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肉食动物肥胖(肉食动物体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可可西里野狼“胖成网红”,该不该投喂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

不经意间,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成为了网红。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青海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因经常被过往游客和司机投喂,已经“判若两狼”:不但体型变得滚圆,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撒娇讨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可可西里野狼“被投喂胖成网红”,网友开始担心了)

有专家呼吁不要投喂野狼,不过对专家的观点,网友回怼的多,认同的少。比如,“一只受伤的老狼没有捕食能力,路人投喂才是对的,因为它已经不具备单独生存能力”“熊猫干预的时候,怎么不讲了?”“自然生存法则因为一只狼被投喂,就被弄乱了,这法则也脆弱到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些观点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有些纯粹却是为怼而怼,有些确实是不了解野生动物和自然的一些规律。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这也意味着,可可西里保护区不能随意穿越,即便获得批准可以穿越和游览,也不能随意投喂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它们自有其生存规律。

美国明尼苏达州伊利市的国际狼中心创始人大卫·梅奇等人,在加拿大西北部埃尔斯米尔岛的自然环境中,对野生狼群观察研究了13年,发现因对领地和食物的竞争,狼群间的杀戮一直都存在。在自然保护区内,被观察到差不多有14%-65%的狼,死于狼群间的争斗。那么,人类要如何干预它们的“战争”?

此外,狼群中的狼到了一定年龄,也会自然衰老而死亡,在濒临死亡时,老狼也会离群索居。这是狼生存的规律,死亡是它们的一个自然环节,也为其他食肉者提供了生存的需求。因此用不着对它们生老病死而担忧,除非因为人类和自然的原因而导致某一区域内的狼濒临灭绝。

在自然保护区内,近年来管理人员发现,游客不只是投喂狼,被投喂的动物发展到高原鼠兔、棕熊等野生动物。这种行为首先是有可能打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里的各种动植物,都遵循着生态循环和平衡的规律,如果投喂一些动物,让他们过度生长,其种群就会壮大和增多,另一些物种则会相应减少。

再如投喂野狼这种肉食动物,也会影响其捕食能力,当人类的投喂行为难以长期保持时,也会导致被投喂的动物因失去生存能力而减少,甚至濒危。

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讲,在自然保护区,人们游览的首要因素是安全。距离野生动物太近,包括投喂,有可能激怒野生动物,导致出现攻击和防御行为。如果因此造成有人或者动物伤亡,也是不必要的。

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除了不应投喂动物,更不能捕杀、触及、抚摸野生动物,如高原鼠兔、旱獭等。因为它们是多种病原体的宿主,如果游人出于好奇和“爱抚之心”而抓捕和抚摸它们,可能会导致鼠疫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这种情况早就有先例,并非危言耸听。

因此,不只是可可西里的狼不能投喂,其他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狼、其他野生动物也都不能投喂。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少一些亲密接触,对谁都好。

来源: 澎湃新闻

可可西里野狼“胖成网红”,该不该投喂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

不经意间,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成为了网红。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青海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因经常被过往游客和司机投喂,已经“判若两狼”:不但体型变得滚圆,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撒娇讨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可可西里野狼“被投喂胖成网红”,网友开始担心了)

有专家呼吁不要投喂野狼,不过对专家的观点,网友回怼的多,认同的少。比如,“一只受伤的老狼没有捕食能力,路人投喂才是对的,因为它已经不具备单独生存能力”“熊猫干预的时候,怎么不讲了?”“自然生存法则因为一只狼被投喂,就被弄乱了,这法则也脆弱到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些观点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有些纯粹却是为怼而怼,有些确实是不了解野生动物和自然的一些规律。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这也意味着,可可西里保护区不能随意穿越,即便获得批准可以穿越和游览,也不能随意投喂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它们自有其生存规律。

美国明尼苏达州伊利市的国际狼中心创始人大卫·梅奇等人,在加拿大西北部埃尔斯米尔岛的自然环境中,对野生狼群观察研究了13年,发现因对领地和食物的竞争,狼群间的杀戮一直都存在。在自然保护区内,被观察到差不多有14%-65%的狼,死于狼群间的争斗。那么,人类要如何干预它们的“战争”?

此外,狼群中的狼到了一定年龄,也会自然衰老而死亡,在濒临死亡时,老狼也会离群索居。这是狼生存的规律,死亡是它们的一个自然环节,也为其他食肉者提供了生存的需求。因此用不着对它们生老病死而担忧,除非因为人类和自然的原因而导致某一区域内的狼濒临灭绝。

在自然保护区内,近年来管理人员发现,游客不只是投喂狼,被投喂的动物发展到高原鼠兔、棕熊等野生动物。这种行为首先是有可能打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里的各种动植物,都遵循着生态循环和平衡的规律,如果投喂一些动物,让他们过度生长,其种群就会壮大和增多,另一些物种则会相应减少。

再如投喂野狼这种肉食动物,也会影响其捕食能力,当人类的投喂行为难以长期保持时,也会导致被投喂的动物因失去生存能力而减少,甚至濒危。

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讲,在自然保护区,人们游览的首要因素是安全。距离野生动物太近,包括投喂,有可能激怒野生动物,导致出现攻击和防御行为。如果因此造成有人或者动物伤亡,也是不必要的。

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除了不应投喂动物,更不能捕杀、触及、抚摸野生动物,如高原鼠兔、旱獭等。因为它们是多种病原体的宿主,如果游人出于好奇和“爱抚之心”而抓捕和抚摸它们,可能会导致鼠疫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这种情况早就有先例,并非危言耸听。

因此,不只是可可西里的狼不能投喂,其他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狼、其他野生动物也都不能投喂。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少一些亲密接触,对谁都好。

本期编辑 邹姗

美一头棕熊成为“年度最胖熊”,体重达635公斤,像挺着啤酒肚

在大型食肉动物中,棕熊也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重在80-600千克不等。而近日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国家公园中,一头体重635公斤的大棕熊在“胖熊周”比赛中夺冠,获得今年“年度最胖熊”的称号。

据介绍:“胖熊周”是卡特迈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每年都会举行的活动,通过网友们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胖的熊。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人们关注这里的熊,并呼吁保护熊类,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等,毕竟这里是生活着2200多头棕熊的栖息地。

今年这头最胖的棕熊获得称号,更是被命名为“Bear 747”,就是以波音747巨无霸客机命名的“747熊”,表示该头棕熊体型庞大,获得2020年度最胖熊大赛的冠军,获得“年度最胖熊”的称号。

为什么要关注棕熊的身材,而且这头棕熊的体型肥胖,像挺着一个大啤酒肚,不怕影响棕熊?这是因为棕熊是需要冬眠的熊类,在冬眠前期,吃得越多,长得越胖,对需冬眠的棕熊是很重要的,因为棕熊几乎不再进食,它们的体重会减少三分之一,能够挨过冬天完全依赖于在进入巢穴前积累足够的脂肪储备,所以这个阶段,棕熊越胖越好

在卡特迈国家公园中的棕熊种群,由于每年的这个时期,是鲑鱼的回溯的季节,会有大量的鲑鱼出现在保护区的河流中,让棕熊种群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有时一头棕熊能一天捕食40多条鲑鱼,让它们获得足够营养,也是棕熊最容易长胖的时间,因为大量的食物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棕熊长胖,是为了准备冬眠的,而且棕熊可以冬眠长达6个月,所以棕熊种群从7月到9月要大量进食,在夏季期间不停的找东西吃,确保体内有足够的脂肪能够过冬,存储的脂肪足够冬眠阶段。所以通过举办“年度最胖熊大赛”,关注棕熊的生存状况,并呼吁保护棕熊。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