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羊上脑肥胖(羊上脑的特点是什么)

养殖一家人 0
文章目录:

羊上脑是哪个部位,羊上脑是涮食佳品

羊上脑是哪个部位图解

“上脑”部位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由于是接近头部故称为上脑。主要产品如羔羊上脑砖。

羊上脑肉的特点

羊上脑肉是肉质最细嫩的部位,脂肪交杂均匀,脂肪沉积于肉质中形似大理石花斑,适于熘、炒、氽等。尤其是在火锅和涮羊肉中,因其有肥瘦兼备的特点,所以上脑是最受欢迎的部位之一。

羊上脑并不是羊脑

羊脑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可补虚健脑、润肤。烹调法通常是煎炒、切块油炸或磨成泥与奶油或牛奶混合。

而羊上脑则指的是脖颈后,接近头部的那部位的肉。

图文来源:牛羊班

书摘|冬天,是一个心安理得发胖的季节

“冬天,是一个令人心安理得地发胖的季节。”甘肃作家张子艺在《寻味西北》中已经为“吃货”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理由——不是最近食欲旺盛,是因为天一冷下来,人就会眷恋在食物中获得暖意和能量。

《寻味西北》

张子艺 著

领读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张子艺

没有人能抗拒涮羊肉,尤其是在冬天。虽然人们言之凿凿地说,“秋风起,涮羊肉”,但跟涮羊肉真正的热恋,还是在冬天。

尤其是深冬。寒冷像一层厚的雾气笼罩世界,人们瑟缩着脖子,肢体僵硬,徒增一种为生活奔波的辛酸无力感。所以,动物本能驱使着我们,所有的毛孔都在叫嚣:去吃滚烫的食物,去吃动物脂肪,去吃蛋白质,去吃红色的肉!御寒。

我最初对美好家庭的想象来自《读者》中的一篇文章,18世纪末期,昏黄的灯光下,花白头发的苏珊奶奶用小锅子咕嘟咕嘟炖着肉汤,雾气使玻璃挂上了白色的轻雾,影影绰绰看到奶奶戴着头巾切洋葱、切土豆、切胡萝卜……那年我十岁,用灯光、雾气、食物拼凑起关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在西北,要在冬天走过一条灯火辉煌的街巷,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天是冷的,地是冷的,空气是冷的,树上刮起的风也是冷的。但街道两边的餐厅是热的,不仅是热的,它们还是滚烫的,隔着附了雾气的玻璃,里面的人虽然脱了羽绒服,但脸色红晕,身体舒展,与窗外瑟缩的行人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刻,我身上的人性荡然无存,被动物欲望统治的我,露出能咬开啤酒瓶盖的森森白牙,笑眯眯地在一张彩色的菜单上勾勾画画——进来的一定是一家涮羊肉店。

服务员端着一铜锅矿泉水来到桌前,依次在空空如也的锅里倒入姜片、花椒及一些看不出来原料的秘制调料,人们耐心地盯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电磁炉不是不能用,但看不到火苗的锅子明显少了很多温暖的人气和期待。

所以,接下来就是大碗吃肉了。西北的食物原本就不是以精致取胜,跟北京涮羊肉精致到黄瓜条、羊里脊、羊上脑、筋肉不同,兰州人点单随意得多:“两盘鲜切,两盘带骨肉,两盘羊肉卷,一盘肥牛,白菜、豆腐随便上一份。”这是普普通通三四人的一餐饭。

羊肉无论是哪个部位的,只要店家有鲜切的勇气,终归不会太差。能拿出手工鲜切的羊肉,都是宰杀后未经冷冻的肉,北京的涮羊肉商家以将装满盘子的肉覆放不掉为优,其实,但凡好的羊肉都应该有这样的标准,肉类本身的黏性会使它附在盘子上,而冷冻过的羊肉会软趴趴地渗出血水,滑溜地落下盘子。

但是兰州人不在这些事情上较真。或许北京是大城市,餐厅里来往的陌生人较多,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示优质,兰州虽然也好几百万人,但还残留着一些农耕文化的温情,掌柜说不说,我们都会信肉是好的,是精选的,是精心切的。

再者,我们不应该怀疑兰州人吃羊肉的经验。每个兰州人面对羊肉的时候,舌尖自带雷达。能够在兰州口耳相传的餐厅,我们可以不信老板,但是必须相信兰州人关于吃羊肉的尊严。

点单后上的带骨羊肉,是需要一开始就下锅的。骨头下锅炖四十分钟,羊肉的鲜味散发,香气在空中散而未散,这是最好的时机。就像玫瑰精油,在花苞含苞欲放,香气和精油最大限度地产生时,摘下花朵,萃出高质量的精油。

所以,四十分钟就是一个最适合的时间,带骨羊肉已经去除了生味、腥气,在大火中开始散发出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杂环类(含硫、含氮或含氯)等混合的香气。嗨,这么说可就太没劲儿了。

总之这是极限,饥肠辘辘的人在面对一口咕嘟嘟不停翻滚的铜锅时的耐性,也就顶多坚持这么久。有些跟老板熟悉的客人,会在下班前预约一口锅和带肉羊骨,让老板先安排锅子咕嘟嘟滚起来,等到带着寒气的人一进餐厅,一落座,就可以直接将手边的羊肉下锅涮起来了。

但我总觉得少了一些等待的美妙心情和仪式感。所以,基于食物的最佳赏味期、人的耐性等综合考虑,人们手里捧着由玫瑰、红枣、桂圆、芝麻、冰糖、茶叶等多种配料组成的三炮台,一边聊聊近期的工作、生活,一边看着锅里的水和带骨羊肉慢慢地沸腾、翻滚,一种富裕而温存的心情油然而生,这是涮羊肉的前菜,人们在等待中逐渐变得饥肠辘辘,目光不自觉地开始望向锅里。

那么,就开动吧。在涮羊肉时,有一种约定俗成、牢不可破的习惯——先涮的羊肉必定是厚厚的鲜切。不是用筷子尖尖提着一头的七上八下,而是整盘涮下去,如果不够,再下一盘。羊肉下锅以后,就像是大戏开场的那一声定音锣,人们定了神,安心地看着锅里慢慢溢出热气,开始搅和自己碗里的麻酱香油,向服务员要葱花、蒜苗——先打一碗汤喝起来。

所以,当一碗滚烫、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顺着喉咙滚进胃里的时候,大概率铜锅里漂浮的羊肉也已经熟得七七八八了。

这又涉及一个硬知识点。七八成熟的羊肉是最嫩的,嫩里面有羊肉的新鲜血脉带来的弹牙的韧劲,趁着最佳赏味期,人们纷纷下箸大口吃肉。已经下锅煮汤的羊骨还要留在锅里继续煮下去,就像火锅里的鸡爪、鸭掌这些耐煮的食物一样,一定要让它们煮到最后,煮到一场盛宴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们方才捞起,慢慢地吸食骨髓等部位。

此刻,一场盛宴才刚刚拉开序幕。鲜切羊肉带来的鲜弹口感只是开场。有些人喜欢将鲜切煮很久很久,煮到肉已经彻底放弃抵抗,长期奔跑带来的蛋白质都已经失序的时候才入口。但对大多数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弹牙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只有老年人和儿童才喜欢软糯的食物,再者,羊肉的最高美味标准也并不是软糯啊。

那么,羊肉卷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薄而透光的羊肉卷红白相间,就像是用空气变了魔法一样,因为肉卷之中充满了空气,所以显得空前地多、空前地紧密而膨胀,一斤羊肉能刨出来五大盘羊肉卷,如果鲜切只能切一盘。

所以,挨挨挤挤的羊肉卷就像是虚张声势的士兵一样,大声吆喝和呐喊能糊弄一阵子,但一下锅,肉卷被滚烫的热水一煮,立即缩小到原本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小,有时候不留神,筷子都找不到肉卷滚到哪里了。

羊肉卷也是好的,只要在锅里滚三四次,羊肉就被烫熟。如果说鲜切羊肉跟麻酱之间还略微有些生分,那么羊肉卷就是麻酱的黄金搭档,因为羊肉卷孔洞多,拧成一个中空卷翘的肉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裹上厚厚的麻酱,再放入口中。

吃肉必须喝酒。在北方,没有酒的肉是寡淡的,是单薄的,是纤弱的,甚至是令人感觉十分遗憾的。

有些地方喜欢喝热酒,要滚烫的酒,配滚烫的饭。但在兰州,人们普遍没有温酒的习惯。一口滚烫的羊肉,抿一口透心凉的酒,油脂带来的富足感被酒冲淡,带着寒气和杀气的酒像一柄剑一样劈过来,人们因食物带来的涣散被立即击退,于是,酒正酣、肉正香,外面的寒冷和风雪,似乎也静止下来了。

铜锅继续咕嘟嘟地滚着,下半场开始了。早先准备好的白菜、豆腐、萝卜开始逐个被下入锅中。在对动物油脂的极大满足下,人们需要一些蔬菜来清清口。

你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民族,西餐用红酒、白葡萄酒来清口,作为菜肴之间的间隔。但在中国,就算清清口,也必须是实际的、能够果腹的食物。

萝卜、白菜是北方冬日最常见的食物,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所有的绿色蔬菜都因为寒冷而在深秋开始就不见踪迹,只有这些耐储存的蔬菜才得以出现在北地的餐桌上。

但并不仅仅是蔬菜的味道。沸腾了一个多小时的铜锅里,原本已经是一锅极鲜的肉汤了,将寡淡的食物投入鲜美的肉汤中,有些人喜欢撒点葱花、蒜苗,连汤带菜喝一碗——“原汤化原食”。

这真是令人心满意足的一餐饭。出门的时候,羽绒服是敞开的,围巾斜挂在身上,帽子是歪的,人们热气腾腾地走进寒气里,毫无惧色。

(文本摘选自《寻味西北》,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羊身上最“精华”的6块肉,老屠夫常留给家人吃,内行人也抢着买

羊身上最“精华”的6块肉,老屠夫常留给家人吃,内行人也抢着买

已经二月下旬了,但天气还是那么冷,坐着不动的话就会手脚冰凉,平时还是要多吃些驱寒的食物,比如羊肉。羊肉虽然有一些膻味,但处理好了味道还是很鲜美的,而且肉质非常细嫩,适合多种烹饪方式,经常吃一些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羊肉的部位很多,哪些部位好吃呢?老屠夫介绍,有6个部位的肉质非常好,自己也会经常留着给家人吃,而懂行的人也抢着买。

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哪些羊肉好吃,喜欢吃羊肉的朋友快记下来,下次照着买。

1、羊里脊

里脊肉是牲畜(猪、牛、羊)身上最嫩的一块肉,一头也只有2条里脊,肉质鲜嫩多汁,腥膻味小,适合多种烹饪方式,比如煎、炒、烤、涮、煮等,非常好吃。

不过,羊里脊要比猪里脊、牛里脊小得多,一头羊只有一两斤里脊,数量稀少,是非常抢手的好肉,所以价格也比较贵,一斤能买到65元以上,但资深吃货不嫌贵,提前和肉贩子预订,不然就买不到了。买羊里脊肉,一定要注意是完整的一长条肉,没有切过的,才是真里脊。

2、羊排

羊排是羊的肋骨,肥瘦相间,没有筋,表面有一层白色的薄膜,越肥越嫩,脂肪覆盖率好,肉质松软,鲜嫩多汁,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羊排的做法很多,适合涮、烤、炒、爆、烧、焖等,久煮不老,肥而不腻,太香了。羊排好吃,自然价格也不便宜,在我们这里,一斤至少45元以上,还不好买到,想要吃的话必须赶早,否则就卖光了。

3、羊上脑

羊上脑是羊的脖颈后、肋条前的部位,分布在脊椎骨的两侧,由于靠近头部所以叫上脑。由于这个部位经常运动,所以羊上脑是羊身上最细嫩的部位,脂肪夹杂在瘦肉之间,形成了大理石状的花纹,适合涮、烤、煎等做法,尤其是涮火锅非常美味。

4、羊肩肉

羊肩肉是羊腿上方,脊椎两侧的肉,这个部位的运动更多,所以羊肩肉的脂肪分布更加均匀,肉质滑嫩,味道鲜甜多汁,适合做炖羊肉、烤羊肉、红焖羊肉等。

5、羊腿肉

羊腿肉分为羊前腿和羊后腿,肉质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羊喜欢蹦蹦跳跳,都是用后腿发力,所以后腿的肌肉发达,瘦肉多脂肪少。而前腿的运动较少,所以肉质更肥一些,不过口感非常软嫩,比后腿要好吃一些。

就一个羊后腿,还分为了尾龙扒、针扒、烩扒、羊霖4个部分。

尾龙扒是羊的臀尖肉,肉质较好,肌肉纤维丰富,上部有一层夹筋,去筋后都是嫩肉,可以代替里脊肉。

针扒肌肉较多,脂肪、筋膜比较少,肉质细嫩。

烩扒是臀尖肉下面,两腿裆部相磨处,也叫“磨裆肉”,肉质粗糙松散,有很多的脂肪,还有一些筋。

羊霖肉是羊腿前端和腰窝肉相连处,有一块凹形的肉,有三层夹筋,肉质瘦而嫩,也叫元宝肉。

这4个部分的肉,都适合中餐煎、烤、烹、炸和西餐羊扒,口感嫩、味道香。

6、羊蝎子

羊蝎子就是完整的羊脊椎骨,上面还有里脊肉和脊髓,只是因为外形和蝎子很像,所以被称为羊蝎子。羊蝎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钙等最适合做清汤火锅,味道鲜美。

经过长时间的焖煮,羊蝎子中的营养物质彻底释放,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达到补钙的功效。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