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孩肥胖的危害(小孩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

父母必看|长得胖≠养得好!儿童肥胖症的危害,不止长不高→


“白白胖胖惹人喜爱”

这是很多老一辈眼里孩子喂养得好的体现

然而

小朋友越胖并不一定意味着越好或越健康

肥胖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病”

有调查显示6-17 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11.1%和 7.9%

而肥胖儿童中有70%~80%会延续到成年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现身体及心理等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一种能量代谢的失衡, 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体重超常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同时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01

肥胖症的高危因素

(1)遗传因素: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2)生活方式因素:饮食、身体活动、精神心理及睡眠习惯等不良情况。

(3)疾病和药物因素:一些疾病以及一些药物的应用,均可导致体重增加。

(4)环境和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决定了儿童的行为方式与取向,进而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超重和肥胖症。

02

肥胖症最终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 血糖异常:肥胖程度越高,发生糖尿病前期和 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 血脂异常: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紊乱,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 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中,超过 80%的患者为肥胖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年龄因素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 生殖健康:肥胖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不育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

◆ 心血管疾病:超重和肥胖症人群的 BMI 水平与整体心衰的发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 肿瘤:一些恶性肿瘤疾病在超重和肥胖症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增高。

◆ 精神心理异常: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

◆ 其他相关疾病:胆石症,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及脑亚健康改变均有相关。

03

治疗要从细节做起,从娃娃抓起

(1)行为心理干预:肥胖症不仅是病理生理问题,而且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因此,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肥胖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2)运动干预:主动运动是肥胖症运动干预的重要措施。

(3)临床营养治疗:临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

(4)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

(5)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此类手术是通过缩小胃容积和/或缩短小肠有效长度,以达到限制摄食量和/或减少营养吸收,从而减轻体重。

04

治疗为辅,预防为主

(1)对儿童、学校和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促使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从而减少或消除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2)生长监测: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格生长监测, 采用体重、身长(身高)或BMI生长曲线图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

(3)关键期的预防措施:重视孕期母亲体重管理, 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婴幼儿期注重合理喂养, 保持婴幼儿适宜的生长速度。学龄前期培养正确的饮食行为观念和运动习惯学龄期平衡膳食, 规律运动, 监测体重。

参考文献:

[1]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

[2]儿童保健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编写)

文/图:儿科 胡慧中

编辑:宣传科 李伟华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健康生活】儿童肥胖的几大危害你知道吗?

儿童肥胖

暑假来临,你家小孩会怎么过暑假呢?躺着边吃零食边看动漫、还是打手游?

都说每逢过节胖三斤,遇上暑假,长胖的小朋友也更多了。殊不知,肥胖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家长们要加以重视。

1. 血管过早硬化

2019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

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老年病日趋年轻化。

2. 内分泌代谢障碍

一方面儿童肥胖会导致糖尿病、性早熟等疾病,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对于男孩子,过量的雌激素还会导致乳腺发育等「女性化」症状,在减重门诊就诊的儿童患者中很常见的,孩子的家长们要提高警惕了!

3. 器官压力大

过多的脂肪,相当于给器官们套上一层厚厚的「枷锁」,会加重身体各器官的工作量。

脂肪如果在「肝脏」蓄积过多,就会导致脂肪肝,影响肝脏正常的「合成、解毒」等能力;

脂肪如果在「气道」蓄积过多,就会导致呼吸困难,诱发哮喘、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脂肪如果在「关节」蓄积过多,还容易出现关节问题......

4. 心理负担重

除了身体伤害,肥胖超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遭遇体重歧视。

一些肥胖儿童会因此破罐破摔,暴饮暴食,但还有一些肥胖儿童会否定自身价值、出现抑郁情绪。

有研究显示,一项针对参加减肥营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37%的人都曾被嘲笑体重。被嘲笑体重的儿童自杀几率比未被嘲笑者高出大约 2 倍。

儿童发胖往往是因家长给孩子喂得“太多”,比如空热量的食物(雪糕,饮料,炸鸡等),而等活动量却偏少,其实就是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

儿童肥胖可以防治,家庭是防控儿童肥胖的主战场!

建议家长做好以下4点,帮助孩子脱离肥胖!

1. 学会判断体重是否正常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2018行业标准)(文末附表)

2. 儿童肥胖的体重管理

儿童减重与成人不同,儿童的骨骼、器官、智力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减脂的同时,要保证体格和智力发育。不推荐以下几种减重方式,1、节食减重;2、药物减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的体重管理,帮助肥胖儿童科学减重、重塑体形、提高代谢、增进体能,健康成长;

3. 重建健康记忆

儿童肥胖和成人肥胖一样,“小腹三层绝非一日馋”,减重也非一蹴而就,改善儿童肥胖需要家长与孩子长期坚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代谢记忆。

儿童肥胖

暑假来临,如果您的孩子存在超重/肥胖问题,为方便就诊流程,建议提前预约。

希望在医生、营养师的帮助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