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肾积水肥胖(肾积水导致肾肿大)

生命时报 0
文章目录:

肥胖让肾病风险增3倍!伤肾这事你几乎踩中了所有要点

醉酒伤肝、暴食伤胃、劳累伤心……偏偏肾脏受伤了容易被忽视,不少人拿“卖肾换手机”调侃,可见人们意识中对肾多少有些不重视。

肾虽然有两个,但是只要一个出了问题,就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细数伤肾的习惯,并教你一套护肾的好办法。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 卢方平

本报记者 | 高阳

本文编辑 | 徐文婷

坚强的肾脏很能扛病

肾脏是一对蚕豆状的器官,约有两个拳头大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浅窝中。

肾脏好比身体的“净水器”,每天过滤和清洁大量的血液,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同时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

肾脏每天过滤的血液约有200升——相当于10桶饮用水!除了过滤,肾脏还被称为“工厂”,生产很多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帮助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功能、生成红细胞。

与其他内脏相比,肾脏太“坚强”了。即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病人仍然可能不痛不痒,这也就造成很多肾病不易被患者察觉。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患者多达1.2亿人,但知晓率只有12.5%。

预计未来十年内,慢性肾脏病增长率将超过17%。

当前,肾病正影响着全球8.5亿人,是糖尿病患者(4.22亿)的2倍,癌症患者(4200万)的20倍,艾滋病患者(3670万)的23倍,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肾病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健康问题。

一旦得了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恶化,干扰神经、心血管、胃肠道正常运转,诱发贫血、骨折等诸多问题,最终到达彻底毁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地步,也就是所谓的“终末期肾脏病”(又称尿毒症)。

终末期治疗往往需要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经济负担沉重。保守估计,在我国仅单纯血液透析一年费用就要至少5万元,肾移植则要30万元左右,且肾源不易获得。

7件事可能击垮肾脏

针对全球不同种族、地区的人群开展的研究一致显示,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遭受肾脏损伤。

肾脏功能看似“坚强”,却是一个脆弱的器官。以下7件事很可能会击垮肾脏:

超重肥胖

体重超重或肥胖,也是造成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同时肥胖还会使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进而造成肾脏损伤。

数据显示,20岁时如果体重超重,那么未来患肾脏病的风险将会增加3倍

慢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慢性疾病都会导致肾脏损伤。

长期患高血压者,若降压过快过剧,可导致肾脏灌注压急剧下降,加速肾功能恶化。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他免疫结缔组织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也会造成肾脏损伤。

药物损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许多药物的代谢产物都要经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

药物、化学毒物均可导致肾脏损害,例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剂,不恰当地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均可引起肾功能破坏。

有些人比较相信保健品,殊不知乱用保健品会给肾脏带来负担,诱发慢性肾病。

酒和果汁

《美国肾病学会临床杂志》刊文称,经常饮用果汁、啤酒的人,肾病风险高出61%。

甜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若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时间一长,就会引发肾脏病变。

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尤其“海鲜配啤酒”,会引起“痛风肾”,被肾内科医生称为“最伤肾的吃法”。

喝大量啤酒会导致尿酸沉积,使肾小管堵塞,造成肾脏衰退。

喝水太少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总摄水量为2500毫升,但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容易引发肾结石、肾积水等。

频繁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时间长了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经常憋尿,还会慢慢感觉没有尿意,膀胱炎也会找上门来。

劳累熬夜

劳动强度较大的人群容易身体疲劳,损害肾脏健康。

脑力劳动者长期精神紧张、久坐不动,也容易伤肾。

经常熬夜使肾脏得不到休息,干扰肾脏正常运转,导致毒素排出不畅,损伤肾脏。

5个方法养出一颗好肾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肾炎或肾病,婴幼儿、青少年容易发生原发性肾炎,老年人可能因“三高”等引起肾脏损害。

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肾脏疾病很重要。

1、健康人群要做好预防

  • 饮食宜清淡,减少盐的摄入,每人每天摄盐量不超过6克;
  • 多饮水,不憋尿;
  • 坚持每天锻炼,控制体重;
  • 主动戒烟,白酒、黄酒和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建议不喝或少喝;
  • 避免药物滥用,有炎症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 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同时可做肾脏B超,早诊早治。

2、平时警惕肾病的症状

比如眼睑浮肿、尿液发红、小便有泡沫、尿量突然变多或少、头痛乏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贫血、尿蛋白和尿蛋白潜血异常等。

3、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坚持相对应的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等饮食。

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

4、早期肾病要积极治疗

延缓或逆转慢性肾病的进展,最大可能地保护受损肾脏。

积极治疗原发性与继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每日低蛋白饮食,通常每天每公斤体重可摄入0.6~0.8克蛋白质。

肾功能损害较严重者,每日蛋白质的限制应更为严格,但也要防止营养不良。

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如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代谢异常。

5、坚持治疗和随访

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以防不测。不能稍有缓解就误以为病已痊愈,更不能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就自行停药。

降压药、贫血药、激素药,这三类药物是肾病患者重要的治疗药物,绝对不能擅自停用。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男子尿频尿急八年竟因盆腔堆积大量脂肪,医生:非常罕见,准备手术

55岁的刘先生来自湖南桃江,他被尿频尿急困扰了八年,还引发了双肾重度积水,多方求医无果,没想到却是因为患上了腺性膀胱炎、盆腔脂肪增多症,大量的盆腔脂肪把膀胱挤压变形,膀胱内多发肿物堵住了输尿管出口,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四科通过手术清除膀胱内肿物、盆腔脂肪,解决了排尿的问题。

看上去精瘦的刘先生似乎与脂肪并无关系,但他的脂肪不是长在体表而是长在盆腔里。八年前,刘先生发现自己就算没有大量饮水,也总往厕所跑,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双侧输尿管下段狭窄,服药后尿频现象有所好转,但没过多久又再次出现,如此反复,尿频、尿急成了困扰刘先生生活的大问题,今年他再次到医院就诊,膀胱镜发现膀胱内充满“水草样”肿物,并堵塞了双侧输尿管开口处,考虑为腺性膀胱炎,为求进一步诊治,刘先生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四科。

泌尿四科杨科主任团队为刘先生在膀胱镜下完全清除肿物,但刘先生的双肾积水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泌尿系CT显示其输尿管呈S型扭曲,膀胱及直肠周围包绕着大量的脂肪组织,由于长期受到大量脂肪组织的挤压,“三棱椎体型”的膀胱变成了“倒梨型”,这才是导致了刘先生长期尿频尿急且严重便秘治疗无果的罪魁祸首,综合情况考虑刘先生患上了罕见的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腺性膀胱炎。

为解决盆腔脂肪问题,杨科主任团队为刘先生实施腹腔镜手术,术中可见盆腔内大量脂肪组织,如“棉被样”厚厚覆盖在膀胱周围,增多的脂肪组织血运丰富且与肠管大网膜粘连,要将膀胱周围脂肪组织清除,犹如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杨科主任团队以高超的技术,剔除膀胱周围脂肪组织约400g,松解上段扭曲的输尿管,再将输尿管与膀胱“无缝连接”,手术获得成功,术后,刘先生肾功能明显改善,12月17日康复出院。

杨科主任介绍,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临床十分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一左右,以直肠与盆腔周围脂肪过度生长为特征,导致乙状结肠和膀胱固定变形,严重者可导致上尿路积水甚至肾衰竭。目前一般认为与膀胱和输尿管炎症引起盆腔感染有关,或与肥胖症,脂代谢异常,内分泌、激素代谢改变,局部变态反应、先天静脉血管异常相关。对于盆腔脂肪增多症, 普通的药物治疗、减肥等保守治疗手段,疗效甚微,盆腔脂肪清除、输尿管周围松解、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的有效方法。杨科提醒,如果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且合并有双肾积水、便秘等临床表现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做泌尿系CT检查,是否有膀胱周围大量脂肪增生,便于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吴靖 胡薇华 毛正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236斤胖哥肾脏惨变“大水囊”

本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金京)平时腰部酸胀不咋痛,做个泌尿彩超检查竟发现结石梗阻输尿管,右肾积水严重已变成“大水囊”。

36岁的熊先生家住江岸区,是位职业司机,平时喝水少,爱憋尿。他十多年前就查出双肾结石,但结石不大且无症状,口服几次排石药后就再也没管过。直到最近腰部酸胀疼痛,他才到武昌徐东才华街的京都医院检查,没想到此举竟挽救了他快被毁掉的右肾。

彩超显示,熊先生双肾结石、右输尿管上段34mmx12mm大结石梗阻、右肾49mm暗性液区,其右肾被积水撑大似“水囊”,肾实质最薄的地方仅约有6mm,再拖延下去肾脏就会被撑破。庆幸的是其右肾功能还未完全丧失,尽快解除积水、取出结石后,还能保全肾功能。

熊先生个子不高,体重却有236斤,是个十足的重量级胖子。肥胖肾结石患者的麻醉掌握、肾脏定位至今都是泌尿外科的难题之一。京都医院泌尿结石主任胡换春迅速召集内科、麻醉科、影像科和泌尿结石专家等会诊,最终制定了“肾脏T管引流 纤维肾镜无创保肾取石术”的手术方案,并成功为其手术引流肾脏积水、解除结石梗阻。

胡换春提醒,肾结石早期比较小、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容易忽视,拖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有可能已经造成肾脏损伤、肾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因此,平时有腰部疼痛、血尿、尿路变细、恶心等症状的市民,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做个泌尿彩超检查,做到早诊断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