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带绦虫啥(肥胖带绦虫的致病阶段)

央视新闻 0
文章目录:

吃了这种肉 有人体内长出4米长的虫子!预防方法→

近来,吴女士(化名)时常感到肛门瘙痒,人也有些消瘦,一次在洗澡时,吴女士居然发现肛门内排出了一节白色的片状物,这可把她吓得不轻。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的检测,证实了吴女士排出的这一小段白色物体为牛带绦虫的孕节。

确诊后,在寄生虫病所专家的帮助下,吴女士在医院感染科接受了规范的“打虫”治疗,排出了一条长约4米的牛带绦虫虫体,平安度过了这场“绦虫感染危机”。

带绦虫?孕节? 这都是什么东西?

带绦虫是绦虫的一种,因其成虫扁平,长如带状而得名,一般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常见感染人体的带绦虫除了这次吴女士感染的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外,还有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及亚洲带绦虫两种。

绦虫成虫的身体很长,可分为头节、颈部、幼节、成节、孕节几部分。其中孕节在虫体的末端,一个孕节内可含有数以万计的虫卵,孕节会从虫体上脱落下来,并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受挤压后使虫卵散出。牛带绦虫的孕节活力较强,且经常自动逸出肛门,这也是吴女士能从肛门发现节片的原因。

可怕的带绦虫 究竟是如何感染的?

带绦虫的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会在猪、牛、羊等动物的体内发育为囊尾蚴(即幼虫阶段),寄生于肌肉、内脏中。囊尾蚴呈囊泡状,乳白色,半透明,像一个黄豆大小,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形成米粒大小的白点,因此,含有囊尾蚴的猪肉也常被叫做“米猪肉”。如果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肉制品或内脏制品,囊尾蚴就会乘虚而入,附着于人体肠壁,在肚子里慢慢长大发育为成虫,之后开始排出孕节和虫卵。

需要注意的是,猪带绦虫的感染方式还不止于此。猪带绦虫的虫卵是可以直接感染人体的,如果误食猪带绦虫的虫卵或孕节,虫卵就能在人的体内直接发育为囊尾蚴,导致更为严重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

吴女士回忆自己的饮食情况,想起2023年她在旅游时吃了当地特色的牛肉,没有完全煮熟,可能就是牛肉中含有感染性的囊尾蚴,让吴女士不幸“中招”。

感染之后会怎样?

如果是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一般只在人体肠道内寄生,引起腹部不适、消瘦、肛门瘙痒等症状,偶可导致阑尾炎、肠梗阻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但如果是猪带绦虫感染,情况就变得有点复杂:

  • 如误食囊尾蚴,使其进入肠道发育为成虫,会引起腹泻、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与其余两种带绦虫感染类似;
  • 但如果是由虫卵感染,其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成虫,猪带绦虫的囊尾蚴会寄生于各类器官,如皮下、肌肉、眼部等,甚至可寄生于脑部,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如肌肉酸痛、视力障碍,严重的还可导致失明、癫痫、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

这么大的虫,有没有得治?

当然有得治!

对于成虫,我国传统的驱虫方法“槟榔南瓜子法”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槟榔对绦虫头节和未成熟节片有麻痹作用,南瓜子使虫体中、后段瘫痪,两药合用,可使整个虫体麻痹变软,失去对肠壁附着力,通过导泻药加强肠蠕动作用,将虫体排出体外。驱虫时查见头节十分重要,如果头节还附在肠壁,带绦虫就有可能继续生长,需要进一步的随访治疗。

对于囊尾蚴病,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以手术摘除虫体。

应该怎么预防?

  1. 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猪肉、牛肉或其他内脏制品;
  2. 尽量去正规的市场、超市购买经检验检疫的肉类;
  3. 处理食材须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如果怀疑带绦虫感染,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规范检查治疗。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责任编辑:赵汗青

广西一男子排出一米虫体!提醒:这种食物慎入口

日前,一位患者带着感染病门诊医生开具的大便常规医嘱,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门急诊化验室体液窗口前进行检查。患者将自带的标本交给医务人员,袋子打开的瞬间,医务人员看到里面竟是一条正在缓慢蠕动的虫体,摊开后的虫体竟达一米之长。

“工作这么久,这么长的虫体还是第一次见。”值班的检验师看到这一幕也很惊奇,从患者体内出来的,究竟是什么虫呢?

为了确认该寄生虫的种类,检验人员迅速对其进行检验和辨识。将虫体从塑料袋中取出后,将其置于托盘中,对虫体长宽进行了测量。该虫体长约1m,直径约3mm,呈乳白色稍黄,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略呈方形。通过对虫体的形态学分析及虫体孕节墨汁染色压片后,墨汁染色发现该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分支数目较多,在15~30支左右,通过以上特征最后确定该虫体为牛带绦虫。

与患者及接诊医生沟通后,检验人员发现该患者曾经食用过半生不熟的牛杂类食物,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了该患者感染了绦虫病。在电话回访患者的同时,检验医学科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了健康宣教,指导其避免再次感染绦虫病。

关于带绦虫

绦虫又称带虫,寄生在人体的有30余种,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多复杂,需要1~2个中间宿主,人可以作为一些带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在中国,常见的有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两种。人是两种绦虫的唯一宿主。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或内脏,引起囊尾蚴病。目前国内流行的地区主要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南方的云南和广西。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与链状带绦虫形态与发育过程相似。

近年来,绦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人群平均带绦虫感染率为0.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感染率高达6.7%,绦虫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食物种类增多,人们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食物,或直接食用含有寄生虫虫卵的生鲜食物的概率增高,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猪带绦虫病是由于食入生的或未烧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所致,而牛带绦虫感染则与食入含有囊尾蚴的未煮熟的牛肉相关。带绦虫病症状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而囊尾蚴致病危害远较带绦虫成虫大,尤其是当囊虫侵入脑部时,可出现颅内高压性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亦可出现癫痫发作、失明等症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知识水平,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生熟分开、不吃生或未熟的猪/牛肉,严防“病从口入”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根本。

带绦虫防治方法

1. 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2. 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 加强屠宰场的工作,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肉。

4. 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为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 及时治疗病人。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

综合:柳州人医、柳州晚报

来源: 南宁广播电视台

恐怖!女子体内“揪”出10米长虫,原因是这个,医生提醒

钻进体内的虫子

到底能有多恐怖?

近日

40岁女子小贝(化名)的遭遇

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医生竟然从她体内

“揪”出一条长达10米的寄生虫!

肛门刺痒难忍

寄生虫半夜爬出

从半年前开始,小贝时常觉得肛门处痒痒的,晚上尤其刺痒难忍,半夜都会被痒醒。此外,内裤上也经常会有一些白色的片状物。

有一天,小贝在洗澡时突然“菊花”一紧,一条2厘米长的白色物体滑了出来,可怕的是它竟然还在蠕动!“有几次半夜睡着了,被会蠕动的感觉惊醒,它半夜出来,会爬到大腿这里,然后再退缩进肛门。”

此外,小贝发现大便上常常会有“没有消化的白色面条”,在网上一通搜索,自己体内可能是生了寄生虫,于是买了打虫药服用,然而只消停了一阵,没想到,虫子还在,还越来越“嚣张”。

这下可把小贝吓得花容失色,急忙前往瑞金医院就诊。

医生揪出罪魁祸首

南瓜籽 槟榔就能治?

接诊的感染科史冬梅副主任医师听小贝讲述了病情后,立即安排检查。检验科对小贝带来的白色物体进行了显微镜下的检验,结果显示,这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带绦虫的孕节(里面有虫卵)。

带绦虫,属于绦虫的一类,主要包括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有的成虫可以长到十余米,寿命长达30年甚至更长。

感染了带绦虫会有什么后果?

史冬梅医生介绍说:如果是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只存在人的小肠内,会引起腹泻、人体消瘦等症状,长期还有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和肠穿孔。

但如果是感染了猪带绦虫,除了进入肠道成为成虫外,还有可能在幼虫阶段(囊尾蚴)寄生在皮下、肌肉、甚至眼内和脑内,引起失明、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

找到了病因

就能对症下药

第二天一大早

医生给小贝带来了四样东西

南瓜籽粉、槟榔煎液、

泻药和饮用水

小贝有点纳闷

这是药吗?

中国传统、有效的驱虫方法是把生的南瓜籽粉和槟榔煎成汤液,按照次序和一定时间间隔服下。

槟榔中的槟榔碱可以麻痹虫体前段,南瓜籽中的瓜子素可以麻痹虫体中段和后段,寄生虫被麻痹后,虫体僵直,然后再喝导泻药和大量清水,就能将整条绦虫完整的驱出体外。

医生介绍,传统的驱虫方法不仅疗效更快,还更利于后续治疗。

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张永年老师解释说,一般的驱虫药会把整条虫子打碎,然后排出体外。要判断是否驱虫成功,还需要观察3个月,若粪便中没有孕节,才能判定驱虫成功。“如果头节还在,虫子还会继续生长,就好像壁虎一样,断了尾巴,还能继续长回去。”

此外,完整的带绦虫排出,还可以鉴定虫种,指导后序治疗和随访。

其实早在1200多年前,就在中国古医书中记载了采用槟榔治疗肠道寄生虫。50年代,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的专家,率先将“南瓜籽 槟榔”这一驱虫组合推向全国,疗效良好。

绦虫如何进入体内

只因吃了生牛肉

“神药”很快见效,当天下午,小贝就排出了这条完整的绦虫,头节、颈节等都在,长达十米,还是活的!经专家检验,是一条牛带绦虫。

听了医生的诊断,小贝恍然醒悟,想到这条绦虫是怎么进入体内的:2023年年初,在江西旅游时吃了当地的特色生牛肉,或许就是那时中的招。

史冬梅介绍,这种寄生虫趴在小贝的小肠上,不断吸收营养成分。看到玻璃器皿里趴着的虫子,小贝感叹道:一年多时间,我居然把这条虫子养得这么肥!

史冬梅医生还提醒说

吃生肉其实暗藏危险

吃生的或者没煮熟的牛肉、猪肉,都有可能感染带绦虫;

吃生鱼片可能会感染阔节裂头绦虫;

吃未熟透的蛙和蛇等感染曼氏迭宫绦虫,其幼虫可以寄生在皮下、眼睛、内脏甚至脑内。

所以

要想安全地享用美食

唯一的方法就是煮熟煮透

假如已经食用了未经煮熟的肉类

担心自己感染了寄生虫

应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办法

及时就医进行寄生虫检测

专家提醒

在使用传统中医驱虫方法时,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在驱虫过程中,若药量和节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虫体缠结,进而引发肠梗阻等情况。

综合:新闻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来源: 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