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心彩超(孕妇太胖做心脏彩超看得清吗)

南方+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常规开展“小针眼”Liwen术,汕大医附一院解救心脏“肥胖”患者

近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接连使用“小针眼”,为2位心脏过度“肥胖”的患者顺利完成Liwen术,驱散了盘踞在患者心头的病魔阴霾。

这也是继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开展华南首次独立Liwen术以来,进一步常规开展多例Liwen术,不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隐匿的心脏“杀手”

近期,联合心脏外科中心接诊了两位饱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折磨的患者。54岁的林女士走短短几步路,胸口就似被巨石死死压住,憋闷得喘不过气;爬几层楼梯,眼前更是阵阵发黑。而59岁的陈女士也有同样的情况,反复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已经折磨了她近十年,甚至还出现过晕厥情况。经心脏彩超显示,她们均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脏瓣膜也都出现了重度返流、且症状明显,如不进行手术治疗,随时有猝死可能。

据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它让心肌违背正常生长规律,异常肥厚。这并不是简单的“肥胖”,肥厚心肌会阻塞心脏左心室流出道,让血液无法顺畅泵向全身。患者日常活动稍剧烈些,就可能被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缠上”,还时常伴有头晕、黑矇甚至晕厥,随时有猝死风险。

仅需一个“小针眼”的Liwen术

据主任医师王潇介绍,传统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段,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除流出道梗阻;外科手术开胸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而Liwen术却打破这一僵局,它依托超声引导,无需开胸、体外循环等大创伤操作,医生凭借超声实时影像,将特制的1.7毫米消融针经皮精准穿刺至肥厚心肌区域,利用射频能量,精准消融过度肥厚的心肌组织,精准、微创、高效,极大降低手术风险与患者痛苦。

2024年12月14日,王潇带领超声、麻醉等手术团队为陈女士开展了Liwen术。在超声影像引导下,操控消融导管稳步前行,穿越层层血管、避开关键组织,精准定位肥厚心肌。每一次能量释放、每一个消融点位调整,都慎之又慎,2小时后,梗阻心肌被成功消融,陈女士各项生命体征迅速趋于平稳。而此时,在11月28日同样接受了Liwen术的林女士症状明显改善,已经康复出院。

“接受Liwen术治疗的患者,伤口仅一个针眼大小,术后心脏功能明显恢复、症状迅速改善、猝死风险瞬间解除。大部分患者不久便能回归往昔生活节奏,工作、运动、出游不再是奢望。”王潇介绍。

南方 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颜晓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张晓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240斤“胖友”心脏不堪重负 减重手术让他心功能好转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婧通讯员张灿城)对于32岁体重240斤的天哥(化名)来说,肥胖成了他的“致命伤”。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成功为他完成高难度减重手术。如今,天哥已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已有好转。

10年前,天哥从部队退伍,彼时他的体重只有110斤。因为运动量的减少和三餐饮食不规律,10年间,他的体重从标准的110斤增加到240斤。

随着体重的增加,天哥患上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射血分数明显下降,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出现了严重的心衰。一系列代谢性疾病也随之而来。当地医院表示,天哥必须减肥,而且要进行心脏移植术。然而,天哥患有扩心病,已经不可能再通过运动减肥。2019年6月10日,天哥来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际减重中心。

天哥入院时的心脏彩超显示,他的心脏体积是正常心脏的2-3倍。正常人的左心房直径一般是35-40mm,而他的左心房直径达到81mm,占胸腔比例高达75%,整个胸腔已被心脏全部占据,可称为心脏界的“巨无霸”。心脏彩超同时显示,天哥的LVEF值(心脏指数)只有29%,这种巨大心脏进行手术的风险相当大,手术中心脏随时都有停跳的可能。

为了让天哥的心功能尽可能改善,手术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术前20多天的调理时间里,天哥的体重减轻了近20斤,他的身体状态总算相对好转。

7月3日,医生为天哥施行了腹腔镜下精准袖状胃手术。术中两位麻醉医生,心脏内科、心脏外科的相关专家也全程守护在手术室,一旦有意外,马上进行应急处理。好在手术一切顺利,如今天哥已出院,出院时他的心功能已有一定好转。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表示,手术减肥也并非首选,手术前一般会先让患者通过调理尝试减重,而且手术减肥也有其适应症。

女子体重200斤脂肪厚达4厘米 心脏破口多器官衰竭

红网长沙3月2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梁辉)生了两个孩子后,体重从130斤增至近200斤,由于脂肪太厚给超声诊断带来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做了五次心脏彩超后才被诊断为“右冠状窦瘤破入右心房”。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后,女子终于转危为安。

33岁的龙玉竹(化名)家住娄底双峰县,自2009年和2010年相继生下两个孩子后,体重从原来的130多斤增加到近200斤。2月27日晚,龙玉竹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胸闷憋醒,“出冷汗、喘气不赢”,被家人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几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垂危,被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

“血象和皮质醇激素非常高。”老年病科积极治疗并组织多次全院大会诊后,龙玉竹的肝、肾功能好转,但由于患者肥胖,脂肪层厚度超过4厘米,给超声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经过5次心脏彩超后,终于明确病因为“心脏有突发的左向右分流造成右心衰竭”,随即被转入心胸外科接受手术。

术中发现,龙玉竹的右冠状窦瘤破入右心房,破口直径约1.2cm,“压力最大的主动脉血液直接漏向压力最小的右心房”,导致严重的右心衰竭,继发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心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医生将右冠状窦瘤破口做了修补,同时进行三尖瓣整形。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研究表明,腹围与心脏负荷是明确正相关的。”主治医师周庆提醒,肥胖人士应适当控制体重,避免心脏负荷过大引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