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菊花茶(菊花茶喝胖吗)
调理脾胃可以赶走“大肚腩”
生活中,肥胖的人常常因自己的“大肚腩”而烦恼,也经常会抱怨:“我别的地方都不胖,就是肚子大。”事实上,无论是全身肥胖还是腹型肥胖,本质上都属于身体代谢紊乱。甩掉“大肚腩”的方法,最常喊的口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在此基础上,中医从脾胃功能的角度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多痰”“少气”易肥胖
中医认为,脂肪多是体内痰湿瘀滞聚积,肥胖反映了体内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气血足的人饮食通过脾胃,把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该排泄的湿浊糟粕排出去,不容易长胖;而脾胃虚弱的人吃进去的饮食没有被完全代谢,变成半成品——痰湿,加上气血不足,推动力不够强大,无力排出痰湿浊气,日积月累,堆积在腹部,就出现了“大肚腩”。此外,长期处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状态下,也会伤及脾气,导致脾失健运、痰湿而生、聚为膏脂,存储于腹中,最终发展为肥胖。
甩掉“大肚腩”,该如何调理脾胃呢?从中医用药角度来看,如祛痰利湿的苍术、泽泻、荷叶、苡仁等,活血化瘀祛脂的丹参、益母草、山楂、鸡血藤、川芎等,滋阴降脂的女贞子、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等,益气健脾的黄芪、人参、白术等,消食降脂的山楂、神曲、麦芽等,都具有健脾祛湿、通阳利水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
改善生活习惯巧瘦身
肥胖问题不可小觑,这不仅仅是体重的增长,更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日常生活中,建议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理改善。
把好入口关: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法。若胖而不壮、松垮虚浮、食量不大,伴有疲倦乏力、肢体困重、腹胀便溏等,多选有燥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红豆薏米粥、荷叶粥等;若胖而壮实,食欲旺盛或有便秘、口干舌燥、怕热多汗等表现,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选择具有清热作用的凉性食物,如凉拌苦瓜等;若易急易怒,常感觉胸胁胀满,调理应以清肝泻火为原则,饮食宜选择入肝经、具有清热平肝功效的凉性食物,如芹菜羹、菊花茶、决明子茶、茵陈茶等。
燃烧卡路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持续跳绳10分钟、每天打羽毛球30分钟等。体型偏胖的人群最好选择每天快走30分钟,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时长。
起居宜有常:顺时作息是人体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也是中医学所说的“天人合一”。在该休息的时间持续熬夜,等于打破身体的运转节奏,就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尤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改掉熬夜的坏习惯,这样才能够维持脾胃运化的平衡,身体得到脾胃的濡养,才能维持机体功能的稳定。
文/杨晓娟(江西省中医院消化二科主治医师)
中秋大吃大喝又怕胖?试试4种“纤体茶”,营养低卡,好喝没负担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条件逐渐进步,日常饮食也变得多样化,丰富的种类让人们难以抗拒。有些看似美味的食物中,若过量食用,在不知不觉中体重也悄悄地上涨了,肥胖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最近正值中秋佳节,又是拜访亲朋好友的日子,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自然少不了,我们都知道茶是最健康的饮料,对于爱吃美食又怕胖的的人,家中可以常备这4款纤体茶,大鱼大肉吃多了,喝上一杯,营养还无负担。
中秋大吃大喝又怕胖?试试4种“纤体茶”,营养低卡,好喝没负担
一:乌龙茶
现在不论是逛街还是外出吃饭,大部分地方都能见到乌龙茶的身影。乌龙茶又被称为青茶,主要产自闽南地区,属于半发酵茶类,素来有“健美茶”之称。
乌龙茶香气浓郁,入口带有丝丝甜味,汤底比较清澈,淡雅,经常喝乌龙茶可以缓解干燥,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对于热爱美食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吃货们来说,平时喝一些乌龙茶,可为身体减少一些压力。
二:胖大海茶
胖大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嗓子不适时,都会想到来一杯胖大海,尤其对于家里有抽烟的男士来说,胖大海几乎已经成了标配。
现在市面上胖大海还是比较常见的,胖大海果子呈棕褐色,形状像一个橄榄球,遇水后体积成倍的增加,胖大海的性质比较凉,但口感很好,经常饮用可以改善嗓子不舒服,下火,饮用的同时放入几个枸杞味道会更好。
三:决明子茶
决明子产自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是决明干燥后成熟的种子,秋季是把新鲜的果实采摘后全方位晒干,除去杂质后开始炒制变成决明子茶。
决明子的冲泡方式很简单,用10克炒熟的决明子,加入沸水开始冲泡,静置5分钟后,待茶汤变成金黄色就可以直接饮用。决明子特性微凉,泡水后有淡淡的清香味,喝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四:云台冰菊茶
过节大鱼大肉吃多了,每天可喝一杯菊花茶,菊花现在已经是国人杯中的常见之物,起源于唐代时期,现如今菊花的种类繁多,不禁让人挑花了眼,这个时候不妨尝试一下云台冰菊,它是目前喝过的菊花中品质可以说是上成的。
云台冰菊产自焦作,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再加上特殊的风向、水源及光照时间,造就了云台冰菊优质的品势,不仅味道独特,药用价值也很明显。
焦作的云台冰菊基地,是目前最大的菊花产业基地,每年云台冰菊盛开时,千亩菊花园,景色看一眼简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用这句诗词来形容盛开的菊花简直是恰到好处。
云台冰菊一直的理念就是打造纯天然绿色的好菊花,不打农药,害怕肥料等物料伤害菊花,运用先进的土壤微平衡生物技术,采用黄粘板、捕虫灯等技术来控制病虫侵害。
茶农采用最古老的种植技术,纯手工采摘、传统烘干,完全保留了云台冰菊最原始的菊香及对身体有好处的成分,在2017年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一泡、二熏、三赏、四品、五食,冲泡云台冰菊的水温越高,盛开后的菊花在杯中尽情绽放,冲泡后飘香四溢,一口回甘,持续不间断的冲泡8次都不落朵,不变味儿,因此云台冰菊被称为最好喝的菊花茶。
中秋大吃大喝又怕胖?不妨试试4种“纤体茶”,营养低卡,好喝没负担!大家都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在享用美食时,别忘配上这几款茶饮!
62岁大爷,每天一杯菊花茶养肝,2个月过去了,身体状况怎样?
#精品长文创作季#
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春天又到了。
可是你知道吗,这个万物复苏的凉爽季节,正是人体肝脏功能极为活跃的时期。
春季护肝正当时,老人护肝有妙招。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宇宙万物的生长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养生也是这样,无论食补还是药补,顺应四季养生规律来养是最好的。
每逢周末闲暇时间,老年人大都有外出走走的习惯。
微风和煦的春天,叫上几位趣味相投的知己朋友,一起去散步喝茶闲谈,实在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这天,62岁的穆大爷同几位老友外出春游。
野餐时,朋友发现他最近整个人神清气爽,气色比之前相比好了太多,很是好奇,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
穆大爷顺手倒了杯菊花茶,笑着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答案就在这里啊!”
众人很是不解,穆大爷随即向老友们作了解释。
“你们可别小瞧了这茶,从前我不怎么关注养生,但这茶我只喝了两个月,身体状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几位老友围绕着健康的话题边吃边聊,聊到尽兴不禁赞叹:不曾想这养生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俗话说的好,“百病先治肝”。
解毒,代谢,蛋白质合成等等,人体的众多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肝脏”。
这肝脏好了,人的气色就红润了。
年轻人养肝活力充沛,中年人养肝强筋壮骨,老年人养肝则能延年益寿。
中医一直有个说法,“喝茶”能养肝。
我们都知道,茶的种类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各的功效和作用,那哪些茶对肝脏好呢?
下面我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肝”喜欢的茶。
最先要说的,当属“菊花茶”,说它是养肝茶之冠一点也不为过。
毕竟,在养肝这个方面,菊花茶的效果可以说是十分显著了。
穆大爷的养肝秘诀,正是每天的这一杯菊花茶。
通过穆大爷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菊花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同肝脏一样,也有解毒之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年人出现了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的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喝菊花茶的方式得到一定改善。
而且喝菊花茶还能缓解眼目昏花等病症。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必须遵循“适量原则”,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
人到老年,免疫力逐渐减退,脾胃功能越来越弱。
因为菊花本身属寒性,如果长期大量喝菊花茶,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弱的情况,所以在喝菊花茶时一定要适量。
说完了菊花茶,其实养肝的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的两个。
枸杞养生是人们都知道的,现如今枸杞泡水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养生的方式。
因为枸杞养颜,所以枸杞一直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
但其实,枸杞不仅能够养颜,还能够养肝。
在中医里,枸杞归肝经,了解养生的人就会发现,不少养肝的方子里都有它的影子。
而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枸杞和菊花的搭配了。
如果我们说喝菊花茶、枸杞茶是养肝的入门,那决明子茶可就是养肝的进阶了。
决明子是植物决明的种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归经入肝经和大肠经。
养肝的作用也是比较显著的,但相比前面提到的茶,决明子茶不太为人所熟知。
因为它的味道属甘、咸,略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西医通过研究表明,决明子可以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肝功能异常。
同时,因为兼属肝肠两经,它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二、春季养肝,未病先防养肝养肝,重点在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肝生了病,才意识到需要养肝。
养肝最关键的就在于一定要“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我们的肝一般不会“说话”,但如果等到它向我们发出警告信号时,往往就已经为时已晚了。
我们人体的肝脏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等各种物质的代谢,承担了身体大部分有毒物质的转化。
与其他器官相比,肝脏是最容易受污染的部位。
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往往身体感觉到有明显的疼痛不适才会去看医生。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肝脏上并没有疼痛神经,所以无论它出了什么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
肝脏的特殊结构使得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健康状况,这也是为什么肝癌一经发现多半是晚期的主要原因。
所以,对于肝脏问题,“懂得识别和预防”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即便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但如果有不适,其他身体器官也会传达讯息。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以下症状,那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眼睛干涩、呆滞,多半是肝血不足惹的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映照“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肝好,眼睛则清澈明亮,肝虚弱,眼睛便干涩,眼皮沉重,眼白就会色泽浑浊发黄。
高血压患者要高度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
近些年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但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使用就会让肝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肝不好,就容易引发“风症”。
这里的“风”并不是自然界中的风,而是指体内气血的运作失常。
而血压异常就是“肝风内动”的一种表现。
为避免进入“血压异常加大药量,服药伤肝”的恶性循环,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高度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
四肢无力、意外出血,不是肝血虚弱就是肝火过剩。
古人说“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的功能,作为人体的血库,肝脏也有自己的自我调节机制。
肝脏在保证人体活动有充足的血液滋养的同时,还会自行的贮存一部分血液。
但如果肝脏出了问题,肝火过剩或者肝血虚弱时,这种调节机制就会陷入紊乱。
肝脏调血功能异常那个,肝不藏血时,血液就会以其他形式排出体外,比如突发的流鼻血或眼底出血等。
与此同时,一旦肝脏这个枢纽出现问题,身体活动的运作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出现四肢无力的症状。
关节酸痛、经常抽筋,除了补钙,还要补肝血。
人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什么毛病都会找上门来,腰酸背痛都是家常便饭。
但总有些人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依然关节灵活,精力充沛。
其实,腰背酸痛,颈椎病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老了,而是因为肝脏受损了。
中医认为,肝脏主气血,也主“筋”。
人体关节能不能灵活运转,大程度上是由筋和肌肉的状态决定的。
筋有力,伸缩有度,全身关节才能活动自如。
试想,一个人的肝脏好了,肝血充盈,筋骨韧带能够得到良好的滋养,又怎么会一动就浑身酸痛呢?
三、肝好,这些就要少常言道:养肝就是养命。
“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上,更要呵护好“肝脏”,别让不在意的行为习惯伤了你的肝。
老年养生,这些伤肝的行为要少做!
酒是“双刃剑”,小酌强身、贪杯伤肝。
在当下的快节奏的社会中,“酒”成了最为常见的饮品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饮酒”文化,但我们倡导小酌,饮酒也要适量。
贪杯不可取,过量饮酒极大损害人体肾脏器官。
调查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春冬寒冷的季节都有有饮酒的习惯,因为适当饮酒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暖身驱寒的效果。
但也要注意酒其实是双刃剑,如果过量饮酒,会造成肝功能下降,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
因此,肝脏、肠胃不好的中老年人都不宜饮酒。
胖人先胖肝,体重超标小心“脂肪肝”。
据现有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疾病其实都与过度饱食有关,“脂肪肝”就是其中的一个。
过度饱食会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消化不了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身体肥胖,体重超标。
不仅会加大血糖升高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还可能让“脂肪肝”的形成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老年人饮食一定要注意“食不过量”,饮食清淡,有意识的控制热量的摄入。
愤怒的时候,伤的不只是感情,还有肝。气大伤身,怒伤肝。
再多的养生方法都不如一个明媚阳光的好心情来的有效。
“肝火旺盛”易生病,肝火从哪来?大多是“气”出来的。
人一生气,肝脏就会短暂罢工,时间一长便有了肝气郁结。
因此,好心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心情好了,身体就舒畅了。
而肝就像春天的树木,有了生命力,它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并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平时一些生活小细节着手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一旦发现身体出了毛病,就要及时调理,以防病情恶化。
养好肝从日常小细节做起。
不喝酒不抽烟,少吃零食和甜品,饮食清淡有规律,坚持运动,心情舒畅,多喝开水,早睡早起。
每天学点养生知识,健康快乐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