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鼾症(肥胖鼾症怎么办)
一家人都打鼾 原来鼾症也能遗传
打鼾也会遗传,你听说过吗?现在依然有大部分人觉得晚上睡觉打几声鼾没什么,认为睡觉打鼾只是因为白天疲劳晚上睡得香,却依然不知道打鼾是种病:夜晚打鼾的人其实晚上根本没睡好,而且白天还会觉得累、想睡觉、记忆力减退,长此以往引起高血压,严重时夜间憋气猝死!知道这些,你还会觉得遗传了晚上睡觉打鼾是没什么的事吗?
案例:儿子睡觉打鼾没精神,扯出家族打鼾史
李先生睡觉打鼾已经有很长的年头了,原本他觉得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无所谓。但最近,他发现上初中的儿子白天上课老犯困,晚上睡觉打鼾。一天跟大哥聊天以后,他发现其实大哥和刚上大学的侄子俩人也是夜晚鼾声如雷。李先生两兄弟回想起自己的父母晚上睡觉也打鼾,问了另外几个兄弟姐妹,也打鼾!一家十几口人齐齐打鼾?他们一想觉得诡异了,便去医院检查。
经医生检查,兄弟二人分别患有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医生建议他们做一次呼吸睡眠监测,看看能否确定是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引起的打鼾。“医生,打鼾会遗传吗?”李先生问,他向医生透露了家里几乎所有人晚上睡觉都打鼾的情况。医生表示,如果是扁桃体肥大和鼻中隔偏曲,确实会有家族遗传。
经检测,两位李先生被确诊因为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导致打鼾,属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简称鼾症)。兄弟俩第二天随即办理入院手术,孩子们也准备在暑假期间进行手术。
遗传性鼾症:肥胖家族史=鼾症家族史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董玉礼表示,鼾症的家族史和家庭聚集现象确实存在,“整个家族有鼾症的病人,最常见的是有家族肥胖史。自己肥胖,生下的儿子也有很大几率肥胖,肥胖会引起鼻腔或咽喉狭窄引起打鼾;父亲有扁桃体肥大,子女可能会有扁桃体肥大,当他们的咽腔被肥大的扁桃体占据,都会引起打鼾。”董玉礼还补充,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也会有遗传性的现象,两者也常常是引起鼾症的病因。
既然肥胖、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这些常见的情况有遗传而引起鼾症,那是否意味着鼾症主要由于遗传?董玉礼对此表示否定。“遗传性鼾症占所有鼾症的比例是多少,在临床上我们还没统计过,但鼾症也有后天的,比如头部、鼻部外伤造成鼻腔结构改变引起鼾症,还有中枢神经性的鼾症数量也不少。”董玉礼说。
即使是遗传鼾症也可治疗
鼾症会引起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病人白天常出现晨起头疼、倦怠、嗜睡、记忆力减退、血压高、有导致憋气猝死等情况。当出现平时鼻子塞、睡眠打呼噜时,就应该怀疑患有鼾症的可能性,应该进行积极治疗。
由遗传引起的鼾症,并不意味着更难治疗。临床上遗传性鼾症跟一般性的鼾症在治疗上并没有什么差异。董玉礼指出,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和扁桃体肥大导致的鼾症,只要通过正规手术摘除、矫正以后,要治愈其实并不难。“但也有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难的遗传性鼾症,如遗传性小颌,患者咽腔结构改变、狭窄、舌根后坠,要扩大咽腔等有一定难度,中枢性的鼾症治疗就更加难了。”
董玉礼还提醒,遗传性肥胖引起的鼾症,其实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抑制其发生,“肥胖型鼾症病人可以靠意志力进行运动减肥,改变生活习惯,少吃肥肉、少大吃大喝。”另外,治疗鼾症,系统检查是最重要的,“系统的检查可以了解清楚患者到底是因为遗传导致结构的改变引起鼾症,还是因为大脑神经、外伤等引起鼾症,检查以后,再根据医生的判断进行治疗;此外,积极锻炼身体对缓解中枢性和肥胖引起的鼾症有好处。”
危险!开车差点睡着,竟是晚上打鼾惹的祸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韩淑妍 冼咏琪
45岁的张大哥(化名)体形肥胖,有吸烟饮酒史,近半年来白天工作乏力,提不起精神,一直以为只是工作劳累,直到有次开车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才发现自己差点睡着了,幸好及时醒来才没有酿成大祸。
自觉不妥的张大哥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呼吸内科就诊,张大哥表示,自己晚上睡眠质量挺不错,妻子还经常抱怨他打鼾声音大。但是有时会憋醒,早上醒来出现口干。
综合张大哥的症状,接诊医生觉得他根本不是“睡得好”,反而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于是进行了睡眠呼吸监测诊断,结果发现张大哥确实是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睡觉打鼾=睡得好?广医二院番禺院区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梦璋指出,很多人都以为,睡觉打鼾就是进入了深睡眠状态,睡眠质量才好。其实不然,当我们睡着时,咽喉的肌肉变得松弛,使呼吸道变窄。气流在狭窄的呼吸道运动中产生噪音,加上软腭舌体等软组织也在气流作用下振动,二者共同形成了鼾声。
所以,打鼾是由于睡眠时呼吸道变窄造成的。当呼吸道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呼吸道闭锁。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危险性疾病。
无论是打呼噜还是呼吸暂停,都说明睡眠时吸入氧气不足,从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心率增加、全身血管收缩。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起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脑卒中等,威胁生命安全,需要高度重视。
呼吸暂停(OSAHS),是人在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的时间超过10秒。其中,常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在每晚至少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并且在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发生的同时,出现矛盾的胸腹呼吸运动。
除了打鼾声太响,OSAHS患者常受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工作表现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记忆力下降、夜间憋醒、夜尿增多、男性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困扰。
图/视觉中国
通过睡眠监测仪来作诊断何梦璋称,临床上会通过睡眠监测仪,在患者安静入睡的状态下,连续记录睡眠时6-8小时的口鼻气流、血氧、心率、胸、腹式呼吸、鼾声、体位等多项指标的改变,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病因、分型,判定预后、提供治疗方案。
①口鼻气流:用以了解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情况;
②血氧:了解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③心率:了解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时的心率变化情况,了解呼吸暂停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④胸式呼吸:区分呼吸暂停类型,如阻塞型和中枢型等;
⑤腹式呼吸:区分呼吸暂停类型,如阻塞型和中枢型等;
⑥体位:了解体位和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关系;
⑦鼾声:了解鼾声响度、持续时间以及和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关系,辅助区分呼吸暂停类型。
如何缓解睡眠呼吸暂停?何梦璋指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别根据疾病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1.轻症者建议减肥,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仰卧;可用皮质激素滴鼻,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予氧疗、夜间持续正压通气(CPAP)。
2.咽部组织松弛,腺样体肥大,悬雍垂、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道梗塞者,可手术治疗。
3.中枢型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4.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者,可考虑睡眠时予单水平持续正压通气(睡眠呼吸机),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
另外,还有部分肥胖型哮喘患者会因为夜间睡眠呼吸暂停,诱发喘息发作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何梦璋提醒,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用药,特别是坚持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积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减少喘息发作,减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不把打鼾当回事,糖尿病上身又加重!八大预防措施让你远离困扰!
打鼾有70%~80%都是由肥胖引起的,由肥胖引起的打鼾和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也许你的糖尿病就是长时间打鼾但引起的,但是你会认为打鼾只是日常睡觉中很平常的习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
打鼾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1.睡觉时出现呼吸暂停,让人感到喘不上气,容易被“憋醒”,结果导致整晚一直处于入睡和“憋醒”的交替过程中,有时多达数百次,这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也跟着兴奋起来,血糖就会随之升高,长期如此,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或使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2.人体的代谢过程必须有氧气参加,而人体本身氧的储备很少,必须不断从空气中获取。频繁的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呼吸气体交换不足,会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低氧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3.引起人体内分泌调节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和脂肪代谢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肥胖,诱发糖尿病;
4.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也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打鼾者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1.减轻体重,改善通气;2.睡前最好运动半小时,以散步为宜;3.睡觉时可以戴上一个小型的呼吸机,睡眠中呼吸一旦暂停,它就会启动,把空气压进气道,这时人就不会打呼噜,也不会缺氧;4.尽量少吃高糖高油的食物,三餐以素食为主,可以吃一些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5.少吃高能量食物,特别是晚上,以免影响睡眠;6.不要大量喝酒;7.戒烟,吸烟的人气道不是很通畅,黏膜增厚,容易打呼噜。8.另外,有鼾症或糖尿病等家族史的肥胖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减肥药物来控制体重。
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的技巧
对于肥胖型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减轻体重是首选,另外还可采用侧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等方式对睡眠呼吸暂停进行缓解。对于同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及糖尿病的 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呼吸机或手术治疗,纠正身体缺氧情况,这不仅对糖尿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全身各器官均有保护作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欢迎继续关注订阅号“医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