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磊肥胖(徐周磊肥胖300斤)
- 1、江西14岁男孩:半年疯涨70斤,生命面临威胁
- 2、14岁江西男孩重达300斤,一顿能吃八碗饭,离世前痛哭:我要减肥
- 3、杭州这个地方,住着一群“永远吃不饱”的孩子!请热心人帮他们找一个没有食物诱惑的新家
江西14岁男孩:半年疯涨70斤,生命面临威胁
中国网江西频道7月9日讯(记者黄弯弯 实习记者刘璐瑶)14岁的江西男孩徐周磊体重高达300斤,腰围149厘米,大腿腿围90厘米,半年内体重长了70斤。因过度肥胖,他身体的器官,关节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现在的他被迫辍学在家。在面对体重无节制的增长时,徐周磊的家人一再控制他的食量,可饥饿难忍的他有时甚至会去食品店门口捡食。目前,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通过手术减肥成功,早日回到学校,回到课堂。
胃口大吃不饱 为填肚经常捡食
记者来到徐周磊的家时他正瘫坐在沙发上休息,不能轻易移动,只要站10分钟身体就吃不消。“他生下来的时候就8斤多重,胃口很好,1岁半时就能吃一大碗的米粉。随着年龄增长,胃口也越来越好,体重疯涨是从3岁开始的。”徐周磊的父亲周耀华告诉记者。
为了控制徐周磊疯涨的体重,一家人开始控制他的饮食,本来的一日多餐,现在减少为一日三餐。可是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徐周磊就去外面觅食。“我有一次看到他在一家烤鸭店门口等别人丢弃不要的鸭屁股吃。”徐周磊的姐姐说。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跑到邻居家、同学家偷吃东西,也因此遭到了附近邻舍的不满。
为治病家人花光所有积蓄
周耀华告诉记者,他曾带儿子到南昌的多家医院治疗过,也去了全国各地医院进行过检查,医生说是肥胖症,要少饮食多运动。周耀华就带着儿子扎针灸、做电疗,每天去游泳、骑自行车,一年下来减下来40多斤。但是,徐周磊控制不住饮食,体重仍急剧上升。“这些年来为了给儿子看病,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可还是不见效。”这时的周耀华无奈地向记者说到。
遗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
采访中,为徐周磊检查身体的李医生告诉记者,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徐周磊肥胖的主要原因。基本原因是由于基因遗传,徐周磊生下来就有8斤多,从小就比同龄人胖,再加上后天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肥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没控制地进食,进食之后也没有运动,本身这样就会使人肥胖,再加上徐周磊有肥胖的基因遗传,就更容易肥胖了”。李医生说道。
已到危险边缘 不手术将错过机会
李医生告诉记者,徐周磊的年纪较小,只有14岁,但他目前的身体已经快到临界点,不仅运动功能有问题,且血压高、心跳快,心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到了失代偿期,就会造成生命威胁。
“做肥胖的微创手术要求年龄16岁以上,目前全国都没有年龄低于16岁的人做这种手术的例子,但如果再等2年,他可能会错过手术机会,在医学上,生命是高于一切的。”李医生向记者补充到。
最大的心愿是手术成功回到课堂
在采访末尾,李医生还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愿意为徐周磊进行减肥治疗,由于治疗费用过高,在治疗费用方面会跟院方协商减免一些,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徐周磊一些帮助。徐周磊也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可以通过手术瘦身成功,回归课堂,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14岁江西男孩重达300斤,一顿能吃八碗饭,离世前痛哭:我要减肥
文|财来运来
编辑|财来运来
很多家长都秉承着“能吃是福”的想法,不管孩子吃得再多、再胖,都认为是极好的表现。
可谁能想到,江西有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家长的一句“能吃是福”,体重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00斤,就连一顿的饭量也是成年人的两倍还要多。
这位小胖子名为徐周磊,在肥胖期间,他曾经极力要求一定要减肥,只为不步“中国第一胖”孙亮因肥胖而亡的后尘。
在死亡的威胁下,徐周磊虽然也参加训练营成功减掉了80斤,但紧密训练后的放飞自我,又再次把他推向了肥胖巅峰。
无奈之下,为了避免“胖死”的厄运,徐周磊倾尽家中钱财去做了缩胃手术。虽初见成效,但他却“死性难改”,没多久体重就又回到原点。
实属无奈的徐父,只好做了一个决定,却让徐周磊在临终前后悔不已,痛喊:“我要减肥!”
不想重蹈孙亮的覆辙,决心减肥本文信息来源:【广州日报】【中国新闻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每天每顿都要狂炫8碗饭的14岁徐周磊,看到了电视机循环播放的新闻:
“日照市22岁、体重超500斤的小伙孙亮4月9日因严重肥胖病入院治疗……孙亮睡眠中因心肺等严重超荷运转,经抢救无效死亡。”
手上捧着的碗筷差点掉在了地上,徐磊周顿时没了食欲。看到孙亮的死亡,他这才对自己的暴饮暴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原来过度肥胖真的能被“胖死”。
于是他便眼泪哗哗地跟父亲周耀华讲:
“爸,我想减肥,我不想像孙亮哥哥一样胖死。”
这是徐周磊首次主动向父亲提及减肥之事,然而减肥于他而言却并非初次经历。
在徐周磊12岁的时候,他的体重就达到了惊人的200斤,为了控制儿子的体重,徐父尝试过带他运动,但他全身的脂肪哪经受得住剧烈的运动,才走了半小时就嚷嚷着肚子饿。
徐父看着儿子体重不对劲,就将其送往医院检查,没想到儿子竟然患了“肥胖症”。想让医生安排缩胃手术吧,孩子年龄太小;想让孩子运动吧,他又不动,这可咋整?
思来想去的徐父,终于想到可以让孩子参加减肥训练营,这样既不用承受手术之痛,也不用体会药物之苦,岂不是两全其美?
还别说,减肥训练营确实颇有成效。在教练日复一日的监督下,加上每日合理的饮食,徐周磊的体重居然减掉了70斤,这着实让父母倍感欣慰。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减肥训练营一结束,没了教练的约束,徐周磊便故态复萌,再度陷入暴饮暴食的状态,自然体重也飙到了肥胖巅峰。年仅14岁体重却已然飙升至三百余斤。
看了孙亮过度肥胖被“胖死”的新闻,徐周磊也怕下一个是自己,便耗尽家财到医院做了缩胃手术。
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后,徐周磊饭量比以前少了很多,体重也逐渐下降。甚至以往穿过的衣服,都变成松松垮垮的了,这让一家人高兴得不能自已。
在徐周磊以为自己以后能摆脱肥胖的体型、逃离死亡的威胁时,医生的一个要求却遏制住了他想要瘦下去的决心……
原来,徐周磊虽已做了缩胃手术,但后续想要变成正常人的体重,还要每天坚持不懈的运动,这可难倒了全身都是脂肪的徐周磊。
尽管父母每天都在徐周磊的耳边念叨:要管住嘴、迈开腿。可这些对徐周磊这个小胖子来说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为了搪塞父母,他还自创了“床上减肥法”,以此来拒绝父母让他外出运动的要求。每天吃了就躺在沙发,整天以床为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变回了缩胃手术之前的小胖子模样。看到接二连三减肥失败的儿子,徐父也是恨铁不成钢,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直瘦不下去的徐周磊也是个矛盾体,一边想要瘦下来逃离被“胖死”的命运,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一边全身细胞都拒绝运动,如饕餮一样狂暴进食。
久而久之,徐周磊在自我矛盾的透析下,自卑、狂暴都让风华正茂的他变得不正常。自残与乱发脾气,于徐周磊而言似乎已成家常便饭。
徐周磊父母不忍看到孩子如此痛苦,便斥巨资又带着他去医院切除了一半的胃。原以为这次会与首次一样颇有成效,可没想到胃的缩小并没有再次让儿子瘦下来。
而之后需要做的康复运动,他自然也是抛在了云霄之外。与此同时,徐周磊的父亲周耀文也难以承受长时间的劳累压力,突发脑梗在医院接受治疗。
所幸,徐父经过一家人的照顾,以及积极地配合治疗,终于从鬼门关走了出来,不过不幸的是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在徐父生病期间,徐周磊就像是从笼子中飞出的小鸟,没有人督促他运动,也没人限制他暴饮暴食,他每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体重也是每天只增不减。
果然不出所料,徐周磊在全身脂肪的攻击下,逐渐进入了生命危险期,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等症状都一一在他身上展现。对此徐父也无奈地对妻子说:
“听天由命吧,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辈子。”
“听天由命”这个词对徐父来说是一种解脱,对徐周磊来说便是死亡的通行证。在身体状况一直急转直下的状态下,虽然住进了医院的ICU,但为时已晚。
尽管徐周磊向医生苦苦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我,我要减肥,我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运动。”但也无力回天。
最终徐周磊的生命停格在21岁,还是重蹈了孙亮被“胖死”的覆辙。
徐周磊之所以走到被“胖死”的地步,还要从他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溺爱说起……
徐周磊诞生的时候体重就达八斤,在当时的婴幼儿群体里,可谓是偏重的了。可他的父母并没有察觉什么异样,只是觉得生了个大胖小子,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作为家中的小儿子,徐周磊可是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这也让他的哥哥姐姐一度觉得父母偏心。
平时除了零食、正餐,徐周磊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有夜宵,要是哪天忘记给他吃了,就不睡觉,非得吃了才能安然入睡。
于是,徐周磊的体重便如脱缰之马般不可控制的增长。未满五岁的他,体重却已然达到了八十多斤。
可父母还是没有察觉出什么异常,只觉得“能吃是福”,小孩子吃得多、长得胖,那有什么奇怪的?那表明养得好,从来没有让孩子遭受委屈。
直到徐周磊上了幼儿园后,不仅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还被起“小肥猪”的外号,他过度肥胖的状态才引起父母注意。
为了控制徐周磊的饮食,他的父母曾故意少做饭,让他少吃点,可没想到的是习惯暴饮暴食的徐周磊,竟然抢哥哥姐姐的饭食。
再加上家中食物的缺失、邻居家的食物不翼而飞、小卖部的零食“不正常”的缺少,让徐周磊父母意识到,控制饮食压根没有用。
所以,年仅6岁的徐周磊,体重就已达120斤,这是成年人才有的体重。这让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尚在儿童时期的儿子25秒就能吃完一碗饭,尽管平时有意限制,但还是无济于事。
没办法,在这样暴饮暴食的状态下,徐周磊已经在12岁突破200斤了,14岁更是狂飙300斤。
虽然在此期间父母曾想要极力挽救儿子的生命,但最后还是以失败给徐周磊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12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微博发布与肥胖症有关的健康风险信息,呼吁群众重视身体健康,希望大家不受肥胖症的疾病之痛。
过度肥胖,不但有损个人的面容与身材,更会危及生命健康。但肥胖不是错,错的是明知过度肥胖会危害生命,还是义无反顾的纵容自己成为大量食物的容器。
希望孙亮与徐周磊被“胖死”的先例,能让我们重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避免此类悲剧再度发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广州日报】【中国新闻网】
杭州这个地方,住着一群“永远吃不饱”的孩子!请热心人帮他们找一个没有食物诱惑的新家
“你送出去的每颗糖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其实地球是圆的,你做的好事终会回到你身上……”
一个网友的评论,曾让林晓静潸然泪下。
他是一个女儿的父亲,曾执着一件事情:背着女儿四处求医,和很多患有“小胖威利综合征”小孩的家庭所遭遇的窘境一样。
这些家庭,家家都有一个“小胖”,无法抵制食欲,仿佛“永远吃不饱”,“这是一种重度残疾,一辈子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生活……”
这种疾病叫普瑞德威利综合征(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英文名Prader-Willi syndrome),一种自儿童一岁左右,就会开始无节制饮食的疾病,属于世界医学界的先天性罕见病症之一。
两年前,林晓静在萧山租下一栋房子,改成“小胖家园”。这是全国唯一服务患有“小胖威利综合征”孩子的非营利性机构,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登记。
最近,独此一家的“小胖家园”想搬新家,林晓静求助快报,“希望热心人帮帮孩子们……”
林晓静,温州人,他开办的“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位于萧山瓜沥镇。这里到杭州市区没直达班车,得转几趟公交车。
这是一幢农民自建房,年租金12万元。一楼客厅很大,每天,孩子们会相聚在这里活动与学习,二层和三层都是卧室。厨房的位置很“特别”:独立起来,“藏”在这栋楼的后面,“尽量不勾起孩子们对食物的联想。”
“我租下这套房子,是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建一个没有食物诱惑的地方,让各地孩子来‘减肥’。”林晓静说,“一般家庭,家里到处有食物的诱惑,把厨房锁住,孩子们会撬开。还有,家长也不知道如何科学定量给孩子喂食。”
孩子们在固定的时间吃饭,一日四餐:早餐、午餐、水果餐(下午三四点)、晚餐。主食是杂粮,但对肉食、蛋类等高蛋白的食物,有一定要求,严格定时定量。
据林晓静介绍,2018年开办以来,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家庭,带孩子来这里住过。最远的家庭,来自新疆。最小的孩子4岁,最大的20岁。
来这里的孩子,都是相同体征:胖!饮食稍不节制,身子会像皮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一般五六岁大的孩子,体重就能达到七八十斤。最重的一个男孩,来的时候才4岁,体重105斤。
目前,包括林晓静在内,还有三位家长正带着孩子住在这里。“小胖”家庭在这里生活,每月要交3000元的费用,家长们也要帮忙做点事情。
你不了解的小胖威利“花儿基金”发起人苏家铭导演,曾制作了一部动画短片《你不了解的小胖威利》。
主人公叫徐周磊,18岁,身高155厘米左右,体重360斤,手脚只有七八岁孩子的大小。他曾被医生误诊为“单纯性肥胖”“发育迟缓”。一直到14岁,才被确诊为“小胖威利综合征”。“肥胖”和“畸形”让他成为了同龄孩子中的“小怪物”。
这些年来,他人生主要课题就是减肥。在承受疯狂食欲折磨的同时,跑步、爬山、健身等等,几乎所有的方式都试过了,甚至切掉了自己三分之二的胃,但体重仍旧在不断增加。
“这样的遭遇,我女儿也一样。”回忆女儿从小到大的过程,林晓静语气沉重,“女儿1997年出生,三个月大,我们就带她辗转就医。一开始,没有医生知道她到底是什么病。3岁左右,女儿老说饿,能吃就拼命吃。直到孩子11岁那年,才在上海一家医院确诊是小胖威利综合征。当时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关于这个病的信息,后来我们辗转到北京协和医院,接诊的儿科医生说,我们是医院确诊的第6个病例。”
“这是我家的经历,我不想同样的患者家庭,再走我那么多弯路,甚至倾其所有却一无所获……”早些年女儿的求医经历,让林晓静萌生创办“小胖家园”的想法,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小胖”。
“小胖家园”是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林晓静说,一路走来,虽然很艰难,但得到全国很多医院、医生、志愿者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已经有1620位确诊的孩子。
挽救一个“小胖”就拯救了一个家庭贪吃肥胖,是每个“小胖”都无法绕行的宿命。对于男孩董哲的妈妈来说,“小胖家园”的存在,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孩子,也拯救了一个家庭。她说:
我儿子哲哲,2002年11月30日出生。从孩子出生,我和爱人没来得及体验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就隔三岔五带孩子跑医院。
我刻意控制孩子饮食并增加运动:6岁学跆拳道、上篮球班,打羽毛球、玩轮滑、跳绳等运动天天坚持。但没能阻挡孩子变胖,13岁的孩子,体重160多斤。
我和老公几乎崩溃!去年11月,儿子体重达235.8斤,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带孩子来到“小胖家园”。事实证明,这是我这些年最明智的一次决定。
这之前,儿子每天打四次胰岛素(最大剂量),血糖、血脂、血压仍达不到正常指标。儿子痛苦时,常用拳头大力捶打自己的太阳穴,并冲我大吼,我欲哭无泪!
到这里的第一天晚上,奇迹发生了,儿子一夜安睡,呼吸平稳,以后基本再没打过呼噜。
两个月后,减重42斤,降压药也停了。今年2月5日,我带孩子回了一次家。一路上七个多小时,孩子全程戴口罩,不吃不喝非常配合,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这在之前,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希望热心人帮“小胖家园”找个新家“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爱的群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邹朝春,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小胖威利”的生存和救治状况。他还有一重身份: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组长。
他说,即使是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小胖威利综合征”也极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在婴幼儿期常被诊断为脑瘫,儿童期又易被诊断为肥胖症。
目前,纳入浙江省罕见病医疗保障范围的首批病种是戈谢病、苯丙酮尿症,法布雷等几种疾病,但“小胖威利综合征”并未入内……对终身需要治疗的“小胖”而言,医药费是巨额数字。
林晓静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多方因素,“小胖家园”要暂时关闭,另择新址,他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新家”——价格实惠一点,位置尽量靠近市区,交通便利,“这样,志愿者或家长来回也方便。”
林晓静见过这样一对杭州夫妻,他们在钱江新城上班,家在南山路,他们放着西湖边的房子不住,租住在萧山,就是为了白天把儿子寄养在“小胖家园”接送方便。
另外,厨房和起居的建筑主体,最好能各自独立,“烧饭时,可减少食物对孩子的吸引力。”
如果你有合适的地方推荐,请拨打快报热线电话85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