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输甲强龙肥胖(静脉注射甲强龙后发胖)

科学辟谣 0
文章目录: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这么做其实不会

谣言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

辟谣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体内的信息传递,对人体生理过程起到调节作用。激素类药物就是通过模拟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那么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吗?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并不是所有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常见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布地奈德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急重感染、血液病、皮肤病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合理应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1)严格掌握各类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选择用药;(2)合理制定激素治疗的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3)了解所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诊。

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发胖的话,建议您最好遵医嘱服用药物,先治好病再考虑减肥的事情。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进行健康减肥,多食水果和蔬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一般可以改变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发胖现象。

辟谣专家:汤建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任卫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真的了解“肥胖”吗?

四月不减肥,五月女友没!

冬天过去了,春天过去了!你储存这么久脂肪该怎么办?

你又真的了解“肥胖”吗?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增加和或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常见的估算方式有:

1、体重指数(BMI):它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比如一个人身高为1.74m,体重为82公斤,那么他的BMI值就是:82/(1.74*1.74)=27.06。

成人的BMI数值:正常:18.5-23.9超重:>=24偏胖:24-27.9肥胖:>=28。如果男性BMI<10,女性<12一般很难存活下去。那么该人27.06便属于肥胖。

2、理想体重(IBW):临床工作中常用于简单的估算:体重kg=身高cm-105

3、腰臀比(WHR):测量时取直立体位,腰围在要不肋下缘与髂骨上缘间中点水平测量,臀围于耻骨联合水平测量臀部最大周径。我国男性WHR≥1、女性WHR≥0.85即为肥胖。

4、单纯的腰围:单独的腰围指标与内在脂肪含量相关,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4cm女性腰围大于80cm就会有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肥胖也是分为好几个类型的,你了解吗?

1、单纯性肥胖:这也是常见的大多数肥胖,这些人从头到脚肥胖的很均匀,同时他们也没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现象。这种肥胖可能就是和平时吃得多消耗的少有关,喜欢吃甜食和油腻食物的你该注意控制了!还有的小伙伴其实从下就开始胖,喝口凉水都会涨几斤肉。可能和体内代谢较慢,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有关。

2、药物性肥胖:有些药物长期不当使用是可以导致肥胖的,比如胰岛素、异丙嗪、甲强龙、地塞米松、帕罗西汀、左洛复、阿米替林、米氮平、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氨氯地平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人使用后都会导致肥胖,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3、病理性肥胖:有些疾病可以导致肥胖:

一、常见的有垂体性肥胖,电影《功夫足球》里的七师弟肥膘以前号称水上飘,后来因为患了“垂体瘤”便十分肥胖。其实垂体泌乳素瘤者女性较多,只有一小部分是男性,对于男性患者来说不仅有肥胖的苦恼还有性功能减退的苦恼。

二、皮质醇性肥胖: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所导致一系列症状中的一种。这种肥胖以“向心性”居多,同时会有血压、血糖异常,女性有月经紊乱,男性有性功能减退。也可有骨质疏松。常见者如大量使用激素,会出现:满月脸,鲤鱼嘴,水牛背。

三、胰腺相关肥胖:曾经有一农妇三十年前开始频繁发生低血糖,每次发生低血糖后都是喝点糖水缓解,她一直未正规治疗,甚至养成了喝糖水的习惯。后来入院时体重高达250斤,诊断为胰岛素瘤。改变会导致患者胰岛功能亢进,胰岛素分泌过多,进食过多。

四、甲状腺相关肥胖:其实准确的说这不是肥胖,而是水肿,只不过是粘液性水肿罢了。一眼望去此类人通常都是面貌臃肿,以甲减居多。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甲亢都是消瘦,因为有的人因为代谢高,进食更多,最后不瘦反而肥胖。

那么肥胖症怎么办?以下仅讨论单纯性肥胖,因为其它类型的肥胖还需要至医院正规治疗。

对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治疗手段有:1、饮食控制2、心理治疗3、体育锻炼4、药物疗法5、外科手术。

其实一般通过前三者便可以达到目的,其核心就是能量的负平衡,也就是进的少出的多。对于饮食建议如下:1、规律:一天的进食可分为3-6次,进食要多样化,包括新鲜的水果和素菜,全谷物制品,和一些豆类。2、控制脂肪的摄入3、有条件者可配合心理疗法。4、尽量使用低能量饮料,少饮酒。

至于心理治疗、药物疗法、外科手术请咨询正规医生,切勿听信一些宣传广告。

本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媒体转载需经过本人同意,否则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予以追究责任!

也可以加我的微信公众号:1、搜索汉字“最后一支多巴胺”2、搜索公众ID号:last-dopamine

现在治疗新冠肺炎使用的甲泼尼龙,是一种什么药?

编审专家:

李瑞麟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逐渐升级,国家卫健委多次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其中作为激素治疗用的糖皮质激素被推荐用于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给药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每日1~2mg/kg的剂量。大家可能会有疑问,糖皮质激素是什么?给药剂量为什么要换算成甲泼尼龙?甲泼尼龙在其中又有什么用?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都有哪些药物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危重症感染时常会选用,此次治疗危重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也用到了糖皮质激素。

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倍他米松、丙酸倍氯米松、得宝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

各种糖皮质激素之间可以进行等量换算,比如5mg泼尼松的抗炎作用就与4mg甲泼尼龙的抗炎作用相当。本文将以甲泼尼龙为主要内容为大家介绍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

甲泼尼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甲泼尼龙又名甲泼尼松、甲强龙、甲强松等,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用于危重疾病的急救,还可用于内分泌失调、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病、皮肤疾病、过敏反应、眼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疾病、白血病、休克、脑水肿、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器官移植及防止癌症化疗引起的呕吐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和退热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

甲泼尼龙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缓解急性症状,若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

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高血钠和低血钾、高血压、水肿,高血脂、高血糖或使糖尿病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闭经,肌肉消瘦、无力,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不安、谵妄等。

减弱机体抵抗力。

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静脉大剂量给药可能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黏膜、眼睑肿胀,荨麻疹、气短、胸闷、喘鸣等。

使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糖皮质激素。

儿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更年期后的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

有心脏病、糖尿病、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结核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要谨慎。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

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掩盖一些感染的征象,并可能有新的感染出现。糖皮质激素应用期间抵抗力可能下降,感染不能局限化。

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与哪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与多数药物合用时都会发生相互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也强调,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尤其是有较高死亡风险的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与强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紊乱的发生。

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与降糖药如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致溃疡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 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https://new.qq.com/omn/20200210/20200210A0E0RC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