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肥胖者(老年肥胖者训练计划)
- 1、60岁后,适度超重的老人,居然更健康?健康长肉2法,建议采纳
- 2、中年男子310斤 重度肥胖引发心衰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3、老年肥胖者逐渐增多!老来发福是自然现象?专家:过于肥胖会危害重重需要干预
60岁后,适度超重的老人,居然更健康?健康长肉2法,建议采纳
随着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富裕,餐桌上的油脂,肉类等一种食物的占比也开始变得非常多。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发愁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健康问题了。
而在现今的主流观点中,肥胖自然是养生爱好者们最拒绝的。这一点本没有错,但是很多老人却同样依照着相同的观点,奉行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谚语,强迫自己吃素,少吃来减肥。妄图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但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老人,适当的“胖”一点,反而才更健康!
欧洲研究显示:60岁后的老人,适度超重,反而才更健康长寿?根据欧洲老年心血管协会,从人体健康数据库中提取的600万人的健康数据统计。发现了死亡率和体重之间的微妙关系。
它们是呈现“U状”来关联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体重和健康的匹配度,其实是存在峰值的。过低的体重,也就是瘦,会影响到老人健康。过高的体重,也就是胖,同样如此。
那这个峰值处在什么地方?根据研究人员进一步统计发现:这里先给大家提供BML计算公式,便于大家自查: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BML数值处在超重的范畴,也就是介于25到29.9之间,反而死亡率最低;也最长寿健康。比那些所谓处于标准身材,也就是BML指数标准处于18到24.9之间的。死亡率还要降低6%到7%左右。
说到这,肯定有很多老年朋友,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一直被奉行为健康的“瘦”,和所谓的标准身材,到了60岁老年人这里,居然行不通了,这是为啥?
就此问题,医生总结了如下3点原因:
1)老人的身体,本来就“能吃”
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相比于年轻人,本身营养的需求就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里的器官也会老化,老化的器官,对营养的吸收效率降低,所需求的营养总量也就越高。
反之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器官营养吸收效率高,吃下去的食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消耗总量也就比较少。
这样看来,老人的身体本就比年轻人更“能吃”,更需要养分,体重偏重,意味着身体能量储备充足,自然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加健康。
2)老人偏重,能够减缓外伤
对于老人而言,除了一些身体里面的疾病,比如肝,心,肺,肾等,一些身体外伤,比如走哪坑碰了,摔倒了,对于骨骼和肌肉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留意消息的话,我们时常能看到新闻上报道的,某某老人走路摔倒瘫痪,一病不起之类的话题。适当的吃肉,保持偏重的体型,就相当于肌肉生长的更加发达,更加有力,对于骨骼的保护也能更好,一定程度降低了外伤的风险,老人也能更健康。
3)微胖的老人,免疫力更强
微胖的老人,饮食营养方面自然是没有亏待自己的,在这同时,微胖的老人,身体里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高。
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摄入充足,免疫系统的活性自然也能保证,免疫力更强,能够降低一系列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风险,甚至能够压缩癌症的隐患。这样的老人,他怎能不健康长寿?
但是说到这里,医生得提醒各位老人,虽然微胖的老人更加健康,但是想要快速增重,暴饮暴食可不好,健康,稳步的提升自己的体重,做一个健康敦实的“老小孩”,一些方面和注意点,需要多多留心。
对于偏瘦的老人来说,怎样合理增重?医生支2招1)增加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份量
上文就有提到,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想要增重的老人来说,直接摄入过多脂肪和碳水,长的都是“虚肉”,只能徒增肥胖,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蛋白质的补充,可以从肌肉,器官层面加强身体,增加肌肉量,让老人增重。常见的蛋白质补充途径,寻常的肉蛋奶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食用。不仅如此,肉蛋奶以外的豆制品,海鲜等,蛋白质含量同样丰富,建议尝试。
2)定时定量进餐
对于老人来说,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好,利用率高,人自然也会变得更丰满,更敦实。
而我们的身体里是存在生物钟的,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帮助生物钟制定独属于自己的消化吸收记忆,以至于在日后的饮食中,食物里的营养也能够被更加高效,快速的吸收。营养吸收效率变高,增重的目标也就更好达成。
顺带一提,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如果过于瘦弱的老人,也可以适当增加2到3次的加餐,帮助肠胃消化系统全方位的运转,吸收能量,效果也会更好。
总而言之,老年朋友们,可不要再奉行所谓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关店了,长得微胖,长得健康,恰恰才是最为重要的。
中年男子310斤 重度肥胖引发心衰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5日电(李晓晖)代谢综合征、心脏衰竭、严重的肝硬化、呼吸困难,这可不是一位老年患者的身体指标,310余斤的赵先生(化名)是一名重度肥胖患者,由于体重巨大,他的身体机能每况愈下,情况危急。近日,经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全流程诊疗后,改善了心肺功能与身体机能,体重也逐渐下降,重获健康的赵先生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了解,今年1月赵先生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就诊。徐东升主任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不仅体重超重,BMI为52Kg/㎡,还伴随严重的喘息,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为34%,正常人群为50%-70%,患有代谢综合征、心脏衰竭。于是,专家与赵先生充分沟通,为其制定了全流程诊疗模式方案,即院前减重:体重个案管理师跟踪随访病情变化、营养师给予饮食指导配合药物治疗,让患者先行降低一部分体重,改善患者的一般状态,使心肺功能适应手术的要求,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当身体指标达标后,再进行后续治疗。
半年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心内科、营养科、精神心理科团队的共同指导下,赵先生的身体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体重下降了50余斤,BMI下降到42Kg/㎡,腰围由163cm缩小为141cm,心肺功能稍有所改善,喘息症状好转,性格也开朗了起来。
7月15日,赵先生为寻求手术治疗再次住院,完善入院检查后,患者心功能不全依然存在,麻醉风险极大。于是,普外一科徐东升、心内一科郝刚、麻醉科刘丽君等专家组织MDT讨论,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手术预案。经过术前周全的准备,在手麻科的配合下,为患者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手术中探查患者伴有严重的肝硬化,术中一旦出血,止血将相当困难。面对巨大的挑战,多科室团队密切配合、临危不惧,专家们用精湛细腻、操作娴熟的技术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苏醒后的赵先生感慨万分,第一时间对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是医护人员的全力付出让他重获新生。
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专家介绍,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肥胖往往伴随着多种疾病,如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黑棘皮病等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心脏、肺脏、脑部、血管、肝脏、肾脏等发生损害,严重时甚至死亡。
专家建议胖友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做到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稳定积极的心态等,来达到一个稳定健康的体重,一旦出现体重进行性增加且伴有其它疾病时,要及时就医治疗。(完)
老年肥胖者逐渐增多!老来发福是自然现象?专家:过于肥胖会危害重重需要干预
老年肥胖者正在逐渐增多!不少老人认为老来胖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形象不太好。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主任顾岩介绍,老年人对肥胖的危害认知不足,实际上老年人肥胖的同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亦明显增加。不少老人认为,这些疾病需要终生服药且无法治愈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顾岩医生介绍,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增加,老年肥胖者多为肌少型肥胖,这使得跌倒、再住院、死亡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与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相比,减重和代谢手术已成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疾病的一个重要选择。临床实践显示,减重和代谢手术后的数天内患者代谢指标会得到明显改善,体重会在半月后大幅下降,并在一年半左右进入平台期。
顾岩医生曾接诊一位70岁的阿婆,她是在女儿的建议下接受治疗。为何在古稀之年要做手术呢?因为她的女儿有糖尿病多年,经过微创减重和代谢手术后,不用打针吃药,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同时减去了80多斤的体重,并在术后成功怀孕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在身体改善的同时,她女儿发现母亲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每天需要吃大量的药物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而且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又每天三餐前增加了胰岛素针剂,更让她担心的是老人打呼越来越响亮,精力却越来越差,有时候抱着小孙女,也能睡着。
经过多学科会诊,老人得了代谢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病(极高危)、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老人进行了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术后恢复很顺利,术后第2天血糖就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目前已经术后3年了,老人不需要每天大把吃药了,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都恢复了正常,同时睡觉不再打呼。
不少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接受了减重和代谢手术后,由于体重下降,血糖和血压等得到较好的控制。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接受减重手术1年后可减去多余体重70%,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8%,缺血性心脏病缓解率约80%,总合并症缓解率达84.4%。
现在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年龄不应该成为老年人接受外科手术的限制。接受减重和代谢手术,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均会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不仅延长了患者寿命,提升生命质量,还大幅减轻医疗负担。
需要提醒的是,减重手术并非人人适用,顾岩医生强调,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意见,对于年龄>65岁病人应积极考虑和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合并疾病及治疗情况,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能力,知情同意后谨慎实施减重和代谢手术。
对于老年人如何避免老来发福过于肥胖,顾岩医生建议老年朋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少油少糖少盐,忌吃宵夜,在“管住嘴”的同时,还要“迈开腿”,游泳、散步等运动比较适合老年朋友。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