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5月婴儿肥胖(5个月宝宝太胖怎么减肥)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关于儿童肥胖这些知识要知道!

生活中,大家常常听到有人夸赞“这大胖小子真可爱”“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等,殊不知,肥胖本身会对儿童身体带来诸多危害。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广大家长,关于儿童肥胖,下面这些知识要知道!(记者 郭彦伟)

来源: 央广网

这份5月龄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早教指南,你可以参考

大家好,我是阳妈@阳妈育儿大作战,这是我最新一期的专栏《0-18月龄宝宝的成长指南和早教手册》,今天分享的是5月龄宝宝的成长指南和早教手册,如果您购买了我的专栏,有任何问题记得私信联系我,以便我及时回复您。

5月龄宝宝的基本技能如下:

应该掌握的技能(大多数宝宝能做到):玩自己的小手小脚,能够拿玩具,对鲜明的颜色有识别力。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自己的名字后会主动转向声源处寻找。会翻身,会从仰卧状态变成俯卧状态。

高级技能(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不用支撑坐一小会儿,能够从仰卧变成俯卧,再从俯卧变回仰卧状态。

宝宝5个月啦,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1、身高体重

每个月宝宝的身高体重都有变化,所以这个月宝宝长高长胖了吗?

5月龄宝宝身高的平均水平为:66.7cm,身高的正常范围为:64.4cm-69.1cm。

如果宝宝身高处于69.1cm-71.5cm,则属于较高;如果宝宝身高处于71.5cm-73.9cm,则属于高;

如果宝宝身高处于62.1cm-64.4cm,则属于偏矮;如果宝宝身高处于59.9cm-62.1cm,则属于矮;

5月龄女宝宝身高的平均水平为:65.2cm,身高的正常范围为:62.9cm-67.4cm。

如果宝宝身高处于67.4cm-69.8cm,则属于较高;如果宝宝身高处于69.8cm-72.1cm,则属于高;

如果宝宝身高处于60.8cm-62.9cm,则属于偏矮;如果宝宝身高处于58.6cm-60.8cm,则属于矮;

5月龄男宝宝体重的平均水平为:8.00kg,体重的正常范围为:7.14kg-8.95kg。

如果宝宝体重处于8.95kg-9.99kg,则属于偏胖;如果体重身高处于9.99kg-11.15kg,则属于胖。

如果宝宝体重处于6.36kg-7.14kg,则属于偏瘦;如果宝宝体重处于5.66kg-6.36kg,则属于瘦;

5月龄女宝宝体重的平均水平为:7.36kg,体重的正常范围为:6.59kg-8.23kg。

如果宝宝体重处于8.23kg-9.23kg,则属于偏胖;如果宝宝体重处于9.23kg-10.38kg,

则属于胖;

如果宝宝体重处于5.92kg-6.59kg,则属于偏瘦;如果宝宝体重处于5.33kg-5.92kg,则属于瘦;

这组数据参考由中国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爸爸妈妈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

每个月宝宝的身高发育

2、视力发展

5月龄宝宝眼中的世界又再一次变得不同,这个月龄开始宝宝眼中的世界更加精彩,宝宝的世界不再是单纯的二维世界,而是可以看到三维的图像了,这个时期宝宝看到的图像变得更加立体。

5个月宝宝眼中的世界

3、睡眠情况

5月龄宝宝的睡眠状态已经比较规律,这一时期的宝宝白天小睡2-3次,每天整体的睡眠时间大约有15个小时左右。

小宝宝睡得好才会发育的更好,而且从4、5个月开始宝宝已经具备了睡整觉的能力,妈妈们也可以准备给宝宝断夜奶。

5月龄宝宝睡眠已经开始规律

4、大运动能力

5月龄开始很多宝宝已经会翻身,如果宝宝已经学会这项技能,你会发现即使是睡觉时这些勤快的小家伙都会不停地锻炼。

{!-- PGC_COLUMN --}

这个月龄宝宝也可以玩自己的小手、小脚丫,会用小嘴巴啃脚丫。

扶髋部能够坐立,背部有倚靠时也可以坐立,身体会向前倾斜,还不能直立坐。爸爸妈妈不用着急让宝宝太快独坐,多让宝宝俯爬,增加宝宝腰背部力量,宝宝自然会慢慢学会坐立。

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在家尝试扶坐和拉坐,也就是通过借力让宝宝自己坐起来,坐起来以后可以让宝宝双手支撑在身体前,像青蛙一样坐一小会。当然如果宝宝拉坐和扶坐状态不好,父母也不必过于勉强。

大运动能力的发展依然很重要

大运动能力练习:

1. 翻身练习

如果宝宝已经会翻身,爸爸妈妈可以用玩具逗引宝宝多次尝试,熟练翻身的动作,为日后爬行做准备。

如果宝宝还不会翻身,爸爸妈妈可以准备带响声的小玩具或者通过拍手来吸引宝宝,让宝宝慢慢的侧身,也可以帮助宝宝交叉小腿,轻轻从侧身帮助宝宝变成俯卧状态。宝宝成功俯卧后,妈妈也可以让宝宝多爬一会锻炼四肢的力量。平时多做类似的练习,宝宝也会逐渐掌握翻身的技巧,逐渐学会翻身。

2. 拉坐练习

宝宝处于仰卧位,爸爸妈妈抓住宝宝的小手,让宝宝缓慢坐起。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爸爸妈妈只需要轻微用力,主要让宝宝自己用力,以免出现意外。

通过拉坐训练,可以帮助宝宝锻炼颈背部的肌肉,也有利于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发展。

拉坐一定要注意安全

5、精细动作

5月龄的宝宝看到玩具时可以主动抓握,能够伸手够物,这个月龄开始宝宝的手指可以更灵活的参与到抓握,有些宝宝已经会用大拇指参与抓握物品。但是动作还并不协调,不太准确。会抓握东西放在口中。

这一时期父母可以在宝宝清醒状态下训练宝宝的手部动作和精细能力,平时多给宝宝一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玩具让宝宝练习抓握。

日本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曾经说过:“积极使用双手可以使手指的触觉变得敏锐,这也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刺激。”

也就是说精细动作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以及日后的学习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与宝宝互动练习好处不少。

精细动作有利于宝宝智力发育

6、认知能力

一般来说,5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喊宝宝名字时,会发现宝宝有目光注视或者是转头等反应。

有一些宝宝会在5月龄无意识的双手交换玩具,宝宝会伸手够物,有一些宝宝会匍匐前行或者原地转圈寻找感兴趣的物品。

这个月龄宝宝特别喜欢和家人玩躲猫猫的游戏,也会喜欢把衣服、被子拉到脸上。

【阳妈小贴士】:和宝宝玩躲猫猫游戏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衣物长时间掩盖宝宝口鼻,造成窒息。

爸爸妈妈要经常和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

认知能力练习:

1. 宝宝找东西

爸爸妈妈可以先拿起一个颜色鲜艳的小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用一块布盖住小球,示意宝宝寻找小球,有些宝宝这个月龄已经可以成功发现小球了。

2. 小手拿玩具

爸爸妈妈这个月龄可以鼓励宝宝用小手拿玩具,这个月龄可以试着拿握直径5cm左右的小玩具,同时可以通过其他玩具轻轻拍宝宝的小手,鼓励宝宝换手拿玩具。整个游戏的过程也会帮助宝宝理解手的能力,提高宝宝的认知。

鼓励宝宝交换玩具或者拿其他玩具

7、语言能力

三四个月的宝宝很多会在哭闹时发出“妈妈”的音,而5个月的宝宝,可以在正常发音过程中发出“妈妈”这个音。除此以外,“baba‘’,“dada”,“bubu‘’等发音宝宝也会越来越熟悉。

同时5个月的宝宝已经慢慢学会倾听,当宝宝咿咿呀呀发声时,爸爸妈妈的及时回应会大大提高宝宝的语言兴趣,激发宝宝的说话热情。

这个阶段爸爸妈妈要与宝宝多说话,平时多接触的事可以多与宝宝说,比如起床、洗脸、换尿不湿、吃饭、擦手等等,常与宝宝说这些生活中的常见词,宝宝也会逐渐将这些词汇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宝宝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爸爸妈妈要多和宝宝互动说话

8、社会能力

宝宝会对熟悉的人表现出明显的喜好,对于不熟悉的陌生人,宝宝会保持警惕,有时候甚至会回避和哭闹,这是宝宝社会能力发育的重要表现。

除此以外,如果父母经常带宝宝外出,外出时宝宝会表现出明显的喜悦感。

社会能力提升小方法:

1. 多带宝宝出门和见亲戚朋友,这会大大改善宝宝对陌生人的焦虑感。

2. 平日里宝宝见到其他陌生亲朋好友时,父母可以积极地给小宝宝做介绍,宝宝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表情去判断和亲朋好友的关系。

5月龄宝宝可能会对陌生人表现出焦虑

宝宝的身体成长发育和5大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小宝宝而言,每个月都有很大的变化,父母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和发育,不错过宝宝成长的瞬间,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如果您有其他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会尽早回复您的问题。

每5名孩子便有1个小胖墩,减肥要从娃娃抓起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郭方达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记者走访一些中小学发现,小胖墩越来越常见,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正常上体育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如何让“小胖墩”瘦下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体重超、打假条,孩子太胖不能跑

春光明媚,孩子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不过,在操场角落里,几个小胖墩坐在阴凉处发呆。

最近几年,在天津市一所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的王老师经常收到家长一些不可思议的请假条:因孩子身体原因,不适宜大量运动,特向体育老师请假。王老师便把这几个较胖的孩子叫到队伍外休息。

“这些孩子太胖,如果剧烈运动,膝盖等关节受到比较严重的压力,可能影响发育或者导致损伤。”王老师说,这些孩子大多有医院开具的证明,不适宜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的王老师介绍,10多年前一个班里的小胖墩只有零星几个,现在40多人的班级里有近四分之一是小胖墩。

近年来,天津市卫健委统计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发现,2018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6.13%、21.84%和14.88%;2020年这一数据为23.94%、21.32%、15.39%。

“纵向来看,天津小学生肥胖率明显下降,初中生、高中生肥胖率基本持平。这说明近年来天津推行的提升学生体质的措施开始起作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学校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刘忠慧说。

不过,中小学生的肥胖率仍然较高。去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表示,我国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吃得多、动得少,就离肥胖不远了

多位营养专家和中小学教师认为,儿童胖起来归根到底是与“吃得多、动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注册营养师潘怡介绍,现在中小学生的肥胖大多是由于能量过剩造成全身脂肪过量堆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饮食中油脂和添加糖含量增加,平时各种高能量零食不断,正餐吃得过于精细,蔬菜水果又少,孩子难免胖起来。”

与此同时,运动量却没有跟上。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教学校长罗辉认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主要以跳绳等技巧性运动为主,缺乏力量训练,纯粹的体育活动本身也相对枯燥,孩子自我坚持的意愿不强。

同时,很多家长是双职工,劳累一天后很难再陪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王老师说,“双减”后孩子课余时间多了,家长倾向于给孩子安排阅读、音乐等素质拓展活动,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家校沟通群内,孩子读什么书、弹什么曲一个个打卡,但分享体育活动的寥寥无几。”

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生活不后悔

以前人们觉得孩子胖点可爱,不过预防医学专业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提供的数据显示,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是非肥胖儿童的2.8倍。同时,肥胖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遏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开展防控,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力争至2030年将全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责任人。潘怡呼吁,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日常饮食,减少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使用量,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多喝白开水,少吃各种加工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学校还要增加竞技性体育比赛,这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的好方法。罗辉说,类似篮球足球比赛等竞技性体育活动观赏性强,适宜作为孩子的终身运动来培养;跳绳、踢毽子比赛等则有更广泛的参与度,适合不同体质的孩子。

还有专家呼吁,探索开发一些小程序,并与简单的可穿戴设备结合,帮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锻炼,提高孩子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指导并督促家长和学生形成按时锻炼的习惯,解决家长不重视孩子锻炼的难题。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