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女人下面松夹不住(肥胖女人下面松弛)

39健康网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阴挺?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需要治疗吗?女性都该了解一下

看到好友的走路姿势变得奇怪,常阿姨问到:“你是不是患了子宫脱垂?赶紧去医院看看吧,我以前就被这个困扰过,现在都治好了!”

原来就在一年前,常阿姨觉得走路时双腿间夹着异物,走路姿势变得很奇怪,便在女儿的陪同下到了医院就诊,结果被查出子宫脱垂,好在经过积极治疗,术后效果还算不错。

一、令人尴尬的女性“社交癌”——子宫脱垂

子宫是女性一个重要的器官,也是孕育胎儿的场所,一般子宫与膀胱、直肠共同住在盆腔内,盆腔底部有筋膜、肌肉、韧带等组成,是有弹性的。

盆底组织受损,托不住盆腔内的器官,就会导致子宫不断下移,甚至掉出阴道口,从而出现子宫脱垂,也叫阴挺。

子宫脱垂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9岁的女性中,每一百个人中就有2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60岁以上女性子宫脱垂发病率更是达到40%。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张家弘提醒:子宫脱垂轻症患者子宫可能牵拉盆腔组织,引发腰酸背痛、下腹坠胀等症状,一般休息后能得到缓解,脱落的子宫会慢慢回缩;

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一打喷嚏或大笑就溢出尿液,甚至会导致表面破溃出血。

子宫脱垂尽早及时治疗很关键,广医医院盆底专科主任张晓薇表示:虽然单纯子宫脱垂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长期无法自愈且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子宫脱垂原因有哪些?分娩是最大影响因素

那为什么会出现子宫脱垂?多数人发生子宫脱垂与妊娠分娩有关,妊娠分娩过程中盆底韧带和肌肉支撑力下降,如果产后太早进行体力劳动,就可能影响盆底组织的恢复,从而出现子宫脱垂。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医师庄婷婵表示:生活中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还有很多,下面这4个原因也可能会导致盆底肌损伤!

1.年龄增长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雌激素不断下降,盆底及支持结构由于缺乏足够的激素支持,可能会不断松弛、萎缩,甚至功能下降,被子宫脱垂盯上。

2.肥胖

体重太重会导致腹腔内压升高,时间长了可能会持续压迫盆底组织,影响盆底功能,导致盆底肌受损。

3.慢性疾病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可能会导致盆底组织长期受压,引发盆底肌损伤。

4.炎症刺激

反复的阴道炎、尿路感染及其他盆腔炎症,可能会导致盆底肌纤维被破坏,甚至出现功能障碍。

三、得了子宫脱垂怎么办?及时治疗很关键

对于年龄不同,情况不同的患者,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对于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轻中度患者,一般是物理康复手段。

而对60岁以上甚至年龄更大的患者,治疗方案需要结合严重程度、身体情况、本人意愿等综合考虑。

上海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刘伟表示,目前干预手段和治疗方法普遍是这4个。

1.生活方式干预

无论是否需要接受手术,都要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像肥胖的人群要积极减肥,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症状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另外还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等。

2.子宫托

对于不想接受手术治疗或身体状况不耐受手术的人,一般建议首选环形支撑型子宫托,且要做好清洗,如果有副作用需要遵医嘱配合使用雌激素软膏,并做好定期的妇科门诊随访。

3.盆底肌训练

正确的进行盆底肌锻炼,能够改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的症状,还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4.手术治疗

对于有明显症状,且临床评估超II度以上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不过需要经过盆底专业妇科医生的评估进行个体化的手术,并且要做好定期的随访。

严重的子宫脱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一旦出现严重的症状,要注意尽快就诊治疗。无论接受哪种治疗方式,平常一定要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预,严重的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

[1]《子宫脱垂“瞄”上中青年女性,别再忽视了!这些症状要重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22-09-13

[2]《女性患子宫脱垂不要羞于治疗,多种策略供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3-28

[3]《子宫脱垂怎么办?可以这样治疗!》.上海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2021-08-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查出阴道肥大,严重吗?到底是咋回事?需不需要治疗?一次说清

杨丽,今年41岁,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工作认真负责,是同事们口中的“万能姐姐”。但最近,她感到自己的“万能”似乎快到极限了。

工作中,她总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尤其是下午坐久了后,总感觉私处有坠胀感,有时候还伴随轻微的酸痛。丈夫也开玩笑地说:“你最近怎么总不愿意亲近我啊?”这让她更加烦恼。

“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会变成这样?”杨丽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不适,她鼓起勇气挂了妇科号。

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杨丽坐在椅子上,面带不安。

“杨女士,最近感觉哪里不舒服?”医生是张文娟主任,一位在妇科领域有20年经验的专家。

“张医生,我最近总觉得下面坠坠的,站久了特别明显,有时候还觉得里面好像有点‘松’,不舒服。”杨丽红着脸,小声说道。

张文娟微微一笑,“别紧张,这种症状很常见,我们先做个详细检查吧。”

一番检查后,张文娟拿着报告坐回到诊室。

“杨女士,根据检查结果,你的阴道确实存在一些肥大和松弛的情况,但不需要太担心,这不是大问题。”张文娟一边解释一边观察杨丽的反应。

“阴道肥大?这是什么病?”杨丽一听,满脸惊讶。

医生的详细解释

张文娟耐心地说道:“阴道肥大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而是指阴道壁增厚、松弛,弹性下降的一种状态。它可能让你感觉坠胀、不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影响性生活质量。”

为了让杨丽更清楚,张文娟打开人体解剖图,指着图示讲解:“阴道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管道,通常情况下,它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功能,比如分娩和性生活。但随着年龄增长、分娩经历、激素变化等因素,阴道壁可能会出现增厚或松弛,导致‘肥大’的感觉。”

阴道肥大的成因与影响

张文娟继续说道:“根据《国际妇产科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的研究,阴道肥大或松弛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分娩因素:自然分娩会对阴道壁造成一定损伤,尤其是胎儿较大或分娩次数较多的情况下。
  2. 年龄增长:女性在40岁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壁的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弹性变差,这是自然的老化现象。
  3. 慢性炎症:如果长期存在阴道炎症,比如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导致阴道壁组织增厚,进而肥大。
  4. 压力因素:盆腔长期承受压力,比如长期站立、体重超标或咳嗽,可能加重阴道松弛的情况。

张医生进一步补充:“大约有20%-40%的女性会在某些阶段感受到类似的症状,尤其是生育后或者年龄增长后。不过,绝大多数都不属于严重疾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或简单的治疗改善。”

杨丽听完点点头,但心里的疑问还是不少:“那张医生,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健康?需不需要做手术?”

张文娟笑着回答:“要不要治疗,主要看你的症状是否影响生活。如果只是轻微的坠胀感,可以通过一些非手术的方法来改善,比如盆底肌锻炼。只有在非常严重,比如伴随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等情况时,才会考虑手术。”

杨丽松了一口气,但又问:“那如果不治,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张文娟安慰道:“不一定会严重,但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比如过度疲劳、肥胖等,会加重症状。所以,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治疗方案的制定

张文娟为杨丽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

  1. 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每天只需要15分钟,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增强阴道的弹性和支撑力。坚持3个月,你会明显感觉到改善。”
  2. 物理康复治疗
    张医生建议:“我们医院有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仪,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技术,帮助你的盆底肌恢复弹性。这种方法无创、无痛,适合像你这样症状中等的患者。”
  3. 激光治疗
    “如果你希望进一步紧致阴道,我们也可以选择激光治疗。激光可以刺激阴道壁胶原蛋白的再生,改善松弛状态。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4.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久站久坐、适当锻炼。这些都会减少盆腔压力,延缓阴道松弛的进程。”

几个月后,杨丽按照张医生的建议,开始坚持凯格尔运动,每周到医院接受一次物理康复治疗。她渐渐发现,那种坠胀感明显减少了,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回到张医生的诊室复查时,杨丽满脸笑容:“张医生,感觉真的好多了!现在站久了也没什么不适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张文娟欣慰地笑着说:“这说明你的盆底肌功能恢复得不错。继续保持,记住,女性的健康是长期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次经历让杨丽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开始更加注重自我保养,也会定期检查身体。她还把这段经历分享给朋友,提醒大家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阴道肥大虽然听起来让人尴尬,但其实并不是严重问题。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每位女性都可以重新找回自信和健康。正如张文娟主任所说:“关爱自己的身体,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什么是阴挺?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需要治疗吗?女性都该了解一下

李阿姨今年66岁,已经退休的她身体和精神一直不错。不过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生了5个孩子产后都没有好好的护理。

近几个月她觉得下体总是肿胀难受,感觉老有“肉”往下掉。她怀疑自己是子宫掉出来了,但又觉得年纪大了不好意思和孩子们说。

几天前在女儿的陪伴下,到了医院检查,一查发现是子宫脱垂!

一、子宫脱垂:“掉”出来的难言之隐

子宫脱垂,也被称为“阴挺”,一般在中老年女性中高发,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但及时就医的患者都不到20%。

其实,所谓的“子宫脱垂”并不一定就是子宫掉下来了。

脱垂也被称为盆腔脏器脱垂,是指一个或多个盆腔器官沿着阴道下降,甚至脱出处女膜外。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直肠膨出、阴道穹隆脱垂等。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是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举重、生孩子等都可能会导致腹压增加,引发子宫下移;

二是老年退行性变及盆底肌肉发育不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会下降,盆底肌肉也会萎缩退化,出现子宫脱垂的风险很高;

三是分娩损伤,大部分的子宫脱垂是分娩损伤及产后康复不佳引起的,生育多胎的女性更容易被子宫脱垂盯上。

那如何判断子宫脱垂呢?

轻度的子宫脱垂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伴有阴道前壁膨出,那可能会有排尿困难、尿频、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出现;如果伴有阴道后壁膨出,那可能会有便秘等问题出现。

平常也可以在家进行自检,躺在床上用力向下屏气,同时用镜子或手机观察阴道口有没有脏器脱出。

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都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等到盆底功能出现缺陷,甚至更加严重再去就诊,一旦发现都要尽早就医治疗。

二、不生孩子,盆底肌就不会松弛了吗?

据盆底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42.5%的成年女性患有盆底疾病,而且就诊滞后近10年左右,盆底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女性妊娠分娩的过程中,腹压增高,盆底肌肉也会变得松弛、疲劳。盆底支持结构受损导致膀胱颈下移,一旦腹压增加就可能压迫尿道,引起漏尿现象。

当然不生孩子也可能会出现松弛的问题,盆底肌承托着人体的子宫、尿道、阴道、直肠、膀胱等多个脏器,一旦受损就可能出现脏器脱垂、松弛、漏尿等各种问题。

不要以为不生孩子就不会遇到盆底肌松弛问题,下面这两类人要多注意。

1、天生盆底肌薄弱或者有不良习惯

未生育的女性,如果天生盆底肌肉力量薄弱,或者有肥胖、长期便秘、上厕所时间过长等习惯,也可能会出现盆底肌松弛。

2、绝经后女性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也会慢慢松弛,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减退,被盆底问题盯上的风险也就变高了。

三、阴道哑铃:盆底肌修复“神器”

很多人一听到“阴道哑铃”这个词,以为是什么情趣用品,这么想属实让它背锅了,其实阴道哑铃是修复盆底肌的神器。

阴道哑铃是一种可以放置在阴道内,锻炼盆底肌力量的一种辅助用品。除了有助于修复盆底肌之外,它还有助于改善产后核心力量、保持脊柱稳定,对于提高性生活质量也有益。

建议在使用阴道哑铃的同时,大家要结合凯格尔运动一起,那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阴道哑铃呢?

①首先,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哑铃,建议刚开始训练要选择重量小的哑铃;

②之后将哑铃清洁后,放入阴道内,尾部距阴道口一个指节长度即可;

③在使用阴道哑铃的同时,练习走路、爬楼梯、提重物、咳嗽、跳跃五个步骤,每天要练习十几分钟。

使用阴道哑铃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时适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子宫恢复良好、产后过42天等的女性,最好及时进行盆底肌肉检测,以了解损伤程度。存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的女性,可搭配使用电刺激等治疗方法,并延长疗程。

盆腔脏器脱垂作为一种在女性中高发的疾病,与妊娠分娩有关,但也与年龄的增长以及盆底肌天生薄弱等原因有关。阴道哑铃是一种可以修复盆底肌肉的用品,可以搭配凯格尔运动一起来锻炼盆底肌肉。

参考资料:

[1]《子宫掉出来了,怎么办?》.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11-01

[2]《半数成年女性有盆底疾病,就诊滞后约10年!一文读懂盆底康复那些事儿》.协和医生说.2019-10-25

[3]《产后漏尿、阴道松弛,阴道哑铃这样用更有效!》.医学界妇产科频道.2021-12-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