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肥胖的农村(农村胖小伙)
农村肥胖化猛于城市?法媒:元凶是它们
图源:巴黎人报
海外网5月10日电法国媒体援引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由于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普及,贫困国家农村地区的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据《巴黎人报》报道,这份报告发表在本月8日出版的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周刊。研究人员发现,与社会普遍认知相反,城市生活方式并非导致肥胖的元凶,农村居民肥胖化的速度高于城市。”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埃扎蒂对此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专家们必须重新考虑如何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这项研究汇编了2000多份报告,调研期从1985年至2017年,研究对象涵盖200个国家的1.12亿成年人。研究人员用身体质量指数(IMC)作为衡量标准,亦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5以上,属于超重;指数在30以上,属于肥胖。
研究显示,32年间,女性的身体质量指数总体上升2%,男性总体上升2.2%,人均体重增加了5至6公斤。然而,其中55%的增长是在农村地区,更有80%的增长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专家认为,这项大规模研究的结果完全推翻了“全球肥胖化是由于城市生活影响”的既有观点。
专家分析认为,事实上,城市生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营养和更多的体育设施。相反,中等收入国家和贫困国家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近年有了很大变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体力劳动减少,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更加普及,这导致了从“一种营养不良”到“另一种营养不良”。目前在这些地区,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充足的食物,而是高质量的食物。
《自然》杂志援引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营养学专家巴里·波普金的说法指出,到目前为止,公共卫生政策对于肥胖防治问题一直以城市为重点,例如倡导在城市步行和骑自行车等。而根据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政策上应该更多地考虑贫困国家农村地区肥胖防治问题,他建议对超加工食品和苏打饮料增加征税,以减少人们对此类饮食的消费。
法国卫生部门曾于2017年6月13日公布一项关于法国人肥胖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法国54%的男性和44%的女性超重,六分之一的人肥胖。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INSERM)流行病学研究员桑德琳娜·利奥雷更指出“肥胖常涉及贫困人口”。调查显示,法国月收入不到450欧元的女性,肥胖比例为30%,月收入超过4200欧元的女性,这一比例为7%。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约13%的成年人存在肥胖问题,其中包括11%的男性和15%的女性。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45年,全球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苦于肥胖。(海外网-法国-鲁佳)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农村肥胖化猛于城市?法国媒体:元凶是它们
图源:巴黎人报
海外网5月10日电法国媒体援引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由于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普及,贫困国家农村地区的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据《巴黎人报》报道,这份报告发表在本月8日出版的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周刊。研究人员发现,与社会普遍认知相反,城市生活方式并非导致肥胖的元凶,农村居民肥胖化的速度高于城市。”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埃扎蒂对此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专家们必须重新考虑如何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这项研究汇编了2000多份报告,调研期从1985年至2017年,研究对象涵盖200个国家的1.12亿成年人。研究人员用身体质量指数(IMC)作为衡量标准,亦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5以上,属于超重;指数在30以上,属于肥胖。
研究显示,32年间,女性的身体质量指数总体上升2%,男性总体上升2.2%,人均体重增加了5至6公斤。然而,其中55%的增长是在农村地区,更有80%的增长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专家认为,这项大规模研究的结果完全推翻了“全球肥胖化是由于城市生活影响”的既有观点。
专家分析认为,事实上,城市生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营养和更多的体育设施。相反,中等收入国家和贫困国家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近年有了很大变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体力劳动减少,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更加普及,这导致了从“一种营养不良”到“另一种营养不良”。目前在这些地区,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充足的食物,而是高质量的食物。
《自然》杂志援引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营养学专家巴里·波普金的说法指出,到目前为止,公共卫生政策对于肥胖防治问题一直以城市为重点,例如倡导在城市步行和骑自行车等。而根据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政策上应该更多地考虑贫困国家农村地区肥胖防治问题,他建议对超加工食品和苏打饮料增加征税,以减少人们对此类饮食的消费。
法国卫生部门曾于2017年6月13日公布一项关于法国人肥胖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法国54%的男性和44%的女性超重,六分之一的人肥胖。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INSERM)流行病学研究员桑德琳娜·利奥雷更指出“肥胖常涉及贫困人口”。调查显示,法国月收入不到450欧元的女性,肥胖比例为30%,月收入超过4200欧元的女性,这一比例为7%。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约13%的成年人存在肥胖问题,其中包括11%的男性和15%的女性。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45年,全球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苦于肥胖。
(海外网)
农村『小胖墩』现象也须引起重视
来源:【濮阳日报】
近日,国际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我国农村儿童肥胖问题正急剧恶化,未来几年农村儿童肥胖发生率将超越城市。这一趋势,让我们高度关注农村孩子的身体健康。
曾几何时,在人们印象中,农村是孩子自由奔跑、嬉戏玩耍的广阔天地,“变成小胖墩”似乎是城市孩子才有的困扰。然而随着物质资源的逐渐充裕,农村儿童肥胖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前述研究显示,1985年至2014年,我国城市儿童肥胖检出率高于农村,但两者差距不断缩小,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农村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超过城市地区。这意味着,如果不加重视和干预,我国农村将成为儿童肥胖的“重灾区”。
业内专家指出,肥胖不仅会让儿童患上高尿酸、脂肪肝等疾病,还可能导致腺样体肥大,造成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睡眠障碍、性早熟等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留守儿童众多,肥胖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病痛,还可能有心理上的创伤,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疏解,极易影响孩子的一生。
儿童肥胖率因何出现“城乡反转”?首先便是饮食结构的转变。过去,农村饮食以粗粮、蔬菜为主,而如今,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食物在一些家庭中逐渐占据主导。高热量糕点和含糖饮料成为很多孩子日常零食的“主角”,“垃圾食品”和不健康的饮食成为农村儿童肥胖的“帮凶”。
其次,“小孩胖点好”的传统观念也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在许多农村老人看来,把孩子养得胖乎乎才是“健康”,追食、诱食、逼食等错误喂养方式屡见不鲜,并且对孩子的饮食听之任之,这也使得“小胖墩”越来越多。
此外,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极大侵占了农村儿童的运动时间。曾经,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上树下河、追逐玩耍都很常见。可如今,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被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束缚,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静态活动上,缺乏运动。
农村儿童肥胖防控工作刻不容缓。一方面,提升儿童及家长的健康素养是当务之急。可充分利用农村特色场景,如庙会、农村大集等,将儿童肥胖防治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搬上舞台。学校也应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将健康教育融入班会、家长会及学生营养餐等环节。另外,还需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农村孩子身边的假冒伪劣食品,让“垃圾食品”无可入口。
另一方面,增加劳动实践课程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各地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设计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课和课外实践作业,引导农村儿童多参与体力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各方应携起手来,不能让肥胖问题成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拦路虎”。
鑫华欣
本文来自【濮阳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