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肥胖
90%以上的肥胖都是阳虚引起的
90%以上的肥胖都是阳虚引起的
肥胖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胖,一种是虚胖。
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来看,大多数肥胖的人都属于虚胖。
传统意义上的“实胖”,它的根源也是“虚”。其实胖胖们很不容易,看起来身形庞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身强体壮,却往往身体疲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这就是体虚的表现。
所谓“实胖”,这个“实”指邪实,就是痰湿、血瘀聚集在体内形成的肥胖,根源在于阳虚——体内阳气不足、推动力差、代谢差,代谢产物都蓄积在血管内(如血脂高、血尿酸高)或血管外,形成水湿、脂肪等。
有人可能会想,我觉得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就虚了呢?
觉得自己胖的人可以想想,是不是经常感觉乏力、懒得动,一回到家就喜欢躺在沙发上、床上不愿意动?
这其实就是身体虚。你是不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虚胖的虚是指“阳虚”
与肥胖相关的阳虚,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在脾、肾,也就是中医说的脾、肾阳虚,二者经常相互影响。
脾阳虚的人有哪些症状
肾阳虚的人有哪些症状
阳虚为什么会导致肥胖?
脾和肾是一个运湿系统,是身体里天然的“抽水机”,专门把体内的脏水、废水运化出去。
脾负责将水向上运输到肺,然后再经过肺的通调水道、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将多余水分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肾则负责气化作用,将多余水分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而身体内的阳气就像发电机,只有电力和燃料充足,才可以让这个“抽水机”正常运转。一旦电量不足,抽水机无法正常工作,体内就会形成很多脏水、废水,蓄积在体内越来越多,不仅会造成形体肥胖,还会造成身体乏力,就像每天拖着污水在走路一样。
《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意思是若阳气不足,则体内容易形成多余的水湿,不易排出,不仅会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有些人还容易伴随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出现。
经过现代医学证实,发现一些癌症肿物与肥胖相关,其实是与阳虚有关,只是西医里没有“阳虚”这个词。
脾阳虚的人有哪些症状
中医治“阳虚湿滞肥胖”1例:刘某,31岁,曾买的减肥药是毒品
很多人觉得毒品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你也许想不到,给自己买些“减肥药”,却有可能不小心买了“毒”。
据报道,以网红DC减肥药为主的一系列加入芬特明类药物的减肥药,都等同于毒品。
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发生原因多与“痰、湿、虚”有关。
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几类:
1、腹型肥胖:因肝气有余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2、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3、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5、气胖:因三焦经气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中医治“阳虚湿滞肥胖”1例
刘某,31岁,也吃过网红DC减肥药。婚后身体逐渐发胖,身高155cm,体重达147斤,心累气短,服减肥茶月余,体重不减,症状无改善。面色恍白,舌淡胖,苔滑,六脉沉细。
辨证:阳虚湿滞肥胖
治法:温阳利湿
处方:干姜、茯苓、泽泻、炒白术、白芍、制附子(剂量因人而异),水煎服。
连服几个月后,体重降至120斤。服药期间,小便增加,食欲亦较前旺盛。
注意:上面涉及组方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要辩证施治才行。
如果有任何健康问题,需要辩证,可以私信我,祝健康每一天。
#头条健康##超能健康团##清风医生说##肥胖症##减肥#
气虚、阳虚、痰湿、湿热型肥胖,4种胖人,有何症状?如何改善?
现代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出了很多富贵病。肥胖就属于其中一种,它是对体重过重或体形过于宽硕的人的俗称。
中医认为,胖人气虚,气虚的原因有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所以胖有时不仅仅是一个体型,更是一种疾病。
肥胖分为4种:
一、气虚型肥胖
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肥胖。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表现为:胆子小,泛指身体虚弱、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动则汗出、动力不足等。此类肥胖者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最后,气虚型肥胖者一般都语声低微,容易疲惫。
改善方法:
1、气虚型肥胖主要是要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吃饭要定食定量、不吃零食,饭前不要吃高糖、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
2、保持正常的作息,适当进行运动,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3、饮食上可多吃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等。
二、阳虚型肥胖
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而引起的肥胖为阳虚型肥胖。
表现为:怕冷,四肢凉,小便清长,夜尿多,小便多,脉沉无力,萎靡懒惰。此类型肥胖者的大便中一般夹杂有未消化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改善方法:
1、可吃乌鸡汤、牛骨髓汤、骨头汤,加生姜、肉桂、黄芪、红参、各适量配合熬汤喝。
2、注意防寒保暖配合治疗。
3、经常按摩后背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三、痰湿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
表现为:肿眼泡、眼睑经常浮肿、容易疲惫、额头爱出油、爱吃肉喝酒。痰湿型肥胖者往往胸闷、痰多。此类型肥胖者大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他们的脂肪一般都堆积在了腹部,像"游泳圈"。
改善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尽量不要吃油腻、味重、生冷的食物,戒烟酒。
2、平时可多吃点生姜、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这些食物有化湿、益肺、利尿的功效,利于体内痰液的化开,有助于气血通畅。
3、居住环境避免潮湿,注意保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锻炼后出汗有助气血顺畅。
四、湿热型肥胖
湿热,在中医里是一种致病因素,湿热蕴结在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便会引起肥胖,这便是湿热型肥胖。
表现为:面部油腻,脾气暴躁,爱长痤疮、粉刺,湿热型肥胖者大都食欲旺盛,特别能吃。湿热型肥胖者一般舌质偏红,舌苔黄腻(颜色越重,表明体内湿热越严重)。大便通常是或许干燥过过于黏滞,小便短赤。不同于虚胖,这类型的胖子往往比较结实。
改善方法:
1、可以吃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等食物来清热祛湿。辣椒、羊肉等要少吃。
2、忌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食,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3、经常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也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的功效: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1~2次。
正常肥胖者: 从医学上讲,有些肥胖并不是一种病,而是营养过剩时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皮下堆积而成。吃的多了,动的少了,自然就胖了。这类型的肥胖者气血平衡,精神抖擞,所以他们是健康的"胖子"。
但是肥胖仍就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所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吧!
来源:小喵不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