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模肥胖白
真胖若两人!胖到像充了气的阿娇,怎一个“憨态可掬”了得?
节后第一天,大家还没从美好的假期中回过神来?
没事,在今天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一起来回顾一下,小长假前后,我们又有哪些忽略的精彩时尚瞬间?
Let’s 盘点again!
阿娇新综艺胖十斤
有段时间没露面的阿娇钟欣潼,最近在新节目上的现身,着实让我有点不敢认。
说实话,脸还是很漂亮的,皮肤也keep得十分OK,但是这个脸盘的膨胀程度,实在和印象里的阿娇,有点大不同了。
为了谨防是恶意P图或者角度问题,我还特地上网找了当期节目的现场动图。
结果只想说,动起来的阿娇,更加有种“憨态可掬”的感觉……
无论是远景还是近景,她脸上还有身上的浮肿感,都十分明显:
一直以来,提到阿娇,都不得不说她的盛世美颜。
虽然之前身材上,腿有点不够细,但脸真的是没话说得精致美丽。
可是感觉也没几个月不见,突然就胖成了这样。
尤其是下颌角的地方,整个人可以说是“胖若两人”。
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同期的机场街拍里,也可以看到,阿娇的整体身型上,至少胖了10斤 朝上:
好姐妹阿sa,前几天参加活动的时候,有帮她出面解释。
说阿娇之所以突然发胖,是因为内分泌失调的问题。
阿sa之前也多次公开,说担心好友阿娇的身体问题。
希望她可以健健康康的,两人做一辈子的老友。
从出道开始,两人也是一路携手,度过很多风波的日子。
算是目前和SHE一样,国内最长寿的女子组合了。
又是羡慕Twins友谊的一天!
张柏芝假期野餐造型
五一小长假,许多人都选择了出行游玩的行程。
刚从“浪姐2”下班的张柏芝也一样,满脸明艳地为自己安排上了浪漫野餐照。
穿着满身花朵的衬衫,头戴遮阳小草帽,野餐装备一应俱全。
从手捧鲜花到喝一口椰子水,大美人果然每个角度都好看。
全focus在脸上的大近景图,也完全没在怕的。
每一个低头,都是氛围感满满的瞬间。
张柏芝最近的状态,也一直都保持良好。
还在新综艺《让生活好看》上露面了。
我们昨天刚在大号【桃红梨白】写过,感兴趣可以点击图片跳转收看:
再往前,亮相资生堂新品发布会。
她选了一身,更加梦幻的纱裙look:
美女笔芯!
这条裙子,来自Jenny Pacham的春夏新款。
淡黄色和层层亮片的设计,让张柏芝现场看起来,非常有小公主的气质。
工作室写真图,当然也是不用说的亮眼:
就外形这个领域来说,老牌美人果然资历还有保养,都是绝对翘楚的存在。
比尔.盖茨官宣离婚
曾经蝉联很久“世界首富”title的比尔.盖茨,昨天突然官宣离婚了。
和妻子梅林达.盖茨一起,在网上发布了同样的离婚声明:
这一对离婚,大家还是挺意外的。
毕竟两人之前,一直是一副极度恩爱甜蜜的样子。
还生了很多孩子。
没想到,毫无征兆地说离就离了。
作为著名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本人从我小时候开始,就经常被当作绝对财富的象征。
什么“比尔.盖茨掉了一百块钱,根本不会弯腰去捡,因为他一分钟可以赚几千美金”的段子,相信同龄人小时候,应该都没少听吧?
他的身价财富,也的确是丰厚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正式记录的身价,达到1300亿美元,折合人名币是8400亿元。
上周还在惊叹于郑爽1.6亿的工资,本周又被前首富的家产给吓到了。
按208万的日薪来算,想到追平这个身价,随便算一下也得好几辈子了……
现在也是见惯大世面的人了。
甚至觉得几亿几亿都是小钱了......
膨胀了膨胀了。
而因为比尔.盖茨和前妻结婚前,并没有做过财产公证,所以离婚后,梅林达法律上是可以分得一半家产的。
换句话说,一个崭新的世界女首富,即将闪闪发光的诞生了。
前Lavin设计师Alber Elbaz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前段时间刚和大家聊了一嘴,小胖设计师Alber,没想到再次看到他的消息,已经是病逝了。
享年仅59岁,在巴黎去世,原因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明明年初的时候,他还带着自己的自创品牌AZ Factory大势而来,小黑裙完全的时尚圈爆款。
没想到才几个月的时间,就传来了这样的噩耗。
圈内设计师里,小胖一直是我比较关注和偏爱的一个。
从设计到做到人,都没话说。
早年一手将慢慢衰败的Lavin,重新扶回了老牌高奢大牌的位子。
他的设计作品,总是那样的时髦和实用同在。
从来不缺独特巧妙小细节,但整体观感却是大气又压得住台的。
遇上高饱和色还有大亮片,也总能设计平衡出一种不浮华又贵气的美感。
特别高级。
他也一直被赞,是“最懂女性的设计师之一”。
曾经公开放话:“如果不做到真正的尊重女性,那么你的作品是不会有灵魂的。”
希望一代天才设计师,可以安息。
去天堂和老佛爷一起喝喝茶,画画设计稿吧。
Chanel2021/22早春度假系列
说完比较悲伤的时尚圈新闻,我们再来看看美丽的衣服,缓缓心情。
就在昨天凌晨,Chanel在南法的普罗旺斯,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一季早春度假秀场系列。
这一次的秀场,在一个小村庄的采石场里。
这里曾经还是梵高、达尔文,等艺术家作品集的展现地。
Chanel这次,在墙壁上特别绘上了白色星星的图案。
看起来异常的浪漫又空灵:
秀场发布前后,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照片。
比如这张,超模们一起放飞和平鸽的照片,隔着屏幕都觉得很欢快。
正式走秀时候的单品,也都挺可圈可点的。
细节和后台照片,简直美到不行。
作为第一个打造出“早春度假装”概念的牌子,Chanel每年的度假系列,都很让人期待。
今年的主色调,依旧是它们家最常见的黑白两色。
飘逸感和垂坠感的选择,有很多。
感觉下一秒,就已经置身于浪漫南法或者悠闲海边了。
还有许多套look,都完全不局限于度假。
日常穿出街,也是一样妥当又抢眼的选择。
渔网袜mix经典斜纹软呢套装的组合,也是大胆又有新意。
属于越看越种草的存在。
我们的国模“新生代尖子生”贺聪,也现身了这场大秀。
分到的两身look,都还挺时髦嬉皮的。
T台把控力,也是依旧不用担心的稳。
黑白滤镜下,眼神还有肢体语言,就更加坚定有味道了。
贺聪前段时间,也喜提了Chanel2020秋冬广告大片。
姑娘在时尚圈的表现力还有潜力,不可限量。
好啦,本期的时尚大盘点,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
我们下一场时尚活动,再见咯!
找到消失的中国美女,从接受模特脸上的雀斑开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越】
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正步入一种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无论肤色、身份认同、大码模特甚至是纹面人,都有机会作为审美潮流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封面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审美多元化往往和社会开放度有着紧密的关系。10多年前,许多中国人还对吕燕这张颠覆中国理想美女标准的脸庞能够成为超模,感到大惑不解;到现在,和吕燕五官相似的亚洲模特依然是高级秀场上的常客,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欣赏起了这种非传统审美的亚洲五官,人们称这种五官为“高级脸”。
有趣的是,“高级脸”这个词并没有从字面意义上表达出这种长相美丑与否。反而,“高级”一词正显现出了它与平凡相对、和奢侈时尚挂钩的本质。
但平凡人始终占据大多数。
10多年前的中国网民将“高级脸”看作是老外的一种奇特的异国审美文化。单眼皮、细长眼、扁平脸和麦色的皮肤,组成了国人眼中外国人对于美女审美偏好的最初印象。这正与中国当下对于“有着大眼睛、高鼻子、鹅蛋脸和白皙皮肤”的理想美女的样子截然相反。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模特登上国际舞台,外国人偏好的中国美形象就变得更加立体了起来。以对女模要求最严格的维密大秀为例,作为全年最具看点的时装秀,维密挑选的模特不仅参考身材和外貌,对于模特知名度和自身形象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在2017年的维密大秀中,42个模特中就有包括刘雯、雎晓雯、何穗、奚梦瑶、王艺、谢欣和陈瑜共七名中国女模入选,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女模最多的一次维密走秀。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国上下对于中国模特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尽管她们长相各异,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同样具有亚洲女性别具一格的风情,和当今中国人偏好的理想美女的形象相差甚远。西方人对于亚洲美女的审美差异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事实:就算现在的网民女神冯提莫腿长两米,也是不会有机会去维密走秀的。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尽管人们已经在西方审美的影响下开始慢慢接纳“高级脸”的美学,但最近轰动社交媒体的ZARA模特事件却开始让中国民众们再一次对西方审美下产生的亚洲“高级脸”产生了问号。
2月15日,西班牙品牌ZARA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组广告宣传照。在这组宣传照中,一个素颜出镜的中国模特长相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如果品牌故意挑选脱离本土消费者审美的模特来做中国广告,是否涉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本次ZARA的广告为了宣传新品口红,在宣传照中给了模特的素颜正脸特写,醒目的红色口红突出了她的五官特征:五官整体娇小,因而显得面部及眼距较宽;眼神游离,因而就显得有些有气无力,并且加重了亚洲人眼皮厚重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她长了很多雀斑——这也成为了许多网民提出质疑的地方:中国人哪会长这么多雀斑?
几十年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早已将拥有洁白无瑕的肌肤视为美容的标准,人们常常戏谑地把雀斑称呼为“麻子”。大家从未见过一个时尚品牌会让模特素颜出镜,更何况是带着一脸雀斑。ZARA的这组新宣传照片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了强烈的抵制,因为“这种面无表情、带着一脸雀斑的亚洲模特很有可能会误导西方人对于中国女性长相的印象,从而引发种族歧视。”
无独有偶,就在ZARA的风波还没完全平息的时候,全球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在它的官方Instagram账号上发布了一张上海素人模特的照片。在推文中,《Vogue》描绘她的长相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并且讲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在大学食堂里被反传统审美的模特经纪公司“Anti-Agency”发现的。随后,Vogue强调:“在某些领域,反对可能是一个消极性的词汇。但在时尚和造型方面,我们认为它挑战了美丽和外表的规则。”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但中国网民并没有被Vogue的这番话说服,也没能够像推文中所建议的那样去“挑战审美传统”。在这张照片中,模特的长相和中国普通大众的样貌相距甚远,甚至有网民不客气地将其外貌为“丑陋又陌生”,指责Vogue故意找了位拥有特殊长相的素人模特,以加深西方人对于中国人外貌的刻板印象。
“但起码,这次的模特没有雀斑。”一个外国媒体对此事件这么评价道。
从个人到集体的自我审丑
2018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十大国际超模”的李静雯,作为ZARA这次宣传照中的热议的模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站出来做出任何回应。事实上,作为一名国际超模,这已经不是李静雯第一次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因为样貌问题引发争议。
自2014年以来,李静雯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装周大牌秀场上。从Prada、Gucci、LV等一线品牌,到H&M、ZARA、GAP这样的快销品牌,悉数被她包揽。然而,作为一名火热的新生代国模,带着一张天生的大头娃娃脸,网络上对于李静雯更多的是质疑。李静雯本人也曾经承认自己的长相确实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美女,“但对于这个圈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新鲜好玩的、让别人看了一眼就能记住,而不是复制出来的脸。”
李静雯在她的微博上写着:此微博停止更新。在中国,明星想要变红最为快捷的方式就是在微博舆论的热浪中站出来发表声明。她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区,这或许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去抗议网络上对于她样貌的攻击。不过,在早些年的时候,她曾经在媒体采访时谈论过自己对于脸上雀斑的看法:“在我小的时候,我真的很讨厌这些雀斑。因为一般来说,亚洲人很少会长雀斑。我在高中的时候总是在努力遮盖它们。但现在没关系,我喜欢他们,这就够了。”
而ZARA的这组不经修饰的素颜特写宣传照,正是她热爱自己身上“不符合理想审美”态度的最佳写照。
尽管李静雯出于个人意愿,愿意最大化地展现自己脸上的雀斑,但广告模特作为时尚品牌的形象代表,品牌似乎可以选择一个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模特去展现自己的产品。然而,模特越美,对于品牌本身的宣传效果就能带来更多的帮助吗?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非传统美的广告模特来宣传自己的品牌身份,已经成为了当今时尚圈的一种趋势。2018年,先锋设计师Helmut Lang邀请了两位86岁高龄的老人,以“威尔士的女人”为主题拍摄了2018秋冬女装系列的广告大片。和我们身边任何一个平凡的银发老人一样,这两位威尔士老人既没有过人的样貌,也从未有过平面广告拍摄的经验,其中一个老人甚至是执镜摄影师的祖母。在相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威尔士老人们在这个普通英国小镇的平凡生活,但是在Helmut Lang新款设计的映衬下,她们看起来充满自信,潇洒有型,使得这组大片很快受到了时尚圈的赞誉。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从品牌的角度来说,如何选用正确的模特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启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或许比选用一个漂亮的模特重要得多。正如我们无法在一个以主打简洁干练的时尚品牌中找到一个笑容甜美的模特一样,ZARA和《Vogue》选用的模特,表达的正是品牌的一种态度。《Vogue》并不是第一个声称可以在审美多样性中发现美感的品牌,但作为一个在当今时尚圈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对于非传统审美模特经纪公司的支持,更像是主动模糊“理想美”的边界,为世界上所有那些因为外貌被旁人认为与众不同的人打开一扇大门。
西方审美中心化
大约在30年前,Naomi Wolf在The Beauty Myth中写道:“美是一种像黄金一样的货币体系。与任何经济一样,它是由政治决定的......是一种权力的表达。”
在广大中国网民对ZARA的宣传照进行热议时,ZARA客服为此给出回应,申明这是一组针对全球市场的宣传广告,ZARA作为一个西班牙品牌,审美观不一样,没有刻意丑化亚洲女性,在自然状态下为模特拍摄照片。
2016年,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曾经对“为什么全世界的咖啡馆和Airbnb越长越像”这一议题提出了一种“全球士绅化审美病毒”的观点,意思是,不管你经历了多少时间的长途跋涉,辗转了多少个机场,当你终于来到异国他乡,走进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咖啡馆的装修总能让你瞬间回到上海武康路:一模一样的再生木材桌、工业照明灯和极简主义家具。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社区和艺术素材库的建立,审美元素往往容易得到病毒式的传播——显然,在室内设计这方面,世界各地的咖啡馆业主都在审美上达到了共识。
奇怪的是,当我们讲到人类长相的时候,总有人拿出“东西方审美观念不同”的那一套说辞,但又始终无法否认英国《男人装》每年评选的“全球百大性感美女”即便是在中国人眼中也饱受认可的事实。
“当时尚机构想要呈现西方美女时,他们会选择具有传统特色的人。但当他们想要亚洲美女时,他们会选择看起来最具异国情调的人。”一位网友在Vogue发布的中国模特照片下评论说。
模特穿着新款成衣走秀的概念起初始于巴黎。随后,米兰、伦敦、纽约紧跟其上,全球四大时装周已拥有了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让设计师们可以向全世界的时尚爱好者、设计师、媒体人、买手展示他们的设计,只有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才有机会登上四大时装周的舞台。如今,越来越多的亚洲品牌也加入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亚洲媒体和买手被品牌邀请为秀场的座上宾。
或许,在吕燕刚成为国际超模的那个时代,巴黎的模特经纪公司主导了亚洲模特审美标准的开头——如今,四大时装周早已不再是西方设计师一家独大,时装设计的审美规则早已被改写,那么在亚洲人外貌的看法上,何不放下“异域风情”的偏见呢?
到底什么样才是中国美女?
在目前中国男性比例最高的社区虎扑,每年一届的虎扑女神评选可以一瞥中国男性网民对理想女性的审美。在首届虎扑女神入围名单中,上世纪经典港片中的女星独具优势,邱淑贞更是在第二年拿到了冠军的位置。在去年虎扑女神评选中,评选规则加入“具有一定人气和曝光度”这条规则,隐退港星女神的光辉至此落幕。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随着香港影视环境的衰落,女性港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不再是当代中国理想美女的标准。在港片风靡时期,港姐和香港影星是女性争相模仿的对象;随着韩剧和日剧的传播,也让中国女性在妆容、发型和衣着打扮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模仿。与此同时,亚洲女性对于自身外貌的要求也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的高度。
从2011年日本卡西欧第一代自拍神器到如今的中国美图手机,如何将自己拍得更美已经成为了著名的“亚洲邪术”之一。修容软件一再发展,从过去的手调修容发展到如今的实时动态自动修容,亚洲多元化的外貌审美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许多展示自拍的姑娘们却出现了外貌趋于统一的现象:完美无瑕的皮肤、大眼睛、高鼻梁和尖下巴正成为如今中国美女的标准。但当所有人都在追求五官长得像西方人、妆容模仿韩国人、穿着模仿日系的趋势下,真正中国当代理想的中式美女形象却丢失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养育了不同地域人的形象特征,如果中国理想美女的形象特征能够用一句话概括,那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为了追求外貌“完美”,许多女性会选择去韩国整容。K-beauty成为了一种社交网络的流行语,意义为使用韩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像韩国女性一样拥有完美无瑕的肌肤的文化现象。但在2018年年底,许多韩国女性正加入了一场抵制化妆品的运动。保持形象时刻光彩照人已经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一种负担,不化妆会让她们看起来像个异类,而当她们需要去和客户开会时,会被要求画更浓的妆容。在韩国护肤品发布的保养指导中,有多达10个步骤——但对于男性,社会期望就只是:不要发胖就行。
为了抵制社会对于女性完美外貌的压力,年轻韩国女孩们在社交网络上上传自己销毁化妆品的照片,在youtube上发布自己放弃节食的视频。数以百计的年轻女性在社交媒体上用“talcorset”这个标签加入抵制美容压力的运动中,脱掉紧身胸衣,鼓励他人摆脱他们认为长期束缚他们外表的社会刻板印象。
在“美”的议题下,它始终是多元化的。它是自爱,是抗争,它永远无法成为一条铁打的规则衡量在每个人的身上。它最终考验我们的不仅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重塑中国的理想美,也是在考验我们是否能够爱自己的一切,和雀斑。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别再称她们是“女”设计师了!
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圆满落幕,在历经多年的成长裂变后,如今的上海时装周不仅在国际时尚的舞台占据重要位置,也让我们看到了越发成熟多元的中国时尚产业风貌,而在这其中让人欣喜不已的是女性设计师群体的崛起。
从吕燕带领初代国模集体回归的COMME MOI十周年大秀、到近期多次被杨幂等明星上身的TUYUE涂月以新中式美学赋予女性多元魅力,再到WMWM“无性别”主义的态度和STAFFONLY呈现的自由宣言,上海时装周上的女性力量散发着难以被忽视的璀璨光芒。
然而在如此乐观积极的氛围下,我们仍想穿越回时尚的历史长河去回望和思考女性之于时尚产业的意义与使命。是Coco Chanel挑战传统的自由表达、是Miuccia PRADA将女性细腻浪漫的思考融入时装语言、是Sarah Burton从未放弃的女性英雄主义,她们虽然分属不同的文化语境与时代,但坚持在用自己的方式击碎笼罩在头顶上的产业困境——以女性群体为终端的时尚产业依然在被男性主导。
从上至下:
Coco Chanel
Miuccia Prada
Sarah Burton
我们为什么特别关注女性设计师?或许这是一个在近些年被频繁讨论的社会话题,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权社会体系下的我们除了会为女性力量的崛起而鼓掌,也希望了解她们之于女性又在为女性构建怎样的时装叙事语境。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TUYUE涂月品牌主理人杨盈盈、WMWM品牌主理人Mushroom Song、STAFFONLY品牌的两位主理人周师墨和温雅,来共同探讨关于女性设计师的内心与表达。
UC Berkeley 的新闻系教授 Lisa Armstrong 曾表示:“男人创造伟大的秀,而女人设计人们渴望穿上身的衣服。”
但随着时代变革与多元文化的发展,女性不仅可以自由表达她们对时装的理解,为女性设计真正属于她们的衣服,也可以“反客为主”成为改变男装世界的一股力量。
当然,她们更可以创造一场伟大的秀。
Comme Moi 2023秋冬系列秀场
10月10日,吕燕在上海时装周发布了个人品牌Comme Moi的2023秋冬系列,也是品牌的十周年大秀。在这场轰炸了社交媒体的时装大秀上,我们看到了跨越代际的中国超模们呈现的当代独立女性风格肖像。
Comme Moi 2023秋冬系列秀场
她们有的是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姿绰约的初代国模、有的是转型幕后但仍在为热爱而行的职场女性,还有的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代超模,她们用在线的专业水准和多变而忠于自我的女性气质为踏入初秋的上海送上直抵内心的暖意。
Comme Moi 2023秋冬系列秀场
男凝之下的「美丽女人」,是妩媚的、性感的,也是守序和粗浅的。他们用轻纱、蕾丝、羽毛等标志着女人味的材料简化勾勒出女性的柔性与曲线,轻松完成世俗的具象化。但在这一季的上海时装周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上野千鹤子在《森崎和江文集——精神史之旅》一文所提及的那种渴望成为了现实:“女人们望眼欲穿地渴望着,渴望着一种由女性来诉说女性经验的,只属于女性的话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WMWM 2024春夏系列秀场
作为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WMWM品牌主理人Mushroom Song将自己成为母亲后的感悟放置于时装叙事的语境中娓娓道来,是以“无性别”主义的态度赋予女性着装更有力量、更宽广的释义——粗狂麻纱以花色羽毛纱、精细尼龙纱线加入抽皱球球肌理,水洗工装牛仔辅以暗纹提花、利落廓形搭载独特的剪裁,平衡了情绪化和冷调浪漫主义的男孩气质,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设计师创造出的女性,不是男人的猎物,而是听命于自己的猎手。
如同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不是坚硬的宣言,而是让你不被任何定义约束地去做自己的成全。
WMWM 2024春夏系列秀场
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她特别提到:“女性设计师真正需要的是足够的自信与信任,或者说这也是所有当代女性都需要的。”
很多时候,女性并不想要权力对调构建一个完全由自己统治的“女权社会”。她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种平等并非想要刻意强调女性力量的重要性,只是身为女性站在平等的视角去表达女性,告诉大众女性可以是什么样子,也以自身为参照鼓舞更多女性设计师去描绘出多元化的当代女性肖像。
任何现象都应该被放置在现实情境和历史背景里讨论。
越来越多的女性设计师被看见、被听见是好事,但这种乐观的情绪并不能掩饰女性设计师于产业里的现实困境——男性,依然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者,并且占据着庞大集团里的核心要位。
Nicolas Ghesquière
纵观现代时装史,从被誉为高定之父的 CHARLES FREDERICK WORTH、现代时尚史开山者 PAUL POIRET,到现今执掌大牌女装线的NICOLAS GHESQUIÈRE、ALESSANDRO MICHELE,为女性造梦的设计师反而多为男性。另一方面,根据麦肯锡与CFDA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主流时装品牌的总裁俱乐部中,只有 14% 为女性,但每年进入时装院校就读的女性比例可达 78%。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TAFFONLY 2024春夏系列秀场
颇具讽刺意义的现实情况不禁让我们意识到,时尚界在打破男性主导地位方面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即便如此,STAFFONLY品牌的两位主理人周师墨和温雅在谈及这一现象时强调:“女性在整个产业中还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在设计、生产、市场营销还是品牌管理等各个环节,女性都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贡献。事实上,女性一直在默默耕耘推动着时尚产业的发展。”
STAFFONLY 2024春夏系列
在聊到那些为女性制作时装的女性时,她们表示Phoebe Philo是最欣赏和对自己具有启示意义的偶像——“她的设计⻛格强调简约、实用,她帮助一众独立女性塑造了自信又时髦的形象,她的作品惊人地结合了美感和女性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臆想出来的伪需求。”
Phoebe Philo
诚然,Phoebe Philo用十年时间改变传统认知里对女性的构想,赋予女性以性感之外的实用与极简,在她的时装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是不用被那些明媚色彩和繁复设计包裹的自由个体,洒脱干练是她为当代女性书写的独立宣言。
然而,彼时已经登上顶峰的她还是因为自己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宣布暂别时尚圈。即便今年关于她将携手个人品牌强势回归的新闻甚嚣尘上,但至今并未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Sarah Burton
无独有偶,前不久于巴黎完成自己告别之作的Sarah Burton,用26年的时间将一个风雨飘摇的品牌稳稳屹立于不断更新迭代的时尚产业。但是,和大多数拥有光鲜履历的创意总监不同,她的职场生涯全部时间都在服务 Alexander McQueen这一个品牌,坚守Lee Alexander McQueen遗留的品牌资产与精神——去做让女人看起来更强大的创作。
Alexander McQueen 2024春夏系列
虽然她本人将这场告别秀贴上了致敬Lee Alexander McQueen的标签,但从模特们湿润的眼眶中不难感受那股流动于女性之间惺惺相惜的力量,亦是一种对与Sarah Burton一样的女性的致敬。
难道真的没有一直站到巅峰上的女性设计师吗?有的。
PRADA 2024春夏女装系列
MIUCCIA PRADA将自己对人文哲学的深厚思考运用于时装,不仅令一度暗淡的时尚帝国起死回生,更为当代女性写下了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全新注脚。与此同时,她开创Miu Miu通过另一种方式让女性也可以古灵精怪、叛逆无畏,以时尚的开荒者姿态进行一场具有实验性、先锋性的创造。
Lyst发布2023热门品牌榜单,Miu Miu攀升至榜首,而这一功劳绝大多数归属于Miuccia Prada打造的低腰露脐装——展露并不完美的身材或是真正的女性身体,则是对父权制社会的挑战和冲击。肥胖的、贫乳的、松弛的、衰老的、有色的甚至是怀孕的身体,这些曾经都被时尚规则拒之门外,但都可以在Miuccia Prada的时装语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
左:Miuccia Prada
右:Raf Simons
诚如她自己所说:“我非常专注于Miu Miu,它就像我的游乐场,我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我所解析的女性形象,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Miu Miu中找到自己。”有趣的是,2022年底这位身价1500亿的女高管正式宣布卸任Prada集团CEO职位,但将继续担任 Miu Miu和Prada创意总监职位。
TUYUE涂月 2024春夏系列秀场
当然,也有像TUYUE涂月品牌主理人杨盈盈这样的设计师,完全跳脱自我个体和女性主义命题,向外探索自然与传统、古老与当下碰撞后赋予时装的可能性——女性之于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更大的视角剖析个体,而非聚焦女性本身,或许会找到于镜花水月间更为广阔的回答。
谈及“为什么会特别关注女性设计师”,TUYUE涂月品牌主理人杨盈盈说道:“以前市场上的女性设计师占比很小,但随着女性设计师比重的增加,话语权和影响力也相应在市场及商业层面有所提升。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我还是希望未来有一天大家可以把‘女性’的前缀去掉,那才是真正的平权世界。”
过去不平等的gender gap和现在高度宣扬的woman power产生的强烈对冲,以及在面对平衡事业与家庭带给女性个体的巨大牺牲,都让我们对女性设计师群体愈加关注,但是为女性设计服装的责任寄托不能单靠女性设计师承载,正如真正的女性主义也不是挑起性别战役的“工具“。
我们只是希望可以通过赋予女性设计师群体关注来弱化曾长久被父权思想笼罩的陈规与凝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时尚产业这个承载无数女性梦想的乐园可以呈现出「表里如一」的景象——不仅为女性时尚从业者提供积极的职业环境,也照顾到每一位参与行业发展个体的个人福祉,让更多关于「她」的声音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