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工作室(肥胖效果图)
引领肥胖诊疗新征程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推进基层医疗提质增效 提升慢病管理能力建设——内分泌代谢科体重管理肥胖诊疗专项能力交流会(广州站)”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会议聚焦肥胖诊疗领域,旨在促进内分泌代谢科在该领域的发展,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
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秘书长王瑾介绍,联盟于2023年成立,目前已有600余家申请单位,首批有98家单位加入,后续将逐步扩大。在过去的工作中,联盟发布了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组织编写并发表糖尿病患者管理相关专家共识,未来还将拓展至肥胖与其他疾病的共识编写,以及制作患者教育和诊疗流程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宏详细回顾了该院肥胖专科的建设历程。从2000年接触肥胖诊疗、2012年开设肥胖专病门诊,到2016年成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委会,再到2017年建立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等重要节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肥胖专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诊疗体系与团队架构。科室成员在肥胖诊疗领域各有所长,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广东省乃至周边地区肥胖门诊的建设与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肥胖专病门诊有两条主要干预线,即药物干预及菌群移植干预。在诊疗过程中,从临床筛查、问诊、体格与实验室检查,到继发性肥胖鉴别、并发症管理等环节均有规范操作,采用临床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模式,早期通过微信群、后期结合App进行患者随访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减轻工作负担,同时注重数据管理与队列建设,以提升诊疗效果与科研水平。
陈宏认为,肥胖诊疗需多科室联合,但不赞同过度依赖多学科会诊(MDT)常规化。内分泌代谢科要强调内分泌科在长期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掌握主导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避免外科过度主导导致患者后期管理不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杨锐深入介绍了菌群移植技术在肥胖与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从技术发展历程、政策支持、操作规范,到菌液制备、定位方法、疗程剂量、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技术治疗胃轻瘫、便秘腹泻交替等疾病效果显著,体重下降有效率接近70%(以5%体重下降为标准),且安全性良好,为代谢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陈容平强调,门诊应注重温馨、特需、个体化,整合医学营养治疗、运动评估、心理支持等多方面资源,构建完善的慢病管理模式。同时,他介绍了医保与自费结合的收费模式探索,以及基因微生物检测在肥胖诊疗中的潜在价值,指出肥胖合并糖尿病是管理重点,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与减重手段涌现,呼吁内分泌科积极建设肥胖门诊与糖化门诊。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张振对肥胖患者长期体重管理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进行了解读。他回顾了历届指南更新情况,指出当前指南在肥胖诊断标准上,仍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主,结合腰围、腰臀比等辅助指标,强调肥胖作为慢病的管理原则,包括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他还详细介绍了肥胖诊疗路径,涵盖动机访谈、评估诊断、减重计划制定与执行等环节,提出新版指南在治疗模式上的转变,如药物治疗关口前移、重视早期达标与长期维持,根据不同阶段(强化治疗期与维持期)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对减重药物研发进展、适用人群、联合用药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李晨钟针对肥胖常见并发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行了深入分析。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肥胖患者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81.8%,且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密切相关。在肝脏脂肪变性与纤维化评估方面,他对比了肝穿活检、生物标志检测、影像学手段等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推荐了磁共振弹性成像、质子波谱的磁共振成像及瞬时弹性成像评分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同时,他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减肥手术、药物治疗等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强调治疗过程中对肝脏脂肪与纤维化程度随访监测的重要性,判断治疗有效性需综合考量两者变化。
与会者认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肥胖诊疗实践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参考。此次会议促进了内分泌代谢科在肥胖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期望各方在肥胖诊疗道路上持续探索创新,共同应对肥胖带来的健康挑战,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会前,在陈宏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肥胖门诊。内分泌代谢科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兼程,科室从最初只有几名医生,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多名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高素质护理团队的大型科室。科室不仅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内外同行树立了标杆。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设置病床58张(含抢救病床2张),配备完善齐全的临床诊疗及急救设备,拥有完备的肥胖糖尿病工作室、临床实验室以及一支由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组成的精英团队。陈宏作为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不仅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及甲状腺疾病等领域拥有深厚的造诣,更在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治上独树一帜,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领域,具有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治疗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紧跟国际医学前沿,致力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科研创新。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科室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如菌群移植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菌液提取和移植体系,年度开展菌群移植治疗肥胖糖尿病约200次,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肥胖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科室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临床水平。科室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内分泌代谢病诊疗设备,包括内分泌激素检测实验室、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设备、骨密度检测仪、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等。这些设备为科室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科室还积极引进和应用前沿的医疗技术,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远程医疗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注重全面诊疗与个体化服务的结合。科室医生会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外,科室还提供心理行为干预、营养运动指导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科室还积极参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合作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管理等公益活动,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始终秉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不仅承担着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与带教任务,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近年来,科室在肥胖症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室医生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注重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明亮的病房、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推进形成了温馨、和谐的治疗氛围。在治疗过程中,科室医护人员始终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提供贴心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望未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建设。科室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此外,科室将积极探索新的医疗模式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文:张曌
编辑:王倩
审核:刘志勇
引领肥胖诊疗新征程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推进基层医疗提质增效 提升慢病管理能力建设——内分泌代谢科体重管理肥胖诊疗专项能力交流会(广州站)”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会议聚焦肥胖诊疗领域,旨在促进内分泌代谢科在该领域的发展,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
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秘书长王瑾介绍,联盟于2023年成立,目前已有600余家申请单位,首批有98家单位加入,后续将逐步扩大。在过去的工作中,联盟发布了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组织编写并发表糖尿病患者管理相关专家共识,未来还将拓展至肥胖与其他疾病的共识编写,以及制作患者教育和诊疗流程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宏详细回顾了该院肥胖专科的建设历程。从2000年接触肥胖诊疗、2012年开设肥胖专病门诊,到2016年成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委会,再到2017年建立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等重要节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肥胖专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诊疗体系与团队架构。科室成员在肥胖诊疗领域各有所长,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广东省乃至周边地区肥胖门诊的建设与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肥胖专病门诊有两条主要干预线,即药物干预及菌群移植干预。在诊疗过程中,从临床筛查、问诊、体格与实验室检查,到继发性肥胖鉴别、并发症管理等环节均有规范操作,采用临床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模式,早期通过微信群、后期结合App进行患者随访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减轻工作负担,同时注重数据管理与队列建设,以提升诊疗效果与科研水平。
陈宏认为,肥胖诊疗需多科室联合,但不赞同过度依赖多学科会诊(MDT)常规化。内分泌代谢科要强调内分泌科在长期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掌握主导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避免外科过度主导导致患者后期管理不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杨锐深入介绍了菌群移植技术在肥胖与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从技术发展历程、政策支持、操作规范,到菌液制备、定位方法、疗程剂量、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技术治疗胃轻瘫、便秘腹泻交替等疾病效果显著,体重下降有效率接近70%(以5%体重下降为标准),且安全性良好,为代谢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陈容平强调,门诊应注重温馨、特需、个体化,整合医学营养治疗、运动评估、心理支持等多方面资源,构建完善的慢病管理模式。同时,他介绍了医保与自费结合的收费模式探索,以及基因微生物检测在肥胖诊疗中的潜在价值,指出肥胖合并糖尿病是管理重点,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与减重手段涌现,呼吁内分泌科积极建设肥胖门诊与糖化门诊。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张振对肥胖患者长期体重管理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进行了解读。他回顾了历届指南更新情况,指出当前指南在肥胖诊断标准上,仍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主,结合腰围、腰臀比等辅助指标,强调肥胖作为慢病的管理原则,包括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他还详细介绍了肥胖诊疗路径,涵盖动机访谈、评估诊断、减重计划制定与执行等环节,提出新版指南在治疗模式上的转变,如药物治疗关口前移、重视早期达标与长期维持,根据不同阶段(强化治疗期与维持期)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对减重药物研发进展、适用人群、联合用药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李晨钟针对肥胖常见并发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行了深入分析。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肥胖患者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81.8%,且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密切相关。在肝脏脂肪变性与纤维化评估方面,他对比了肝穿活检、生物标志检测、影像学手段等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推荐了磁共振弹性成像、质子波谱的磁共振成像及瞬时弹性成像评分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同时,他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减肥手术、药物治疗等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强调治疗过程中对肝脏脂肪与纤维化程度随访监测的重要性,判断治疗有效性需综合考量两者变化。
与会者认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肥胖诊疗实践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参考。此次会议促进了内分泌代谢科在肥胖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期望各方在肥胖诊疗道路上持续探索创新,共同应对肥胖带来的健康挑战,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会前,在陈宏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肥胖门诊。内分泌代谢科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兼程,科室从最初只有几名医生,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多名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高素质护理团队的大型科室。科室不仅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内外同行树立了标杆。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设置病床58张(含抢救病床2张),配备完善齐全的临床诊疗及急救设备,拥有完备的肥胖糖尿病工作室、临床实验室以及一支由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组成的精英团队。陈宏作为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不仅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及甲状腺疾病等领域拥有深厚的造诣,更在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治上独树一帜,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领域,具有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治疗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紧跟国际医学前沿,致力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科研创新。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科室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如菌群移植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菌液提取和移植体系,年度开展菌群移植治疗肥胖糖尿病约200次,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肥胖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科室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临床水平。科室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内分泌代谢病诊疗设备,包括内分泌激素检测实验室、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设备、骨密度检测仪、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等。这些设备为科室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科室还积极引进和应用前沿的医疗技术,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远程医疗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注重全面诊疗与个体化服务的结合。科室医生会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外,科室还提供心理行为干预、营养运动指导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科室还积极参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合作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管理等公益活动,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始终秉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不仅承担着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与带教任务,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近年来,科室在肥胖症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室医生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该院内分泌代谢科注重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明亮的病房、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推进形成了温馨、和谐的治疗氛围。在治疗过程中,科室医护人员始终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提供贴心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望未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建设。科室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此外,科室将积极探索新的医疗模式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文:张曌
原标题:《引领肥胖诊疗新征程》
阅读原文
来源:健康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仝小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两周年,近万名肥胖患者从这里走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江梦晴)11月18日,“仝小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两周年。仝小林院士寄语:“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通过守正创新的传承,不断提升更多中医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疗效,是建立传承工作室的重要目的。”
仝小林院士寄语对工作室建设和发展充满期待。
两年间,仝小林院士的态靶辨治思想被工作室传承团队学习、实践,并在临床诊疗中不断创新,近万名患者从科室走出,八成超重肥胖患者体重轻了、并发症减轻甚至消失了,重拾生活信心和身体健康。
融院士智慧“调态打靶”,创多维诊疗
随着肥胖人群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日益呈年轻化趋势,2017年,湖北省中医院整合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专科和肝病脂肪肝专科,正式成立开设肥胖专科门诊。2018年基于肥胖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为重点诊治病种,还成立了中医特色诊疗的中医经典病房。
“肥胖患者往往合并有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想要成功减肥恢复健康非常不易,需要制定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诊疗方案。”肥胖专科主任肖明中说。
2020年11月18日,仝小林院士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
2020年11月18日,“仝小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湖北省中医院肥胖专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肥胖型脂肪肝、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临界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前期)等代谢相关性疾病,注入了院士智慧。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是各具特色的医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性代谢疾病、老年病等伴多发并发症疾病特点的变化,仝小林创新性地提出以“态靶辨治”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体系。
仝小林院士介绍,“态靶辨治”体系覆盖中医的“诊断、用药、剂量”三个核心环节,融汇了病症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等新颖思路,使中西医的特色优势得以互补,目前在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多发病领域已获得验证。
“依托湖北省中医院现有‘中医经典病房’、‘肥胖专科’基础,我们组建了仝老师的学术思想传承团队,学习、传承、实践仝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工作室牵头人、肥胖专科主任肖明中表示,依据态靶辨治理论与临床实践,工作室制定了肥胖病的中医态靶辨治新构架,形成了集中药内服(水煎剂、膏方)、中医特色外治适宜技术(针灸、埋线、刮痧、中医定向透药、中药熏洗等)、5:2中药轻断食疗法、健康宣教(辨证施膳指导、集中讲课学习等)、运动康复于一体的多维诊疗方案,进一步探索和提高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协同分步治疗,解减重难题
一周前,曾在工作室30天成功减重76斤的小齐,带着爸爸再次住进了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中医经典病房,“减肥会上瘾,我自己还想再继续减一点体重,爸爸有中风并发症、癌症晚期,这次想通过工作室团队的中医特色疗法好好给他调理调理。”
33岁的小齐,身高1.66米,体重高达340斤。为了减重,小齐曾咨询代谢减重手术治疗,但由于身体太胖,多项生命体征不能达标,无法满足减重手术条件,风险较大。今年7月,突然出现呼吸衰竭、全身水肿、行动困难的症状,送至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时,各项指标显示已危及生命。
小齐配合中西医结合三步走治疗,30天成功减重76斤。
经评估病情,肥胖专科肖明中主任团队给小齐制订的中西医结合“三步走”治疗方案:“先中医组合拳方法减重,再代谢手术治疗,最后中医康复随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努力下,经中药口服、针刺、外敷、定向透药等中医内外合治特色治疗进行身体整体的“调态”,配合中医禁食疗法(极低热量饮食疗法)强效“打靶”,入院12天,减重60斤,达到手术标准。8月13日,胃切除手术后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出院时体重减少达到76斤。小齐哥哥说,“仝院士工作室团队不光救了小齐的命,还救了他的人生”。
“在肖主任这里治疗减肥的患者,平均可以减重20~30斤,除了小齐,还有一位重型肥胖患者效果更显著,1个月减了84斤。”肥胖专科主治医生徐曦告诉记者,肖明中主任带领传承工作室团队,刻苦研究应用仝院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把中医组合拳技术和西医代谢手术有机结合起来,中西医协同,“三步走”的方法,整体化解决重度肥胖患者的减重难题,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为重度肥胖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诊疗模式。
据悉,肥胖专科门诊成立以来,先后为2万余名肥胖患者(包括青少年儿童)进行诊疗和宣教指导,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已接诊1万余人次,“态靶辨治”理论指导下的纯中医治疗方案病例占比达90%以上,患者疗效明显,病友间口碑相传就诊者占80%以上。
传承推广态靶医学,让更多患者受益
“我们日常会定期组织学习仝老师发表的文章和编写的书籍,经常跟仝门师长请教和探讨“态靶辨治”理论及临床诊治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思路和经验。”2021年4月在武汉组织举办了首次仝小林院士“态靶辨治”学术思想研讨会,仝小林院士亲自参与授课。同年11月,在线上举办了仝小林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微论坛,全省基层单位医师超1000余人在线学习。肖明中说,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湖北省中医院“仝小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两年来也在努力推广态靶医学思想和实践。据透露,团队也正在着手积极推动“态靶辨治”理论在湖北全省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中的推广和实践,让更多患者受益。
2022年6月,仝小林院士参观了解传承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情况。
今年6月,仝小林第二次前往湖北省中医院,了解传承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情况,被陈列在中药柜的十多种中药特色处方所吸引。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团队认真学习了仝老师的学术成果后,推出了“仝氏三味小方”茶饮,简单的三味中草药君臣配伍,在治疗肥胖症和代谢性肝病等常见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生活实用性。
当仝院士看到工作室团队细致的跟诊抄方笔记和精炼的学习总结,工作室建立的有效病案库,肥胖人群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人群中医规范化队列等细致和扎实的推进工作时,对湖北省中医院的传承工作室建设和发展充满期待,寄语工作室团队:“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不仅仅是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同样也会关注现代医学指标的改善和长期预后的问题。坚持态靶辨治,融合中医整体‘调态’理念与西医精准‘打靶’策略,‘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是中西医融合的未来发展之路。”
“患者的需求是我们团队进步的最大动力,工作室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仝老师的学术理论,让态靶医学的智慧结晶更好应用于广大临床诊疗。发挥中医慢病调理优势,减肥、减重、调脂、改善血糖等多靶点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让更多肥胖症和代谢病患者获益,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新力量。”工作室负责人说。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