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耗氧(胖子耗氧量大吗)
正视肥胖|你只是胖着玩玩?小心这些危害找上门!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难怪有人说肥胖是疾病的先兆、衰老的信号。
肥胖的危害
1. 长寿、健康的天敌
据统计肥胖症患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倍,患冠心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
2. 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
肥胖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3. 易患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4. 影响劳动力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
5.对心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症患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症患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6. 更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6倍。
7. 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8. 增加手术难度,更易引发术后感染,且易引发疝气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可并发许多疝,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
9. 肥胖对男性的危害
有关研究证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男性大于女性。同等肥胖的男女,男性都会不同程度地患上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而很多轻度肥胖的女性却依然健康。这与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关。
男人的肥胖主要在腹部,医学上称为腹形肥胖或“苹果形肥胖”。相对的,女性的肥胖大多是臀部肥胖,被称作“梨形肥胖”。相较于女性的“梨形肥胖”而言,男人的“苹果形肥胖”危害更大。因为腹腔积聚的大量脂肪压迫内脏器官,容易导致器官功能的障碍。
10. 肥胖对女性的危害
肥胖女孩可以出现青春发育提前、过早初潮以及乳腺发育过早。对成年女性而言,肥胖可以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是在脂肪组织内产生的。脂肪组织越多,雌激素合成的越多,所以肥胖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妇女要高,恰恰是雌激素的水平越高,就越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所以肥胖妇女患这两种妇科肿瘤的危险性要大得多。雌激素增多还可能导致或加重下肢浮肿。
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育。即使怀了孕,也容易出现过多的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糖尿病,还容易出现胎儿的发育异常以及胎位异常,而且容易出现难产。肥胖妇女的腹壁脂肪过厚,给医生的产前检查造成困难。如果需要作剖腹产,手术操作也很不方便。
肥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性关节炎,中年女性更加容易患胆石症,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更加容易患痛风等等。总之,肥胖是会给妇女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的。
当这些发生了怎么办呢?
1.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不宜过低,一般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5-60%。主食控制在150-250g/d。过低易产生酮症,相反,过高,会影响蛋白质摄入。可以优先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谷类),不宜选择或少用精制糖的食品,如蛋糕、饮料。
2. 保证蛋白质供给
一般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0%-30%,不宜过少,否则不利于减重
3. 减少脂肪摄入
一般脂肪占总能量20-25%,应≤30%。饮食提倡动物脂肪为主(肉、蛋、全脂乳等),烹饪油建议选择植物油。食物做法很重要,提倡蒸、煮、卤等少油方法减少用油量。
4. 充足维生素、膳食纤维、无机盐类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无机盐和维生素重要来源,为低能量食物,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可用来充饥。
5. 规律的饮食和积极的运动
定时定量,一日三餐,切勿过饱。
减少甜食、饮料、零食摄入
减慢进食速度,增加饱腹感
先吃蔬菜、低热量食物,这样可减少主食摄入
规律运动,切勿过量,损伤关节,既减少体脂也保持肌肉活力
体重管理的就诊建议:
希望广大肥胖或潜在人群管住嘴、迈开腿,保持适合自己的体重,远离疾病,获得真正的福音。在体重管理过程中需要监测各项代谢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相应激素测定等),可前往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我们为满足患者需要,周末、节假日全年无休,根据每人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守候您的健康。
文:内分泌科 王婷
图:内分泌科 王婷
编辑:宣传科 李伟华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有氧运动”浪费时间,还会加速衰老?想减肥如何高效运动?
活动身体有利于健康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怎么去活动才是对的。活动不对的话,还会给身体带来一些额外的负担,甚至是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加速衰老,比如有氧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比较无氧运动,生活中大多数人更愿意、更常见做的是有氧运动。就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做的运动,运动的时候身体地吸入的氧气能到达到身体所需,让身体有更大的耐力的运动。例如快走、广场舞、跳绳、爬山、骑行等都是属于有氧运动。
坚持做让身体吸入更多的氧气,对于血压、血糖、心脏功能、情绪的低沉等身体不良状况具有控制、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消耗身体一些热量帮助减肥。
但有些人却说,有氧运动做多了的话,会加速身体衰老的速度,这是真的吗?想要改善身材的女孩子们是不是就不能做有氧运动了?怎么做这个运动好,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说一说。
通过有氧运动减肥,效果可能会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中心主任李劼若表示,人做不做运动都会衰老,但是速度是缓慢的。如果进行适量的运动的话就可以在本身衰老的速度上让衰老更慢一点,比如有氧运动。
但如果运动过量的话,反而会伤害身体
因为有氧运动让运动的身体部位血液流量增加,导致大脑血液流量稀少,导致大脑缺氧,加速了大脑的衰老。也会加重各个组织磨损,加快衰老的速度,比如关节磨损退化、接触紫外线的皮肤等。
也就是说有氧运动不能过度的,要适量,这样的话可以促进身体代谢,锻炼心肺,让身体更有精神活力,促进肌肉发达,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有氧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热量和脂肪,但是辛辛苦苦跑步一个小时之后其实身体消耗的热量是非常少的,只要你运动后喝一瓶汽水的话,好不容易消耗的热量就会又回来了。而且要是你停止有氧运动之后,你会发现减掉的体重很快的就会“反弹”,甚至有些人会比原来更加的肥胖了。
因为有氧运动虽然会消耗脂肪,其实如果从长远的减肥效果来看,通过有氧减肥其实并不是最佳选择。也是因为身体刚开始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不仅会消耗脂肪,同时也会消耗身体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又是肌肉构成的一部分,而肌肉含量又是会影响身体代谢的效率的。
身体代谢慢,就会导致身体每天摄入的热量,身体只能消耗一半不到,其他剩余的热量要是不运动消耗的话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身体里,让身体慢慢变胖。
无氧运动就是身体在短时间进行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让你的身体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什么是过量的耗氧运动,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消耗身体氧气的一个运动,可以说是身体在进行高强度的无氧运动的时候,身体里的氧气辅助不了身体代谢。
这样的话身体通过无氧就可以代谢分解身体的热量从而产生大量的乳酸,之后通过氧化乳酸的方式来分解脂肪,达到瘦身的效果。
这样说的话有点难懂,通俗地理解一下就是你做平板支撑的时候,身体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这样的话身体的脂肪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提供大量的热量,但是身体运动又需要能量,于是身体就会消耗储存的糖原,通过分解糖原来维持身体正常的运行。
当身体储存好好的糖原被消耗的话,身体糖原空虚,那么脂肪等物质就会开始氧化,将糖原补上,于是身体就瘦了。
且过量耗氧并不会增加身体肌肉的过度流失,还会因为身在短时间内经受大量的负荷肌肉得到刺激,肌肉里面的纤维被破坏,这个时候补充身体大量的蛋白质就可以促进肌肉生长,达到增肌的效果,肌肉增长也就意味着代谢效率的增加。
所以说,有氧之后适当做一些抗阻的过量耗氧运动才是减肥瘦身的最佳搭配。过量耗氧的运动有平板支撑、弹力带、臀桥、俯卧撑、杠铃、深蹲、靠墙蹲等。
总而言之,不是身体活动了就一定会变瘦,也不是说身体变瘦一定不会反弹,有氧运动结束之后,适当的过量耗氧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就可以试试。
儿童也有高血压,怎么看怎么防怎么治?
一早,李女士就抱着儿子小强急急火火地闯进儿科急诊室。“快给小强看看吧!他突然不会说话了,半边身子也不好使了!”
只见小强面色煞白,眼睛露白向左上方凝视,脸和嘴都歪向左侧,神志不清,右侧的肢体已经瘫痪不能动了。
医生一边给孩子检查,一边听李女士介绍发病经过:“小强平时就有头晕的毛病,可他一说头晕,他爸就骂他:‘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多毛病!’前几天有些感冒,昨晚他说头痛,还发烧。给他吃了些感冒药,他就睡了。谁知今天早上叫醒他就不说话了,帮他穿衣服发现他肢体不好使,后来竟翻白眼儿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证实,这孩子患的是高血压脑病,中风了!李女士不解地问:“8岁的孩子怎么会中风?”医生解释说:“你儿子患的是儿童高血压病,它的其中一个并发症就是会导致中风。”
一提起高血压,人们想到的就是中老年人病。其实,高血压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近年来,高血压患儿逐年增多。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是3% 。北京儿童医院曾对5000名6~18岁人群进行血压普查,发现血压偏高者已达到9.36% 。由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向家长们发出警示——每百名少年就有7人患高血压。上海市的调查表明,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已高达6.2% 。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一项医学调查显示,贵阳市有5.16%的儿童患上高血压病……
血压有一个现象叫轨迹血压,就是儿童时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人后血压也会升高;儿童时期血压长期升高而不治疗,其危害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比如心脏病、脑缺血、脑卒中(脑中风)、肾损害,甚至失明等。
高压儿,肥胖多肥胖是引起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11名儿童中,就有一人肥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个比例甚至高达到14% 。而肥胖的孩子患高血压的风险,则是正常孩子的6倍。
高血压与遗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生活方式有关,如体力活动少,膳食不平衡,尤其是能量摄入超标,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合适,蔬菜水果吃得少。现在很多孩子静态生活方式时间比较长,能量过度蓄积。
钠摄入过多,对肾脏、血压都不好。国际上公认的食盐量是每人每天6克左右,但大部分少年儿童每天的食盐量都超过12克甚至更高。有的人说菜淡了孩子不爱吃,实际上孩子吃得咸是大人培养出来的。
高血压与紧张也有关系。现行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特别紧张。人本身有一个血压调节机制,当情绪激动时血压就会升高,如果反复受到刺激,久而久之,本来不是高血压的可能就会变成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遗传、精神压力、环境、饮食等因素都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疾病引起,最常见的是由肾脏疾病引发的。由于儿童高血压病多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一般只有通过体检和普查才能被发现。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成人不同——学龄前儿童血压高于110/7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血压高于120/80毫米汞柱,少年血压高于130/90毫米汞柱,即可判断为儿童高血压。儿童罹患高血压,轻者可以产生头晕、心慌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心、脑、肾发生器质性病变。由于儿童高血压多数没有症状,因此,家长应定期为孩子检查血压。如果发现孩子有浮肿、尿量少或颜色改变,须及时到医院检查。
只要能定期进行小儿体格检查,诊断是不困难的。延误诊治多由于忽视对小儿测量血压所致。
一般来说,若患儿同时比较肥胖,只有高血压而无其他阳性物理体征,或有心肌梗塞或脑溢血等家族史,多为原发性。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尤其是舒张压(下压)超过100毫米汞柱以上者,必须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看是否有肾脏疾病或内分泌疾患。
对症治,有不同如儿童确诊原发性高血压,首选非药物治疗,如改善饮食、加强运动等,其次才是使用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等。找到病因,针对治疗的话,80%的儿童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
继发性高血压以肾脏病及肾上腺疾病为主,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或者肾上腺增生及肿瘤等。这些继发性高血压各有各的症状特点,不能仅依靠降压药,一般需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或其他药物治疗。
要远离高血压病对儿童的侵害,应该在控制肥胖、平衡膳食、精神调节及适量运动等方面进行预防和调节。
控制肥胖 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阶段都需要预防肥胖。因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肥胖造成耗氧增高,心脏负担重,中度肥胖的孩子50%伴有脂肪肝,15%左右伴有血脂异常。家长切莫轻视儿童肥胖,应督促其减肥。
平衡膳食 减少总热量的摄入,特别强调合理的膳食结构。热量构成应为金字塔形,即谷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品、油脂类、调味品的比例依次减低。一天中热量的分配,早餐占25%~30%,午餐占35%~40%,晚餐占25%~30% 。不挑食、不吃过多的肥肉、动物肝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果蔬,不仅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还能补充钾,而钾可以缓解钠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含钾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蘑菇及豆制品等。控制食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如果吃得太咸,会造成水、钠在体内潴留,血容量增加,长此以往将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精神调节 当前竞争激烈,孩子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家庭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体谅孩子,帮助孩子,让他们精神放松,不要逼得太紧。
适量运动 久坐不动会造成脂肪堆积,而肥胖又是高血压的“前奏”。每天坚持1~2小时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能促使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也能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心情保持舒畅,亦能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儿童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