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肥胖症(中考肥胖症体育可免考吗)
忙着开肥胖证明应付体育中考,“小胖墩”怎么办?| 新京报快评
某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极限飞盘。图/新华社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无疑,这些家长就是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小胖墩”的考试烦恼。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而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但忙着开肥胖证明,却不重视孩子肥胖问题,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减少“小胖墩”等问题。
如果不重视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中考应试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
要扭转这一应试化倾向,必须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督导,强化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让“小胖墩”们运动起来。
允许肥胖等身体发育异常考生免考中考体育,本是出于人性化以及对体弱多病学生的公平考量。但这一免考措施,如果被个别学生和家长利用,以此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托关系开免考证明,不仅有违考试公平,也消解了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中考体育被以应试化思路对待。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也围绕考试来进行训练、准备,一心“免考”的学生则根本不重视体育。
据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达3400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这就要求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让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也要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不考就不练”。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重视体育统一测试,转为重视对学生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即实行过程性评价。
为此,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委最近联合印发了《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强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以防制造社会焦虑。此前,北京也明确,体育中考达到良好即满分。
这些都为改革、调整中考体育评价体系,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为进行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基础。而这也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国家政策一致。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看,体育和劳育、美育都是适合进行过程评价的教育,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其关键在于,要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应明确只要按学校规定上好体育课,参与规定时长的体育锻炼,并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就是满分。
监督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体育,进行过程化管理与评价。这就能让学校和学生摆脱应试体育,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近视、肥胖要扣分?裸眼视力+体重考核纳入中考惹争议
近日
山西省长治市将把
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
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
引发社会关注
▽
将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纳入中考,是长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2019年6月,长治市宣布从2022年开始,当地中考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0分,其中身体素质占20分。
这20分包括10分的过程性评价和10分的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心理健康表现等情况;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体重、裸眼视力情况,各占5分。
引发社会争议的
是身体素质评价中的这一部分
▽
对裸眼视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两分。“我们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9为正常视力,得5分,4.6到4.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体重的考察则由体重指数(BMI)来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间、女生16到22.6之间为正常,得5分;男生小于等于15.7、女生小于等于15.9为低体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间、女生22.7到25.1之间为超重,得4分;男生大于等于26.1、女生大于等于25.2为肥胖,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样相差两分。
“这两项考核,考生最后得分差距并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体育锻炼、保护视力,提高身体素质。”面对公众质疑,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消息一出
迅速引起网友热议
有网友质疑此举
“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
也有网友认为
这是一个好的导向
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的视力和健康
有律师表示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直接与分数挂钩不太合适
那么,这样的做法
是否会造成歧视和不公平呢?
“我认为这一教改措施的导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学校早一点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和健康,但需要细致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副主任杨晓教授表示,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遗传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时就有一定度数,六七岁时就已经是高度近视了;二是环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当,这一般是上小学后学业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造成的。
“如果没有更细化的规则考虑到这部分孩子,将是一种不公平。因为这些孩子的近视存在遗传易感性,并非用眼不当导致的。”杨晓说。
还有专家指出,不仅仅是近视,意外事故带来的损伤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会造成裸眼视力下降。
面对质疑,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先天性近视的学生,家长可提供孩子自近视以来的医院就诊及治疗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导致裸眼视力受损的学生,可通过医疗部门出具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也可以得5分。
同样的,“对于吃含激素药物导致肥胖的学生,如果在用药期间,家长可提供医疗部门出具的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得5分”,这位负责人说。
杨晓建议,视力纳入中考这一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之间,最好有一定时间差,让大家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近视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即便开始重视保护视力,也很难达标。”
她说:“现在可以提出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从绝大部分孩子还没近视的年龄段开始实施,让大家早点重视起来。进入小学前后是防止近视关键期,应该引导大家在入学前就开始注重视力问题。”
裸眼视力检测能“作弊”吗?
有网友担心,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做近视手术提高裸眼视力,也可以通过戴角膜塑形镜(OK镜),短时间里让裸眼视力得到提升,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承担得起相关费用。视力纳入中考,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会不会不公平。
对于这一观点,杨晓认为不用过于担心。“做近视手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要看最近两年近视度数的增加有没有稳定在50度以内,基本上18岁以后才能满足手术条件。还没中考的孩子多在15岁以下,一般来说医生是不会建议手术的。”
戴OK镜确实能提升裸眼视力,“对于近视100度到200度,一般一周就能恢复到正常裸眼视力,近视600度,一般需要三周到一个月,但是得坚持每天晚上戴。”杨晓告诉记者,“另外,适不适合戴OK镜也需要医生仔细评估”。
“经专家论证,学生在夜间佩戴OK镜后,第二天早上视力水平会有所提升,到下午后视力会逐渐减退”,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因此,我们裸眼视力的测试时间,将安排在下午随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佩戴OK镜带来的影响”。
对此,杨晓指出,“戴OK镜早期确实会有下午视力减退的现象,但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全天都能保持裸眼视力稳定了。除非是近视度数比较高的情况,比如400度以上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办法规避靠戴OK镜提升裸眼视力的现象,“有专门的仪器,能查出裸眼视力是不是靠戴OK镜提高的,还能查出本来有多少度的近视。比如飞行员录取,就是既不允许做近视手术也不准戴OK镜,因此体检时会有专门的机器进行检查。”杨晓说。
她认为没必要制止学生戴OK镜,“因为这确实是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有效方式”。
至于考核视力时戴隐形眼镜等作弊问题,杨晓认为不可能,“医生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发觉是不是戴了隐形眼镜。”
视力和体重考核
应该纳入中考吗?
你怎么看?
资料:申城最生活
编辑:高淑婷
中考体育分值100真的要来了!近视、肥胖要扣分?
近日
云南省拟把中考体育分值提升到100分
迅速引发社会热议
公众一方面为云南首吃“螃蟹”
重视体育和孩子体质的举措点赞
一方面也提出了疑虑
近视了要被扣分?
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如何保证?
体育怎么补课?
围绕新关切,记者进行了采访
“体育100分”怎样构成?
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提出,将考试由原来的“三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每学期均采用“随时考”和“定时考”相结合的方式。100分由初一20分、初二40分、初三40分三部分构成。每学年得分均由上学期得分、下学期得分和竞赛加分组成。
考试内容包括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和竞赛加分四部分。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 摄
其中,体质健康监测包括:体重身高指数(BMI)、肺活量体重指数、视力。这三项每学年监测一次。赋分方式是通过学生自身初一、初二、初三健康指数的纵向对比进行赋分。
以视力为例,初一视力若在4.8及以上者可得0.5分,4.7得0.4分,4.6及以下得0.3分。此后,初二和初三两次测试,均分别与初一相比,视力变好或不变得1分,视力每下降0.1,得分减少0.1分。
竞赛加分为学生参加相应的体育竞赛获得的加分。
视力入中考需考虑时间差
“上学够辛苦了,视力不好中考还要被扣分。”“有家族遗传,天生视力不好的孩子怎么办?”家长的焦虑直指视力分。
“视力分是2.5分,考生最后拉开的分差并不大。”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徐忠祥解释,“视力纳入中考体育,主要是想起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家长、学校都能尽早重视孩子视力问题。”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 摄
“我们设置视力分,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个体差异,赋分由原来的横向比,变为孩子自身纵向比。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和自己比。通过体育锻炼,如果相关指标变好,就可以得到相应分值。”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说。
“我认为视力进中考的导向很好,能督促学校和家长尽早关注孩子视力。”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韩芳说。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 摄
同时,也有眼科专家建议,视力入中考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之间,最好有时间差,让大家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可到正规医院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年记录视力。
“近视基本上不可逆,但可预测和预防。学校和家长最好从孩子还没近视的年龄段开始重视。小学前后是防止近视的关键期。”韩芳说。
“有加也要有减”
初一新生家长李艳阳认为,体育100分是好事,能鼓励孩子多运动,将有助于孩子们青春期心理调节。但她最关心的还是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体育考试会不会舞弊?我要不要给孩子报体育补习班?”
徐忠祥表示,会保证体育考试的“三公”,对舞弊者将严惩。“凡在考试中舞弊、申请免考中弄虚作假或外省转入生不按规定核算成绩的,我们将对当事学生按‘0’分计,对参与作假的教师按规定处罚。对于特殊考生,我们将严格审核材料,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无异议后,再根据规定予以计分和备案。”
此外,家长关注的焦点还有学业负担与体育锻炼“抢时间”的矛盾。昆明市第八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说:“如果其他课程学习压力不减,体育可能会成新负担。这也是家长一边支持,一边质疑的原因。”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志敏、首都体育学院教授王凯珍等认为,中考体育升至100分,学校相关的课程、场地设施等要跟上,否则会把学生推向课外培训机构,增加学生与家长负担。
“最好是通过学校体育课就教会孩子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我赞成老师给孩子留体育家庭作业,但‘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其他课程的作业量需要相应减少。”罗志敏说。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