茶一样,渴了就喝几口,补虚止汗的效果很好。方中除了黄芪外,浮小麦味甘、性凉,也具有除虚热、止虚汗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补虚益气、养血安神。

这三味药都是生活常用药,价格也不贵,像方中的君药黄芪,一斤也就40多块钱。这位老总服药一个星期,总共花费不到30块钱就把问题解决了,连连称赞这个方法神奇。

黄芪除了补气效果好外,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大剂量每天用30克以上,泡黄芪茶饮,对于体质虚胖的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降血压,有效防治中风和高血压。

现在男性应酬多了,运动少了,身体逐渐发福,体力越发不足。不少人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但爬几层楼梯、搬几箱东西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就是气虚的表现。气主动,人不运动就不能顺应气的本性,气就得不到固养。要想让自己阳刚起来,除了用黄芪补气,关键还要多运动。

此外,黄芪性微温,补气的同时易上火,所以阴虚火旺、口腔溃疡或大便干燥者,不宜使用。普通人在服用黄芪前也应该先请医生诊断是何体质,是否适宜用黄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 李俊涛)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特别爱出汗 是病了吗?

有说法称,流太多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但也有人说不流汗不利于身体排毒。那么,这些说法哪个靠谱,流多少汗才是好的呢?

人为什么出汗

一般情况下,人体体温保持在37℃左右,当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或者做了运动的情况下,体温会升高,此时就需要借助皮肤散热来平衡人体温度。汗腺出汗就是一个重要的体温调节途径。人体的汗腺大约有400万个,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腺和会阴处,而小汗腺就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集中分布在手掌和脚掌。每个人汗腺的发达程度和位置不同,加上不同的基础代谢,出汗量和出汗位置就因人而异了,比如有些人额头出汗多,而有些人腋下出汗多。汗液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身体的同时带走多余热量。所以出汗的作用是散热,保持人体体温的平衡。汗液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身体的同时带走多余热量。所以出汗的作用是散热,保持人体体温的平衡。

多汗vs少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500到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1500到2000ml,约等于3到4瓶矿泉水的量。然而,根据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分布不同,在高温下和运动后出汗各有不同,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是正常的。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影响出汗的还有生理方面的因素。

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肥胖性出汗:较为肥胖的人,脂肪较厚,散热也慢,因此出汗就更多。

味觉性出汗:摄入辛辣食物时,辣味会刺激到交感神经,使人出现冒汗的情况。

精神性出汗:常说的“捏一把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小汗腺受到一定的神经刺激,能够促进汗水的分泌和排出。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

大量出汗如何

处理不伤身体

及时补水,大量出汗后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匀速少量间断补水,小口慢饮。还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等,切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避开凉风,出汗后应注意避免直接吹风,风扇不要开得过大,尤其别在空调出风口吹风。此外,即使是夏天,夜晚开窗睡觉也不要让风直吹。延迟洗澡,出汗后身体毛孔张开,血液高速循环,热水会加快血液流动,可能造成身体缺氧。正确的做法是稍微休息会,等汗收后用温水洗澡。

出汗小妙招

夏日炎炎,不少人出门一趟就大汗淋漓,大量的出汗导致人体丢失水分,同时流失不少的电解质,可能出现烦躁、疲惫乏力,心慌、面色发红等症状,一些老年人还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突发心梗。所以夏季出汗后要采取一些行动。具体有以下做法:

1、多喝电解质水

前面说到汗液基本是水分,那么大量出汗后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不要因为口渴而猛灌,建议小口、多次地饮用。

2、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

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这也是为什么跑步后都要喝一些矿物质饮料的原因。

3、及时降温

当身体温度升高,出汗严重时,除了补充水分外,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吹风扇、喝冷饮、洗手洗脸等,从根源上减少水分的流失。条件允许下,出汗后建议尽快更换衣物或者洗澡,让身体变得舒服些。

4、补充葡萄糖

出了很多汗会消耗身体过多能量,而糖分也会随之被消耗,如果糖分流失过多,身体会出现困倦、疲劳,而正常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口服葡萄糖或者喝些蜂蜜水或者糖水,来补充身体所缺乏的糖分。

出汗对皮肤好吗

出汗可以让皮肤变好。当剧烈运动之后,体内产热,皮肤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皮肤出汗后,汗液在皮肤的表面挥发,可以帮助皮肤降温,使人感到凉爽和舒适。出汗之后可以帮助形成皮肤屏障。皮肤分泌的汗液里面有水分和一些化学物质结合皮肤分泌出的油脂,在皮肤角质层外侧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这层保护层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有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出汗可以帮助皮肤排毒。当皮肤内的毒素通过面部皮肤出汗的途径排出以后,就可以避免皮肤上出现由于毒素累积而出现的痘痘以及面部斑块。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