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辣椒抗肥胖(辣椒增肥)

中商情报网 0
文章目录: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发现辣椒抑制肥胖 最有效减肥食物有哪些?

科研團隊歷經11年系統深入研究,發現了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素是調控TRP通道拮抗高血壓和肥胖的關鍵因子,找到了瞬時受體電位通道調控代謝性血管病的作用及機制,解釋了嗜辣人群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發病率相對較低的原因,為膳食因子防治重大慢性病提供了科學依據。

TRPV1,可被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份辣椒素特異性激活,又稱為辣椒素受體。人體肥胖時,脂肪組織的TRPV1會受損,研究發現長期膳食辣椒素可顯著上調脂肪組織TRPV1及增強其功能,抑制脂肪生成的相關分子,從而抑制高脂誘導肥胖的發生。

每当人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品味山珍海味,饱餐大鱼大肉时,对一些瓜果蔬菜却视如莫见,其实这些瓜果蔬菜皆有着餐桌上的“降脂药”之美誉。

1.黄瓜:

清脆可口,具有清热、解渴、利尿作用。它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还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可以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功效。

2.茄子:

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紫茄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黏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医学研究表明,茄子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病症。

4.香菇:

具有消食、去脂、降压等功效。其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香菇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常食香菇能降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5.番薯:

营养学研究发现,适量食用番薯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质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皮下脂肪减少,避免出现过度肥胖。要注意的是过多摄入番薯可使进食的总热量增加,反而不利于降低血脂。

6.山楂:

主要含有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酸、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作用。山楂乃酸性食物,故不宜空腹食用,亦不宜过多久食,最好在饭后食用。

国外有项研究表明,一天吃一个苹果,可使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下降一半,这归功于苹果中所含的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苹果中的果胶也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因此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虽然肥胖的成因,大多因人而异,但在中医认为,肥胖是由肝水疏泄失匀,脾胃受制,水湿不运,痰脂停所致,故此应从食疗开始,调理好体内机能。

脂肪也分很多类型,包括浮脂、聚脂及赘脂等。它们能于人体“肆虐”,主要是由于体内某些内分泌不足。因此,减肥最根本的方法,就要从控制内分泌着手。在大自然里,不少材料都有助于达到致内分泌平衡的作用,以抑制脂肪产生。所以,只要懂得食用,就自然不会发胖。否则,身体内的“脂肪制造机”一样会不停运作,年终无休。

天然中药减肥食物

主打冬瓜:

冬瓜含有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既可以用来煮汤、做冬瓜蛊,也可以腌制成糖瓜冬等,且更可以入药治病。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性微寒,无毒,有利尿消肿、清热、止渴、解毒、减肥等作用。常食冬瓜对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治疗水肿腹胀,效果尤为显著。

降脂食物:

血脂的高低与饮食有关,故高血脂者宜多吃降低血脂的食物,以防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过高,使血液粘滞,血流缓慢,形成冠心病。

1、食用香菇、蘑菇、草菇,可促使胆固醇分解和排泄。

2、常吃大蒜可抑制血小板凝结,防治冠心病。

3、绿豆含有“植物固醇”,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促使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

减肥零食:

果仁类:咸干或咸脆花生、腰果、榛子、开心果、生晒或酥制核桃肉、蜜制枣等。

咸肉和鱼干:如猪肉干、牛肉干、银鱼干等。

豆制品:如豆腐干、黄豆干、蚕豆干、齐札蹄、黑醋大豆等。

凉果:陈皮梅、嘉应子、话梅、咸金桔等。

酸水果:杨梅、蕃茄、酸葡萄、酸梅等。

最“刮油”食物(图片来源:资料图)

以上的零食均没有脂肪、胆固醇,含糖极少,许多还有降血糖和降胆固醇作用,并有医疗价值。

减肥茶:

很多人在正餐之外,更会选择某些食物或饮料来提高减肥效果,却往往“减磅不成”反而增磅,好像减肥茶,其实并非真的可以减肥

茶的卡路里不高,故多饮并不会增加人体热量的吸收,但亦不会减去身体的脂肪。至于市面上声称“减肥”的中药草茶,其实是一种利尿剂及轻泻剂。饮后会出现肚泻,虽可减磅,但减去的只是水分。当身体补充水分时,便会回复原来的磅数。因此它虽具有减重的疗效,却不能减肥。此外,由于饮用浓茶会减低人体吸收铁质,故成长中的青少年或孕妇都不宜多饮。

总括而言,无论从中医或西医,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应从均衡饮食开始,配合正常的饮食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健康运动,无论多难的减肥目标,同样也有“成功之日”。

减肥谬误:

在减肥食谱之中,山渣、番泄叶等一系列的中药可说是常客。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具有除积滞、去肥腻的作用,因此进食者会有轻泻的情况出现。不过,靠泻虽然可带来瘦身的错觉,但对积存的脂肪却是有心无力。而且,长期倚肚泻减肥的话,不但治标不治本,更会影响健康。

吃辣可降低34%心血管死亡风险,还可减肥、降压,甚至抗癌?

在四川上过学、重庆教过书的天林,回想曾经那六七年的日子,和兄弟集美们一起涮过锅(火锅),一起烤过鱼(万州烤鱼),一起拌过面(重庆小面),一起吸过粉(酸辣粉),可谓无辣不欢!

如今,呆在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饮食上春鲜夏淡秋味冬补的姑苏,也就偶尔在办公室嚼几片慧敏小姐姐送的香辣锅巴。

又是一天中午,吃了几口食堂大厨做的清蒸鱼块,心想为了健康养生,要不以后咱就告别辣吧,心里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这点小心思,还是被邻桌高情商的戴博士看出来了。

戴博士安慰天林:虽说传统养生建议清淡饮食,吃药期间、手术前中后都禁辣。但其实日常吃吃辣(少盐)也是有健康益处的,不信咱们来看几项科学研究证据:

一、吃辣预防肥胖,有助减肥

首先,吃辣有助于减肥。既往动物实验表明,对小鼠喂食含辣椒素的药物,能够加快新陈代谢速率,同时激活脂肪细胞中的相关受体,加速脂肪能量“燃烧”。

国际肥胖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随访 9 年,统计了 12970 例中国成人的辣椒食用量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相比每天不食用辣椒的人群,每天辣椒食用量在 1-20、20.1-50、>50g 的人群,超重/肥胖风险分别降低了 19%、23%、27%。该研究认为,辣椒的摄入量与中国成年人的超重/肥胖风险成反比,即辣椒吃得越多,超重肥胖的可能性越低。

平日适当吃辣,对超重肥胖有预防作用,对减肥有一定的辅助促进作用。但万不可将吃辣作为一个主要的减肥手段,毕竟经常吃太多辣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辣椒素抗高血压

魔鬼辣椒、红汤辣火锅等足够辛辣的食物,肯定是不行,反倒容易引发血压不稳定、心率加快,出现血压的一过性升高。

不过,对于一般炒菜中辣度级别较低的普通辣椒,其中的辣椒素有助于舒张血管,进而起到降压作用。相关研究已证实,在一定范围内,从普通辣椒中摄入的辣椒素越多,降压效果越明显。

除了舒张血管,第三军医大学的动物实验表明,辣椒素激活 Trpv1 通道,促进肾脏钠排泄,起到预防高盐膳食小鼠高血压的作用。所以实在改不了吃咸习惯的人,顺便吃点辣椒帮“疏导”下?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多吃辣椒就可以有效降压了。高血压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慢性病,治疗还是要靠药物和良好的个人生活方式。

三、辣椒抗癌?

据国际乳腺癌期刊《Breast Cancer: Targets and Therapy》的实验室研究报道,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美国 AHA 年会上报道的一项分析 57 万余人(美国、中国、意大利、伊朗人群)的研究发现:相比几乎不食用辣椒的人,食用辣椒人群的癌症死亡风险足足降低了 23%

虽然吃辣椒有助于降低癌症总死亡风险,却可能会增加部分消化系统癌症风险。比如,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发现,相比不吃辣椒,吃辣椒的墨西哥人,患胃癌的风险更高。并且辣椒的摄入量越高,胃癌的风险也越高

四、辣椒降低死亡风险

往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篇意大利研究,调查了 2 万余名参与者的辣椒食用情况,分“几乎不吃、每周 1-2 次、每周 3-4 次、每周 4 次以上”四组。

随访 8 年发现,与几乎不吃辣椒的人群相比,每周吃辣椒 4 次以上人群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 34%,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 44%,脑血管死亡风险降低 61%,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23%

五、尾

听完这些,天林两眼放光,咽了口唾沫。拿起旁边的手机一看,巧了!飞猪上开的盲盒机票是上海飞重庆,五一是时候再品麻与辣了。

戴博士问了句,“天林,那你知道怎么解辣吗?”

“当然,来点果汁加冰块,或者拿华少的可乐喝两口”,天林答道。

戴博士补充道,“冰块、可乐、果汁是可以解辣,但效果一般。不妨试试效果更好的牛奶、酸奶、冰淇淋。”

最后,坐旁边的富婆阿欣一手拿过天林手里的手机,“大哥你拿错手机了,这是我的。你的是上海飞无锡呀.....”

减肥人士注意: 吃辣椒减肥还是增肥?营养师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