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不可爱(肥胖不容忽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济南小学生课堂上讲对“胖”的理解,冲上热搜!网友火速转发

对于胖,你有什么想说的?

11月15日,

济南一小男孩

班会课上可爱讲述

对“胖”的理解火上热搜

只见他慷慨激昂

自信满满,

别的不说,气质这块真没输!

“胖是一种姿态,胖是一种可爱,

胖是心直口快,胖是代表气派!

我胖我骄傲,我胖我自豪!

就爱这身膘!

我就爱炫耀,我胖我怕啥!

”永远萌萌哒!yeah!”

网友直呼霸气又那么可爱

班主任也表示,

不希望孩子因为胖自卑,

白白胖胖,充满希望!

无论胖瘦,健康就好~

这一波发言

可是说出不少人的心声

默默跟着读了好几遍是怎么回事?

话不多说,

直接转给他/她看看

但多彩妹还是真心提醒

胖可能真的是另一种“高度”

胖也要健康的胖……

你会把这条推送转给谁?

综合:齐鲁晚报、果然视频,网友评论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孩子嫌弃爸爸妈妈给自己喂得太胖,嚷嚷着要减肥,妈妈:胖才可爱

有很多老一辈的人,甚至包括现在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都认为孩子一定要吃饱,养的白白胖胖,看着也好看,孩子也会更加的健康结实,不容易生病,于是就一直在将孩子的胃撑大,生怕孩子吃不饱。结果孩子是养的白白胖胖的,但是真的如爸爸妈妈认为的白白胖胖等于健康吗?

“妈妈,我这么胖,隔壁的小花都不喜欢我了”

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胖乎乎的,因为会有一种奶胖,看着也可爱,有些孩子天生没有奶胖,家长越看越觉得自己家孩子比其他家的孩子瘦,所以就不停地喂,结果在其他孩子脱离奶胖的时候,自己家的孩子却在肥胖的路上一直奔跑着。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体重不算轻,在七斤多左右,也算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宝宝。但是随着孩子越长越大大,孩子一点都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白白胖胖的,反而脱离了奶胖,越长越瘦。

妈妈就觉得孩子可能是孩子没有吃饱,饿瘦了,于是开始变着法的给孩子做食物吃,孩子吃饱了,妈妈也会再让孩子吃一点,只要是妈妈能想到的营养,都会给孩子去给孩子吃。

结果在每天的这种日积月累之下,两年的时间里,在其他同龄的孩子变瘦的时候,自己家的孩子却变回了奶胖,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地增加。而在这之间,孩子也在不断生病,妈妈还抱怨孩子体质弱。

这天孩子刚洗完澡,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一身肉,就开始和妈妈抱怨,“妈妈,别让我吃那么多了,你看看我身上三坨肉,没有一块是肌肉,都是肥肉。隔壁的小花都不喜欢我了,嫌弃我走路没有他们走的快,玩游戏太笨,都没有他们灵活。”妈妈对此笑了笑,对孩子说“不,胖才可爱,你看他们瘦瘦的,一点儿也不可爱。”

小孩养得太胖并不好

孩子小的时候白白胖胖的是非常的可爱,但是长大之后还很胖,那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了,而且减肥也是非常的难。

1、自卑

孩子长得太胖,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的正常水平,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自身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接触到他人的异样眼光之后,会长期活在一种自卑当中,尤其是经常被别人说胖。孩子理解了胖这个字是贬义之后,更不敢和其他人去接触,尤其是进入社会之后也会经受较大的压力。

2、疾病

其实孩子越胖,疾病问题才会越多,不管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孩子而言,肥胖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有些父母觉得小孩子没有吃饱,小时候使劲的给孩子喂,结果喂越多,孩子越容易生病,胖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越胖就越容易出汗,而被汗水浸湿的部分,就容易出现一些炎症,或者是代谢综合症,而且胖胖的孩子,他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成年人面临的三高问题就会出现,从而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3、影响正常的发育

另外肥胖还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因为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吃到一些含有激素的食物,就容易导致孩子过于的早熟。而这和拔苗助长是一样的道理,父母提前加速了孩子的发育进程,孩子的身高就已经达到了极限。

所以只会往横的方向走,孩子肥胖率加大,身体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高。间接的影响了孩子大脑发育,所以一般过于肥胖的人,大脑灵活度是很差的,尤其是上学的时候,注意力很难集中。

因此,父母应该改变一些观念,其实太瘦和太胖都是两种极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都有影响。只要孩子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即可,没有必要太过给孩子大补,毕竟孩子养的太胖之后,会遭到他人的歧视,也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隐患,长大之后再去减肥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护,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护芽妈妈,伴您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烦恼,需要倾诉和解决,欢迎发来私信,望我能给您带去灵感和宽慰。

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详细现场视频,尽在“中国网”抖音(787874450)

孩子胖虽可爱 但危害更大

事件:近日,三岁女孩化身“吃播”,成了70斤的小胖妞,引发人们对儿童肥胖的关注和讨论。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量减少,我们身边小胖墩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

最近,化身“吃播”的3岁“小网红”佩琪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她的体重实在太夸张了。佩琪妈妈在某视频网站注册了账号,记录了佩琪体重猛增的过程。今年5月,不足三岁的佩琪体重已超60斤,如今更是达到70斤。常吃高热量食物、喝可乐等饮料,长期暴饮暴食,佩琪不光长成一个结结实实的小胖妞,走起路来也摇摇晃晃,感觉下一秒就会摔倒。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量减少,我们身边小胖墩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彭惠:女孩才3岁体重就高达70斤,已经属于重度肥胖了,而在临床上,像小佩琪这样过于肥胖的孩子,并不少见。临床一般将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作为诊断孩子超重及肥胖的有效指标,当儿童BMI在同年龄、同性别参考值的P85—P95为超重,超过P95则为肥胖。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5—6岁和青春期,且男童多于女童。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造成的。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还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肥胖原因有很多。高能量食物和含糖饮料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会担心孩子吃不饱而拼命喂,觉得孩子胖乎乎很可爱,忽略了肥胖也是一种疾病。

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也与儿童期及以后的肥胖风险相关联,如母亲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

久坐(玩电脑、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吃得不多,吃完了就躺在床上不动,也容易引起肥胖,而且,越胖的孩子越不愿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肥胖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长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有一个肥胖的,后代肥胖发生率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肥胖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也很大。儿童青少年严重的肥胖可以造成高血压、高血脂、II型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早熟等疾病。轻中度肥胖可以延续为成年期肥胖,使成年期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提前。另外,过度肥胖还会影响孩子身高。

既然肥胖危害这么大,那么孩子该如何科学减肥?减肥不能操之过急,短时间迅速减重不利于健康,并且儿童不宜使用减肥药,主要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在保证孩子食物多样化,满足身体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摄入高热量低营养食物,如碳酸饮料、快餐食品等。肥胖儿童应按时定量进餐,尤其是早餐,避免日间过多食用零食,同时放缓进食速度、细嚼慢咽,增加咀嚼时间以增强饱腹感。另外,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少60分钟。骑自行车、慢跑、打排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