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乳房肥胖症(乳房肥胖纹怎么消除)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肥胖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癌?医生科普:要知道,锻炼身体很重要

根据2020年的数据,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健康的主要危害疾病,可以说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了。

以前人们总觉得肺癌和肝癌患者特别多,但其实,乳腺癌患者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肺癌和肝癌患者。

根据以前的研究,家族遗传一直被视为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乳腺癌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如果已经发现过乳腺癌的病例,那么患有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高4倍。

但是乳腺癌相关的风险因素只有遗传这一种吗?肯定不是。

任何一种癌症的影响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乳腺癌也不例外。

在诸多因素当中,有一种是特别常见的,也是在我们身边潜伏已久的,那就是肥胖。

难道肥胖真的会导致乳腺癌?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

查找一些相关文献,我们@康复Therapy今天就一起来谈一下,肥胖和乳腺癌的相关性。

一、肥胖就会发生乳腺癌?

首先明确一点,肥胖和乳腺癌是有相关性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是肥胖就一定发生乳腺癌。

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发现类似的问题了,有研究表明25%~33%的乳腺癌患者和身体活动不足,以及肥胖超重是严重相关的。

在2012年的一项慢性病疾病负担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乳腺癌患者中,有10%和身体活动不足相关。

另外对于绝经后妇女来说,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增高25%左右。

要知道,身体活动不足就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在英国就有一项临床实验,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5的女性,就会增高58%发生浸润性肺癌的风险。

我国也有学者得出过类似的报道,发现超重肥胖的妇女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96倍。

而且肥胖或者超重的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特别需要经常锻炼和运动使自己的体重达到正常水平,这对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效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吗?

既然上面已经提到了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而且减少运动和运动量不足也是乳腺癌的影响因素。

那么该怎么锻炼?锻炼对乳腺癌到底有没有用呢?

有一项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的女性如果进行6个月的行为干预,发现体重降低10%,就会使乳房组织和血型中的乳腺癌发病相关标志物发生有利的变化。

在一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中显示,如果保持正常体重,每年就可以避免13,000例乳腺癌的发生。

特别是长期的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含量,并且降低雌激素的循环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耐受以及拮抗炎症因子。

总之,这些方面都会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即使没有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低强度的运动,同样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

比如在绝经之后,每周步行至少7个小时,就会比每周步行3个小时的人,减少14%发病风险。

绝经前后的妇女每周都应该进行身体活动,无论是低强度的还是中等强度的,这都会对预防乳腺癌非常有益。

一般来说如果想保持运动的话,每周运动时间最好保持在150分钟以上,当然这150分钟绝对不是在一天内完成,而是应该分配到3~5天内。

虽然很多人没有办法,一次做30分钟运动,但是即使是短时间的体育活动,每天运动的时间加在一起,达到30分钟也是可以的。

中等强度的运动,指运动的时候会达到最大心率50%~70%的运动,比如快走、打太极拳、打乒乓球,这些都可以。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非常多的,其中肥胖因素一直被大家所忽视,但这可以说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肥胖不单纯是导致乳腺癌的元凶,更是很多身体疾病的罪魁祸首,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

如果可以减轻体重5%~15%,就会有效地改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的异常,甚至会降低慢性病的花费风险。

无论是为了乳腺癌还是为了其他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运动和减肥有效预防,何乐而不为呢?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谣零计划##乳腺癌#

39岁「脑出血」的反思?医生:请正确看待「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据说,维生素D和新冠肺炎感染有关?医生辟谣:放下手中的药瓶吧

19岁姑娘屁股上破块皮,住院70天。医生:别拿小伤口不当回事

宝宝很胖,“满月脸”是什么情况?医生:一起看看库欣综合症

医生,我的乳房太丰满怎么办,能切小点吗?——真实案例

真实案例,当时我还在实习。

一个40岁左右的女人来到诊室,问:医生,我的乳房太丰满怎么办?能切小点吗?

我心里想:现在哪个女人不想有凹凸有致的身材?乳房丰满是每个女性都梦寐以求的,恨不得丰胸呢。

看着她,包裹的严严实实,看上去身材挺粗壮的去。查体,乳房达到了H杯。

她说太难过了,衣服店里都买不到,都要自己做,而且运动也费力,还容易长痱子、湿疹。

哎,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哎!这就是巨乳症。定义是乳房过度发育造成的体积过度增大,超过体重的3%,并且与人体各部分比例明显失调。

巨乳症有啥危害呢?

首先乳房饱满沉重,皮肤紧张,胸部有压迫感,疼痛,体型臃肿的很。而且,由于乳房太重,为保持身体轴线的均衡,长期姿势代偿,可导致脊柱畸形和颈椎关节炎

而且乳房下皱隙因受汗液浸渍和皮肤间断摩擦易于糜烂破溃,夏季尤甚。

且慢性乳腺炎也更青睐巨乳症患者。

是不是又想说,女人真惨?

呵呵,不要以为这个只有女性才有,男性的巨乳症的发病率更高。

啊,为啥会得巨乳症呢?

乳房肥大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与体内激素紊乱有关。

各种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疾病、肾上腺疾病或者非内分泌疾病如肝病、慢性肾衰、免疫系统疾病及妊娠期激素波动等引起内分泌激素失调,或者雌激素水平失调,刺激了乳房过度发育。

也有研究显示与遗传、肥胖、药物有关。而且乳房肥大可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如重症肌无力、慢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多缺陷综合征等。特别要提的是肥胖,研究显示对于体重指数>30kg/m2乳房肥大症患者,乳房的过度增长与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关联。

怎么治疗呢?

首先如果有原发病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

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这个案例的患者我们给与了乳房缩小整形术。

乳房缩小整形术作为乳房肥大症的根本治疗措施,包括有倒T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垂直切口上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环乳晕切口中央蒂乳房缩小整形术、L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

术后这个大姐乳房为F杯左右,还是很挺丰满的,但是基本不会影响生活了,穿衣运动都能像正常人一样。

而且手术结束基本不会复发。

#快问中医超能团#@快问中医

300斤女子减肥后留一身赘肉,花13万用赘肉来丰胸变火热辣妹

在减掉了超过一半的体重后,已经变得超瘦的学生把身上13斤的下垂皮肤切掉移植到胸部,从肥胖的奶奶身材,变成了比基尼辣妹。据英国媒体报道,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23岁的Jennifer Ognenovski,为了对抗对年的过渡饮食,两年前靠胃袖手术减掉了88公斤的重量,然而她却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80岁老人的身体里,直到手术帮她切除了多余的皮肤。

这名法律系的学生担心自己无法走路,甚至可能在毕业时就会死去,于是决定接受减肥手术。但在快速减肥后,她全身上下都挂着超过6.4公斤的皮肤,看上去就像“皱巴巴的纸”,“融化的蜡烛”。“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80岁身体里的22岁女人。由于我的皮肤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所以我需要做皮肤切除手术”

“因为我的皮肤太厚了,我买不到适合我的尺寸的衣服,我需要专门定制尺寸,买一些大的衣服来容纳宽松的皮肤。我减掉了90公斤体重,然而曾经我一直梦想减肥后能做的事情,比如穿无袖上衣,现在仍然是梦想。这一切是如此令人沮丧,更不用说太多皮肤引起的皮疹了”,去年她接受了Destination Beauty的手术,切除了她所有的松弛皮肤,并做了移植手术,用皮肤将她“下垂的a杯”变成了32DD

“我从手臂上取下了超过1.3公斤的皮肤,从腹部和下背部取下3.5公斤、从大腿上取下1.2公斤、从胸前取下400克皮肤。在那之后,我心里有了一种叫做自信的小东西,那是一种我以前从未有过或经历过的感觉,尽管手术带来了新的伤疤,但我很高兴我能穿一直梦想的衣服了,我为这些伤疤感到骄傲,因为它们讲述了我如何与肥胖症做斗争,并在最后变得更坚强的故事”

Jennifer的体重增长源于童年,那时她觉得有必要礼貌地吃完一盘食物,即使很饱了她依然会坚持吃下去。这将使她的体重增加到317斤,身体质量指数达到惊人的63.7,意味着她成为最严重和最危险的肥胖人群。“我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所有的家庭聚会都是以食物为中心的。我从小就被教导说,把食物留在盘里是不礼貌的,从那时起,我就喜欢吃东西,似乎永远都不够吃,我也永远不会完全满足”

知道了严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后,她担心自己为了获得法学学位而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我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法律学位,一想我一定要完成它,我就会想起自己太重了,连走路和生活都有问题。这让我不禁要问,如果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都活不下去,我的努力有什么意义呢?”,在接受了胃袖手术,控制食物、蛋白质摄入量,以及每周锻炼五次之后,Jennifer成功地减掉了一半以上的体重。但她被身体上松弛的皮肤所困扰

去年Jennifer飞到泰国曼谷寻找Destination Beauty,花费了£15,000(约合13万),前后一个月做手术来改变她的生活。“每天都有人不敢相信我已经变成这样”,“我觉得身体好轻,我可以锻炼身体,像我一直想的那样举起重物,不受松弛皮肤的限制”

Jennifer的体重已经瘦到了70公斤,今年晚些时候,她将带着自己梦想的身材毕业。现在她有了一个男朋友,甚至以前的霸凌她的人也祝贺她取得了惊人的成功。Jennifer迫不及待地想要毕业,因为她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古今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