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翻身(胖的宝宝翻身比较晚吗?)
体重超标、翻身困难!圆滚滚的“胖妲己”遭同伴嘲笑!网友:它好尴尬好无奈……
最近,
云南野生动物园
一只圆滚滚的胖狐狸登上网络热搜,
原因是它体态丰盈,
起身困难,
竟然遭到同伴"嘲笑"。
云南野生动物园:
“胖妲己”起身困难遭同伴嘲笑
视频中,原本躺平的胖狐狸试图起身,顺势来了个鲤鱼打挺,这笨拙的姿态,正好被附近的同伴瞧在眼里,两只狐狸顿时迸发出了夸张的嘲笑声。其中一只甚至都"笑"趴下了,这时,圆滚滚的狐狸看起来尴尬又无奈。
这一幕其实是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当天记录下来并网络平台的,视频很快引起了网友热议:谁家的煤气罐倒了啊?还以为看到了萨摩耶,好可爱。感觉动物界的嘲讽更过分啊!而一笑成名后,这只生活在云南野生动物园天空栈道区域的胖狐狸也迎来了不少"粉丝"。
游客:“它长得像萨摩耶。”
游客:“两个瘦的狐狸在嘲笑这个胖的狐狸,我感觉很好笑,这个胖胖的狐狸很可爱,在狐狸中也有这种嘲笑的举动,我就觉得这事情很可爱。”
游客:“它们很可爱啊,一点都不觉得它是狐狸,会很凶,这样看就觉得跟自己养的小狗小猫一样,一看动物园工作人员应该很用心地在养它。”
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网红胖狐狸是一只银狐,今年5岁,体重大概有13公斤,名叫"煤气罐罐"。这个名号的确是名副其实,它看起来足足比其它狐狸大了一圈,走起路摇摇摆摆憨态可掬,趴下时,一只狐狸更是化身为一滩狐狸。瘫倒和躺平,正是煤气罐罐的常态。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我们现在看到它的身体长胖了一圈,估计长胖了5公斤到6公斤左右,在野外也是一样的,在秋冬季它们会把自己吃得很胖,储存一定的脂肪来过冬。”
话虽如此,"煤气罐罐"的同伴为什么没有它这么胖呢?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它也是才来到我们这里不久,它也保持了它在野外的一个生活习性,所以我们看到它可能要比其它的狐狸更胖一些,因为其它狐狸在这里生活久了,慢慢地野外生活习性退化了。”
保育员送来了丰盛的午餐,一直躺平的煤气罐罐这时终于有了活力,吃东西就是它整天最大的运动。不过,因为体态过胖不如其它同伴灵活,送到嘴边的小鸡仔也还是被抢走了,唉!煤气罐罐狐生不易啊!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在这个冬季它会一直这样胖,等到明年开春了,它体型才会慢慢地小下来。”
至于视频中同伴们发出的魔性笑声,工作人员表示,这并不是真的嘲笑。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从动物的习性来说,其实这个行为应该是一个类似于求偶的行为,就是它表现自己,求关注,可能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关注。”
记者:宗枸宇 高敏涛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趴着也能治病?250斤胖小伙因这个姿势重获新生
——案例分享——
29岁的小彭是一个胖小伙,体重250多斤,相当于两个正常人的体重之和,过度肥胖的身材(BMI 53,>40属于严重肥胖)常常困扰他的生活,他也没料到年纪轻轻就会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一切源于5月22日开始的低热、乏力。起初他并未在意,第3天清晨他如往常一样在市场帮父母干活,突然感觉呼吸困难、急促,这才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门诊医生开的药小彭也乖乖吃了2剂,但病情不见好转,傍晚还出现口唇紫绀、呼吸窘迫、大汗淋漓的症状,这场景可把他父母吓坏了,赶紧拨打了120。
小彭到急诊时已是昏迷状态,医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完善头胸腹CT,考虑是重症肺炎,病情危重,随即收进了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相关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展示了患者肥胖的体型,心脏增大,肺体积缩小,肺多发炎症渗出。)
PART.01
肺部塌陷
严重缺氧
入ICU时,小彭呼吸机支持下呼吸窘迫、心率增快、指脉氧低至83%,病情极其危重,在镇静镇痛、纯氧支持的情况下,他的血气氧分压仅有78 mmHg,氧合指数还不到正常人的五分之一。
小彭形体肥胖,膈肌上抬,肺顺应性极差,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如果严重缺氧的情况不能及时改善,后果不堪设想!
谢东平主任查看病人并与家属详细沟通后,决定为其行俯卧位通气,尽力挽救小彭生命。
治疗团队给他进行充分的镇痛镇静,密切监测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经测定,他的吸气末跨肺压力接近0,提示他的肺几乎是一个塌陷的状态,就像一个瘪了的气球!严重的感染使他大部分肺泡处于闭合状态,因此出现严重缺氧!
PART.02
改变体位
重建呼吸
对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可以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肺通气。然而面对这样一名超大体重患者,要行俯卧位通气却非易事,每次翻身,需要十个人以上才能搬动。小彭超重,长时间趴着有压伤风险,马世红护长及护理同事们为其准备了许多泡沫敷料垫在受压部位,还量身改制枕头垫。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小彭翻身趴过来后,接下来就是要让他的肺好好休息,让塌陷的肺泡充分复张,才能纠正他的低氧血症。
小彭的肺不仅是一个“干瘪的气球”,而且是一个“加厚版的气球”,要吹起这样一个“弹性”非常差的气球,呼吸机需要设置更大的送气压力,但是更大的送气压力会增加气压伤的风险。要确保能把肺泡打开,又要小心肺被“吹爆”,这实在是给医护人员出了一个大难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治疗团队给予安全范围内较高的压力,适当保证呼吸机送气量。
PART.03
中西结合
顺利康复
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一次进行俯卧位通气的1个小时后,小彭的氧合明显改善,俯卧位通气效果显著!按照常规治疗,每天俯卧位通气最好维持12-16小时,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但是面对超重患者,长时间俯卧位带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治疗团队第一次尝试先给予8小时俯卧位通气,密切关注有无出现并发症,在确认小彭能够耐受较长时间“趴着睡”之后,逐渐延长到12小时以上。
趴着睡的时候也是护士最忙的时候,护士们密切关注小彭生命体征,准备足够的枕头、软垫、泡沫辅料保护受力部位避免压伤,整理放置好气管插管、深静脉管、胃管、尿管等多条管道防止脱落,勤吸痰、更换头部方向,为他在俯卧位通气期间保驾护航。
同时,通过多学科会诊,邀请神经、心血管、呼吸、内分泌、肾病、药学部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为小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广东省名中医邹旭教授多次查房,察色按脉,为小彭量身定制中药处方,中西医结合,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多学科会诊
邹旭教授查房
在连续“趴”了四五天后,小彭的肺部渗出较前好转,缺氧情况也较前改善,逐渐减少镇静药物用量以及呼吸机支持力度,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辅助通气序贯支持。
为防止躺平小伙出现各种并发症,并且让他能尽快康复出院,医护团队为其加强床上康复锻炼,小彭也积极配合治疗。
终于经过三个星期的努力,小彭成功转出普通病房,再经过一周的治疗及康复,顺利出院。
床上踩单车
科普: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在重症医学科常规开展的治疗技术,尤其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显示出其重要性,网友称为“新冠趴”,它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使肺内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痰液引流,从而改善氧合,减少肺损伤。
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超标,常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呼吸问题。他们的身体条件可能会增加插管和通气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随着体重的增加,肥胖患者胸壁和腹部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会影响肺部的正常膨胀和气体交换。
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功能残气量的下降,增加气道关闭和肺不张的风险。俯卧位通气可以增加背部区域的肺泡通气,减少肺不张;通过更均匀地分布压力,减少对肺部的机械损伤;改善肺部的通气分布,提高通气效率。因此,俯卧位通气对于肥胖患者可以带来更好的氧合效果。
俯卧位通气有两种方式:清醒俯卧位和经典俯卧位。清醒俯卧位适用于非插管患者,而经典俯卧位适用于已经接受气管插管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患者。
俯卧位通气的操作需要医护人员的严格评估和指导。在操作前,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和宣教,说明治疗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患者被翻转至俯卧状态,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俯卧位通气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而定。一般建议每天总治疗时间尽可能达到12-16小时,且在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护下实行。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金慧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上海五百多斤胖小伙成功接受“减重手术”已瘦一百斤
上海五百多斤胖小伙成功接受“减重手术”已瘦一百斤 特殊超声仪器为其检测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35岁的唐顺体重超过500斤。今年5月,这名呼吸困难的小胖哥在12名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被送到了新华医院紧急救治。这也是他20多年来首次下楼。此事引发社会关注。
数百斤重的唐顺28日拔掉气管插管。 六院供图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六院)成功接受“减重手术”的唐顺,经历手术后的生死十天,28日顺利拔掉气管插管,开始重新适应自主呼吸。
记者获悉,此前,在新华医院,经过一周救治,脱离了呼吸机的唐顺被转送到六院,接受缩胃减重治疗。之后的3个月里,在六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为唐顺定制食谱、调整饮食结构,同时帮助他锻炼心肺功能。
六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巍峰是唐顺的主管医生。黄巍峰告诉记者,对这样一名超级肥胖患者,每一项治疗都非常难,因为常规救治策略在他身上不管用。
黄巍峰还透露,由于小胖体重超过500斤,一般超声仪器无法清晰成像。超声科胡兵主任调运到了一台国际先进的特殊机器至上海,这台机器独有针对超级肥胖患者进行超声探查的专利技术,曾成为日本相扑运动员完成超声检查。
据悉,术后24小时,唐顺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术后48小时,他曾出现休克,情况非常危险,医生为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抢救。六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颖川告诉记者:“唐顺存在肾功能不全,部分感染也没有完全控制住,需要仔细维护和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预计至少需要两周以上的精心治疗和密切观察,才能确定病情是否彻底稳定,是否彻底度过了手术危险期。”
手术后护航考验的不仅是医生,更有护理团队。护士长章左艳说,观察、换药、翻身……在普通病人身上可以轻松完成的事,在唐顺身上可谓“极限挑战”。这位护士长说,手术后要求半卧位,唐顺一直做不到,身体老往下滑;翻个身需要多人配合,加上其皮肤肿胀、有水泡,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据了解,手术前后,唐顺已减掉了100斤左右。但李颖川表示,目前对医护人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帮助他减到多少斤,而是能保住他的性命,帮助他提高整个肌体的免疫功能。
唐顺的肥胖源于其饮食不节制。医生们强烈呼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不要暴饮暴食,生活无节制,更不要期待借助“减重手术”实现一夜减肥。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