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按大敦(肥胖的推拿按摩疗法)
脾气太暴?可能是这出了问题!一个动作帮你解决→
你我的身边总不乏这样的朋友,一言不合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点小事就会生气。
这种表现并非简单用“直来直去”就能解释,因为,这可能是肝经出了问题!
《黄帝内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一旦肝出了问题,人体气机就会运行不畅,久而久之就容易闹脾气。
尤其是现代人群精神压力普遍较大,白天上班没精神、日常饮食不注意、直到深夜才两眼放光的生活习惯大大地损伤了肝的功能发挥。
所以,患肝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要想让身体的脏器都好好干活,你就先得伺候好它!
这些人是肝病“大户”
01
常睡不好的人
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经常睡不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02
过度减肥的人
肥胖会造成脂肪肝,过度减肥同样如此。数据显示,20多岁女性是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03
肠胃不好的人
消化道疾病伤害的不仅限于肠胃本身,还可能导致多机能无法正常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饮酒,更易导致肝脏损伤。
04
患慢病的老人
老年人慢病高发,用药过多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年龄增长引起新陈代谢功能衰退,脂肪在器官沉积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养肝,就要给它“按按摩”
给肝脏按摩,并非是要直接按揉肝脏,而是要刺激“肝经”。
中医认为,我们的肝经就像是一棵大树,源源不断地由根部向顶端输送营养。
而只有肝经通畅了,肝才能得到更好的养护,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01
动作一:揉大敦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1寸。
大敦穴是肝经经气的起源,由于肝主血,所以大敦穴就好比一个阀门,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月经来潮。
因此,一旦女性出现经量过多或淋漓不尽时,不妨在经期来临之前多揉揉大敦穴,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按摩手法:用左、右手食指分别按揉同侧大敦穴,5~10分钟即可。
02
动作二:揉太冲
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凹陷处。
太冲穴是冲脉与肝经经气汇聚的地方,是元气所居之处。
这个穴位蕴藏了很多能量,按摩太冲穴可以让能量直达颠顶,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按摩手法:用食指或拇指指甲侧面按压刺激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佳。
03
动作三:章门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
章门是五脏经气出入的门户,对于调理五脏气机、维持五脏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按摩手法:每天晚上睡前将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捏双侧章门穴5分钟,刚开始会感觉很紧,捏几次之后就会感觉很放松。
04
动作四:期门穴
定位:期门穴位于胸腹部,正坐或平卧取穴,在前正中线旁开4寸,位于第6、7肋骨间隙之中。
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泻火、理气解郁之效。
按摩在期门穴,可以使得肝木疏泄适宜,让我们气顺而心舒!
按摩方法:每天用掌心摩擦胸前的期门穴5分钟,是疏泄肝胆的首选方法。
资料:养生中国综合整理自悦读中医、生命时报等
编辑:杨军慧
肥胖是你这里不通,瘦大腿,瘦肚子,瘦背其实并不难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们曾说过的脾胃失调会引起肥胖,而事实上,不但脾胃失调会引起肥胖,肝胆失调也是会引起肥胖的,它通常体现在大腿内侧和外侧,以及腰部的两侧,长赘肉。如果你属于肝胆失调,不妨试试推拿。
1
刮肝经:清除大腿内侧赘肉!
刮肝经,其实就是用手掌根推大腿内侧的肝经。每天睡觉的时候,用手掌根从大腿根部推到膝盖附近,把这条肝经的位置推300下。推的时候可以沾一点肥皂或油脂的东西润滑一下,以免擦伤皮肤。
肝经又叫足厥阴肝经,本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简单地说就是大腿内侧,大腿根部到膝盖附近。
2
敲胆经:清除大腿外侧赘肉!
大腿外侧胆经有一个天然的标志,就是人们裤线的循行位置。要想减去这个部位上的赘肉,只需要拿指节去敲打就可以了。
因为这些穴位都在皮肤下面的肌肉层,并不在皮肤表面,所以敲打的时候,力度要能渗透到肌肉里面去。
只有像以上那样敲打,效果才真正地明显。
胆经又叫足少阳胆经,共44穴,左右合88穴。简单地说就是你站起来,手指尖顺着侧面裤缝到膝盖那一条线,其实主要就是敲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3
清除腰上的赘肉,敲带脉区!
曾经我们就说过,带脉不通,小腹必胖。
如果腰上有赘肉,可以敲腰两边的带脉区,这里是肝胆经的循行位置,就像带子一样围着人体,所以只要敲带脉,就可把腰两边的赘肉敲下去。敲带脉很简单,只要平躺着,手握空拳,每天坚持敲打300次,由轻到重,以舒服为宜,不久这些"游泳圈"自然就下去了。
本经脉交会穴为带脉(带脉同名穴位)、五枢、维道(足少阳经)共3穴,左右合6穴。
简单地说就是就是腰那里的位置,平躺下来的时候,后背的脂肪会被挤到腰部,就是脂肪那里,也就是腰部最细的那个点。
而如何你是脾胃失调引起的长胖,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调和!
4
脾的运化失调:推左侧小腿上的脾经
脾的运化失调也能造成肥胖。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化就是把体内吸收的食物变成精微营养物质变成血液化掉。同时,还要把新鲜血液运到全身的每一处。如果不能运到四肢末梢,那里就会有淤血、垃圾堆积。
所以脾主运化的过程,就是清除体内垃圾、推陈出新的过程,即新鲜气血把沉积的垃圾赶出去的过程。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是因为脾功能失调造成的肥胖呢?"脾虚通常会引起腹胀,就是吃完饭肚子就胀,甚至有的人即使不吃饭,但一到下午肚子就胀起来了,还有的人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
这些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差了。要及时地健脾,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健脾可以用推脾经的方法。除了一般的减肥之外,还能减腿上、小腹部的赘肉,这些都是脾经所主。
脾经在小腿内侧的这一段穴位很多,也最容易找。当贴着小腿这根骨头的内侧来捏的时候,会找到一些痛点,这些痛点都是穴位。脾经堵塞的人,这些穴位会非常敏感,非常疼痛,这时就要多揉。
另外,揉左侧脾经效果最好。因为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比如说肝在右侧,那就多揉右侧的肝经;心脏在左侧,揉心包经的时要揉左侧。
5
胃功能失调,跪膝法!
胃功能失调,比如吃点儿东西就堵在肚子里,精微不能消化。这时可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跪膝法。
就是在床上,或在地板上铺上垫子,每天跪着走,就可以帮助胃功能恢复正常。
像这么每天跪着走一走,所有的气血就首先奔胃经而去了,原来存积的赘肉就会被带走,被排泄出去。不光是减了肥,膝盖有损伤、有关节炎的,也会随之好转。
6
大肠功能失调引起肥胖:敲大肠经
如果吸收的东西不能及时地变成血液,就会变成脂肪赘肉堆积在人体里。还有便秘,也会造成体内垃圾排不出去。如果大肠功能失调,胳膊上的反应点会很多。
这时,要经常敲打胳膊正面的大肠经,不但可以消减胳膊上的赘肉,还可以改善便秘的问题。
敲大肠经对老年人还有额外的好处。因为大肠经属于多气多血之经,如果老年人觉得肩膀老痛,经常敲敲大肠经,肩膀的气血就会充足,这对于防治肩膀痛很有好处。简单地说就是敲打胳膊正面。
7
小肠功能失调:捏手臂内侧
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内侧下方小肠经循行的位置就会有松松垮垮的赘肉。
在中医看来,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经功能减弱就是心脏给小肠经供血不足了,同时心脏功能也会出现些问题。
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把手举起来做个敬礼的动作,然后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大拇指是心经的位置,其他四个指肚捏的就是小肠经的位置。
捏的时候一定要挨着捏,边捏边结合点掐、点揉,从腋下往肘上走,一直揉到小臂。
每天坚持,不但这里的赘肉可以减少,而且还能改善心脏供血的功能。另外。肩疼、颈椎病等都会相应地得到解决。所以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朋友们,要经常揉心经和小肠经。
8
心脏失调也会引起肥胖!
肥胖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反过来,心脏功能不好也会造成肥胖,两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
前面说过,肥胖的原因就是体内的垃圾运不出去,堆积在身体里了。只有靠新鲜的血液才能把垃圾运走,而驱动新鲜血液的动力就是心脏。心脏动力强,气血才有力量,才能够把赘肉吸收并清运出去。
我怎么知道肥胖是由于心脏功能弱呢?其实有一些体征可以看出来,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憋闷,需要开开窗户,这样的人心脏功能是弱的。还有就是上楼没几步就喘上了,心脏功能也不好。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每天拿大拇指按揉心包经就行了。把胳臂往前伸平,从腋下到中指的这条直线就是心包经。
按揉的时候,心脏功能比较差或者心血管有轻微淤阻的人,都会发现有相应的痛点在上面。这时,一定要把这个痛点给揉散。
9
膀胱经失调:后背、臀部上长赘肉
膀胱经在人体的后部。后背、臀部、后腿、脚外侧都是膀胱经循行的位置,像后背、臀部上的赘肉、肥肉多,都是膀胱经的问题。
膀胱经通常的问题就是人体的风寒易堆积在那里。因为它是人体抵御外寒的一个栅栏。
中医认为:"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就是说风寒都是从膀胱经进来的。
所以好多人后背、臀部上的赘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一层棉花一样,没有质感,这就是风寒堆积引起的。
如何清除后背膀胱经上的这些赘肉呢?
重点就是驱寒!而驱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
如果有人不喜欢刮痧,也可以用拔罐、按摩、捏脊、艾灸的方法,目的都是清除后背的寒气。
而消除臀部上赘肉的方法是趴着,用拳头敲打臀部,可以达到臀部减肥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把臀部的寒气排出。还有,大腿后侧、小腿肚子上的赘肉可以用按揉、点揉的方法来消除。
总之,要在膀胱经上多多用力。
当然,推拿时能加上暖神就再好不过了。
这几类人易患肝病,想要养肝,常按身体这4个穴位
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大,白天上班没精神、日常饮食不注意、经常熬夜的生活习惯大大地损伤了肝功能的发挥。所以,患肝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要想让身体的脏器都好好地干活,你就先得伺候好它!
这些人是肝病“大户”
1、常睡不好的人
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经常睡不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2、过度减肥的人
肥胖会造成脂肪肝,过度减肥同样如此。数据显示,20多岁女性是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3、肠胃不好的人
消化道疾病伤害的不仅限于肠胃本身,还可能导致多机能无法正常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饮酒,更易导致肝脏损伤。
4、患慢性病的老人
老年人慢性病高发,用药过多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年龄增长会引起新陈代谢功能衰退,脂肪在脏器的沉积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养肝,就要“按按它”
给肝脏按摩并非是要直接按揉肝脏,而是要刺激“肝经”。
中医认为,我们的肝经就像一棵大树,源源不断地由根部向顶端输送营养。只有肝经通畅了,肝才能得到更好的养护,更好地发挥作用。
1、大敦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1寸。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敦穴是肝经经气的起源。由于肝主血,所以大敦穴就好比一个阀门,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月经来潮。
因此,一旦女性出现经量过多或淋漓不尽时,不妨在经期来临之前多揉揉大敦穴,可以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按摩手法:用左、右手食指分别按揉同侧大敦穴,5~10分钟即可。
2、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凹陷处。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太冲穴是冲脉与肝经经气汇聚的地方,是元气所居之处。这个穴位蕴藏了很多能量,按摩太冲穴可以让能量直达颠顶,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按摩手法:用食指或拇指指甲侧面按压刺激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佳。
3、章门穴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章门穴是五脏经气出入的门户,对于调理五脏气机、维持五脏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按摩手法:每天晚上睡前将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捏双侧章门穴5分钟,刚开始会感觉很紧,捏几次之后就会感觉很放松。
4、期门穴
定位:期门穴位于胸腹部,正坐或平卧取穴,在前正中线旁开4寸,位于第6、7肋骨间隙之中。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泻火、理气解郁之效。按摩期门穴,可以使得肝木疏泄适宜,让我们气顺而心舒。
按摩方法:每天用掌心摩擦胸前的期门穴5分钟,是疏泄肝胆的首选方法。
要养肝,一方面要进行情绪的调节,另一方面要养肝血。下面这些要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1、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中医有“人卧则血归肝”之说,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
若人得不到及时休息,阳气无法回收,会导致肝血亏虚,血虚无法养阴,易出现肝阳过旺、阴虚火旺。
2、调情志,少动气
经常发脾气会让肝气横逆,肝火旺盛,这些都会伤害到肝脏的健康,打破身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感觉情绪不好时,尽量疏泄这种坏情绪,不要憋在心里。
3、经常食用肝脏“喜欢”的食物
荔枝: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有强肝健胰的效能,对增强精力、血液有卓越的效果。
猪血: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血有解毒的作用。吃猪血和其他动物的血,可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葡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如OPC(原花青素)、维生素和纤维素等,有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减少自由基造成的伤害。
另外,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喝茶,蒲公英兰菊根茶是很好的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帮助肝脏排毒的茶饮。
4、戒酒、限酒
酒精中的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伤肝,从而诱发酒精肝,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肝癌。
来源:云南中医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