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幼儿原因分析(肥胖幼儿的原因)
中国儿童是怎么胖起来的?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肥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医生张琴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0.4%;6—17岁儿童和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9%。
孩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等。首先是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均肥胖,子女患肥胖的概率为70%—80%;父母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为30%—40%,其中母亲肥胖的儿童患肥胖的概率是非肥胖母亲儿童的2.5倍。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的身材也要管理起来。其次是环境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供能比增高,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不健康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进食快、睡前进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经常喝含糖饮料。这些都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饮食行为的影响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因素之一,如家长对孩子过度喂养、不纠正孩子偏食、把在外就餐作为奖励,家里饭菜肉多、油多、糖多等。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它还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危害。长期肥胖会导致糖耐量受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会导致女孩子的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些肥胖会造成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心理问题等。
如何科学防治肥胖?
科学防治肥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平衡膳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多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平衡膳食,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限制总脂肪能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做到三餐规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少吃。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全谷食物;水果选蓝莓、桑葚、樱桃等低热量水果,少吃榴莲、菠萝蜜、芒果等高热量水果;限制精加工零食及饮料,少喝果汁;进餐时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少在外就餐或少吃外卖。
平时尽量多活动,如每天步行上下学,爬楼梯、减少乘电梯,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减少静息时间,如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课间休息的时候多活动,做作业每间隔40分钟活动一次,周末、假日作息时间保持规律。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
运动减肥开始的1—2周体重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不等于运动减肥效果不明显,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瘦得更快。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药物并不是肥胖治疗的主要手段,减重首先要做的是做出行为改变。饮食调整的同时配合体力活动,就能够明显降低体重。坚持长于6个月的行为干预效果更佳。(实习编导 李子玉 校对 梁雅琴)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竟是这些,家长需警惕
现在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饮食方面也比较讲究,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更是如此,生怕自己的孩子营养不够、长不高,所以近年来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肥胖症。肥胖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避免孩子身体过度肥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引起儿童肥胖症的“真凶”
1、饮食不均衡
孩子们大多喜欢吃肉类,不喜欢吃蔬菜,但肉吃太多容易长胖,还容易导致偏食、便秘、破坏肠道环境、身体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缺失等,也会造成身体的各项指标较高,如血压血脂之类的。
食物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不要偏废或钟爱哪一种,任何食物摄取过多或过少,对身体而言都是一种失去平衡的状态。
2、暴饮暴食
有研究表明,许多肥胖患者其实都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他们对美食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力。但暴饮暴食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但会造成肥胖症还容易引发胃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神经衰弱、急性胰腺炎等。
建议肥胖症患者少食多餐,把一日三餐改成正餐和加餐。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3个:1、减少胃容量,让饱腹感更持久;2、缓解肠胃压力;3、提高身体新陈代谢。
3、爱吃零食饮料
现在的零食饮料种类越来越多,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吃,尤其是肥胖的孩子。可这些零食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味精以及防腐剂,吃多了不但容易胖害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性早熟等等。
家长们可以自己做点饼干、果汁或酸梅汤、绿豆汤等这些健康的饮品代替饮料零食,既健康又放心。
4、缺少运动
现在的孩子作业越来越多,经常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连课余的活动都没有,放假也是在家躺着休息或是玩手机,严重缺少运动。这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而且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因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多带着孩子出去运动,跑步、篮球、羽毛球等这些都都可以,让孩子体验运动的乐趣。另外,可以安排一些竞争性的运动,激发孩子“争强好胜”的本性,在运动中体验乐趣。
5、遗传
研究认为,父母中有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父母中双方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
6、激素分泌异常或者药物的作用: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胰岛素分泌异常等,或有使用类固醇药物者都可能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症的危害
老一辈都认为孩子胖胖的就是健康的体现,这是错误的想法。肥胖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容易引起其它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症、性早熟、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问题(如哮喘和睡眠障碍)等。这些都是对身体的伤害,肥胖症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肥胖孩子容易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可能出现性格孤僻、自卑、抑郁的心理。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家长们对导致儿童肥胖的“真凶”有了一定的了解,家长们要有针对性的为孩子预防,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拒绝滋补保健品、也不要盲目地去减体重,否则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这些导致孩子肥胖的原因,家长一定要知道
家长们可能更喜欢胖乎的小朋友,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在呢,很多小朋友的话越来就肥胖的话越来越低龄化。而且呢,当他体重进入超重这个范围的话,他患其他的病的风险也会增加,然后就进入这种病理的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包括我们的糖尿病、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甚至肥胖,目前研究发现肥胖跟某些癌症的发生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而且他小朋友跟成人比的话,最大的风险在于:等到他成年以后,他可能会向着严重的肥胖去发展,也就是说小朋友的肥胖,他跟成年人的肥胖比的话,他实际上增多的是脂肪细胞。当成年以后能量多余下来以后再往里头一贯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胖,所以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及早地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要预防这个问题。
在临床上的话我们呢判定小朋友胖还是瘦。那么是不是肥胖症?那么我们是有一个指标的,我们叫BMI体质指数就是体重以公斤为单位,所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然后我们来算出来这个数,来判定它到底属于是胖还是瘦,那么通过这个来做一个科学的一个评判依据。
我们把年龄对应BM参考值表的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那我们看看小刘十岁半BMI29,属于比较严重的肥胖了,他现在已经是超过成人的这个28这条界界线了;这边小贾在小朋友里头他属于比较严重的胖子;小莲的是17,已经逼近了超重这条线了。
肥胖,我们叫生活习惯不良相关性疾病。很多人认为胖是遗传的,但实际上我工作了小30年了,那么我自己碰到的真正的那种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这种家族性的肥胖其实很少很少,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习惯的问题、生活习惯问题。
比如天气热,家里的冰箱里头到处是可乐这种甜的饮料。小朋友缺乏自律,只要有唾手可及的,他都会给你喝掉。他不会有这种自己限制的这种意识。而且很奇怪,人对甜味是会越来越耐受,原来1瓶觉得挺过瘾的,现在第二瓶,第三瓶,第四瓶,而且咱们自己喝粥的时候,加糖,刚开始,一勺,后面两勺三勺四勺,可能还还吃不出那个甜味来吃。对于小朋友。在没有严格的自律的这种情况下,那他就更加的失控。
另外,很多人家里头到处都是零食,孩子住校一周才回来两天,回来这两天就生怕亏待孩子,想吃啥都给他吃,但是吃着吃的就严重超掉了。
像坚果类的食物,它的含油量很高,一次吃一把基本等于仰着脖子喝油,而且油脂的热量是我们普通的碳水化化物的两倍还拐弯。
现在的小朋友有的时候是因为晚上要参加培训,回来很晚,容易饿。家长也会给孩子加夜餐,晚上都十点了吃两根火腿肠、腌肉、熏肉吧,这也是增加肥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吃饭的时间不能吃得太晚,如果需要加夜餐,不要选择这些垃圾食品。
对于肥胖来说的话,生活习惯的规律化,餐间加餐,尽量不用刚才说的这些垃圾食品,刚才这些东西都得尽量的不让他碰到,尽量的要收拾起来,家里头就应该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