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医院肥胖代谢科(医院肥胖代谢科检查什么)

中原医生 0
文章目录:

很多人不知道减重代谢科,专为肥胖人群成立的科室

——梁宝松/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建成/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

管住嘴迈开腿不能解决所有的肥胖

各位朋友,说起来超重,肥胖,也许你会不以为然!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当看到一个小孩胖乎乎的时候,我们总是感到非常高兴,白胖白胖的小孩,充满了喜感!

可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速度加快,对外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西方生活方式传入我国,我们的人群中胖子也越来越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人们的体重在标准体重的附近,就算是高一些,只要不是高的离谱,也不全是太大的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管住嘴,也就是制定出科学的进餐数量和品种,加上合理的运动处方,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人们的体重还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错过了这样微胖控制体重的时机,变成了超级肥胖者,这样的肥胖,不光是影响身材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他们身体的健康,严重的肥胖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会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由这四高所引起的糖尿病,脑梗,心梗,肾功能异常和肝功能异常,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肥胖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这样的超级肥胖者,单纯靠管住嘴,迈开腿,已经几乎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针对这样的患者,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手术减重!手术减重的标准是什么呢:1.体重指数超过32.5;2.腰围,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3.合并不可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患者,需要检查心肺功能,胃镜,了解是否适合手术。

手术方法,是通过腹腔镜,切掉胃大弯,采取袖状胃手术,减少胃的容积,减少食物的吸收,通过控制营养吸收的量,减少能量供应,让患者的体重下降,达到合理的体重范围!

各位朋友,大家看明白了吗?体重低了不对,高了也不好!只有健康的体重,也就是体重指数在18~24才是最佳状态,如果发现体重指数略微高于正常,需要尽早采取措施,管住嘴,迈开腿,燃烧多余的脂肪,让自己恢复到正常体重。如果体重超的太多,超过了32.5,已经到了影响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的程度,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了,也许,减重手术可以帮助你恢复健康!(本号总顾问梁宝松教授,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两周减重16斤!湘雅三医院肥胖代谢病综合门诊“首战告捷”

#长沙头条##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不吃减肥药,不做减肥手术,仅通过合理饮食和低强度运动,两周减重16斤”——1月24日,接受减重管理14天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肥胖代谢综合门诊(下称“肥胖门诊”)患者李先生的“减肥大战”取得初步胜利。

“肥胖门诊”由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和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强强联手”组建,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为肥胖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减重方案,并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于2025年1月9日开诊。李先生是“肥胖门诊”首位患者,良好的诊疗效果意味着“肥胖门诊”首战告捷,也为门诊的后续工作注入一剂“强心针”。

1月9日,李先生挂号后,按照医生指导在健康管理医学中心进行了相应的检查。结果发现,李先生患有原发性肥胖,内脏脂肪等级严重超标,脂肪肝程度为“重度”。更让人担心的是,肥胖已引起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多种问题,心血管病风险极高。

结合李先生的检查结果、生活方式等情况,“肥胖门诊”的多位专家会诊,为李先生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

饮食方面提供饮食原则、一日三餐分配原则以及食物“白名单”和“黑名单”,在健康的大原则下尽量保证患者选择食物的自由度,并做到基本“吃饱”。

考虑到李先生的血压高达173/113 mmHg,专家组建议其每天服用降压药,开出的前期运动处方则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不举铁不跑“马拉松”,只需每日步行1.2万步,待运动能力提升后再适时提升运动强度或增加抗阻训练。

同步建立专属“多对一”VIP服务群,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和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多位专家在群里随时“待命”,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监督、保证患者保质保量执行方案。

与此同时,专家组以周为单位出具体重干预阶段性总结及建议,并根据患者打卡的各项指标,及时指导其调整药物剂量、运动强度及饮食细节。

1月10日,李先生按照干预方案开始“打卡”。一周后,李先生的减重效果远超预期:体重从131kg下降至125kg,血压从173/113 mmHg下降至140—150/80—88 mmHg;心率从108次/分下降至80—88次/分。干预两周后,李先生的体重进一步下降至123kg,血压和心率则降至正常范围。惊人的指标改善,让李先生和专家组都备受鼓舞。

但李先生的“减重之旅”才刚刚启航。接下来,肥胖代谢综合门诊专家组将为李先生“量身定制”强化版干预方案,助力其将减重进行到底,并为李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专业守护。

湘雅三医院国际医疗部肥胖代谢病门诊特色:

1、多学科团队

汇聚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和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对肥胖症诊疗经验丰富的专家。采用中心化管理、一站式挂号,不用东奔西跑,享受贴心服务。

2、个性化方案

根据身高体重、人体成分分析、工作生活特点等,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每周三餐食谱、运动处方及药物处方。

3、全程监督

就诊后的两周,提供全程监督服务。拥有专属VIP管理群,专职健康管理师根据阶段性体重管理目标和方案调整需求,安排多次门诊就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胃肠外科Ⅱ科 李鹏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半数成年人肥胖、超重,首个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揭牌

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带来的食品物资可获得性增强,我国的肥胖、超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肥胖率为16.4%,超重率为34.3%,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65.3%。肥胖已成为我国公众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整合资源推进肥胖防治工作。2024年12月18日,暨大附一院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医院党委书记郭军、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朱晓峰,医院副院长黄立安、副院长杨景哥及多学科专家共同出席揭牌仪式。

多学科协作:构建肥胖代谢管理体系

18日上午10点,一名49岁的肥胖症患者拄着拐杖走进了综合诊疗中心接受了杨景哥的诊疗服务,身高仅155厘米的她,BMI指数超过了40,过高的体重甚至让她的膝骨关节都发生了病变。在专业的肥胖干预诊疗之余,来自运动医学中心的专家也为其提供了专业运动建议。“一次门诊,同时解决肥胖人士的多种问题,正是中心设置的初衷。”杨景哥告诉南都记者,在综合门诊中,医院配置了和肥胖相关的所有从内分泌、代谢、运动骨科、营养、精神心理、心血管等多个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资源,力争为减重人士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肥胖的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类似于慢病管理,需全面考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并为其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据悉,随着我国肥胖率的不断上升,肥胖及其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当前公众对于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以及科学减重方法的认识尚不充分,医疗机构在跨学科合作方面也存在提升空间。肥胖不仅被视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更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今年4月,暨大附一院因其在肥胖症治疗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疗机构。医院每年成功实施600-800例减重手术,在减重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院减重外科专家王存川教授强调,手术治疗并非万能,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差异化需求。他指出,鉴于肥胖患者的成因、健康状况及治疗目标各不相同,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的综合诊疗模式来应对。

基于这一理念,医院整合了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儿科等多个紧密科室,并联合心内科、运动医学科、精神医学科、康复科、睡眠医学中心、内镜中心等多个相关学科,共同成立了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诊疗”为核心特色,各学科专家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优化诊疗流程:倾力打造肥胖诊疗3.0版本

“当下的肥胖诊疗大多属于1.0模式,以减重外科或营养科等单一科室完全主导;部分医院开展了多学科诊疗,属于肥胖诊疗的2.0模式,由单一科室带领,再根据实际转诊或组织多学科MDT。”杨景哥介绍,在这些传统肥胖诊疗模式中,患者常常面临诊疗流程繁琐的困境,不得不奔走于多个科室之间。为改变这一现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倾力打造了肥胖诊疗3.0版本——“一站式”多学科综合减重门诊。

这一创新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集成与协同。在该门诊中,从挂号、分诊、多学科诊疗、身体成分分析、抽血检查、支付,都在诊间完成,患者即可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杨景哥介绍,医院精心整合了减重领域的专家资源,由主诊医生作为诊疗团队的核心,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评估能力,不仅细致入微地分析患者的肥胖成因、健康状况,还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与期望,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减重计划。

在主诊医生的引领下,相关专科医生紧密协作,共同为患者打造科学、连贯的减重方案。对于轻度肥胖患者,门诊可能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辅以心理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可能联合内分泌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甚至考虑外科手术干预,如减重手术,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控制体重。

推动公众认知:倡导科学减重理念

肥胖症的防治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议题。在强化临床诊疗的同时,中心也会将提升公众健康认知视为己任,多管齐下,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健康防护网。该中心将通过健康讲座、线上科普活动等形式,把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以及体重管理的理念传播到公众心中。

同时,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还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精准医学在肥胖防治中的应用。杨景哥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与技术创新,精准把握每一位患者的肥胖问题,为他们量身定制出更为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并引领国内肥胖防治领域的发展方向。未来,团队还将致力于构建以暨大附一院为网顶,广州天河区级医院和17家社卫中心网底的天河肥胖防治网络。为广大天河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肥胖防治医疗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关炳生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