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体脂百分比轻度肥胖(体重轻 体脂率高)

中国经济网 0
文章目录:

5步教你自测肥胖指数

在减肥风盛行的今天,许多人都觉得自己肥胖而需要减肥,尤其是爱美之心比较强烈的姑娘们和影视明星。对肥胖的评判是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变化的。有人说,胖不胖,肉眼看一下就知道了;但诊断肥胖症,肉眼的观察不能作为凭据,需要的是科学依据,这时候,数据就派上了大用场。

(1)体重和标准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此外,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专家,还根据我国南北人群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如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50(千克)

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48(千克)

北方指长江以北的省份,南方指长江以南的省份。

评价标准: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上下10%为正常范围;大于10%~20%为超重;大于20%为肥胖;小于10%~20%为消瘦;小于20%为明显消瘦。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身体质量指数法

用于测定标准体重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方法是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它是一个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判定身体肥胖程度的方程式。BMI全称是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28者,我们称为肥胖症。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即: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BMI出现已经很多年了,但直到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才把它定为衡量标准之一。目前,BMI指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肥胖问题专家组2001~2002年间历时9个月,在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万成年中国人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成年中国人体重指数小于18 5为体重过低,18 5~23 9之间为正常,24~27 98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此标准均适用。

体质指数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估肥胖的测量指标之一,全世界各地区广泛使用,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以下人群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①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②肌肉发达者或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者;③怀孕的妇女,老人;④患有水肿、腹水等疾病时;⑤不易准确测量身高者;⑥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体重测量者。

(3)腰围测量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测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要点:①标准软尺: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0 1厘米)的软尺;②空腹:空腹时测量与饱腹测量差异较大,科学研究表明应该空腹测量;③裸腹:除去腰部覆盖的衣物,尽可能裸腹测量,若做不到的话应尽量穿着单薄衣服;④姿势正确:测量时双手自然下垂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布,腹部放松,自然呼吸;⑤位置准确: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⑥读数准确:正常呼气(吐气)状态下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

(4)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即用腰围除以臀围,腰臀比是中心型肥胖的指标之一。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指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5)体脂百分比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健美者、重体力劳动者,他们肌肉发达,体重可以超过标准体重很多,但体内脂肪并不多。评价他们肥胖与否的方法还应该结合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测量体脂含量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测量较为困难,其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无法普遍采用。利用对全身的稳定同位素钾扫描法测定总体钾以判断组织成分的方法所需的设备,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台。另一种方法是用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不同组织的导电性差别,得出体脂的百分比。该仪器相对便宜且测定速度快,但不同人种的推算方程式可能有差别,在解释结果时要小心。

一般认为:成年男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为重度肥胖;而成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4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的诊断最好用体重和体脂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按肥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轻度肥胖:体重超过20%,体脂含量超过30%;②中度肥胖:体重超过30%~50%,体脂含量超过35%~45%;③重度肥胖:体重超过50%以上,体脂含量超过45%以上。

BMI和体脂百分比,别再傻傻分不清楚啦

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明明自己的BMI在正常范围,但是他们的体脂百分比却超过了正常范围,那么到底以那个为准呢?

BMI: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 之间为正常,低于18.5 为低体重,24~26.9 之间为超重,超过27 则为肥胖。

体脂百分比:男性体脂百分比(PBF)在10~20%之间为正常,20~25%之间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肥胖。女性体脂百分比在18~28%之间为正常,28~33%之间为轻度肥胖,超过33%为肥胖。

BMI提示了我们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其中包括水分、脂肪、肌肉等的重量,而体脂百分比提示我们脂肪占体重的比例,相比于BMI,体脂百分比更能反应我们机体的组成,更能提示我们看不见的“肥胖”。比如某些BMI看似正常的人,实际上体脂比例可能偏高,这便是所谓的“隐性肥胖”,即外观不显胖,但体内脂肪过多,这种情况下仅依赖BMI就可能忽略潜在的健康风险。

BMI和体脂百分比各有侧重,BMI可以快速简便得进行体重健康初筛,而体脂百分比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身体组成,指导减肥或增肌计划。

总之,BMI和体脂百分比各有其重要性和局限性,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完善的健康状况评估。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工具,结合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有效地管理体重,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面对“隐性肥胖”等复杂情况时,可咨询专业人士,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身体健康得到积极的关注和维护。

你到底需不需要减肥?减肥专家:三个方法让你正确判断肥胖

我曾经指导过这样一个胖友,他加了我好友以后,跟我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杜老师,你好。我身高1米85,体重95kg,我觉得我看起来并不胖,但是女朋友一直劝我减肥。”我帮他算了算BMI指数,跟他说:“你体型和体脂率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你的BMI指数是27.7,这已经达到肥胖的标准了。”后来,我跟他解释了近半个小时,他才明白什么是BMI,什么是体脂率。

我在做减肥指导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很多真正胖的人,减肥意识并不强烈,甚至觉得自己不需要减肥。反而有很多已经偏瘦的小姑娘(BMI指数<19),有强烈的减肥欲望,希望我能帮她们更瘦一点。

由此可见,很多人对于自身体重与是否肥胖,并没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接下来,我就跟你们分享一下,我们业内人士判断一个是否肥胖,以及胖到了什么程度的常用标准。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体重和肥胖。

那具体是什么标准呢?我先说答案:BMI指数、体脂率和腰围。

1、BMI指数

BMI指数(英文全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它的计算公式也很简单,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比如:一个52公斤的人,身高是155公分,则BMI为:52(公斤)除以1.55的平方(公尺的平方)(1.55的平方呢也就是2个1.55相乘)=2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28-2013)》建议的判断标准:BMI<18.5为低体重,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2、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含量百分比(bpdy far percentage,BF%)”,它能直接了解体内脂肪的储存,是评价体脂直观的指标。

下面给你们分享一个,业内常用计算体脂率的公式: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 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 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可能你们会看得有点懵,这都是些啥呀?别着急,我拿我自己给你们举个例子,你就

明白了。

比如:杜轩建(腰围73.5cm 体重53.3kg)

{!-- PGC_COLUMN --}

参数a=腰围73.5×0.74=54.39

参数b=(体重53.3×0.082) 44.74=49.11

杜杜体脂肪重量(kg)=54.39-49.11=5.28(kg)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5.28÷体重53.3)×100%=9.9%

实话实说,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且误差率较大,建议你们直接买体脂秤测体脂率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建议的判断标准:

轻度肥胖:男性体脂百分比>20%到25%,女性从>25%到30%;

中度肥胖:男性体脂百分比>25%到30%,女性从>30%到35%;

重度肥胖:男性体脂百分比>30%,女性>35%。

3、腰围

测量腰围,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中心型肥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啤酒肚”,“将军肚”)的重要标准。

中心型肥胖,意味着腹部脂肪过多。而身体大部分器官都存在于腹部,是身体的重要脏器所在。所以,这也意味着内脏脂肪过多堆积。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建议的判断标准:

中心型肥胖前期:85cm≤男性腰围<90cm,80cm≤女性腰围<85cm;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好,最后再强调一下:

以上三种判断肥胖的标准,都有其长处和短板,所以我建议你们在进行自我肥胖判断的时候,三种方法一起用。注意,只要有一种评断标准显示你为“超重”或是“肥胖”,都算是非正常体重,都需要减肥。


参考资料:《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