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老中医(肥胖老中医挂什么科室)

郭院长说 0
文章目录:

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脂肪肝肥胖的验方,轻松逆转,屡试屡效

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湿浊”等范畴。酒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浊郁久化热;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而发病。

下方专治脂肪肝肥胖,临床效果显著。

验案:

患者,许某,38岁,近半年过度劳倦,自觉体重增加明显,胖了30斤,确诊轻度脂肪肝。伴有腹胀腹痛,胸闷胁胀,头晕,大便有时候黏马桶,蹲坑时间长,有时候又便秘干结,苔白腻,舌质暗红等症状。

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湿瘀阻,治疗主要以健脾疏肝为主。

用方如下:

熟大黄、柴胡、白芍、莪术、山楂、炒枳壳、鸡内金、郁金、泽泻、白术、丹参、云苓、夏枯草、荷叶。

方中柴胡、丹参等疏肝理气,行气散瘀;鸡内金、山楂等行气破积;余药健脾和中,温阳散寒。诸药配伍得当,患者服用3个疗程,肝功能、血脂复查均正常。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日3服。(具体用药配比需经辩证,随患者体症变化加减化裁,为避免被乱用,故没有公布剂量)

痰湿型肥胖,老中医一方助2个月瘦32斤,随访2年未反弹

患者31岁,身高170cm,体重92kg,体型肥胖 高脂血症。体感肢体困重,走路都觉得双下肢沉重感,跑不动,走两步都累;精神身体都很疲倦,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嗜睡,睡觉流口水;大腹便便,口中发黏,大便更是黏滞不爽;舌淡,苔白腻。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所以临床辨病并不难,但投以何方何药实为取胜之关键。

此为太阴类病,痰湿内蕴,脾胃气机升降受阻,使脾主肌肉、四肢之职失司。治宜调和脾胃、辛开苦降,予方如下:

半夏、干姜、荷叶、黄芩、党参、黄连、大枣、炙甘草、山楂。

患者煎服2个月,中间有改方加减 饮食方案监督,成功瘦身32斤。继续坚持至体重指数正常,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接近正常范围,随访2年未反弹。

老中医分享临床30年治“肥胖”经验,四招助你远离肥胖、回归健康

“肥胖”并不是“吃”出来的,而是我们身体内部出了问题引起的。所以我解决“肥胖”的方法,一般都是从调理身体机能入手。具体如何操作?下面我就把自己从医近三十年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导致肥胖常见的四大因素

结合门诊上的经验,我发现导致现代人肥胖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四种,一是胃热滞脾,二是脾虚不运,三是痰湿内盛,四是脾肾阳虚。一般只要解决了这四大问题,身体的“肥胖”状态就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胃热滞脾——肚腹肥胖

这类患者,一般胃口比较好,食欲比较旺,吃嘛嘛香,而且吃得多还饿得快。这类人的肥胖,大多集中体现在肚腹处,以大腹便便、腰粗屁股大为典型特征。舌质一般偏红,舌苔发黄发腻。

调理此类肥胖,我一般会从清热泻火、导滞化积入手,用小承气汤保和丸加减,使胃热得除、脾湿得化、水谷精微运化恢复正常,如此一来,肥胖就能得到改善。

当然,这个方子并不是万人一方。如果患者有胸胁苦满、烦躁易怒的情况,我们可以加小柴胡汤;患者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我们可以加枳实导滞丸;患者口苦咽干、下焦湿热,我们可以加龙胆泻肝丸;患者头痛咽干、恶寒壮热,我们可以加防风通圣散;等等。

脾虚不运——全身肥胖

这类患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舌象,一伸出来舌头,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体胖大齿痕明显。同时伴随头脑不清、神疲力乏、身体困重、食少纳呆、口舌泛黏、大便溏泄黏马桶。这类人的肥胖,通常遍布全身,是那种看起来块头很大、但实质上内里很虚的体质。

调理此类肥胖,我一般会从健脾益气、渗水利湿入手,用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加减,使脾气得健、水湿得散、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来帮助患者摆脱肥胖。

当然,临床上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如果患者伴有眩晕久泻、脘腹重坠的情况,我们可以加补中益气汤;患者畏寒怕冷、不能吃凉,我们可以加附子理中丸;患者失眠多梦、面色萎黄,我们可以加归脾汤;等等。

痰湿内盛——上半身肥胖

这类患者,一般应酬比较多,经常大鱼大肉吸烟喝酒头颈部看起来特别肥满,肩背厚实。同时伴随头晕目眩、胸膈痞满、胸闷痰多、身体重着、头面油腻、眼泡微浮、舌苔白腻或者厚腻、懒动嗜睡的情况。

调理此类肥胖,我一般会从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入手,用导痰汤加减,使体内痰湿得化、壅滞得消,痰湿去气血通,则各种垃圾毒素油脂得以排出,肥胖现象慢慢就会得到改善。

湿聚成痰,湿气本身就难除,更何况它胶着聚集,所以临床使用此方时,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痰阻情况,加减化裁。如果患者伴有咳嗽痰多、嗳气呕吐的情况,我们可以加二陈汤;患者腹胀腹痛、面色黄暗,我们可以加香砂六君子汤;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我们可以加金贵肾气丸;等等。

脾肾阳虚——下肢肥胖

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梨型身材,上半身瘦小,下半身粗壮,身材比例严重失调。同时伴随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面部浮肿、容易腹泻的情况,而且这类人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调理此类肥胖,我一般会从温补脾肾、利水化饮入手,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加减,使肾阳得补、脾阳得温,则体内多余水液得以消散、生湿之源得以断绝,体内聚集水湿消失后,肥胖现象自然也会改善。

当然,想要达到最佳效果,临床上也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调整。比如患者经常腹泻,我们可以加附子理中汤;患者出现下肢萎软,我们可以加肾气丸;患者出现疲劳难耐、休息后难以恢复,我们可以加右归丸;等等。

我是中医陈玉龙,中医治病,其实是修复机体各项机能的一个过程。因为当身体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体正气内存、百邪不侵,就不会出现各种病痛。所以想用中医调理身体,其实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想要达到好的效果还不伤身体,就只能坚持、继续坚持。#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