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帕金森病肥胖(帕金森病会发胖吗)

齐鲁医院李卫国教授 0
文章目录:

半年增重40斤,63岁病史15年的帕友到底怎么了?

63岁的齐先生,患帕金森病有15年了。以僵直为主。目前用药为:美多芭每次四分之三片,一天三次;泰舒达每次一片,一天三次;森福罗每次一片,一天三次。近半年来,齐先生出现了暴饮暴食的情况,除了日常三餐外,平时总是控制不住的想进食,经常会有很严重的饥饿感。由于过度进食,近半年的体重增加了将近四十斤,体检时显示脂肪肝。他想知道他这种暴饮暴食和帕金森病有关吗?应该如何治疗?

对于正常人来说,短时间增重40斤已经很多了,何况是帕金森病患者。不言而喻,犹如雪上加霜。到底是什么引起齐先生的暴饮暴食呢?

经常听讲座的帕友可能知道,在一些早发型的帕金森患者中间,通常会给患者先用受体激动剂,不管是泰舒达,森福罗也好,一方面能够改善症状,另外一方面能推迟左旋多巴的使用时间。因为左旋多巴虽然是帕金森病的第一首选药物,但长时间使用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等。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左旋多巴的优势,规避它的缺点,在使用时会建议帕友把受体激动剂提前使用,尤其是对年轻点的患者。因为受体激动剂出现开关、异动的情况极其少见。

但是受体激动剂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是胃肠道的反应。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刚开始使用时用小剂量逐渐增加的方法。当出现这种胃肠道反应,比方说烧心、腹胀,不愿意进食等情况时,可以逐渐把它减量到一半,过5~7天后再逐渐增加上。经过两个反复以后,副作用逐渐就会减轻。当然也有的患者通过一次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会有胃肠道的剧烈反应,让患者这一辈子都不想再碰这个药了。这种情况是不少见的。建议大家吃药的方法要调整。这种胃肠道反应你可以放到餐后服用,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服用。还有一种有的患者吃完药以后容易嗜睡,甚至说有白天的发作性睡眠,这种情况也是不少见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药物带来的这种嗜睡是产生交通事故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帕金森患者,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中后期的患者,我个人,坚决反对你开车的这种行为,包括骑自行车,电动车。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保护别人。

那么除了这几个副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副作用,我们叫冲动控制障碍。就是吃完药以后产生的这种欲望难以控制。比方说刚才讲的暴饮暴食,吃饱以后还想吃,短期半年之内增加了40斤。就饮食的这种冲动难以控制。当然了,这种冲动控制障碍不单单表现为饮食方面。另外还有病理性的赌博,就是有的打牌或赌钱,甚至去赌场;还有性冲动的增加,有的年纪很大的老人觉得这么大岁数怎么总是有这种要求,这也是跟药物的副作用直接相关的。那么还有一种冲动性的购物。有帕友来投诉老伴,说你看他一个月买了多少东西,大包小包的,他控制不住自己购物的冲动。这是药物副反应非常典型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都和受体激动剂的应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大家在用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异常行为,千万不要埋怨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有一些异常现象,提示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当然受体激动剂还不止这些副作用,还有一些体位性低血压等等,包括下肢的水肿的副作用等。大家可能会说既然受体激动剂有这些副作用,我们是否可以不用,当然不行,因为受体激动剂有他自身的优点。而且是优点大于缺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它这方面去给患者解决问题。

那么对于齐先生目前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首先要减少受体激动剂的用量。你可以先把其中的一种受体激动剂减去,比方说泰舒达,当然不能一下子撤掉,这样会出现严重的撤药反应,有的时候可能会产生高热,甚至说危及生命。在停药或加药的时候,要细水长流,一点一点滴定增加。在减药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比方泰舒达是每次吃一片,你可以每次减去1/4,过去一两周看看这种对饮食的冲动有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再过一两周再减去1/4,这时候还要增加一些其他的药物来改善相应的症状。因为患者如果是僵直型的话,也可以增加金刚烷胺,早半片中午半片。但是这患者目前是15年的病史,要求一个比较高的药物剂量,但是比较高的药物剂量,必然产生比较严重的副反应。这时候矛盾就出来了,如果出现了这一类药物副反应,意味着整体的药物剂量要减少。只能说通过手术之后,药物减少,才能产生一个既能保证疗效,而且把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效果。所以这个患者如果需要进一步诊疗的话,你可以到门诊,再看一下有没有手术的机会。

维E+维C减慢帕金森

来源:生命时报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前不久,由意大利米兰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指出,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

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者通过国家卫生注册中心的数据,在瑞典选取了43865名年龄在18~94岁之间的受试者,进行了17.6年的随访。期间有465人被确诊为帕金森病,确诊为帕金森病的平均年龄为74.6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膳食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成反比,调整混杂因素后,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风险相差32%;β胡萝卜素则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之间没有关系。研究者同时发现,维生素E在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的效果更强,患病风险可降低56%;维生素C在咖啡摄入量低的受试者(降低46%)和超重或肥胖受试者(降低48%)中的保护效果更强。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没完全搞清楚。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帕金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肥胖症患者中,维生素水平有时会缺乏,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等。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证实,膳食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C摄入量较高与帕金森病风险降低有关,而且当两种维生素的摄入量都较高时,这种关联可能更强。(金艺华)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最新研究,一篇终结你所有疑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杂病门诊副主任医师 吴义春

人体内的“坏”细菌

人体胃是一个酸性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浓酸的环境下,也并非“寸草不生”,部分人群会定植一个坏细菌——幽门螺杆菌。之所以称之为“坏”,因为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一生中有 15% 到 20% 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而其中 1% 到 2% 的人,则有可能会发展到胃癌,幽门螺杆菌是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

危险!胃癌第一致癌源?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样杆菌,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有数据表明,70% 至 90% 的慢性胃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胃黏膜细胞不堪重负,可能进一步导致病变甚至恶变为癌。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活性与繁殖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致癌原。

多发!两人中就有一人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 H.pylori(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高达约 50% ,这意味着两个成人中就有一个人感染。不少朋友在常规体检中查出了幽门螺杆菌阳性,内心充满恐惧和焦虑,最近我们在研究痤疮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发现,很多患者朋友咨询我,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治疗吗?怎样治疗才能根治?根治后会不会复发?本文将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问题 1: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最新认识有哪些?

文献研究 相关成果

· H.pylori 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ylori 感染可以在人-人之间传播。

· 根除 H.pylori 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大量研究证据显示,肠型胃癌(占胃癌大多数)的发生是 H.pylori 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估计,约 90% 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 H.pylori 感染相关,遗传因素在约 1%~3% 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发生中起决定作用。因此 H.pylori 感染是目前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 H.pylori 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根除 H.pylori 可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和发展,部分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在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根除H.pylori消除了炎性反应,胃黏膜不再发生萎缩和(或)肠化生,阻断了Correa 模式“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完全消除肠型胃癌发生风险。已发生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者根除 H.pylori 可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展,也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 根除 H.pylori 也可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和H.pylori 相关消化不良。

根除 H.pylori 不仅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也可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和 H.pylori 相关消化不良。我国内镜检查和H.pylori 检测费用均较低;多数根除 H.pylori 的药品价格低廉;早期胃癌检出率低,晚期胃癌预后差;根除H.pylori 是短期治疗,但预防 H.pylori 相关疾病可获得长期效果。因此,在我国胃癌高发区实施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策略具有成本-效益比优势。

· H.pylori 感染还被报道可能与其他若干疾病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除上述胃肠外疾病外,H.pylori 感染还被报道可能与其他若干疾病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呈正相关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肥胖、糖尿病、结肠肿瘤和慢性荨麻疹、酒糟鼻等;呈负相关的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腺癌、炎症性肠病等。有证据显示H.pylori 感染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 B12 缺乏症等疾病相关。

· 不推荐对 14 岁以下儿童常规检测 H.pylori 。

与成人相比,儿童H.pylori 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低;但根除治疗不利因素较多,包括抗菌素选择余地小(仅推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和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低。此外,儿童H.pylori 感染有一定自发清除率,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因此不推荐对 14 岁以下儿童常规检测H.pylori 。

· H.pylori 感染者中仅约 15%~20% 发生消化性溃疡, 5%~10% 发生 H.pylori 相关消化不良,约 1% 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 淋巴瘤)。

问题 2: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要检测病人胃内存在的幽门螺杆菌,一般常采用抽血采样、胃镜采样和呼气采样三种检测方法。

01、抽血采样检测

即采用抽血的方法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水平。

· 限于一些特定情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 MALT 淋巴瘤和严重胃黏膜萎缩

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 淋巴瘤和胃黏膜严重萎缩等疾病患者存H.pylori 检测干扰因素或胃黏膜H.pylori 菌量少,此时用其他方法检测可能会导致假阴性,而血清学试验则不受这些因素影响,阳性可视为现症感染,所以,血清学试验限于一些特定情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 MALT 淋巴瘤和严重胃黏膜萎缩。

· 不推荐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

因为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在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使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但是一般需要数月半载才呈阳性,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期作该项检测时,检测结果常常会出现假阴性,从而使患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由于幽门螺杆菌即使被根除.但该抗体下降缓慢,患者往往需要 1~2 年才能转阴,这样必然使治愈者长期背着“阳性”的黑锅而接受着多余的治疗。因此,常规的血清学试验检测H.pylori 抗体IgG,其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

02、胃镜采样检测

可在患者需做胃镜检查时“搭车” 采样,在活检采样时一起作检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如果为阳性,即可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

H.pylori 在胃内呈灶性分布,多点活检可提高检测准确性。根除治疗后H.pylori 密度降低,在胃内分布发生改变,易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因此不推荐用于根除治疗后H.pylori 状态的评估。

03、呼气采样检测

该项检查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也很高,患者无痛苦,操作方便和不受H.pylori 在胃内灶性分布影响等优点,是近年来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14C 呼气试验和 13C 呼气试验。

其中 14C 呼气试验费用较低,但由于该项检查存在放射线危害,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和年迈体弱者应慎用,且对同一患者来说,也宜避免反复多次采用该种方法检测。

13C 呼气试验则无放射性,对人体无损害,而且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接近100%),各种年龄的患者都可采用该法。

检查前受检者需空腹三个小时,在采样过程中,受检查者在半小时内服一颗胶囊,并先后呼三口气留取样本,就能十分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13C 呼气试验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但当检测值接近临界值(cut-off value)时,结果不可靠,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或用其他方法检测。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用该方法检测H.pylori 准确性显著下降,可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或)组织学方法检测。

友情提醒:H.pylori 检测前必须停用 PPI 至少 2 周,停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至少 4 周。

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可以抑制H.pylori 生长,降低其活性。PPI 抑制胃酸分泌,显著提高胃内 pH 水平,从而抑制H.pylori 尿素酶活性。H.pylori 检测前服用这些药物可显著影响基于尿素酶活性(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试验的H.pylori 检出,造成假阴性)。

问题 3:哪些情况下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首先明确自己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查出这一深藏于胃内的罪魁祸首,便可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因病施治及早根除治疗。

如前所述,H.pylori 威力如此之大,H.pylori 感染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似乎所有H.pylori 阳性者均有必要治疗。但应该看到, 幽门螺杆菌虽然感染率高,但有 50% 的人是毫无症状的,且根除H.pylori 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只有那些清除 H.pylori 可使患者获益的疾病需要进行清除治疗。

这些需要进行清除治疗的疾病总体可分为两大类:

01 H.pylori 阳性的相关疾病

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或伴有胃粘膜萎缩、糜烂的慢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enetrier 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pylori 胃炎中,胃窦为主的非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增加,这些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风险增加;而累及胃体的胃炎尤其伴有胃黏膜萎缩者胃酸分泌减少,这些患者发生胃癌风险增加。H.pylori 胃炎可增加或减少胃酸分泌,根除治疗可逆转或部分逆转上述胃酸分泌改变。伴有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的胃体胃炎患者根除H.pylori 后胃酸恢复性增加,可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发生风险。但这些患者如不根除H.pylori 则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两害相权取其轻”,应该根除H.pylori 。

H.pylori 感染诱发慢性活动性胃炎,根除H.pylori 使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得到消退,慢性炎性反应也可不同程度消退。H.pylori 感染诱发的炎性反应与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除H.pylori 可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和发展。根除H.pylori 可使部分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得到逆转,但肠化生似乎难以逆转。

H.pylori 胃炎可在部分患者中引起消化不良症状。H.pylori 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根除H.pylori 后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获得长期缓解,是优选选择。

02 患者有特殊的个人史和家族史

包括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计划长期服用包含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具有胃癌家族史或因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术者。

H.pylori 胃炎一般表现为胃窦为主胃炎。长期服用PPI 者胃酸分泌减少,H.pylori 定植从胃窦向胃体位移,发生胃体胃炎, 增加胃体黏膜发生萎缩风险。胃体黏膜萎缩可显著增加胃癌发生风险。根除H.pylori 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 者胃体胃炎发生风险。

当不属于上述情况,而个人要求治疗时,若年龄 <45 岁,无消化道出血、持续呕吐、消瘦、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或腹部肿块等报警症状者支持行根除 H.pylori 治疗,若年龄 ≥ 45 岁或存在报警症状者,需先进行胃镜检查。

问题 4:如何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

目前标准的三联疗法在全球多数地区的根除率已远低于 80%,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检测和治疗的不规范导致 H.pylori 对治疗方案中的抗生素耐药率不断上升。因此选择适合的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

01、运用四联疗法,发挥铋剂作用

根据临床调查表明,四联疗法的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序贯疗法以及伴同疗法。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铋剂可有效降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而短期(1~2 周)服用铋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我国仍可普遍获得铋剂,所以治疗方案中首推铋剂四联疗法。用药时间建议 10 或 14 天,不推荐 7 天治疗方案。

临床上普遍推荐的四联方案为:

标准剂量 PPI 标准剂量铋剂(2 次/天,均为餐前 0.5 h 服用) 2 种抗菌药物(餐后即服);

· 标准剂量 PPI :艾司奥美拉唑20 mg、雷贝拉唑 10 mg(Maastricht 共识推荐 20 mg)、奥美拉唑 20 mg、兰索拉唑 30 mg、泮托拉唑 40 mg、艾普拉唑 5 mg,以上选一,2 次/天;

· 标准剂量铋剂:枸橼酸铋钾 220 mg,2 次/天。

02、选择不同的抗生素组合

调整四联疗法的用药方案,将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分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所以,经验治疗推荐了 7 种铋剂四联方案,除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外(作为补救治疗备选),方案不分一线和二线,所有方案中均含有 PPI 和铋剂,因此选择方案就是选择抗生素组合。

抗菌药物的搭配可分为:

·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 四环素 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 阿莫西林 甲硝唑或四环素。

03、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药物搭配,确保按方案足量足疗程用药。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❶ 考虑患者既往抗菌药物应用史、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例】存在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推荐的用药方案为:

· 四环素 甲硝唑;

· 四环素 呋喃唑酮;

· 四环素 左氧氟沙星;

·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

·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克拉霉素 左氧氟沙星。

❷ 考虑患者根除适应征、伴随疾病(影响药物代谢、排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年龄(高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而获益可能有所降低)。

❸ 考虑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该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某些抑酸药物的代谢,抑酸剂在根除方案中起重要作用,选择作用稳定、疗效高、受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小的 PPI ,可提高根除率。新的钾竞争酸阻断剂 (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Vonoprazan 抑酸分泌作用更强,其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 H.pylori 根除率。

根除幽门螺杆菌温馨提示:

❶ 多数患者根除治疗后不需要复查胃镜,可采用非侵入性方法检测 H.pylori ,尿素呼气试验是其中的最佳选择。评估应在根除治疗结束后 4~8 周进行,此期间服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中药或 PPI 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❷ 对一些胃肠道微生物群不成熟(幼童)或不稳定者(老年人、免疫缺陷者等)根除 H.pylori 抗生素应用需谨慎。必要时可在根除 H.pylori 治疗同时或根除治疗后补充微生态制剂,以降低抗生素对肠道微生态不良影响。某些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H.pylori 根除治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临床中常见的治疗误区:

❶ 服药的时间越长,细菌杀的越干净。

❷ 自行去药店搭配治疗药物。

❸ 一次性治疗永不复发。

❹ 停用杀菌药物后立即复查结果。

这些误区不但会影响杀菌效果,难根除顽固细菌,而且还会使幽门螺杆菌对于一线的抗生素产生高耐药性,影响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造成幽门螺杆菌检出假阴性率升高。因此患者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根除效果。

中医药对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治疗优势

因为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幽门螺杆菌可能存在根除失败的问题,这种情况往往被称为“难治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难治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运用中药可以更好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难治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于三种证候:第一类就是湿热证,需要清热化湿,理气和中的治疗,这类人群更多见;第二类是脾胃虚寒证的人,需要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第三类是寒热错杂证,需要辛开苦降,和胃开痞。

只有及时、准确评估自身情况,尽早、科学的给予干预,才能够尽快将这个“坏”细菌扼杀于无形,全面捍卫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