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肥胖症(超级肥胖症)
英报告揭新冠重症超六成为肥胖人士,全球最胖国家美国要小心了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旗下的国家重症监护审计和研究中心(ICNARC)发出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分析目前在全英入住ICU的196名重症病患,预警其中64%属于过重或肥胖人士。
其实,英国政府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都将肥胖人群,即体重指标(BMI)超过40的超重人士划为新冠肺炎高危人群,英国政府还在建议中指出希望他们自我隔离。
根据经合组织(OECD)最近一次(2017年)在肥胖人群方面的调查,美国成年人(15岁以上)肥胖率高达38.2%,是全球最胖国家,其次是墨西哥(32.4%)、新西兰(30.7%)、匈牙利(30%)、澳大利亚(27.9%)和英国(26.9%)。
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盖拉教授(Sandro Gale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贫困、城市规划、较大比例的食物补贴等原因,美国肥胖症的发生率约为42%。”
截至27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发稿时,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53万人,其中美国确诊人数85594例,为全球第一,死亡1300例;英国确诊人数为11658例,死亡578例。
英国重症超六成是肥胖人士
如前所述,ICNARC的报告显示,进入ICU的196名重症病患中,57名为女性,139名为男性,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155名患者在急性疾病发作前能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生活,23名患者以前在日常活动上需要一些帮助,而在所有日常活动上都需要帮助的患者数为0,剩下18名患者情况未知。
数据显示,有56名病人BMI在 25~30, 58 名BMI在 30~40,更有13人BMI 在 40 或以上,总计127人。
体重指标(BMI)是一种基于身高和体重的体脂测量方法,适用于成年男性和女性。根据世卫组织(WHO)给出的标准,BMI在25至29.9属于过重,30至39.9属肥胖,40或以上属于极端肥胖。
此前,欧洲其他国家的医疗人士也多次预警肥胖同新冠重症之间的相关性。 简单而言,肥胖会削弱身体的免疫系统,令病患容易感染炎症,使身体更难抵御细菌。此外,多余的体重也会对肺部造成压力,增加新冠肺炎并发症的风险。
欧洲麻醉学会前会长赫特(Stefan de Hert)认为,肥胖是意大利重症监护病人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肥胖是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他称。
美国肥胖率全球最高
目前美国CDC也在对肥胖人士预警。在其官方网站上,CDC在新冠高风险人群的定义中指出,根据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新冠肺炎患者中患有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65岁及以上人群、住在养老院或长期护理机构的人。
其他高危情况则包括:患有慢性肺病或中度至重度哮喘者、有严重心脏病的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包括接受癌症治疗的人)、任何年龄中有严重肥胖问题(体重指数BMI>40)以及任何年龄中患有某些基础病的人(尤其是在无法得到很好控制的情况下,如患有糖尿病、肾衰竭或肝病的人),也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盖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此次疫情中,一些因素使某些人群患疾病的风险成比例地增加。“老年人和原本患病的人死于新冠肺炎的风险更大。”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潜在的共病现象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原因,肥胖是其中一种,但是关于病毒传播的很多原理仍然不大清楚。”
美国是目前全球肥胖人口最多国家,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近4人肥胖。排在其后的墨西哥的情况也差不多,且墨西哥糖尿病成人发病率在OECD成员中最高,为15.8%,是OECD成员平均值7%的两倍多。 据外媒报道,到目前为止,墨西哥已有6人死于新冠疫情,其中4人患有糖尿病。
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在2020年2月的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成年人的肥胖患病率为42.4%。其中,20岁~39岁的年轻人患病率为40.0%,40岁~59岁的中年人患病率为44.8%,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2.8%。各年龄段的肥胖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NCHS的报道显示,按性别看的话 ,在男性中,20岁~39岁肥胖患病率为40.3%,40岁~59岁肥胖患病率为46.4%,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肥胖患病率为42.2%。在女性中,20岁~39岁肥胖患病率为39.7%,40岁~59岁肥胖患病率为43.3%,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肥胖患病率为43.3%。年龄差异均不显著。
NCHS称,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各个年龄段间的肥胖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
同时,NCHS报告显示,2017~2018年,美国成年人的重度肥胖患病率为9.2%。女性重度肥胖患病率(11.5%)高于男性(6.9%)。
在成年人中,患病率最高的是40岁~59岁的群体(11.5%),其次是20岁~39岁(9.1%)和60岁及以上的群体(5.8%)。
总体来看,美国肥胖患病率继续上升:从1999~2000年至2017~2018年,美国肥胖患病率由30.5%上升到42.4%,重度肥胖患病率由4.7%上升到9.2%。
OECD此前调查显示,全球最瘦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成年人肥胖率只有3.7%,随后是印度(5%)、韩国(5.3%)、印尼(5.7%)和中国(7%)。同时,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肥胖率低于20%。(实习记者李欣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世界肥胖日丨合理膳食 健康运动 极端方式快速降低体重不可取
央视网消息: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到很多人的健康。在上海,春节假期过后,到医院就诊咨询减肥的人明显增多。
总台央视记者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采访时发现,一大早就有很多患者来这里排队等候。据了解,早在五六年前,这里就开设了肥胖与代谢紊乱专病门诊。从去年11月份开始,这个专病门诊由过去的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四次的门诊量。春节过后这里的患者明显增加。
25岁的小秦本身体重超标,过年期间,她和小姐妹们聚会应酬不断,节后体重又长了五六斤。由于担心得糖尿病,她来到医院就诊。
记者在门诊了解到,像小秦这样吃得多动得少,春节长假过后体重直线上升的人不在少数,有不少人的健康指标亮起了红灯。
一位求诊者说:“春节期间在海南吃好多水果,还有点心、蛋糕、果汁,太多了,回来之后发现血糖太高。”对此,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石勇铨说:“这个肥胖不单是一个胖的问题,把糖尿病变成危重的急诊了。”
在上海,有多家医院推出和减重相关的门诊,如营养减重专病、减重糖尿病外科、减重助孕等。春节过后,这些门诊的咨询量明显上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于浩泳表示,肥胖这个话题平时其实关注的人就比较多,最近的门诊量的确增加了不少,大概(同比增加)20%。
专家:极端减肥方式不可取
肥胖严重危害健康,但专家也提醒,减肥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些片面或极端的减肥方式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陆女士春节后发现自己胖了几斤,不喜欢运动的她来到医院咨询,能否通过服药来减轻体重。专家告诉记者,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像陆女士这样单纯通过药物来减重的人,这种想法并不可取。此外,还有部分人减肥心切,试图用一些极端方式快速降低体重,专家告诫:这样很可能欲速则不达,甚至进一步损害健康。
于浩泳主任说:“长期减少碳水可以引起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减少,会导致营养失衡。另外,由于这个方法比较极端,很难进行长期的维持,一旦你停下来,恢复到正常饮食,它的反弹也是很快的。”
石勇铨主任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见:“减肥太快了肯定是不行,一般我们要求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减掉3%到5%,这是比较合理的,逐渐地达到或者接近标准体重,然后维持,这样比较合理。”
“管住嘴 迈开腿”减肥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那么,减肥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无非是“管住嘴 迈开腿”。在上海,有医院开设了“生活方式”医学门诊,让减肥从日常生活开始起步。
上海的乔女士因体重长期超标,患有糖尿病和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现在她通过掌握简单易学的动作,在家随时就能运动,以求逐步降低体重。在饮食方面,医生向她建议,不要一味节食,而是要做好营养摄入的科学搭配。
乔女士说:“碳水、蛋白质、优质的脂肪,然后大量的蔬菜,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必须要吃的东西,所以医生的搭配更合理一些。”
姚琪远主任做出总结:“减肥当中没有秘诀,只有长期坚持,使得每一天能达到能量缺口,达到摄入永远小于消耗,这时候肥胖才能减轻下来。”
来源: 央视网
一胖“毁”全身?!严重可致命!减肥必看→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据《柳叶刀》在线发表的近年来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肥胖人数在15年间增长了约3倍,如何防治肥胖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影响的不仅是颜值美观,还有全身健康,甚至直接影响人的预期寿命,那么肥胖究竟和哪些疾病密切相关呢?
1.导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有窒息的风险,严重可致命;
2.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形成2型糖尿病;
3.高血压、高血脂、高胆红素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
4.导致血管斑块,冠状动脉硬化,形成冠心病;
5.肝脏病变三部曲: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6.胰腺炎,肥胖是导致胰腺炎的高危因素;
7.和5种肿瘤密切相关,如胰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
8.性激素异常也是肥胖的一个常见表现,男性主要表现在性功能障碍,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
可见肥胖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增加了重大慢性疾病的风险。如今各种千奇百怪的减肥方法也层出不穷,到底哪种减肥方法最靠谱呢?便捷有效的减肥秘籍是什么?
减肥秘诀一:科学吃零食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食品。
比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红薯、土豆等。
限制食用的零食——高糖、高盐、高脂肪类食品。
比如:棉花糖、奶糖、水果糖、炸鸡、膨化食品、巧克力派、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等。
总而言之就是要吃得科学,多吃低脂、低盐、低糖食物,避免睡前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肥秘诀二:“慢”中见成效
减肥的一个秘籍就是“慢”,慢慢地每天半斤以下的减重,才有可能是消耗脂肪的真正的减肥,否则很容易反弹。
需注意,过度运动或者过度节食不运动等极端快速减重的方法,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会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可致命。
减肥秘诀三:快慢交替的间歇性训练
运动减肥小妙招:对于适合运动的人群,可进行快慢交替的间歇性训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顺霖介绍说,运动减肥,要找到一个度。如果强度过大,练的是肌肉,不减肥肉。强度太低,会导致劳损。
进行间歇性训练的方法:采用高中低强度的训练,并分成若干组,组间给身体一定的恢复时间。训练一次五到八组,每天练三次,可有效辅助减肥降脂。
比如,高强度训练可以通过快走的方法,心率达到一定水平。具体为(年轻人):220减去年龄所得值为最高心率,最高心率的60%-85%是最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此时当心跳变快,有些气喘的时候,消耗脂肪、降血脂是很快的,然后转为中低强度的慢走。这样快慢交替作为一组,简便有效,可以让人体的代谢率在不断变化中去减肥。
转自: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