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肥麻批(肥胖和身体发麻有关系吗)
遇到重度肥胖病人应该怎么麻?
近日,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小王遇到了一位“重量级”病人。患者女性,身高1.67m,体重120kg,BMI达到43 kg/m2,属于肥胖患者,因需要进行妇科无痛人流手术,麻醉风险较大,故打电话来要求上级医师支援,麻醉科主任很重视即刻就位支援。
“肥胖的分级为超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以及重度肥胖。超过24 kg/m2属于超重,超过28 kg/m2属于轻度肥胖,超过32 kg/m2属于中度肥胖,超过37 kg/m2属于重度肥胖。本例患者就属于重度肥胖,麻醉风险较大。”主任说道。
肥胖患者做麻醉有哪些风险?
肥胖对全身麻醉是有极大影响的,肥胖患者发生面罩通气困难的概率大,患者可耐受缺氧的时间大大缩短,由于脂肪堆积,对胸廓造成压迫,口咽部肌肉松弛、狭窄、塌陷等,镇静后存在较大的气道梗阻和低氧风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75%,体重指数越高,危险越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还会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肺高压、红细胞增多症、嗜睡等。
不少肥胖患者往往术前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肥大等改变,严重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此,术前需要对肥胖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呼吸系统评估、气道及心血管系统的评估等。
在实际操作中,从术前诱导插管、术中通气管理、术毕拔管、维持拔管后通气正常等也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特别注意麻醉的选择、剂量、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比如插管全麻,因肥胖患者下颌、咽喉及颈部脂肪堆积较多,气管插管操作和面罩通气都变得困难,不仅容易出现反流误吸的危险,甚至可能出现窒息、缺氧。肥胖患者在全身麻醉时也更容易出现低血氧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为肥胖患者麻醉要做哪些准备和注意事项?
1.常规准备 困难气道管理工具:口咽,鼻咽通气管,喉罩,可视喉镜,光棒,纤维支气管镜等;
2.肥胖患者的麻醉用药剂量也需要仔细考量,根据药物脂溶性的特征,分别依据理想体重或者校正体重或者实际体重给予药物剂量;脂溶性高的药物对循环影响极大,心率、血压波动较大,甚至容易发生呼吸抑制;
3.为肥胖患者进行手术时,对仪器设备等也有特殊要求。肥胖人士一般上臂围更粗,普通的血压计无法施展,需要额外配置血压检测仪器;
4.普通病床的空间是否方便手术施展也需要评估考量……
本例患者麻醉在主任指导后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病人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连接监护,定制血压袖带测血压BP:122/78mmhg,R:18次/分,HR:65次/分,SPO2:94%.面罩吸氧,O2浓度8L/min,5分钟后spo2达99%,困难气道管理工具车放置手术床旁备用。妇科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前,提前3分钟静脉给予芬太尼注射液0.06mg,按校正体重87kg(2mg/kg)给予EP混合液(丙泊酚注射液15ml 依托咪酯乳剂5ml)20ml,2分钟后病人入睡,手术开始,接着病人舌根后坠,spo2下降95%,立即放置口咽通气道,托起下颌后spo2逐渐上升至99%,8分钟后手术结束,麻醉期间病人心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后病人送恢复室观察,2小时后离院回家。
肥胖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与全因死亡高度相关。在中国,成人超重占34.3%和肥胖占16.4%,而肥胖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会给麻醉医师带来诸多困难,BMI越大的患者风险越大。因此充分麻醉前评估和充分麻醉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注:校正体重=理想体重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x40%
作者:邛崃市第二人民医院 胥 兵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220斤“胖爷”脂肪层过厚? 腰椎手术拉钩差点探不到底
市区陈大爷人称“胖爷”,身高163cm,而体重竟有220斤。前段时间,他腰痛腿麻,走不动路。原来是因为肥胖,导致腰椎出现三个毛病。而在手术治疗时,医生发现,同样的手术,别人切口深度5-6厘米,而“胖爷”却切到了9厘米——由于其皮下脂肪层过厚,手术拉钩差点都没办法伸到患处操作。
尴 尬
脂肪层过厚,腰椎手术拉钩差点探不到底
市区陈大爷今年73岁,三个多月前,他出现腰痛症状,上个月突然出现腿痛。“一开始是右腿疼,最近发展到左腿疼,腰也直不起来。”陈大爷说。
经扬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检查后,初步诊断陈大爷腰椎出现三个“毛病”: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是腰椎管狭窄,三是腰椎退变性骨关节炎。
考虑到已对生活产生影响,医生建议陈大爷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是问题来了,因为陈大爷体重问题,给手术带来了难度。据家属说,陈大爷一直有个外号叫“胖爷”,这是因为他身高163cm,但体重却有220斤。
“从外形看,患者的确很胖,但当他趴在手术台上,我们才更加直观感受到患者的肥胖对手术的影响有多大。”东方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永贵表示,由于患者过胖,麻醉就有一定风险。其次,手术体位也很关键。“该手术必须采取俯卧位,但该体位很容易致血压升高,而患者本身就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当俯卧位时,血压极易升高。还有,由于患者太胖,颈短、喉口细窄,插管难度也非常大。”
其实,术中最大难度还在于,由于患者肥胖,导致手术切口超出正常深度。“通常腰椎部位从皮肤到患处在5-6厘米厚,但患者皮下脂肪过厚,切口要深至9厘米才能触及患处。”张永贵说,术中,医生还碰到个“尴尬”事,手术拉钩一般7-8厘米,由于患者脂肪层过厚,拉钩几乎探不到底。
好在经过专家3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2天,张大爷就能下床走路了。
提 醒
肥胖人群更易腰椎间盘突出
张永贵告诉记者,对于肥胖人士来说,患腰椎间盘突出几率高于常人。“因为肥胖增加了关节面的负担,使得关节结构加速磨损、老化,引起变形性关节炎,因此发生病变的可能性较高。另外,肥胖者往往不爱活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僵直,最终产生腰椎间盘突出。”此外,肥胖者的饮食不合理,譬如高脂肪摄入不但可引起肥胖,而且可以对椎关节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张永贵还表示,近年来从门诊可看出,“腰不好”不仅仅是中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患者。张永贵解释,深究腰间盘突出患者增多的原因,还是与久坐、坐姿不正确等有关。“许多办公室白领、司机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有的人坐姿还不正确,怎么舒服怎么来,瘫坐在沙发上,加重了腰椎的负荷。”
注 意
手发麻走路飘 小心颈椎病
除了腰椎病,颈椎病的患者也有不少。专家表示,由于手机“低头族”导致的颈椎病越来越多,有的患者感到头晕、手麻,以为是脑血管病,到神经内科去就诊,绕了一圈才发现是颈椎惹的祸。颈椎病常常在30岁以后发病,它比腰椎病更凶险,如遇外力刺激有瘫痪的风险。
张永贵说,如果出现头晕的情况,很大程度与脑血管病有关,但是如果手麻、上肢麻,甚至走路发飘,就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