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苯导致的肥胖(苯容易导致什么疾病)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警惕!这种有害物质超标,或影响生殖发育、导致多种疾病……

临近开学,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添置学习用品。近日在韩国销售的New Balance Kids品牌旗下部分儿童书包被检测出一种名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有害物质超标,目前相关产品已在韩国市场全面停售。

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危害健康

邻苯二甲酸酯可作为塑料工业的增塑剂、软化剂以及化工业的增香剂、成膜剂等。邻苯二甲酸酯常被添加在塑料容器、包装材料、医疗器械、儿童玩具等多种产品中,用以提高塑料产品的柔韧性。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环境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室内外空气中,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邻苯二甲酸酯还可从各种塑料制品中逸出,迁移至各类食物或食材,并通过膳食、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毛达称,邻苯二甲酸酯对于儿童影响非常突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流行病学与毒理学证据均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机体健康多个方面均有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殖发育毒性、胰岛素抵抗、肥胖、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甚至内分泌系统相关肿瘤等。

专家表示,邻苯二甲酸酯对机体健康影响的毒性效应较为复杂,通过抑制睾酮的生成、破坏卵泡的生长及功能,从而对男性及女性的生殖系统均会产生影响。此外,通过影响神经元以及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邻苯二甲酸酯对神经发育也有不良影响,通过一些表观遗传的改变,可以促进糖尿病以及肥胖的产生。

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魏文锋曾曝光包书皮中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现象,他表示,性早熟、男童女性化、孕妇胚胎发育异常、男婴尿道下裂等都很有可能是邻苯二甲酸酯摄入过量导致的恶果。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可触及大的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二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这三种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应不超过1000mg/kg。《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文具》(HJ 572-2010)要求,邻苯二甲酸酯限量应不超过0.1%。此前,回力童鞋以及某些不良商家生产的儿童滑板车等被曝邻苯二甲酸酯超标。

要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

除了书包中可能存在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风险,儿童在校常用物品中,还有哪些潜在危害?

据悉,胶黏剂(液体胶)中的丙烯酰胺,涂改制品中的氯代烃、可分解有害芳香胺,彩泥中的游离甲醛,以及书包、笔袋所使用面料和辅料中的游离甲醛等,不能违背相应的限量值,否则会对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儿童用品中的重金属总量超标也需引起注意。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会不断累积,对肝脏肾脏都有重大危害,还会破坏儿童的生殖发育、智力发育、免疫系统等。

为加强儿童用品安全监管,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在不断推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文具领域,我国现有《文具用品 安全标志》等8项国家标准,规范了文具的安全标志、有害物质限量等基本要求。我国已将学生文具产品纳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0年版)》,部署全系统对学生文具产品质量实施重点监管。建设文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加强文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强制性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20)将于2022年2月1日执行。此次修订在2007年标准的基础上,扩充了圆规、书套、墨水、美工刀、手动削笔机等产品品类,针对液体胶黏剂、书包、笔袋、彩泥、橡皮擦和塑料部件等产品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同时,针对各类与人体接触的表面涂层增加了总铅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的要求,与美国、欧盟等法规指令接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文指出,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给广大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需要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标准要求、市场准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执法稽查力度、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加强采购管理,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共治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警惕!这种有害物质超标,或影响生殖发育、导致多种疾病......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临近开学,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添置学习用品。近日在韩国销售的New Balance Kids品牌旗下部分儿童书包被检测出一种名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有害物质超标,目前相关产品已在韩国市场全面停售。

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危害健康

邻苯二甲酸酯可作为塑料工业的增塑剂、软化剂以及化工业的增香剂、成膜剂等。邻苯二甲酸酯常被添加在塑料容器、包装材料、医疗器械、儿童玩具等多种产品中,用以提高塑料产品的柔韧性。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环境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室内外空气中,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邻苯二甲酸酯还可从各种塑料制品中逸出,迁移至各类食物或食材,并通过膳食、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毛达称,邻苯二甲酸酯对于儿童影响非常突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流行病学与毒理学证据均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机体健康多个方面均有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殖发育毒性、胰岛素抵抗、肥胖、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甚至内分泌系统相关肿瘤等。

专家表示,邻苯二甲酸酯对机体健康影响的毒性效应较为复杂,通过抑制睾酮的生成、破坏卵泡的生长及功能,从而对男性及女性的生殖系统均会产生影响。此外,通过影响神经元以及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邻苯二甲酸酯对神经发育也有不良影响,通过一些表观遗传的改变,可以促进糖尿病以及肥胖的产生。

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魏文锋曾曝光包书皮中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现象,他表示,性早熟、男童女性化、孕妇胚胎发育异常、男婴尿道下裂等都很有可能是邻苯二甲酸酯摄入过量导致的恶果。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可触及大的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二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这三种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应不超过1000mg/kg。《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HJ 572-2010)要求,邻苯二甲酸酯限量应不超过0.1%。此前,回力童鞋以及某些不良商家生产的儿童滑板车等被曝邻苯二甲酸酯超标。

要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

除了书包中可能存在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风险,儿童在校常用物品中,还有哪些潜在危害?

据悉,胶黏剂(液体胶)中的丙烯酰胺,涂改制品中的氯代烃、可分解有害芳香胺,彩泥中的游离甲醛,以及书包、笔袋所使用面料和辅料中的游离甲醛等,不能违背相应的限量值,否则会对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儿童用品中的重金属总量超标也需引起注意。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会不断累积,对肝脏肾脏都有重大危害,还会破坏儿童的生殖发育、智力发育、免疫系统等。

为加强儿童用品安全监管,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在不断推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文具领域,我国现有《文具用品 安全标志》等8项国家标准,规范了文具的安全标志、有害物质限量等基本要求。我国已将学生文具产品纳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0年版)》,部署全系统对学生文具产品质量实施重点监管。建设文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加强文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强制性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20)将于2022年2月1日执行。此次修订在2007年标准的基础上,扩充了圆规、书套、墨水、美工刀、手动削笔机等产品品类,针对液体胶黏剂、书包、笔袋、彩泥、橡皮擦和塑料部件等产品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同时,针对各类与人体接触的表面涂层增加了总铅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的要求,与美国、欧盟等法规指令接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文指出,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给广大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需要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标准要求、市场准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执法稽查力度、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加强采购管理,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共治作用。

上海药物所发现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在肥胖个体中具有独特肝毒性机制

苯骈呋喃衍生物类药物苯溴马隆是目前临床仅有的几种降尿酸药物之一,应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治疗。苯溴马隆能够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从而促进尿酸排泄,有效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作用。但由于苯溴马隆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肝毒性,近年来在欧美被限制使用。而苯溴马隆在中国、日本等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较高的亚洲国家应用仍较为广泛。因此,苯溴马隆导致的肝毒性机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

已报道的苯溴马隆肝毒性机制是由于苯溴马隆通过CYP2C9肝药酶代谢为1’-或6’-OH代谢物进而诱导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或高脂诱导肥胖小鼠长期给予苯溴马隆时,小鼠肝实质细胞脂质聚集显著增加,肝脏炎细胞浸润增多,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苯溴马隆加剧了肥胖小鼠肝损伤。而正常对照小鼠同样给予苯溴马隆却并未表现出类似肝毒性表现。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肥胖导致的高血脂小鼠中,苯溴马隆能够促进肝脏细胞脂代谢基因表达,使得肝脏脂质大量聚集,加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体外细胞实验同样证实,在高浓度脂肪酸培养的HepG2肝细胞中加入苯溴马隆,脂质聚集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而在正常培养的肝细胞中,苯溴马隆的毒性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进一步调研临床资料发现,应用苯溴马隆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肝功能与其肥胖指数负相关,且苯溴马隆用药时间较长的肥胖患者更易发生肝损伤。鉴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多由高嘌呤饮食导致,这些患者往往伴随肥胖。因此,除经由CYP2C9代谢导致的肝毒性外,加剧肥胖患者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可能同样是苯溴马隆易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注意事项,即在临床给肥胖或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苯溴马隆时应更加严格的监测患者肝功能,符合精准医疗及个体化用药这一治疗理念。

该研究工作由上海药物所王贺瑶课题组完成,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孙鹏及朱敬杰,通讯作者为王贺瑶。研究成果于3月8日在线发表在Biochim Biophys Act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上。

4月30日,上述论文获得国际学术论文评估机构“F1000 Prime”的推荐,认为在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该论文对发掘已有药物的潜能,促进降尿酸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链接

F1000 prime评论链接

图A:苯溴马隆在高脂诱导肥胖小鼠中加剧脂肪肝及炎症浸润;图B:苯溴马隆在高FFAs培养的HepG2细胞中诱导细胞脂质聚集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