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外穿肥胖脚(胖子穿拖鞋)
- 1、腿粗、屁股大的女生,别穿“无痕裤+拖鞋”出门!卡裆还很显胖
- 2、江苏90后“草台班子”创业卖丑鞋,从暴亏2000万到一天卖千万
- 3、我姥最爱棉鞋爆改成Jennie同款,冬天都想穿拖鞋上班的打工人捧红一个「日本百元UGG」?
腿粗、屁股大的女生,别穿“无痕裤+拖鞋”出门!卡裆还很显胖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很多女生会通过网络途径来学习一些时尚知识,比如模仿网红博主们的穿搭,在普通女孩中就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但是,当网红穿搭回归现实后,对比普通女孩的造型,差距也非常明显,甚至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
春季非常流行的“无痕裤 拖鞋”穿搭,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单看网络上时尚博主们的造型,都是大长腿,时髦又性感;而回归到普通女孩身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本期内容,就来为大家详细剖析“无痕裤 拖鞋”网红式穿搭,别盲目跟风,先来看看完善度高的造型具备哪些特点和技巧。
一、“无痕裤 拖鞋”穿搭的3个弊端,很多普通女孩忽视了弊端①:暴露“三角区”很尴尬
无痕裤原本是一种健美裤,版型紧身、贴肤,对下半身的包裹性非常强。而很多女孩将其作为日常裤子外穿出门,首先就违背了该裤子的属性,看着就很尴尬。
最关键的是,勒出的“三角区”有失得体,严重拉低了整体造型的美感和穿着者本身的气质。
弊端②:显得腿粗、腿型不直、屁股大
说实话,每个人的身材多少都有点缺陷,而网红看到的那些网红博主也都是开了瘦腿、拉腿等功能,才呈现出视觉上的完美身材。
大多数普通女孩都存在腿粗、腿型不直、屁股大等身材问题,一旦穿上无痕裤之后,这些缺点将会暴露无遗!
弊端③:造型风格另类,有悖于气质
从风格上来看,无痕裤属于健美运动类型,匹配度低,难以与日常服装完成造型搭配。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女生却跟风把无痕裤当作日常装来穿,搭配各种有悖于服装风格的单品,随之导致造型违和感太强,拉低气质。
三、网上看到的“无痕裤 拖鞋”穿搭,具备这3个特点① 本身拥有腿细长、腿笔直的身材
根据无痕裤的版型特点来看,对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拥有腿细长、腿型笔直身材的女生,穿鲨鱼裤则可以将身材优势放大,呈现出曲线感。
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网红博主穿搭,抛去瘦腿、拉腿功能不说,她们本身的身材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呈现出来的造型效果时尚完成度高。
② 注重“拖鞋”的款式选择
无痕裤配拖鞋,之所以看起来违和感强影响造型美感,主要是因为两者风格属性差别大,因此,为了强化造型时尚感,可以在拖鞋的选款上入手。
拖鞋风格不能过于随性,休闲类、家居类都不能选,比如普通的人字拖、一字拖。尽量选择时尚运动感较强的款式,比如毛毛拖鞋、椰子风格拖鞋,或是帆布型拖鞋,都能增加与无痕裤的匹配度。
③ 巧用配色增加造型整体性
具体到穿搭技巧上,“无痕裤 拖鞋”忌讳的是造型违和感,所以在思路上就可以通过完善造型风格整体性,来融洽单品之间的搭配关系。
搭配袜子来增加无痕裤与拖鞋的匹配度,上半身增加与袜子颜色一致的包包和帽子,配色呼应提高造型完整性。
三、时尚总结面对网上突然流行起来的一种穿搭,不要盲目跟风!先了解完穿搭的利弊,再汲取网红穿搭中的特点和技巧,再运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才能避免造型“翻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江苏90后“草台班子”创业卖丑鞋,从暴亏2000万到一天卖千万
“丑鞋”时尚,击中了渴望松弛感的00后。
过去两年间,因鞋花搭配翻红的洞洞鞋、《芭比》同款的勃肯鞋、厚底增高的老爹鞋轮番攀上潮流浪尖,这些兼具舒适和个性的“丑鞋”,带火了Crocs、Birkenstock、萨洛蒙等一众国际鞋履品牌。
松弛感风来时,国产品牌也在“丑鞋家族”中冒尖。吴志伟创办的chikoku,一跃成为家居“丑鞋”阵营中的黑马品牌。
2024年,chikoku的年销售额增长100%,其爆款鲨鱼拖鞋累计卖了1000多万双,小狗阿泽棉鞋、卡皮巴拉勃肯鞋在双11期间均售出数千万元,高峰期一天的销售额达1000万元。
鲨鱼拖
吴志伟是90后,丽水人,幼时跟随父母来到无锡做生意。据他介绍,父母曾在无锡的招商城开店卖雪地靴,这里是本地的“义乌商贸城”,日均人流量最高超过20万人。
毕业后,吴志伟去父母店里上过一周班,但很快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开价100元、还价50块”的交易方式,让不擅社交的他倍感压力。
电商的起势,让吴志伟重燃起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欲。他拉来弟弟和同学,打算开一家淘宝店。他们在商贸城对面租下一个小房间,付完房租、置办完电脑,口袋里仅剩下5000元。
家居拖鞋是这个创业小队尝试的第一个品类。“那时拖鞋款式大多简单素雅,商品放在毯子上一拍就上架了。我不想卖通版产品,按照个人喜好开发新品,拿过迪士尼的授权,还尝试过港风视觉,在当时算是独树一帜。”
2015年—2017年,吴志伟的小店营收飞速增长,曾在天猫双11拿下过家居拖鞋类目第一。“第一年双11我特别震惊,在商贸城一天卖个几千块就不错了,在天猫一天居然能卖几百万!我很感激天猫,这个平台让我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得以落地实现。”
不过,单品爆卖百万双之余,吴志伟很快发现了问题——拖鞋是强季节性产品,夏天三个月、冬季两个月是一年中的波峰,爆款只能吃到几个月的红利,很快就被跟风者“卖烂了”,即便设计迭代,也只待明年再战。
而价格战的到来,让这个年轻的创业者进一步陷入迷失。
“光卷价格不赚钱,库存非常难把控,清仓时一双拖鞋只卖2块5毛钱,一下亏了两千多万。”
吴志伟清楚记得,2019年,有义乌的线下批发商来无锡收货,他亲眼看着那些残留的拖鞋库存被整车整车拉走,那是他创业迄今最伤心、低落的时刻。
自2020年起,吴志伟开始调整战略,决心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品牌。次年,chikoku正式上线。
2024年末,《天下网商》前往无锡,与吴志伟展开对话。他的办公室内,铺有毛毯的躺椅上卧着一只从路边捡来的流浪猫,室内开足暖气。
吴志伟说,自己喜欢小动物,chikoku的设计灵感多与动物相关——像鲨鱼一样可以咧嘴“咬住”脚趾的凉拖鞋、卡皮巴拉一体造型的勃肯鞋、挑衅般翻着白眼的比格犬棉鞋——“我们想给所有的鞋子都安上一张脸”。
吴志伟拍摄的法斗犬、水豚(卡皮巴拉)
当我们问及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他脱口而出,chikoku是靠设计跑出来的。“卷价格、卷运营?我们卷不动,我习惯站在消费者角度看事情,有了新奇想法,就去着手实现。”
在卡皮巴拉变身网红前,吴志伟曾在动物园闲逛时见到过这种啮齿类动物,“真的太可爱了。我当时就想,这个小家伙,明明是吃菜的,怎么能这么胖?情绪怎么能这么稳定?后来勃肯鞋走红,我第一时间想到和它的形象完美融合。”
除了设计这一非标因素,chikoku又做对了什么?
与这位90后创业者交谈后,我们试图总结出chikoku的突围方法,这些经验,尤其值得做原创设计、季节性消费品、Z世代生意的品牌关注:
“解构”传统家居拖鞋,靠趣味设计频出爆款
chikoku先后打造出鲨鱼拖、机甲洞洞鞋、小狗棉鞋、卡皮巴拉勃肯鞋等多个热销单品,开发新品前,先锚定趋势品类,如洞洞鞋、勃肯鞋等,再加以卡通化创意设计,打破传统拖鞋的刻板造型和居家场景,放大产品的情绪价值,掀起拖鞋外穿的潮流。
联合工厂造品,从设计感优先到舒适性兼具
目前chikoku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拖鞋工厂达成深度合作。一方面,借助老牌工厂的生产经验改良原创拖鞋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联合“厂二代”开发趋势新品。由于品牌在核心工厂实现80%~90%的产能专供,可根据市场趋势和动销情况做到灵活快反。
锁定Z世代女孩,与“精神股东”共创产品
品牌每年累计研发超百款新品,每季节上架40~50款,平均件单价55元。chikoku的目标人群是18~25岁的女性,将小红书作为测品基地,从设计稿阶段就与用户形成反馈互动,锚定潜力爆款,配合种草、直播等手段,提高爆款诞生的确定性。
前置专利保护,抓住冬夏两大旺季集中爆发
针对冬夏两大拖鞋销售旺季,chikoku提前一年设计新品,在产品3D建模阶段就着手申请专利保护,联合供应链打样、出货,提前两个月上线新品,在旺季的需求红利中配合集中推广、大促加持,实现销量爆发。
在吴志伟看来,自己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面是随性、佛系,比如管理风格和生活方式;另一面则是韧性、进取,比如对生意和品牌的追求。
他告诉我们,chikoku的创始团队,是一群90后“草台班子”撑起来的——曾经的厨师、客服、数控车床技师转身运营起了品牌,过去的橱柜设计师造出了销量千万的爆款拖鞋,他们的出身形形色色,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
“相较专业匹配,思维和毅力才是更重要的。我们待得最久的伙伴得有10年了,即便在公司亏损、最难的时候,也没有离开。”
他称自己没什么管理风格,一年开会不超过10次,团队没有KPI考核,下午6点后公司就无人可寻。“卖鞋子又不是造原子弹,没那么难,认真就好。我让大家放手去做,不用担心亏多少钱。”
在一些认定的事情上,即便亏损,吴志伟也愿意尝试,他认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要尝试论证,总归会有结果。很多时候我算得没那么清楚,因为我相信未来一定有机会成长。”
以下为天下网商与chikoku创始人吴志伟的对话,经编辑删减:
一款“咬”住脚趾的鲨鱼拖,爆火4年天下网商:为什么想要创办一个拖鞋品牌?chikoku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吴志伟:在我们创立chikoku之前,市面上大部分拖鞋都以体感、功能为卖点,比如“踩屎感”“防滑”,设计还停留在简约的传统外形。年轻人的审美迭代、个人意识崛起,对外表的重视程度和精神体验需求都在提高,这些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
2021年正是大家需要情绪抚慰的时候,我就想做能带给大家情绪价值的设计——拖鞋是不是可以变得很有趣,让人一看就高兴?如果能契合悦己生活方式,同时满足自身独特性的展示需求,即便是拖鞋这样的小品类,也大有可为。
我的性格比较慢热,给公司取名叫迟到时光,chikoku是日语“迟到”的音译,我希望做一个“迟到”的品牌,用心打磨,慢慢成长。
天下网商:“鲨鱼拖”这个爆品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这种解构思维从哪里获得灵感?
吴志伟:我家养了只法斗犬,外表凶猛,但性格温顺,我经常把手放到它嘴里逗它,从这里得到灵感,我想做一款把脚“咬住”的拖鞋。有次我看到《海底总动员》海报,想到可以用鲨鱼形态替代,属性更适合涉水的凉拖鞋。
我们把传统鞋口做成了咧开大笑的嘴巴,穿上鞋后,就好像鲨鱼咬住了你的脚,让鞋与脚产生互动,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设计特别有趣。
鲨鱼拖是chikoku的标杆案例,是我们品牌表达体系的起点。
天下网商:从鲨鱼拖、机甲洞洞鞋、小狗棉鞋到卡皮巴拉勃肯鞋,chikoku每年都能打出爆品,背后存在方法论吗?
吴志伟:我们的运营团队拥有单品打爆的SOP:从设计、研发、申请专利证书、测款、打版、开模、产品宣传与上新,以及店铺销售策略等。
但爆款的诞生,还是来自于大量尝试。除了走到台前的爆款,我们每年研发的产品超过百款,最后每季推出40~50款,一年光在模具上就投入上千万元。
我们想给世界上所有的鞋子都安上脸,让每双鞋都带有情绪化表达。你看小狗阿泽,像极了家里臭脸的小狗,卡比巴拉拖鞋击中了年轻人追求佛系松弛、拒绝内耗的心理。我们的爆款都是从年轻人的兴趣和心理出发打造的,消费者有天然的亲近感和治愈感。
小狗阿泽棉鞋
天下网商:一款爆品的生命周期能维持多久?通过哪些运营手段让鲨鱼拖这样的爆品成长为大单品?
吴志伟:短的几个月,长的3~5年。一个爆品能否成为大单品,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喜爱度,对品质的满意度。每个爆品的运营策略都不一样。
目前,chikoku的鲨鱼拖火到第四年了,我们每年会基于产品数据和用户反馈来迭代产品,同时配合新媒体、传统电商、达人直播的组合运营产品。
“丑鞋”走红背后,年轻人想要松弛感天下网商:这两年,外穿拖鞋爆火,洞洞鞋、勃肯鞋轮番走红,这种消费趋势怎么形成的?你们在开发新品前是如何做市场洞察的?
吴志伟:洞洞鞋、勃肯鞋的走红,都符合年轻人对“松弛感”的情绪需求。之前大家被困在家里太久,都想走出去。洞洞鞋成了轻户外品类,我自己遛狗的时候也经常穿。
很多时候,产品畅销与否,并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在于有没有赶上时代风潮。就像Crocs,我印象中2014年左右特别火,后面沉寂下来,这两年又翻红。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审美,现在的年轻人,不在意外界眼光,不想要一本正经,很自然地会选择更有松弛感的产品。
开发新品前,我们会参考消费大趋势,比如洞洞鞋、勃肯鞋这些细分品类的走势,同时增加卡通化原创设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给它们都“装上脸”,放大拖鞋的情绪价值。
天下网商:拖鞋有家居、外穿场景之分,chikoku的很多单品都掀起了外穿潮流,你们在做产品定位时特意设计过吗?
吴志伟:不会预设。现在大家把瑜伽裤也穿出门,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很多时候,开发产品是出于我个人对流行趋势的感知判断,不做过多预设。
天下网商:chikoku的爆品出炉后,大量仿品涌现,怎么应对?仿品围剿时,消费者依旧选择你们的原因是什么?
吴志伟:2017年我还没有运营chikoku,当时卖的爆款拖鞋月销10万件,但很快就卖不动了,一是仿品太多,二是由于拖鞋是季节性消费品,夏天三个月一过(需求)就淡了,你再开发新款,也是为明年做准备。
创牌以后,我们在版权专利方面费了不少心力,两个关键点:第一,所有产品在3D建模阶段,我就已经把专利申请完了;第二,我们配备了专业律师,打击仿冒盗版。
仿品问题其实也是对品牌力的考验。你要和用户共创品牌,从产品研发到营销端,我们的每款产品都会和消费者一起讨论、测试,保证市场接受度,又能拉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用户运营方式。所以chikoku有一群忠实粉丝,老客复购很高。
卡皮巴拉勃肯鞋
从设计感优先,到好看与舒适兼具天下网商:供应链方面,产能和出货量怎么样?怎么挑选生产商伙伴?
吴志伟:2019年我们选了几家工厂,它们当时的规模并不大,这几年跟着我们的一些爆款起来,大家一起增长。目前,我们在福建、浙江、广东都有合作工厂,它们有超过90%的产能专供chikoku。
在研发层面,我们更能捕捉到当下的消费者需求,而工厂对生产的理解更深刻,比如这个鞋子怎么样才能更好穿?有些工厂做了二三十年,老板70多岁了,生产经验丰富、洞察依旧敏锐,还有很多厂二代,有非常好的想法,我们一起研发共创,合作共赢。
天下网商:你们通过研发设计让鞋子“更好看”,而工厂端可以帮助你把它变得“更好穿”?
吴志伟:你说对了。我以前真的不太在乎好不好穿,鲨鱼拖的磨具刚出来,工厂很难理解,说这个牙齿会不会让脚很难受?鞋子凹下去会不会不舒服?足弓要怎么做?我说,你要保证让它变得更舒适,但不能动我的外形设计。
现在我们更注重“好看又好穿”,像小狗阿泽拖鞋,外形很受欢迎,但夏天雨鞋是一体成型的,磨脚不可避免,冬天我们做了毛茸茸的拖鞋版,解决了舒适度的问题,一下就卖爆了。
天下网商:你考虑过供应链往上走吗?对全链的把控力更强,或许也能带来成本优势?
吴志伟:2019年我们自建了棉拖鞋工厂,尝试通过介入生产把价格打下来,那是我们亏得最狠的一年,当时资金投入并不是很高,更多的成本是什么呢?是我的精力成本。
季节性消费品的销售非常看重节奏,需要更高的专注度,在中国这个市场,你一旦停下来,很快就被超越了。目前我们还是选择先专心做好chikoku品牌,本来我还有潮牌等项目,现在都准备停掉,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件事。
天下网商:到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建供应链比较合适?
吴志伟:起码30个亿规模,基本盘比较扎实的时候。
季节性消费品作战:一步慢了,满盘皆“输”天下网商:现在你们夏季、冬季的销售占比是多少?旺季销售有什么新趋势?
吴志伟:冬夏销售比例是4:6。因为全球变暖,夏天的爆发力没那么强了,但夏款的时间线在延长,从2月份一直到10月份,甚至在冬天,我们的夏款产品一天最少也有几千双的销量,因为冬天北方有暖气,可以穿夏款拖鞋,另外还有浴室洗澡场景。
天下网商:冬款需求少,还能达到这个比例,是因为件单价更高吗?
吴志伟:件单价差不多,有的甚至比夏款低。这是我们今年策略的一个转变,这两年市场更追求性价比,逆势而行会很累,所以我们也在适度调价。虽然冬天只有两个月销售期,但爆发力很强,今年(2024年)占比有所提高。
天下网商:拖鞋作为季节性消费品,从研发、生产到上架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吴志伟:拖鞋的销售非常吃节奏,哪怕你晚了10天,后面都会乱掉。尤其是冬天,周期更短,量跑不起来,库存积压会很严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卖出10双,只允许1双库存”。
所有新品都要先于销售旺季一两个月上线,筹备期起码提前三四个月,我现在已经把2025年夏天的新款模具开好了。2023年9月我们出了小狗阿泽的设计稿,但没赶上当年的节奏,所以才拖到今年9月上线。
天下网商:你们的件单价、平均客单价是多少?相较行业内19.9—29.9元的普遍定价,你在定价时有过纠结吗?毛利率水平怎么样?
吴志伟:件单价55元左右,平均客单价80~90元,很多人一次买两双,因为有情侣、亲子场景。
我们的定价高于行业平均,不是因为利润高,而是成本就放在这里,我们的产品从模具开发、原料、鞋子倍率、质检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从质价比的角度来看,定价并不算高。
天下网商:自然爆发节点之外,你们会紧跟大促吗?
吴志伟:冬天更大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天气,如果天气平稳,就靠双11等大促来带动,我们在天猫这么多年了,对大促的力量还是有认知的。
和“精神股东”云聊天,做一个听劝的老板天下网商:chikoku的目标人群是Z世代,具体画像如何?他们的消费行为有什么特点?
吴志伟:我们的人群,18~25岁年龄段占比最高,女性居多,特征有两点:
第一,Z世代非常注重个人乐趣和满足感,倾向于通过消费来调节自我情绪;第二,他们会借助品牌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参与文化圈层。所以针对Z世代而生的品牌,产品也需要多元、超前。
天下网商:你说要给每一双鞋安上表情,这两年爆火的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也有很多表情,在社交媒体上很出圈,你们平时怎么和用户沟通?
吴志伟:我们的小红书账号有近20万粉丝,在居家拖鞋类目里应该是粉丝量最大的品牌,多数品牌只有一两万,我们的优势是可以直接和消费者沟通。
在扩品类的过程中,我会更有把握,因为经常和“云股东”商量互动。比如前两天我们让粉丝帮我们选个小狗袜的颜色,后来第一版打样出来了,也马上拍视频同步大家,小红书反馈不错,可以继续推进,很多用户感觉“这是一个很听劝的老板”。另外我们还有私域渠道,也会沟通。
与“云股东”互动
天下网商:把一个品牌的小红书账号运营到近20万粉丝,怎么做到的?
吴志伟:凭借有趣的设计和内容。你看小狗阿泽,我们发了一篇小红书笔记,迅速收到1.5万点赞,几千个评论,我们马上把直播打开,那时连鞋子都还没有,就这样空讲,卖了800双。第二天鞋子到了,一下子卖了2500双,特别神奇,其他渠道的铺设跟上去,一天就能卖几万双。
潮流达人一推即爆,紧急补了80块模具天下网商:你们的电商主阵地在哪里?哪些渠道和你们的人群匹配度较高?
吴志伟:天猫是我们的电商主阵地,2024年chikoku在天猫获得了100%增长,2025年预估突破1个亿。另外得物的人群和我们也非常匹配,有段时期鲨鱼拖每天在得物卖几千双。
天下网商:除了人群匹配,你们主动做了什么动作?比如会给得物单独备货吗?
吴志伟:得物兼具一部分兴趣电商的特点,货没有区别,还是来自于产品本身吸引平台的年轻消费群体。运营主要靠内容种草,区别于其他品牌,我们产品更具有辨识度和话题性,得物平台上的消费群体和我们品牌的人群画像高度重合,所以在上线3个月就做到了类目第一。
天下网商:从天猫向多渠道拓展的过程中,你们目前资源投入较多的是哪些?
吴志伟:抖音、小红书。小红书电商体量不大,但它是我们与消费者沟通的主阵地,成交部分,站内直闭环和天猫下单都有,主要看消费者习惯。
天下网商:你提到过投放成本比较高,现在的投放还是效果广告居多?
吴志伟:对,我们在天猫站内投得比较多,站外主要投小红书、抖音。另外我们的明星资源、综艺联名也很丰富,和芒果台从2022年开始联名合作,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包括《向往的生活》、《快乐再出发》、《福到福到福宝见面会》,福宝就是那只从韩国回来的顶流大熊猫。达播方面,我们和李佳琦有常年合作,曾经和奈娃推出过联名款。
鲨鱼拖出现在《向往的生活》中
天下网商:达播合作,你会找更细分垂直领域的达人吗?比如生活方式类的。
吴志伟:会细分。但各平台大主播,你肯定要去试一下。像与辉同行,人群和我们并不是特别符合,但我们要试一试,效果也还可以。
我们的卡皮巴拉拖鞋合作过李晨,人群特别匹配——年轻、潮流,喜欢新鲜事物。那天我都没敢让他卖了,实在没货了,不然一下要卖10万双。事后我们紧急补了七八十块模具,扩充了产线来应对爆单。所以我们现在更侧重合作各类中小达人,不一定大主播,重点是维持体量稳定。
卡皮巴拉鞋在李晨直播间卖断货
天下网商:卖断货的情况下,你怎么保证工厂端能及时快速响应?
吴志伟:很简单,主力工厂80%~90%的产能都是专属我们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现阶段不需要自己去开工厂的原因。
天下网商:自己建厂生产的成本有可能会比工厂的出厂价更高?
吴志伟:有同行试过,他怎么都没想到,做出来的成本会比工厂给的出厂价还高。对工厂来讲,依托多年的生产经验和规模优势,把成本打下来,自己也就拿10%~20%的利润。所以我觉得,现阶段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隐形门槛高的赛道,做精做强才是关键天下网商:运动户外品牌、专业鞋履品牌、家居日用大牌通过拓品类的方式进军拖鞋赛道,你觉得chikoku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吴志伟:是设计开发。大品牌不是这两年才跨界,它们一直都有拖鞋产品线,但一直没有做出过现象级爆品。我们对消费者的敏锐洞察,基于既有爆款的迭代,在这些维度,chikoku更有优势。
天下网商:对创业者而言,拖鞋行业的门槛或许比想象中更高?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白牌品牌化的趋势?
吴志伟:拖鞋这个赛道,大资本不会进来,至少不会把重心放在这里,毕竟体量有限。另一方面,所有垂类同行都是在十年高速发展期沉淀下来的,没有一个是吃素的。所以新创业者其实挺难打进来的,因为研发、推广、库存等隐形成本高。
要想在这个行业成就一个品牌,难度非常大。就算成为头部品牌,也不太可能占据过高的市场份额,谁能统一审美呢?所以大家需要做好自己的产品,管好自己的库存,做精做强。
产品外壳可以改变,精神内核永不过时天下网商:你们运营过原创动漫IP,这个项目对现在的品牌生意有什么影响吗?做IP和做产品,有什么不一样?
吴志伟:2019年,我们运营过原创IP项目,找来韩国设计师共创,当时做的动漫IP,累积粉丝40多万,单条内容点赞量超过170万,我们之前有个店铺,产品用的就是这个IP中的卡通形象,后面没有再做了,因为变现好难。
说到这个很有意思,很多事为什么即便有亏损我还是愿意做?我们做动漫组建的三维团队,后来都整合来做chikoku产品设计了,用MAYA、C4D(建模软件)等三维渲染做视觉,这在行业内是先例,为我们在天猫等渠道带来了大波流量,因为效果更吸睛,点击率比别人高。
产品设计3D建模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只要去尝试论证,总归会有结果。所以很多事我算得没那么清楚,因为我相信未来是有机会成长的。
天下网商:这个韩国设计师团队是怎么结识的,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
吴志伟:我之前做服饰的时候在韩国认识的,相当于我们的外援,现在产品设计是国内团队自己完成的,韩国设计师团队更多负责品牌视觉,我们直接在微信沟通,他用英文,可以直接翻译对话,很方便。
天下网商:凭借风格化设计吸引到细分人群,你会担心规模天花板的问题吗?最终想把chikoku做成什么样的品牌?
吴志伟:我更倾向于做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我们出圈的产品是鞋,从拖鞋延展到运动鞋、雪地靴、雨鞋等产品线,反响都不错。同时,我们会深化小狗阿泽等卡通形象,通过短视频、漫画、联名等方式打造专属IP,将产品和IP绑定,探索更多品类的发展。
我从来不担心天花板的问题,今年流行勃肯鞋,明年流行别的,我可以做很多改变,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喜欢有趣的灵魂,每个成年人内心都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产品的外壳可以变,但我们的内核永不过时。
我姥最爱棉鞋爆改成Jennie同款,冬天都想穿拖鞋上班的打工人捧红一个「日本百元UGG」?
真不知道“松弛感”这个词带火了多少丑拖鞋。
拖鞋,上得了厅堂下能取快递,配得了睡衣也能融入高定成衣,是穿搭的万金油,也是“松弛感”的代名词。趿拉人字拖上班可以是不修边幅,秀场上穿 UGG 毛拖又是一种毫不用力的时尚。
好穿是拖鞋应有之义,好不好看则似乎有点听天由命。2024 年,一个叫 Subu 的日本拖鞋品牌走入大众眼中,这家“乍一看是拖鞋,再一看还有点丑的”拖鞋,丝滑地加入冬季拖鞋备选项。
其中一双黑色波点拖鞋,在 Jennie 上脚之后,全韩立刻断货。
当所有人都在蹲点抢波点拖鞋时,只有我关心:冬天外穿拖鞋,脚后跟真的不冻吗?
毕竟拖鞋外穿这事,在夏天叫随波逐流,在冬天就颇有点身先士卒的勇敢了。
Subu 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强调自己做的是「秋冬凉鞋」,是夏季沙滩凉拖的反义词,在夏季的销售额几乎为零。可是话又说回来,“为啥我们冬天还需要一双拖鞋外穿?”
对拖门教徒而言,拖鞋的奥义,不止夏天的一时凉快,更讲究快递遛狗一穿就走。他们对拖鞋的要求,就是足够方便足够百搭,要能够适配通勤上班逛街种种生活化的场景,也能要好看厚底增高拍照发朋友圈讲究面子。
棉拖,是夏季沙滩凉拖的反向幻想,当有人需要一双只去沙滩的凉拖时,就有人需要一双冬天穿出门的棉拖。
图源:小红书@Be yourself
Subu 贩卖的,就是一双满足以上种种需求的棉拖鞋。
这个日本拖鞋品牌由Subu 和 Idea Port Inc. 的董事兼设计师 Toshihiko Fukawa 于 2016 年创立,起因仅仅是“想要维持一直在我家地毯上的感觉”。
Subu 是“可以轻松穿的靴子”的缩写,在 Fukawa 设想的场景中,这双拖鞋适合洗完澡在家穿,也适合突然想去便利店,或者和朋友散步这样临时出门的场景。
同时,这与日本当地的气候和传统难脱关系。由于日本常年湿度较大,屋内常使用高于地面的地毯和榻榻米,如果在秋冬需要短暂外出,只需要穿一双 Subu 就能舒适地光脚外出。
没想到这样的设想受到了全球的追捧,即使夏季销售额几乎为零,Subu 每年的全球销售额也超过 1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4600 万)。
怎么把「棉拖鞋」从地摊货卖成女团严选品牌?品牌营销专家小马宋在回答如何把箱包做高端时提到,高端化大概有两种路径,一是硬创新,早年LV凭借率先发明防水非拱顶旅行箱形成风潮,但这种创新目前大多只能发生在技术处于快速迭代的行业里;另一种叫社会群体模仿,比如让时尚圈、名流自上而下给品牌镀金。
Subu的策略是挂靠时尚圈。提出「Unexpected Winter Sandals」(意料之外的冬季凉鞋)概念,这个品牌的野心,是最终让名流们穿着一双老棉鞋走红毯。
出于全球性的战略思维,2024 年底Subu推出“不管婚礼还是葬礼都能穿”主题棉拖。设计师还特地考虑了沙特土豪需要一双怎样的黄金战拖。
2024年末的“赛博葬礼”主题拖鞋宣传海报
更高效的挤进时尚圈的方式,是Subu 疯狂的跨界联名。
据不完全统计,从 2024 年 8 月起 Subu 就有 7 次与知名品牌的合作,涉及工装风、户外风、美式少女、日系涩谷、法式松弛。Subu用棉拖跟各种风格进行嫁接,让潮人无处可逃。
2024 年 8 月,Subu 先是与英国球鞋名所 END. 合作以球鞋为灵感设计了一款拖鞋。鞋面采用防水材质,配有弹力抽绳,前端增加了网面结构,鞋底纹路清晰,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双球鞋剪了后脚跟。
工装品牌代表 Carhartt WIP 在2024 年 9 月发布了与 Subu 的联名羽绒拖鞋,颜色是Carhartt WIP 经典卡其棕,一双巴恩风老拖鞋在一众大黄靴里尽显老登的自信感。
2024 年 11 月,Subu 与藤原浩的 FRGMT、日本高端户外品牌 NANGA 的联名系列“GOOD SLEEPING”。整个系列包含羽绒被、被套以及羽绒睡袋,以及睡前不可缺少的一双拖鞋。
乍一看是家居服,打上户外的标签又可以宣传外穿的卖点,Subu 这手营销把室内和户外的市场都吃得死死的,真是秦始皇照镜子——里外都是赢。
在户外领域拥抱潮男,转头开始收割少女。
同样在 2024 年 11 月,Subu 与创立于纽约的少女意象品牌 Sandy Liang 二次联名,鞋面装饰着 Sandy Liang 最擅长的丝带美学、水果印花,羽绒拖鞋蓬松保暖。
配合小裙子穿出去,还以为扎着蝴蝶结的拖鞋是你精心设计的造型。
图源:Sandy Liang
11 月底Subu 又紧接着官宣与韩国少女品牌 COYSEIO 的联名消息。COYSEIO 凭借着韩国女团成员频繁上身而大火,这次与 Subu 的联名更是一度被韩女抢断货。
雪地,风衣,少女,原本老气的拖鞋外型,画上可爱的翅膀图案,搭配白色堆堆袜,竟走出了「东亚少女」的氛围感。
至此,从室内走向户外,从直男走向少女,Subu 声称自家品牌的买家群体维持着男女五五开的平衡。
除了秋冬凉鞋,你好像找不到一个具体的风格形容 Subu,老棉鞋的零包袱感款式倒产生很强的可塑性,Subu 拖鞋是一张白纸,什么风格都可以画几笔。
所以2024 年底,与法国国民级时尚品牌 A.P.C. 的联名进一步完善了 Subu多种冬季场景的构想,以“居家”“咖啡晨跑”等五个实际场景为前提,在原有的羽绒鞋型上加上了黑白羊羔毛。看起来仍是那双拖鞋,只是多写了“法式慵懒”四个字。
在与女性大众品牌 Moussy 合作中,为了迎合当地女性对「恨天高」的追求,Subu 同样改版做成厚底拖鞋;与涩谷辣妹风格的 blackeyepatch 合作款,则设计了经典「斑马纹」拖鞋;而新锐日牌 AFB 则将 SUBU 改制出朋克风格,在舒适的羽绒外观上新加入五金设计,迎合 quiet cool 的审美风潮。
此外,Subu 还在试图将日式的混织、粗花呢以及古布印染等工艺,加入到拖鞋的设计中。
随鞋附赠的收纳袋也同样富有设计感,并且收纳袋的主题和材质会随着鞋款发生变化。
一边联名井喷,一边原创新品还在疯狂上新,Subu 成为日杂推荐的热门对象。《GO OUT》杂志更是多次力推并发起联名,为 Subu 在日潮圈积累起深厚的粉丝基础。
于是你明白了,Subu 不止是一双拖鞋,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是“最舒适的户外鞋”。把 Subu 拖鞋外穿出门最方便的一点在于,你的衣服总能找到一款搭配的款式。
“第一眼是拖鞋,再看又好像怪时尚的。” Subu 在一方面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一双拖鞋走天下的舒适感,另一方面又能避免了大部分路人对你冬天还外穿拖鞋的质疑。
卖拖鞋的门道太深,跟中国人对“甜品不甜”的追求有相似之处:第一级卖的是拖鞋,而最高级,得卖不像拖鞋的拖鞋。
看完 Subu 一系列联名操作,它的定价在我心中只高不低。
一查发现,一双 Subu 拖鞋每对 5280 日元起(约合人民币224元),才知道原来“百元UGG”不是说说而已。
就拿 jennie 脚上那双火到断货的拖鞋来说,黑色波点拖鞋在韩网售价 222 元,与她之前爆款的动辄上万人民币的 UGG 相比,可以说得上是比较亲民的价格。
Subu 公司坦言,他们试图建立一种不太可能的定位,即“作为时尚的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个由 “Ideaport” 运营的日本品牌,Subu 没有实体店,通过网店直接销售,共有 600 家批发商,其中 350 个在日本,其余的分布在大约 30 个海外国家,好一家全球淘宝店。
低价的原因客观上在于没有贸易公司等中介,拖鞋制作成本不高;另一方面,“低价”也是 Subu 吸引顾客的一个标签。
“它毕竟只是一双拖鞋。”
与购物软件9.9元的拖鞋相比,百元拖鞋 Subu 的性价比在于:同时具备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的精神状态、棉拖的舒适度,以及能“穿上能步行5公里”的实用。
Subu 官方打出“徒步 5 公里”的标签,给质量和性能背书。
为了保证长时间行走的舒适度,Subu 表示采用了四层鞋底,中间是两块聚氨酯泡沫、两块硬质 EVA,绗缝设计蓬松羽绒鞋面,外层添加特氟龙涂层以提升耐用性。这双棉拖鞋甚至是在缝纫厂,而不是鞋厂生产。
虽然没有鞋后跟那块布兜着,但是网友反馈,“穿上合脚得怎么甩都甩不下来”。
“简直是扁平足救星”,受够了平底硬拖鞋的苦,穿上有气垫有支撑的 Subu,才懂得怎么会有人想将一双拖鞋穿到天荒地老。
图源:小红书@小狮紫儿
目前 Subu 的5种产品线略显单调甚至大同小异,但就是这样一款略显乏味的拖鞋,在 2019 年仅靠简单上色的款式就实现了 4 亿日元的年销售额。
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实际功能对拖鞋的便携性和包裹性做出一定改变,另一方面完全保留原有轮廓,通过创意、材料的改动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
比如户外拖鞋加入可折叠收纳设计,比如“围坐在篝火旁的凉鞋”使用了 Subu 与 Invista 共同开发的名为 CORDURA® 的阻燃面料。
Subu 还创造了一款可持续的棉拖:鞋面由回收的纸浆制成,内侧由回收的 Ecopet® 制成,鞋底含有 20% 的回收聚苯乙烯。消费者可以在纸制的鞋面上涂鸦或贴贴纸,这样的创想源于“看到腿骨折的人穿着 Subu,想着把棉拖鞋作为礼物送给脚受伤的人会很有趣,可以让人们像石膏一样在上面写下信息。”
当然,Subu 的野心不止于此,随着全球淘宝店的不断扩张,品牌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意更新。从2024年底“赛博葬礼”的主题策划不难看出品牌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倾向,这样的策略延申到了 Subu 线下门店的视觉设计。
最近 Subu 在原宿设置了一个 9 天快闪店,从 2025 年 1月 11 日~ 19 日。
场馆设在一座纯正的日式老民居,以港式竹棚架为基板。Subu 还与中医精酿茶品牌 TYNK 合作,免费为参观者提供特调凉茶。壁龛内安装了九块 LED 屏幕,播放由日本最好的 CG 团队之一制作的素材。
Subu 说,他们打造了一个属于品牌的沉浸式空间,除了常见的场馆展览以外,还将在此预售独家限量版产品,“说不定看着看着就想买了”。
用视觉艺术策展的方式沉浸式卖拖鞋,这事类比韩国墨镜品牌Gentle Monster就知道消费者愿意买单。
Gentle Monster(后简称GM)只有 6 名员工负责设计眼镜产品,却有 60 名员工负责设计门店视觉效果。GM与不同艺术家联名合作,让墨镜像博物馆藏品一样展出,连更新频率都和艺术馆展期近似:线下门店以21天陈设更新,1个季度布局更新,1-2年装修更新。
你逛的不只是一家眼镜店,还能戴上墨镜随便拍照发一条精装朋友圈。
同理,Subu也在把拖鞋卖出“社交属性"。把“拖鞋无孔不入”作为策展的主题与目标的 Subu,除了想变成倒垃圾或去楼下的便利店踩一脚的拖鞋,还希望出入重大仪式场合。
Subu 走红也赶上了“丑鞋飞升”的好时候。
你说拖鞋上不了台面,全红产穿着一双丑鱼拖鞋都上奥运大屏了,沙特王储会见拜登也趿拉着一双白色拖鞋,贝克汉姆等一众名人的街拍照都少不了一双拖鞋。
全红婵的小丑鱼拖鞋
拖鞋,似乎配不上所有衣服,又有一种能将所有穿搭变得松弛的魔力。穿上拖鞋,才终于懂“广东省鞋”的含金量,“正好用来配我的恶心穿搭”。
Subu 也是众博主口中那双“丑拖鞋”,巴伦周刊分析将 2024 年定义为“丑鞋之年”,想必这双鞋为这个称号助力良多。
周刊认为,在五趾鞋、袜子鞋、洞洞鞋大行其道的年代,大部分人仍然更关心鞋子的舒适性、功能性而非外观。从整体上看,丑鞋将继续占领市场。在这场功能胜过形式的胜利中,最大的赢家或将是那些兼具舒适性、创新性的新兴市场玩家。
而“审丑”实际上也是一件极为客观的事情,对于丑鞋的定义过于宽泛模糊,某种意义上似乎指代了一切有悖于传统美学标准的新兴鞋履。
换言之,丑鞋的兴起,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传统鞋履市场的洗牌重组。
传统运动巨头的鞋履创新逐渐放缓,Nike 前任 CEO John Donahoe 就过度依赖Air Force 1、Air Jordan 1和Dunk三个核心鞋型,反复叠加新配色。而被人诟病的丑鞋品牌UGG、Crocs、Birkenstock 凭借鲜明的特色获得了狂热的粉丝。UGG 和 HOKA 的母公司Deckers以82%的涨幅位居第一,Crocs股价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单个位数增长,Birkenstock则上涨21%,自2023年10月IPO以来累计上涨58%。
“消费品牌应该害怕的人让人无感。”周刊指出,丑鞋带来的争议,往往可能是小众趋势走向大规模的前兆。
德国勃肯鞋Birkenstock
这事还是很好理解的,丑得鲜明,也总好过普通而平庸。全球那么多号人,不怕你的小众没人买单,只怕根本没人看见。
消费者对 Subu 的期待,也不过是一双穿出去独特,自己舒服的拖鞋。
顶多再买双联名,穿出去还能不经意炫耀一下:“这可是明星同款”。
编辑|橘总
作者|骨头
设计|胖兔
参考资料:
FASHIONSNAP,《“ありそうでなかった”一足5000円 年間10億円を売り上げる冬用サンダル「SUBU」、躍進の陰に攻めのマーケティング》,2024.04
LADYMAX,《深度 | 丑鞋成为时尚行业的股王》,2025.01
NOWRE,《从户外领域「收割」至少女品牌…SUBU 怎么做到的》,2024.12
FASHION TECH NEWS,《'SUBU'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INTER SANDALS'》,2023.11
品牌时尚星球,《Gentle Monster 的天花板在哪里?》,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