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八段锦肥胖症(练八段锦后变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八段锦:强正气,防新冠!居家可多练强身,快收藏~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指引》中的新冠病毒居家中医药预防方案提到,可采用八段锦等功法锻炼!

哪些人适合练习八段锦

随着八段锦的广泛普及,它的医学疗效与健身功效也逐步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目前八段锦在许多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可以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

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的功效;

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可以改善糖、脂代谢;

对风湿性疾病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指标;

此外,还有改善慢性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延缓衰老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功效。

研究证实,将八段锦应用于下列疾病,可收获良好的治疗、预防及康复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风后遗症;

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的焦虑抑郁;

代谢综合征;

抑郁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

肥胖;

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炎;

失眠症;

偏头痛;

经前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

练多久八段锦能打通经脉?

因人而异,可以自己慢慢感觉。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并不属于武术范畴,并不能达到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练就绝世武功”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而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人体的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能量平衡,就会有浑身轻松,轻易不会得病。

也就是说,当你练八段锦感觉身体变好了,正是经脉慢慢打通的过程。

练完八段锦多久能沾水?

一般建议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的0.5-1小时后再洗澡,如果只是洗手洗脸,是随时都可以的。

因为洗脸洗手,只是身体小面积接触水,并不影响什么。但是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由于身体出汗,是不能立即洗澡的,此时毛孔是完全张开状态,不管水是洗冷还是热,都很容易让湿气进入体内,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长期这样会对骨骼、关节造成伤害。

练完八段锦多久可以吃饭?

0.5-1小时后。

因为在刚练完八段锦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消化功能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立即吃饭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八段锦练多久能起作用?

八段锦有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调动身体的不同部位运动起来,每个人练八段锦的初衷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想要锻炼,而有的人想要减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许多人都是在坚持了3-6个月时才会明显发现身体的改善。

每个人想要得到的功效并不一样,只要坚持练下去,练的方法正确,身体会告诉你得到了什么。

▼ 点击视频看专家支招

健身气功八段锦

1

八段锦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

八段锦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3

八段锦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这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4

八段锦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5

八段锦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6

八段锦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7

八段锦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8

八段锦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式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这一式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十分舒服,不仅可以有利于消除百病,也正好可以作为整套套路的收功。

来源: 约见名医

八段锦减脂奇迹!一个月轻松甩掉20斤的秘密大揭秘!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健身方式——八段锦,它不仅能够帮助你快速减脂,还能全面提升身体健康。有人说,坚持每天练习一遍八段锦,一个月内就能看到明显的体重下降效果。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别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传统健身法的魅力所在吧!

什么是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健身方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结合了呼吸调节、肢体运动和心理调适于一体,旨在通过一系列柔和的动作来增强体质、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与现代高强度的健身方式不同,八段锦强调的是“以柔克刚”,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温和的环境中达到减肥目的的人群。

八段锦如何帮助减脂?
  1. 提升新陈代谢
    八段锦中的每个动作都设计得非常精巧,既能锻炼到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BMR),这意味着即使你在休息时,身体也在高效地燃烧卡路里。
  2. 改善消化功能
    练习八段锦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不仅能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还能有效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避免脂肪堆积。
  1. 缓解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常常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八段锦通过其独特的呼吸技巧和冥想元素,能够帮助练习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感。当你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时,自然也更容易控制饮食欲望,减少暴饮暴食的发生。
  2. 全身协调性训练
    八段锦要求练习者在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要保持高度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这种全身性的协调训练不仅能塑造优美的体态,还能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使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敏捷
如何正确练习八段锦?

想要通过八段锦达到最佳的减脂效果,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 选择合适的时间
    清晨或傍晚是比较理想的练习时间。早晨空气清新,有助于提神醒脑;而傍晚则可以作为一天忙碌后的放松方式,帮助你释放积累的压力。
  • 穿着舒适的衣物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进行练习,确保身体能够自由伸展,不受束缚。
  • 注重呼吸配合
    每个动作都应该与呼吸紧密结合。通常情况下,在做扩张性动作时吸气,在收缩性动作时呼气。正确的呼吸节奏不仅可以提高练习效果,还能让你感觉更加舒适自在。
  • 循序渐进
    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学起,并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只有当你的身体逐渐适应后,才能真正享受到八段锦带来的好处
小贴士:坚持就是胜利!

任何一种健身方法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对于八段锦来说也是如此。虽然有人声称可以在一个月内减重20斤,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持之以恒地练习下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减肥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外在的美丽,更重要的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状态。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都能对八段锦有更深的认识,并且从中受益。记住,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美好的改变一定会发生!加油✨

生病,从虚到堵有六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荣春 □主任医师 王长松

疾病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身体虚、正气不足是外邪侵入、诱发疾病的根本原因。随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体内寒湿、瘀滞等,导致气血气机不能顺畅流动,诱发五脏六腑病变。中医临床发现,疾病的发生大致分六步,如果能及时洞察,尽早按下暂停键,就可能将疾病截住并歼灭,减少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从虚到寒。生活中,如果起居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体力和脑力过度持久耗伤,营养不良或脾胃功能紊乱,或久病大病后失于调养,就会导致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衰退、能量不足的气虚现象,表现为经常头晕乏力、活动气短、容易疲倦、容易出汗等。现代人经常熬夜、贪凉、饮冷,气虚人群很多,他们多有阳虚症状,比如怕冷、精神不振、慢性腹泻,女性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治疗上,气虚者宜补气健脾,生活中要心态乐观,劳逸结合,经常做做八段锦这类舒缓运动,食物可以多吃些牛肉、鸡肉、山药、南瓜等,常按揉、艾灸气海穴(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穴(肚脐下四横指处)。也可用黄芪、人参泡水喝,症状严重者可服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阳虚者要补肾温阳,多晒太阳,保暖避寒,多吃羊肉、胡桃仁、韭菜、生姜等,睡前热水泡脚,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右归丸、桂附地黄丸调理。

从寒到湿。中医认为,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体内水液缺失温煦蒸腾气化作用,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和正常排泄的汗液、尿液,影响水液运行代谢,水液停留则内生湿邪。从性质上看,湿邪重浊、黏腻阻滞,一旦被其缠上,不适症状或疾病会缠绵难愈。体内湿重,常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酸痛并伴有肥胖、水肿等情况。从临床来看,寒湿体质的人群, 易患慢性胃肠病、慢性腰腿痛、肥胖症、高脂血症等。调理和改善这种体质,运动必不可少,推荐快走、慢跑、球类运动、舞蹈等。另外,起居要尽量避开潮湿,比如别淋雨、衣服湿了及时换等。平时可多吃茯苓、薏米、鲤鱼、扁豆、赤小豆、白萝卜等食物,也可将肉桂、砂仁、蔻仁等加入饮食中做成药膳。有条件的情况下,艾灸肾俞(位于腰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双指宽处)、足三里(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等穴。

从湿到凝。《灵枢·百病始生》云:“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意思是说,湿容易凝聚成痰,湿、痰都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湿状弥散,痰状稠厚,凝滞于体内则气血运行受阻,使得机体代谢和循环产生障碍,表现为头昏胸闷、身重困倦等症状,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肺部肿瘤等疾病。改善和缓解体内凝滞状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方剂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从凝到瘀。由于体内气血凝滞,一旦在某个地方运行不畅或拥堵就会形成瘀血。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痛如针刺,痛处固定,同时伴有面色发暗、舌有瘀点瘀斑等症状。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黏度增高有利于肿瘤细胞着床。因此,如果日常有这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一定要注意及时身体了。如果再进展,可能会酿成大病。瘀血体质的人群日常要保持精神舒畅,坚持运动,多吃生山楂、油菜、玫瑰花、桃仁、黑豆、黑木耳等食物,日常最好坚持饮用通脉花果茶(生山楂15克、玫瑰花10克、月季花10克、红花5克),按揉或艾灸期门穴(胸部乳头直下)、血海穴(将腿绷直,膝盖内侧凹陷处),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汤。

从瘀到堵。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联络脏腑组织与气血运行的一个独特系统,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抵御病邪、保护机体的功能。瘀血长期阻于经络,就会使得气血堵塞不通而造成积滞、拥堵。临床表现有皮肤晦暗、肢体有瘀点瘀斑、口唇紫暗、眼眶发黑、急躁健忘、头晕胸闷、肢体麻木等,是诱发大病的前兆。这种状态一旦发生,说明身体状态已经很差了,所以要想方设法预防其发生。除了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人群平时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在此基础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可服用人参三七散(西洋参粉3克、三七粉3克,每日冲服)作为日常调理。此外,在医生指导下给身体“扶正祛邪”。扶正要根据机体气血阴阳的亏虚进行相应的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调补方法,如服用黄芪、灵芝、刺五加、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祛邪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祛除体内多余的痰湿、瘀血等病邪,除内服药物,还包括针灸、食疗、气功、外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