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使我焦虑(因为肥胖导致的焦虑症)
焦虑会让人发胖 做好情绪管理赶走负能量
【焦虑会让人发胖 做好情绪管理赶走负能量】医生介绍,焦虑会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导致暴饮暴食。所以,焦虑真的会让人发胖,尤其是年轻人!如果人在焦虑时缺乏对情绪的有效应对,可能就会产生替代反应,比如过度饮食。收好这份情绪管理指南提醒你关心的TA!(央视、解放军报)
来源: 封面新闻
身材焦虑催热中国“减肥经济”专家:警惕交“智商税”
图为电商平台上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 电商平台截图
图为电商平台上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 电商平台截图
中新网济南5月11日电 题:身材焦虑催热中国“减肥经济” 专家:警惕交“智商税”
作者 赵晓
“五月不减肥,六月没人追,七月徒伤悲……”一条网络段子,戳中多少年轻人的“痛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肥胖人口持续增加,在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下,不少男女青年陷入“身材焦虑”,进而催热“减肥经济”。专家建议,肥胖人群减肥不仅为美,更要为健康,科学减重,警惕交“智商税”。
“5·11”因谐音“我要瘦”,被定为“中国肥胖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总和超过50%。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肥胖人口超9000万,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资料图:“中国第一胖”王浩楠在运动减重,目前他已减肥成功,成为一名健身教练。 受访者供图
5月正值春夏交替,很多爱美人士将减肥提上日程。记者浏览电商平台发现,燃脂素、排油丸、纤体瘦身饮等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代餐奶昔、代餐粉等瘦身食品也颇受欢迎。网络主播通过运动直播吸粉,并在线推荐健身器材和减肥产品,掀起瘦身热。
“我从小就很胖,食量也大,一年前体重超过500斤。”“90后”小伙张行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减重,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吃减肥药、喝减肥茶,但都没有明显效果,直到2019年10月做了袖状胃切除手术,经过后期的饮食方案调整和健身运动,现在体重减到165斤。
回想过去的减肥经历,张行波感慨花了不少冤枉钱,尝试过市面上不同的减肥产品,后来仔细研究才明白,不少减肥药中含有利尿剂,利用脱水造成减肥假象,实际根本没掉肉。“减肥首先要有恒心和自制力,术后我的体重逐渐下降,既是因为饮食得到控制,也是迈开腿锻炼的结果。我现在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跑2个小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学术带头人刘少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杨飞 摄
今年55岁的于爽(化名)曾连续20多年饱受肥胖之苦,甚至因过于肥胖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针灸、推拿、吃减肥药……什么招都试过,有时能减四、五斤,但很快反弹,越减越胖。”于爽告诉记者,她属于遗传性肥胖,体重曾超过200斤,7个月前做了减重手术,现在已经“掉肉”50多斤,目标体重是减到130斤。
“我想劝诫那些被肥胖折磨的年轻人,要及早就医,对症治疗,不要盲目吃减肥药,用五花八门、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于爽说,遵照医嘱减重,能少走很多弯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学术带头人刘少壮在受访时详细分析了当下广为流行的吃代餐、吃减肥药、做抽脂手术等多种瘦身法,这些方法看似有用,却让消费者赔钱还伤身。如一些减肥药相当于泻药,让人排泄、脱水,根本减不掉多余的脂肪;主打低热量、健康的代餐,尽管配方符合饮食调整大原则,但营养不全面,长期食用反而容易助长减重人群“躺瘦”的想法。
刘少壮说,当前,减肥市场鱼龙混杂,亟需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提醒“胖友们”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花冤枉钱交“智商税”,要提高辨别力。他说,减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健康,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少静态生活。“减肥有度,不能搞极端,体重过低,人也容易生病。保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才能让生病概率更低、预期寿命更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你有肥胖焦虑吗?丨贤医健康说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一般认为超过按身高所测标准体重20%即称为肥胖。
肥胖的病因
1.摄入过多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碳酸饮料,油炸食品,膳食过于精细,进食过快暴饮暴食。
2.户外和体力活动时间减少,观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每天看1小时,肥胖率增加2%。
3.睡眠时间减少,或导致进食量增多,并且睡眠不足影响各激素分泌,从而导致肥胖。
4.双方父母均为肥胖则子女可能80%,父母一方可能40%,父母双方均不肥胖则可能性仅7%。
肥胖的危害
肥胖能引发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是癌症。不仅对身体上造成伤害,心理上也会因为身材肥胖而自卑、抑郁。
运动与饮食
家长干预
1.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喂养,限制孩子的零食和夜食,限制高热量和高糖食物,多吃粗粮,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让孩子参与食物选择制作与分配过程,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
2.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细嚼慢咽,饭前喝汤,限制主食的摄入量。
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限制儿童观看电视和电子产品的时间。
早午晚餐搭配
早餐:麦片加牛奶200ml,玉米、鸡蛋。热量40%
午餐:瘦肉、牛肉、鱼40-50g、豆制品50g。热量50%
晚餐:五谷杂粮(高粱米、小米、黑米)150-180g、清淡蔬菜150-250g、少油盐、忌油炸。热量25%
报送:奉贤区卫健委、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