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症少年(少年肥胖的危害?如何锻炼?)

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12岁少年患重度脂肪肝?原来肥胖会影响发育哦

近年来,“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专家提醒,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会影响身高发育,导致骨龄提前,还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症、骨关节过度负重等问题。

暑假到来,为帮助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该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特开展“2021年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困扰的青少年朋友,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体脂检测等健康福利。

图/视觉中国

12岁肥胖少年,被诊断出脂肪肝、肝纤维化

小陈今年12岁,是一名小学生,当同学们轻松跑跳的时候,他却因为身材苦恼不已。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小陈已有176厘米,但体重也足足有79.8公斤!

因为胖嘟嘟的身体常常有时同学嘲笑,正在青春期的小陈自卑、难过、孤独,加上不断变难的学业,小陈平时更是喜欢吃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喝甜饮料。随着肥胖加重,小陈同学日渐出现食欲不振、感觉乏力、容易疲劳、疼痛等症状。

家人带他来到广医三院就诊,体检发现,年仅12岁的小陈同学竟有“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空腹胰岛素高,肌酐和尿酸异常”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源自“肥胖”。

小陈和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便在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减重,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三个月,小陈同学瘦了21斤,脂肪肝消失了,空腹胰岛素和尿酸都降下来了,人也更加精神、自信、开朗起来,身高还长高了1厘米。

家长需注意!青少年肥胖影响身高发育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博士刘佳介绍,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小觑,青少年肥胖不仅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对身高、生长发育影响巨大。肥胖对身高的影响表现为:

1、激素紊乱

肥胖的孩子,体内脂肪含量相应较多,脂肪细胞中含有一种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这种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发育的紊乱。男孩女孩体内都具有雄激素,肥胖的男孩女孩都容易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成年后达不到遗传的身高。

2、骨龄提前

许多肥胖的孩子在幼儿时期都长得比同龄孩子高。殊不知,其实孩子的骨龄已经提前了。骨龄提前的孩子,身材较高只是一种假象、是虚高。实际情况却是孩子身高早长了,生长潜能降低了,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身高过早封顶。

3、缺乏维生素D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消耗维生素D。很多实验和研究结果证实:肥胖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肥胖儿童。维生素D缺乏,将影响钙沉积在干骺端,阻碍身高的生长。

4、骨关节过度负重

肥胖的儿童由于体重较高,膝关节负重过度。膝关节是股骨和胫腓骨骨骺的所在位置,也是身高生长的重要部位,膝关节过度负重对于身高生长是不利的。

图/视觉中国

如何判断孩子肥胖?看这个指标

刘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20%-29%者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此外,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即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对照以下表格判断孩子是超重还是肥胖。

如果您家孩子被肥胖、脂肪肝等问题困扰,但因为平时在校上课不便就医,这个暑假,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发起“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问题的青少年,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让孩子在这个暑假学会自我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了解更多

16岁“肥仔”一身病!“吃得对”三个月减重18斤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图/医院提供

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16岁的志仔(化名)刚上高一,开始注意形象的他常因肥胖而难过,于是下定决心减重。到医院检查发现,他已患有脂肪肝、肝纤维化和高尿酸等问题。在专业营养医生三个多月的干预下,志仔减重8.9公斤、腰围缩小13厘米,肝纤维化和高尿酸均得到好转。

随着寒假到来,为帮助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特开展“2021年青少年减重召集令”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困扰的青少年朋友,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体脂检测等健康福利。

16岁少年体重超标,竟查出脂肪肝、高尿酸、肝纤维化

16岁的志仔刚上高一,身高166cm的他,体重竟足足有87.9kg!到了开始注重形象的年龄,志仔常为自己的体型而苦恼。再加上体育课经常跑不动,跟不上课堂节奏,志仔下定决心要减重。

在家人的带领下,2021年7月,志仔来到广医三院就诊。体检发现,小小年纪的他竟查出脂肪肝、肝纤维化,尿酸也高达618umol/L(正常人为208-428umol/L)。

2021年7月志仔的检验报告单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志仔便来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减重。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和干预下,经过三个多月,志仔瘦了18斤,腰围缩小了13厘米,肥胖指数下降了一个等级,身高还长了2厘米。同时,肝纤维化没有了,尿酸也降到了457umol/L,高尿酸得到了缓解。

减重前后志仔的身体数据对比

“以前穿着很紧的衣服,现在宽松了不少,发照片到朋友圈,朋友都说我怎么瘦了这么多!”提起这次减重的变化,志仔非常开心,他说:“减肥贵在坚持,希望自己继续努力,最后能变成一个体重指数正常的人”。

减重前后志仔的体型对比

青少年肥胖百害而无一利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中医师刘佳表示,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肥胖导致慢性疾病

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很多慢性病的温床。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肥胖会带来人体代谢异常。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给成年后的各种慢性病预先埋下了种子,因此儿童青少年肥胖是比成人肥胖更为严重的问题。

肥胖影响生长发育

多项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因为体重过大,导致下肢关节往往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本来应该向上生长的骨骼开始向周围生长致使使膝关节处的横切面积变粗,小腿胫骨的一端往外生长,导致严重的关节炎。同时,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多,脂肪细胞中含有的芳香化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发育的紊乱,导致肥胖的孩子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使孩子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

肥胖影响心理健康

肥胖还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社会交往、认知及智力、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调查显示:肥胖儿童的智商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儿童,其学习成绩也显著低于非肥胖儿童。肥胖程度越高,对认知与智力的影响越大,经常出现又胖、学习又不好、又没有自信的儿童青少年。这样的孩子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等,从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体重管理团队帮孩子解决肥胖困扰

孩子还在长身体,吃太少会不会营养跟不上?减重期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相信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减重期间都有不少问题。“胖”从口入!刘佳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科学减重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健康饮食,下面四条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要记清:

第一,认识营养素,蛋白质的摄入优质充足。

第二,学会克制自己,七分饱足矣。

第三,学会爱惜身体,注重三餐,好好吃饭。

第四,学会进餐顺序,餐前喝汤,而后青菜、肉类、米饭。

刘佳建议,减重期的饮食并不意味着吃很少或者只吃某一类的食物,而是应该在科学减重的指导下去吃。要懂得怎么去挑选健康的食物,增加粗粮和杂粮的摄入,蔬菜和肉类要均衡供给。要学会看食物成分表,放下对零食饮料无法割舍的欲望。

同时,青少年减重期间也要规律作息和保持运动,但运动应以能够长期保持的强度和频率去行动,不宜过激。相信孩子只要坚持下来,不仅体重会慢慢降下来,体能和精气神也会好很多,也会更加自律。

了解更多

中国发布丨躲过疫情没躲过肥胖,少年胖则终身胖!专家为小胖墩减肥支招

中国网5月29日讯(记者 张艳玲 通讯员 邓国欢)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催肥”了。因为疫情,孩子们暂别了户外活动,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坐着上网课、写作业,孩子们躲过了疫情,却没躲过肥胖。

疫情期间,孩子们长胖不少

最近一个月,同济医院儿科门诊每天有40名左右孩子因为肥胖来医院就诊,占专科门诊就诊患儿的60%-70%。

上午上网课、下午做作业、晚上看电视或是玩平板电脑,7岁半的女孩丽丽(化名)每天都很“忙”。三个多月时间,丽丽的体重从42斤长到了52斤,胖了10斤。眼看着丽丽长得越来越圆,妈妈想各种办法让丽丽动起来。跳绳、做操、在小区里遛弯,可不论什么运动,还没10分钟,丽丽就气喘吁吁地叫累。

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侯凌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疫情期间孩子“宅”在家中,“静态活动”过多,运动减少,所以容易导致肥胖。虽然有体育网课,但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简易运动,相比户外活动还是有差距,而且难免会有一些孩子偷懒,达不到每天1小时的运动量。

另外,这段时间饮食也以快餐食品、油脂高食品等高热量食物为主,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孩子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

少年胖则终身胖

“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导致其未来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若不进行干预,成年后可能将继续肥胖。”侯凌主任医师说。“儿童期肥胖症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另外,肥胖儿童的性激素分泌也时常出现异常,还可能会导致性早熟和身材矮小等问题。”

人体脂肪细胞在出生后3个月,出生后1年,11~13岁时增长最快,这段时间发生的肥胖很有可能是脂肪细胞增多性肥胖,是“少年胖,终生胖”的基础。成年后人体的脂肪细胞达到固定数量,再怎么减肥,也只是缩小脂肪细胞的体积,一旦停止减肥,脂肪细胞变大,人就又胖回去了。

数据显示,10%~20%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40%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青少年,75%~80%的肥胖青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因此,家长们不要再认为“孩子长得像年画娃娃一样又白又胖是福”。

正常情况每年增长2公斤

2至12岁儿童正常情况一般每年体重增长2-3公斤,如年增长体重异常,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公式BMI =体重(kg)/身高的平方(㎡),来计算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否超标。

“孩子的三餐食物搭配要合理,少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吃零食,用餐速度应减慢。选用体积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同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侯凌建议,“减少产能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以达到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渐下降的目标。”

肥胖儿童,尤其是重度肥胖儿童,应从小运动开始,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但运动不宜过度,以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为原则。侯凌建议选择慢跑、跳绳、打球、游泳等有氧运动,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做到身体能耐受即可,不提倡做无氧运动。

同时,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体重,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在内的综合性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