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跑步护踝(肥胖跑步护踝有用吗)
每逢佳节胖三斤,用跑步减掉“过年肥”
一晃就到了大年初五,经历了年夜饭、聚餐、大鱼大肉之后,肚子肉眼可见地鼓了起来,是时候开始运动了。
作为经济又便捷的运动,跑步是不少人喜爱的运动方式,不需要任何器械,受场地的制约也较小,还有很多好处,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释放压力等。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徐大启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浩
本期编辑:王冰洁
跑步,要选择适合的时段
跑步的时段有讲究,适宜时段取决于外界环境和身体状态。外界环境主要考虑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身体状态包括是否疲劳、饥饿等。
晨跑
- 优点: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或有云雾,温湿度较适宜,30~40分钟的中慢速跑步出汗量不会太大,体感较为舒适。
- 缺点: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植被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相对较低的温度也不利于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扩散,空气质量差,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选择晨跑,切忌空腹,跑前适当吃些面包或饮用少量牛奶和水;强度不要太大,慢跑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午后跑
- 优点:此时空气较好,晨雾散尽,阳光充足。午后3~5点,人的精神状态饱满,体力相对充沛,不但能提高跑步的效率,还可减少受伤风险。
- 缺点:午后太阳仍高挂空中,这时紫外线较强,户外跑步容易晒伤。如果是夏天,此时空气和地表温度过高,体感很热,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流失,容易中暑。
午后跑要避免太阳直射,注意防晒,最好是下午4点之后。
夜跑
- 优点:空气含氧量较高,温度适宜,环境有利于跑步。晚上时间方便且充裕,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 缺点:上班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疲劳,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下降,这时跑步不利于恢复体能,还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夜跑最好在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时分,简单进食后再开始跑步,中慢速跑步以30~40分钟为佳。
重点护好4个部位
临床上,跑者最易受损的部位是膝关节,此外还有足底、踝关节、腘绳肌及其肌腱。
护膝盖:速度时长量力而行
长时间不跑突然开始跑步,或短时间内跑量过大,膝盖反复屈伸,可导致髂胫束过度磨擦、膝关节外侧疼痛,出现“跑步膝”,即“髂胫束综合征”。
对于年龄大、体重大的人群,跑步不能贸然开始,最好先进行渐进性肌肉训练,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比如侧卧抬腿训练臀中肌、静蹲训练股四头肌;开始跑步后,跑量要循序渐进,可逐渐从快走过渡到慢跑。
护足底:运动前后拉伸筋膜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常在过快增加跑量,或运动前没有拉伸导致小腿肌肉紧绷或无力时出现,通常表现为足跟或足中部疼痛、烧灼感,尤其是清晨起床和长时间活动后加重。
为防止筋膜炎,跑前一定要选择一双合适的跑鞋,对脚底进行有力的支撑;运动前后,专门对足底筋膜进行拉伸,比如脚趾翘起,用手将大脚趾向脚背方向拉伸,持续30秒。如果已出现疼痛,可先行冷敷,近期最好停止跑步。
护踝关节:跑道务必平坦
踝关节承担着全身重量,如果不小心过度翻转(崴脚),可能造成韧带过度拉伸、扭伤,尤其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跑步时极易发生。
最好选择在平坦的跑道上跑步,必要情况下可佩戴护踝。
护腘绳肌:常做提踵训练
在臀部下方、大腿后侧有一系列肌群,统称为腘绳肌。步幅过大、活动过量或进行大量的爆发性速度训练,会让腘绳肌变得紧张;当臀部肌肉力量不足,跑步时会让腘绳肌的负担更重。
跑步前后必须注重对下肢肌肉的拉伸,不仅可以预防损伤,还能对轻度疼痛进行治疗,比如股四头肌的拉伸、小腿三头肌的拉伸以及站立位提踵训练等。
跑步者关心的10个问题
跑步者也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中途岔气怎么办?如何避免跑步后下肢水肿?跑步要多吃什么……
空腹跑步更容易减肥?
空腹跑步可导致热量不足,引发低血糖,从而使跑姿不协调,损伤肌肉,甚至摔跤受伤。
另外,如果在饭点不吃东西去跑步,胃酸很可能侵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
月经期还能跑步吗?
月经期的头一天不建议运动,之后几天可以进行短时间、不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或者快走;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使子宫出血增多。
运动后可以马上洗澡吗?
运动后不建议马上洗澡,此时心脏功能还没有调整到安静状态,浴室环境又较封闭,容易导致大脑或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等不适。
建议运动结束后 15~30分钟左右再洗澡。
跑步中岔气怎么办?
首先应立即停止运动,然后逐渐放慢速度、调整呼吸,慢走一会儿后在路边找到可以休息的地方,坐下来休息15~30分钟。
如果1~2天还没好转,可能是膈肌拉伤,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跑步后,小腿会变粗吗?
慢跑一般不会使小腿变粗,但如果长期在上下坡上跑步,肌肉力量加强,可能让小腿变粗。因此,最好选择在平地上进行中低强度的跑步。
注意保持正确的跑姿,小步幅、高步频最合适;跑后一定要拉伸。
跑步后下肢水肿,怎么办?
跑步后出现下肢水肿,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心功能受损。患者血液无法很好地回到心脏中,造成水肿;
- 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跑步时血液不能给血管足够的压力,使血液回流;
- 跑动时间过长。
若出现水肿,跑完步首先要做好及时的放松、拉伸,还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肿胀。若有严重水肿者应及时就医。
长时间跑步后想吐,怎么办?
长时间跑步后想吐,一是由于跑步时间过长,肠胃出现紊乱;二是心率过速造成大脑缺氧。
因此,跑者应控制跑步时间在一小时左右,避免过度刺激肠胃;跑前适当吃些食物,避免空腹跑步;跑速不应过快。
晚上跑步会引起失眠吗?
跑步时间过晚,是会引起失眠的。一般建议,晚上九点之前完成锻炼,因为人体入睡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12点。
如果在这段时间之后跑步,会使神经兴奋,导致无法安然入睡。另外,晚上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也要控制在1小时之内,以中等强度、心率控制在130次/分左右最佳。
感冒或发烧了还能跑步吗?
感冒发烧期间免疫力降低,如果还去跑步容易加重病情。另外,如果跑步在户外进行,环境的污染也会使身体再次感染或病情加重。
跑者要多吃什么?
- 第一,多吃主食,特别是面食;
- 第二,多吃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肉、鱼肉等;
- 第三,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等;
- 第四,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 最后,要多喝水。▲
新学期,这份跳绳攻略请收好
为什么跳绳总是被打断?跳不快怎么办?随着跳绳运动成为体育中考里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希望能够帮助解答。而且跳绳运动虽好,但是跳绳过程中的错误问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辽沈晚报成长学院持续关注学生运动锻炼指导需求,就此采访了中国国家跳绳队教练员、世界跳绳锦标赛冠军吕艳飞,锦州市跳绳协会会长、2023年辽宁省跳绳锦标赛裁判长王宇枫,为家长们和学生们答疑解惑。
警惕
跳绳运动虽好处多 但要避免错误动作
43岁的吕艳飞是沈阳人,曾获得2021年世界跳绳锦标赛冠军。近年来,吕艳飞致力于花式跳绳的推广,对青少年跳绳训练颇有心得。对于跳绳运动的好处,吕艳飞介绍说,跳绳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感、节奏感、耐力、爆发力以及身体姿态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挑战自己,在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增添信心。跳绳运动不受场地约束,运动器械十分便宜,便于全民开展,成为中考体育加试项目更容易达到高分甚至满分的项目。
跳绳运动伤不伤膝盖?这是很多家长担心的,“跳绳按着正确的体态规范的动作去做不会伤害我们膝盖。跳绳是间歇式有氧运动,在运动的过程有起有落关节部位是起缓冲作用,不会受到强力冲击。”吕艳飞解释说,但如果跳绳的姿势不正确,突然训练量过大,或强行发展所谓的技巧难度,有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全脚掌着地,落地笨重声音大,身体后仰,跳着跳着往后退,类似这样的动作这些错误动都存在安全隐患。
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跳绳受伤,在孩子刚开始跳绳就选择戴护膝,吕艳飞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年长者练习跳绳可以戴护膝,而年轻人没有伤病不需要戴护膝,对于孩子来说戴护膝是没有必要的,可以戴护腕,方便孩子擦汗,也能防止胳膊上的汗水流淌到手上造成手滑抓不住绳具。”而对于地面的选择,最好在地胶上进行跳绳,其次在地板上跳,最好不要在水泥地上进行长时间练习。
对于跳绳时间和跳绳数量的问题,吕艳飞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具体分析。“由于儿童心脏发育不全面,所以绝对不能高强度持续跳绳。儿童的新陈代谢快,适合重复的运动,可以采用多组数、多间歇的方式进行练习。”例如,1分钟跳绳后,休息至脉搏恢复至15次/10秒;就可以进行下一组,家长可以通过测脉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跳绳的节奏。
世界冠军快问快答
跳绳是高效的燃脂运动
记者通过与家长沟通,针对家长关心的焦点问,采访了跳绳世界冠军吕艳飞,给出了实用的回答。
问:跳绳的绳子该如何选择?
答:跳绳绳具根据动作分类基本分两大类,速度类和花样类。速度类单人项目90度转轴的钢丝绳更适合。花样类使用万向转轴的跳绳便于我们完成更复杂的动作(竹节绳或白胶绳)。
问:多长的长度是合适的呢?
答: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双手拿起绳具后,将脚踩在绳子的中间,踩到地面,手柄接近胸的位置,就是合适的长度。
问:几岁开始跳绳训练合适?
答:跳绳最早的年龄可以5岁之后开始训练相对较好,但是还是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
问:跳绳减肥是真的吗?
答:跳绳是高效的燃脂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手脚都要参与,小肌肉群异常活跃。经常坚持跳绳锻炼,肌肉的线条会很明显。尤其是跳绳具备一定的能力水平后,练习高难动作小肌肉的敏感性会很高。
问:胖孩子适不适合跳绳?
答:对于体重大的、特别肥胖的孩子建议谨慎,这类孩子跳绳的前提是先减脂、增加力量,应该去做一些不容易对关节造成伤害的运动,体脂降低了之后,再进行跳绳运动。建议家长找专业人士制订训练计划。
问:跳绳穿什么衣服和鞋合适?
答:跳绳装备服装选择速干的运动服最佳,鞋选择高弹平底具有一定的护踝功能的跑步鞋、训练鞋就可以。鞋底不要太厚,太厚的鞋底会降低我们落地的触感消耗不必要的能量。
问:跳绳有哪些赛事,如何参加?
答:跳绳每个省都有省级赛事,每年都会举办全国跳绳联赛。全国跳绳联赛前三名有选拔资格进入中国国家跳绳队,参加每两年一届的亚洲跳绳锦标赛和世界跳绳锦标赛。
问:跳绳的参赛项目有哪些?
答:跳绳分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个人项目分速度赛和花样赛。团体项目也分速度赛和花样赛,而团体赛中又有两个特殊的项目是车轮跳和交互绳。交互绳既有速度赛也有花样赛,但车轮跳只有花样赛。
“0”基础的孩子
如何开始学跳绳?
不会跳绳的孩子应该如何开启跳绳这项运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锦州市跳绳协会会长王宇枫,他曾担任2023年辽宁省跳绳锦标赛裁判长,致力于推广跳绳运动多年。
“如果孩子刚开始学习跳绳,家长不要一上来就让孩子拿着绳开跳,得先着重帮助孩子感受节奏,以及找到节奏。”王宇枫介绍说,家长可以用拍手加上口令(1、2、3、4、5……)的方式,让孩子跟着节拍点跳起来,从而训练初始的连续性。等到孩子已经能够找到节奏了,再用绳子找到摇绳子的感觉。
“孩子练习跳绳的过程中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王宇枫介绍说,“第一个阶段,从0到1的阶段,也就是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每天半小时规范训练,一般情况下孩子2周可以学会。第二个阶段,连续跳绳阶段,争取做到每分钟跳100次,每天10分钟,让孩子尝试坚持一个月。第三个阶段是快速跳绳,争取做到每分钟跳绳150次以上,每天10分钟,连续跳2个月,达到这个标准后,孩子每年在体质测试成绩基本上都能达到优秀的标准。”
王宇枫强调说,学习跳绳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学跳绳也要循序渐进,掌握规范跳绳姿势,进而提高跳绳成绩,促进身体整体协调发展。
高分跳绳 每日锻炼量推荐
第一个阶段:稳定性训练
100个/次稳定跳。也就是说从0-100个之间不能断,强化肌肉记忆。
推荐:每天完成5组
第二个阶段:耐力训练
1分30秒耐力跳,个数达到260个算完成。也可以选择两分钟耐力跳,个数达到350个算完成。
推荐:每天完成1分30秒耐力跳两组,两分钟耐力跳一组
第三个阶段:爆发性训练
方法一:15秒跳绳训练,目标55个;30秒训练,目标105-110个;40秒训练,目标130-135个;50秒训练,目标160个。方法二:固定200次训练目标,统计完成时间,用时越短,速度越快。
推荐:15秒、30秒、40秒、50秒训练方法,每天可以进行两组
★特别提醒:
每个孩子的体能基础不同,建议家长循序渐进
本版稿件均由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采写 图片由吕艳飞、王宇枫提供
女子跑步减肥43斤“废了一条腿”?专家解读是否越胖跑步越伤膝盖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当天,一名女子在小红书上分享跑步减肥受伤的经历引发热议。她以“从没想过减肥43斤却废了一条腿”为题,讲述了自己跑步减肥43斤,损伤了右腿膝盖,不得不到医院进行治疗。
5月11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了当事人,可她并未回复私信。从她发出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显示,她今年35岁,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曾表示自己身高1.60米,跑步前体重为163斤。她跑步锻炼后成功减重43斤后,发现右腿莫名沉重,走起路来膝盖会弹响,右腿感觉到一股从未有过的疼痛感。疼了两个月后无好转,只能去天津市某医院看病,结果被诊断为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损伤。
女子发帖称跑步减肥43斤废了一条腿。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当事人还在笔记中描述:“感觉右腿废掉了,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大基数减肥(近似于体重偏重的人群减肥)不能先跑步,会伤到膝盖。后面我会更新我看腿的经历,还有去过的医院看病流程,希望能帮到跟我一样的兄弟姐妹。”
最近几年马拉松大热,跑步减肥成为不少人的优先选择,因此这名女子发布的笔记引发众多网友共鸣。有网友表示:“大基数减肥就是不能跑步!”也有网友表示:“同废过腿,跳绳膝盖都嘎嘣嘎嘣响。”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曹治东表示:“其实这样的例子不是个例,我们科室也曾收治了类似患者,跑步导致膝关节严重磨损。”
医院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曹主任说:“从这名患者的诊断报告看,是比较明显的膝关节磨损,其中半月板和韧带损伤是可以修复的,软骨损伤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成年人的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弱,所以这种损伤也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不过从这名患者的表现来看,属于比较早期的膝关节磨损,不至于‘废了一条腿’。理论上通过消炎止疼,补充营养关节药,给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等方法,她的腿就可以治好。如果恢复状况不理想,还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直接修复半月板和软骨。”
针对网友们热议的多少体重属于大基数就不适合跑步的话题,曹主任表示:“所谓大基数是一个健身概念,和BMI(身体质量指数)有关。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这个不能作为是否可以跑步的参考标准,因为膝关节的磨损和很多因素有关。除了体重之外,还有年龄(理论上年龄越大关节越差)、关节是否畸形、关节是否有陈旧伤、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痛风等多种因素,而且每个人关节的耐受力不同,所以我认为是否适合跑步,关键还是看身体的反馈。”
据曹主任透露:“理论上跑步、登山、爬楼、跳绳等负重运动都会磨损关节,参加完这些运动后,如果出现了关节疼痛,休息几天后仍不能缓解,就要考虑关节损伤了。特别是走路出现关节异响的情况,一定要停止运动,到医院检查,避免关节损伤加重导致不可逆的磨损。”
跑步减肥存在损伤关节的风险,难道体重偏重人群只能靠饮食控制减肥?曹主任表示:“饮食控制减肥还是要结合运动减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鉴于体重大的人跑步容易损伤膝盖,这类人群可以考虑做一些对关节损伤较小的运动,例如游泳、骑单车等。只要体重没有压到关节上,都可以尝试运动。同时在天气冷的时候锻炼,一定要注意关节保护,户外运动时应戴上护膝、护踝等保护工具。”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编辑:朱亮
责编:王蓉 邹渝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